XM8突击步枪新宠

XM8突击步枪新宠

一、XM8 突击步枪新宠(论文文献综述)

史亦超[1](2016)在《某新型自动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某新型自动发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射器总体方案和各组件结构,研究其在整个射击循环过程中的各个动作,并在已有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包括自动机组件、供弹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机构、协调联动机构、缓冲装置等,对自动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仿真,验证自动机动作的可靠。此外,针对本发射装置曲直兼容、点面杀伤及枪管双向缓冲等特点,分别建立发射两种不同弹药(穿甲弹和榴弹)和有无前冲击发的工况模型,分析自动机运动特性,验证其兼容发射特性。通过改变设计参数值(自动机复进簧刚度、预压力;枪管缓冲簧刚度、预压力;自动机质量;枪管质量等),得出参数变化对自动机运动的影响规律。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零部件的受力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更换轻质材料和拓扑优化的方法,达到发射器减重的目的。最后,结合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仿真可信度,为该发射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楼俐[2](2012)在《自动武器快速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武器模块化设计、协同设计、智能化设计是实现自动武器产品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对于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国防基础科研项目“XXX武器快速协同设计与变批量生产及管理集成应用”为研究背景,研究自动武器产品快速设计的若干理论和方法,为自动武器产品快速设计提供了综合集成的技术支持,有效提高了自动武器设计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自动武器产品设计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统一规划,产品开发设计过程存在随意性、无准则性和分散性,总体设计效率低下,提出了自动武器快速模块化协同设计技术方案,开发了自动武器快速模块化协同设计软件系统,为自动武器快速高效设计提供了支撑平台。(2)针对目前自动武器基型产品、组件、部件、零件种类杂乱,互换性、重用性差,无法形成系列化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谱系原理的自动武器初始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基于免疫原理和遗传算法的复杂模块划分及评定方法,发展了一套新型的自动武器快速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自动武器规范化模块库,为实现有序合理的模块化协同设计过程奠定了基础。(3)针对目前自动武器设计过程缺乏信息交互,三维模型设计资源共享、复用能力弱的问题,以网络化环境为支持,以自动武器模块化参数化设计为基础,提出了局部变参数复制式共享的协同实时操作策略和实时同步造型一致性映射及保持机制,建立了一套自动武器三维模型协同交互式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满足了整体设计目标的高效实现。(4)针对自动武器产品改进设计时,对局部功能和结构做出变更时,无法在短时间快速设计组合大量过渡方案,同时仅依靠人为反映和推理物理原理中的因果关系,难以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快速准确给出最优方案解集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染色体分层遗传算法进行模块组合的自动武器快速方案设计方法,并进一步给出了基于OVO准则的加权灰色关联法和量化分析方法对自动武器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实现了面向快速设计的模块快速组合和方案设计评价,利用计算机全部或部分地替代设计人员设计分析和综合,快速再现方案创造性设计过程。最后通过自动武器产品的快速设计实例,所开发的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应用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国防军工产品的模块化协同化智能化快速设计领域,提高国防科研能力。

申建伟[3](2008)在《大口径机枪曲直兼容弹药设计与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到来,陆地战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接触式”战术思想要求武器在射程、精度、威力和功能等性能上占据优势。现代步兵迫切需要一种集动能弹的点杀伤能力和榴弹的面杀伤能力于一体的新型班组支援武器。在大口径机枪上以曲直两种方式兼容发射动能弹和榴弹,可以大幅度提高步兵班组作战能力,同时又便于弹药供给,降低装备保障的难度。为此,论文着手构造用于兼容发射的弹药方案,并对两种弹道性能和弹丸威力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三种实现曲直兼容发射的弹药设计方案,对每种方案的设计思想、弹体结构与功能以及工作原理等做了简要介绍,并且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确定采用一种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方案;而后对该方案进行了飞行性能设计和局部发射强度计算,并利用概略的内外弹道参量估算了内外弹道性能;接着用解析法优化了动能弹的外弹道参量,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两种弹的内弹道参量,计算了弹道优化后的外弹道性能;最后计算了两种弹丸的终点效能,全面衡量了大口径曲直兼容机枪预期的作战能力。本论文的工作为曲直兼容弹药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基础和参考,论文中的研究方法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张国宁,郑勇,王一胜[4](2004)在《XM8 突击步枪新宠》文中提出

二、XM8 突击步枪新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M8 突击步枪新宠(论文提纲范文)

(1)某新型自动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曲直兼容发射器的发展现状
        1.2.2 多体动力学和虚拟样机技术在武器设计中的应用
        1.2.3 有限元技术及其在轻武器研究中的现状
        1.2.4 拓扑优化及其在自动武器减重设计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发射系统总体方案
    2.1 武器系统总体组成
    2.2 发射装置总体方案
    2.3 自动机组件
        2.3.1 闭锁机构
    2.4 供弹机构
    2.5 枪管缓冲器
    2.6 本章小结
3 自动机仿真建模与运动特性分析
    3.1 动力学建模理论基础
    3.2 发射系统整体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仿真模型的条件假设
        3.2.2 发射系统仿真模型运动副定义
        3.2.3 施加载荷
        3.2.4 发射系统仿真单发计算实例
    3.3 自动机运动特性分析
    3.4 枪管缓冲特性分析
        3.4.1 双向缓冲装置结构
        3.4.2 枪管运动特性分析
        3.4.3 无前冲击发自动机运动特性分析
    3.5 参数变化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
        3.5.1 复进簧刚度、预压力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
        3.5.2 枪管缓冲簧刚度、预压力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
        3.5.3 枪管质量变化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
        3.5.4 自动机质量变化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
    3.6 抛壳动作
    3.7 本章小结
4 发射系统减重研究
    4.1 采用轻质材料减重
        4.1.1 齿轮箱体减重计算
        4.1.2 供弹箱体减重计算
        4.1.3 机匣减重计算
        4.1.4 减重效果
    4.2 拓扑优化基本原理
        4.2.1 优化方法
        4.2.2 敏度分析
        4.2.3 枪尾和加速块的结构优化分析
    4.3 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自动机运动参数测试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仪器设备
    5.3 试验原理及方法简述
    5.4 试验数据及结果处理
        5.4.1 试验前准备
        5.4.2 自动机速度数据及部分自动机曲线
    5.5 试验分析
    5.6 结论
    5.7 本章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自动武器快速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 相关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2.1 模快化设计技术
        1.2.2 交互式协同设计技术
        1.2.3 自动武器方案智能化设计技术
        1.2.4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其它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2 自动武器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和开发技术研究
    2.1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概念与组成
        2.1.1 系统概述
        2.1.2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功能组成
    2.2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实现关键技术及难点
        2.2.1 关键技术
        2.2.2 实现难点
    2.3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开发策略及三大分系统关系
        2.3.1 模块化设计、协同设计、智能化方案设计关系
        2.3.2 自动武器协同设计流程
    2.4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支撑体系结构
        2.4.1 系统支撑结构
        2.4.2 快速设计系统集成
    2.5 本章小结
3 谱系粗粒度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自动武器中的应用
    3.1 模块化对自动武器快速协同设计的意义
    3.2 谱系原理应用于自动武器模块化设计
        3.2.1 谱系模块划分建模
        3.2.2 谱系模块划分广义距离定义
    3.3 谱系划分判别距离的计算及选取
        3.3.1 Mahalanobis距离与变量标准化欧式距离在模块划分应用中的比较
        3.3.2 相对关联距离及在零件模块划分中的适用分析
        3.3.3 自动武器模块划分算法选择
    3.4 自动武器谱系模块划分设计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免疫原理的细粒度复杂模块划分方法和应用
    4.1 工程免疫算法求解模块划分问题
        4.1.1 基本问题描述
        4.1.2 组件紧密度的匹配位度量法
        4.1.3 模块聚合度的信息熵度量法
    4.2 基于人工免疫计算的复杂模块划分算法
        4.2.1 模块间耦合度及模块内部组件聚合度计算方法
        4.2.2 复杂模块划分的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4.2.3 自动武器产品中复杂组件部分模块划分示例
    4.3 本章小结
5 自动武器模块规范化预处理及模块库信息模型建立
    5.1 自动武器模块等级划分
    5.2 自动武器模块的再设计与模块功能定义组合
    5.3 自动武器模块规范化定义和组合过程
        5.3.1 功能定义
        5.3.2 模块组合结构规范
    5.4 自动武器模块库数据信息模型的建立
        5.4.1 模块产品结构关系
        5.4.2 模块产品接口设计
        5.4.3 模块产品数据信息模型
        5.4.4 模型检入检出版本管理
        5.4.5 支持WEB协同的模型CAD工程数据库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维模型的自动武器协同设计技术
    6.1 自动武器协同设计技术特点分析
    6.2 自动武器同步协同设计流程
    6.3 自动武器基类模型协同设计基本思想
    6.4 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设计底层函数的数据转换
    6.5 模型结构实时一致性保持及映射
        6.5.1 自动武器参数化零部件构造原理及其数据映射
        6.5.2 快速协同设计中数据一致性引用机制
    6.6 产品级总体协同设计过程约束建模及自动协调机制
        6.6.1 产品级总体协同设计过程
        6.6.2 分布式冲突协调
        6.6.3 智能协同设计的自动协调机制
        6.6.4 产品级智能实时协同模拟
    6.7 实时协同设计系统通信机制的建立
    6.8 自动武器协同设计同步映射实例
        6.8.1 协同客户端实时协同实例
        6.8.2 协同设计冲突协调实例
    6.9 本章小结
7 自动武器智能化方案组合设计方法研究
    7.1 染色体分层遗传算法的方案快速组合求解
        7.1.1 自动武器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7.1.2 染色体分层编码方案及遗传算子描述
    7.2 遗传算法求解策略
        7.2.1 最佳个体保存模式和轮赌选择机制结合
        7.2.2 排斥重串的稳态繁殖
        7.2.3 基于多层单点的屏蔽遮照(Mask)交叉法
        7.2.4 变异
        7.2.5 方案组合求解算法有效性
    7.3 灰色系统理论及量化分析法的方案评价
        7.3.1 方案评价指标序列和数据规范化预处理
        7.3.2 基于OVO准则的加权灰关联度分析模型的建立
        7.3.3 指标体系量化评价决策方法及其实现
    7.4 本章小结
8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研制与应用
    8.1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8.2 快速设计系统特点及开发技术选择
        8.2.1 自动武器产品快速协同设计系统特点分析
        8.2.2 系统开发语言及支持工具技术
    8.3 自动武器快速设计系统研制与运行实例
        8.3.1 用户认证和系统初始化
        8.3.2 自动武器模块划分及管理子系统
        8.3.3 自动武器模块化设计子系统
        8.3.4 自动武器协同设计子系统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3)大口径机枪曲直兼容弹药设计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曲直发射武器发展概况
        1.2.2 步兵用小口径榴弹和穿甲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2 曲直兼容弹药总体方案研究
    2.1 类比设计方案
        2.1.1 XM307配用弹药简介
        2.1.2 类比设计的弹体及其结构特点
    2.2 组合方案
        2.2.1 DGJ02式14.5mm钨心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
        2.2.2 小口径AHEAD弹
        2.2.3 技术难点
    2.3 实用方案
3 弹丸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3.1 弹丸设计计算
        3.1.1 弹丸结构特征量
        3.1.2 动能弹弹芯飞行性能设计计算
        3.1.3 榴弹弹丸设计计算
    3.2 内弹道计算
        3.2.1 经典内弹道方程组
        3.2.2 用数值方法求解经典内弹道方程组
        3.2.3 动能弹内弹道性能
        3.2.4 榴弹内弹道性能
    3.3 外弹道计算
        3.3.1 动能弹质点运动方程组
        3.3.2 动能弹外弹道性能
        3.3.3 榴弹刚体运动方程组
        3.3.4 榴弹外弹道性能
4 外弹道与内弹道的参量优化
    4.1 动能弹的外弹道参量优化
        4.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2 利用Kuhn-Tucker条件(KT条件)求最优解
    4.2 内弹道参量优化
        4.2.1 动能弹内弹道参量优化
        4.2.2 榴弹内弹道参量优化
    4.3 本章小结
5 曲直武器的终点效能计算
    5.1 动能弹威力计算
    5.2 榴弹杀伤威力计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6.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XM8 突击步枪新宠(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新型自动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 史亦超.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2]自动武器快速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 楼俐.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3]大口径机枪曲直兼容弹药设计与理论分析[D]. 申建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4]XM8 突击步枪新宠[J]. 张国宁,郑勇,王一胜. 国防科技, 2004(01)

标签:;  ;  ;  ;  ;  

XM8突击步枪新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