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论文文献综述)

邢丽娜[1](2021)在《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4.0的推进,工业设备的操作培训越来越多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培训成为当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HoloLens设备,以MRTK和Unity 3D为开发引擎设计开发了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相比传统虚拟操作培训系统,其多模态的交互方式真正实现双手的解放,新颖的虚实融合操作培训方案,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真实感体验,提高了操作培训的效率。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优化模型,并设计仿真动画。在3ds MAX中,对原有印刷机模型进行尺寸修改处理,1:1构建用于虚实融合的印刷机模型、左控制面板和主控制台模型,设计印刷机主要部件的仿真运动动画。在SolidWorks中构建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三维模型。在Unity 3D中对各个模型进行优化处理,解决HoloLens设备运行时的卡顿问题。(2)研究印刷机虚实融合关键技术,剖析有标识三维跟踪注册的实现原理,直观比较ARToolkit和Vuforia的识别效率,最终制定和实现了应用Vuforia、HoloLens的SLAM和空间锚点技术实现系统虚实融合的技术路线。(3)研究混合现实场景下的入机交互技术,利用MRTK引擎在培训系统中建立了凝视视线跟踪、手势识别、语音交互、空间音效等多元化的人机交互机制。(4)从实训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设计了人性化的GUI界面,重点开发了:①虚实融合的印刷机仿真学习模块。可通过查看印刷机的组成结构及仿真运动动画,更好地理解印刷机的工作原理;②设备互动学习模块。每道工序培训前,可通过全息视频、文字来学习机械设备基础知识,通过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实现对工艺设备部件的缩放、旋转、复位、移动、拆解操作,近距离多维度地了解设备的结构;③虚实融合操作培训模块。将虚拟设备与真实设备融合,通过全息视频、文字教学、语音提示、操作部件高亮显示、操作动画演示、专家远程指导等引导用户进行操作培训,并在开机印刷工艺培训模块设置分数评价机制,实时监测实训人员的操作行为,给出分数评价。将开发的培训系统部署到HoloLens设备上并进行测试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系统运行流畅,实现了较好的虚实融合效果,用户可使用多元化交互手段自然地操作培训系统,对设备操作的真实感体验更强,培训效果显着。

张胜男,司占军[2](2020)在《基于Unity 3D多路径交互式胶印机虚拟装配系统开发》文中认为由于印刷机实物的检修实践技能培训成本较高且效率低,因此,进行印刷机结构认知及虚拟装配系统开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根据单张纸胶印机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利用Unity 3D工具进行动态仿真和交互设计,通过C#脚本语言完成代码编写,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胶印机虚拟装配系统,实现胶印机各单元的拆分、运动仿真及功能展示等。该系统实现了分段自主拆装以及多路径拆装,并针对交互过程中出现的延迟感,对模型交互控制观察算法进行优化,为快速了解印刷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张清峰[3](2020)在《基于自编码器的胶印机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分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印刷行业兼具加工制造和文化输出两种属性,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规划中,印刷行业将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持续发展,可靠稳定的印刷设备是实现印刷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滚动轴承是印刷机中的关键基础件,对印刷机性能的保障至关重要,为实现印刷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印刷机轴承部件的故障诊断技术,旨在预防印刷机械故障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以胶印机着墨辊中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对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进行无监督学习,通过搭建的神经网络结构实现对故障类型的识别,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稀疏自编码器、堆栈式自编码器的理论原理和算法过程进行了研究,将其应用于西安交通大学——昇阳数据库以及西储大学轴承数据库数据。通过实验分析了两种自编码器对原始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能力,并计算了两种方法对数据故障类型的分类准确率,证明了深度的网络较浅层的网络能挖掘更深层次的特征。(2)提出了基于自编码器和最大相关熵准则结合的故障特征识别方法,实现了对原始信号的故障分类识别,且正确率可保持在98%左右。轴承振动信号在未被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输入搭建好的网络结构中,通过网络自身函数及结构进行无监督的学习并提取数据的特征,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分类。通过实验分析了隐含及输入层节点数、学习率等参数对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的影响。(3)将所提出的方法运用于印刷机轴承的故障类型识别中。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获取了最优的故障分类网络模型。为信号加入高斯白噪声以分析网络的范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能适用于具有噪声干扰情况下的印刷机故障轴承识别任务。相关研究为印刷机故障诊断的智能化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陈远爱[4](2020)在《新型模切机给纸机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在国内大多数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都有输纸板结构,增加机身总体长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加工制造的成本和影响机器正常工作的因素。另外,传统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分离头主要依靠凸轮机构驱动,其带来的冲击振动问题让很多企业不得不探索新的结构取而代之。玉田县盛田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并试制了没有输纸台结构和具有不同于传统分离头的新型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但是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给纸机构主要是靠工程师的经验及简单的理论计算设计的,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支持,该机器的正常工作速度仅在4000张/h,与国内中、高端市场上的6000-10000张/h有较大差距。对于工作速度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工作速度提高时对于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会使给纸系统引起振动或者是冲击,这些问题因为理论层次上的研究和验证上的不足,所以就要求针对当前结构开展理论上的分析以及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指导后续改进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为了使纸张与叼纸牙的冲击最小,使用ADAMS软件对给纸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即多体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关键构件的运动规律,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为了在不改变现有的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最高速度、结构的前提下,提高整个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工作运行的平稳性,使用ANSYS软件对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关键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振动冲击、模态疲劳分析等,研究表明与模切机配套的输纸机工作运行的平稳性可靠性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和工况。为了验证仿真分析模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并达到预期设想和检测改进后的机器的振动情况,去工厂做了设备的振动测试。测试结果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也验证了本文的仿真分析模型。改进后的输纸机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冲击很小,给纸的精度也符合客户要求。

黄卿,樊丽娜,杨森[5](2020)在《SHOTS系统在印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印刷技术专业实训操作过程中排除印刷故障耗时长、成本高及操作难度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探索了应用SHOTS系统实现与传统印刷机同步模拟排除印刷故障的方式重构实训环节的总体框架,尝试和创新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训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将印刷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印刷机的操作更熟练,从而达到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节约资源的目的。

魏业真[6](2020)在《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把纸质档案电子化、数字化的工作主要由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文档进行扫描处理来转化为电子文档而存储。随着信息科技数字化的急速发展,国家对纸质文档所保留的智慧结晶更加重视了,因此加大了对其的保护力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久远文档面临风化损毁,所以需要设计一款不损伤纸质文档、可处理多规格文档纸张、图像处理快速优质、可持续四至八小时工作等功能的扫描图像处理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弥补现有扫描文档设备不能完全适应使用者的需要,本课题组已经研制出一套能专门针对图书馆、档案馆实际工程项目的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一代机。在该设备一代机调试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就是在送纸过程中出现分纸机构不够完善,有时可能使纸张粘连;真空吸盘吸附纸张时出现空吸与多吸的现象。故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全自动扫描文档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吸盘装置进行设计优化,使整个扫描文档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无破损的从待扫描文档装置中取出;对扫描文档机器人的分纸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纸张快速、稳定的进行扫描。对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送纸机构与真空吸附系统的分析研究,可提炼出重要的数据理论,为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产品的实际生产提供充分的质量保证。因此,对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的输纸机构设计研究和吸盘装置的设计优化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做以下的研究:(1)对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在输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为之后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在优化设计送纸机构的过程中,对纸张的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为优化设计分纸机构和分析吸盘吸纸过程做理论依据。(3)进一步对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的分纸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解决由于文档纸张材质较软或纸张有孔洞而引起的真空吸嘴吸取多张纸的问题。(4)分析真空吸嘴的工作机理,并推导纸张在输纸过程中的运动方程。通过对真空吸嘴的理论分析,设计扫描机器人的真空吸附系统。(5)应用流体模拟分析软件Fluent对非接触气体回旋吸嘴导向管道和内部型腔中的高压流动可压缩气体进行数值建模分析,为将来非接触气体回旋吸嘴应用于扫描机器人时的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郭力铭[7](2020)在《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标作为卷烟的包装,随着卷烟烟标需求量的增加和版面设计愈发精美,尤其是特殊效果油墨的应用,使烟标印刷生产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高效高质量的烟标印刷工艺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现有工艺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稳定性差、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构建了适合冰花锤纹效果印刷的全凹印印刷体系。改进后的印刷工艺从印刷效率、质量稳定性和生产周期的角度出发,经构建生产工艺进行印刷实验,从印品质量和印刷速度反映出改进后工艺的性能。凹版印刷工艺印刷速度快、质量稳定性好,可进行连线赋码和UV成型固化,配合印后加工环节进行烟标生产,改进了印刷生产工艺,缩短了烟标的生产周期。通过批量印刷生产,改进后的印刷工艺适用于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生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烟标印刷工艺和主流印后加工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工艺原理和工艺特点,并对传统的烟标印刷生产工艺和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其次,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并构建冰花锤纹效果烟标打样印刷的印刷工艺,随后进行印刷实验,对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对印刷样张进行质量检测后,其图案纹路清晰、色差控制在±2.5内、冰花锤纹纹路清晰且分布均匀,与标准样张对比后,印品版面质量达到生产要求。对“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艺改进的需求,并对工艺改进进行方案设计。然后,根据提出的工艺改进方案进行印刷实验。对特殊效果烟标生产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已得实验结果进行烟标印刷及设备改造的方案设计。选用凹版印刷、连线赋码、UV技术集成于凹印环节用于烟标图文和冰点油墨的印刷,构建烟标印刷工艺方案进行烟标的印刷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印品样张进行质量检测。最后,评估凹印替代丝印生产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可行性和产业化应用性。从生产环节数量、生产效率、颜色质量和卫生安全性四个角度,对“胶印+丝印”和“凹印+UV”两种组合印刷工艺进行对比评估。得出改进后的“凹印+UV”印刷工艺工序数量少、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生产周期短及溶剂残留量减少的特点,且烟标版面质量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对大批量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印刷生产有明显促进作用。

顾腾跃[8](2020)在《AB重影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文中提出重影是常见的胶印印刷故障。重影又称双印,是指在印刷品上同一颜色的网点、线条或文字出现双重轮廓的现象。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色彩与阶调的再现,导致文字模糊、看不清楚,严重降低图像分辨率,致使图像层次丢失,甚至还可能导致最终的印刷产品成为废品。常见的重影有四种类型:周向重影,也就是印刷品上下产生重影;轴向重影,也就是印刷品左右产生重影;局部重影是印刷品某一局部产生重影;

张江江[9](2019)在《胶印机故障排除方式及建议》文中提出由于印刷机本身结构复杂,再加上材料、工艺、环境及人员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随之而来的印刷故障类型也千变万化,很多故障交织在一起,一个故障可能有多个原因,一个原因也可能导致多个故障,所以印刷故障排除工作就变得相当困难。直到今天,很多印刷故障仍然无法从原理上解释清楚,如一些特殊的墨杠、重影

杨建青,马广省,李健,王炳峰[10](2019)在《转移纸胶印时表面蹭伤问题分析》文中指出转移纸(包括真空镀铝纸)虽然铝层表面有一层为提高印刷适性而涂布的清漆,但清漆对铝层表面的保护作用有限,其表面蹭伤划伤问题仍然是较为常见的印刷故障之一。特别是镭射转移纸,因其表面光泽度特别高,一旦蹭伤,其蹭伤部位亮度会明显降低,与其他高亮区域形成强烈对比,蹭伤问题尤其明显。转移纸表面蹭伤的形式很多,如胶印机飞达上的吸嘴(分

二、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合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合现实介绍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印刷机仿真培训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2.1 需求分析
    2.2 系统的功能框架及设计流程
        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 系统的功能框架
        2.2.3 系统设计流程
    2.3 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关键技术
        2.3.1 混合现实眼镜Holo Lens
        2.3.2 混合现实场景下的交互技术
        2.3.3 空间映射技术
        2.3.4 空间锚点技术
        2.3.5 三维跟踪注册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印刷机模型构建及动画设计
    3.1 虚拟印刷机的模型优化
        3.1.1 印刷机模型介绍
        3.1.2 模型优化
    3.2 具体装置部件真实感建模
    3.3 虚拟印刷机仿真动画设计
        3.3.1 印刷机仿真运动时间设计
        3.3.2 运动动画的设计实现
        3.3.3 运动动画的控制
    3.4 本章小结
4 印刷机虚实融合技术的研究
    4.1 有标识的三维跟踪注册原理
    4.2 不同跟踪注册方法的比较
    4.3 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的虚实融合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5.2 系统设计
        5.2.1 基础场景介绍
        5.2.2 运行控制管理
        5.2.3 GUI交互界面设计
    5.3 人机交互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3.1 手势交互设计实现
        5.3.2 语音交互设计实现
        5.3.3 空间音效互动设计实现
    5.4 虚实融合的印刷机仿真学习模块的实现
    5.5 设备互动学习模块实现
        5.5.1 设备知识理论学习的实现
        5.5.2 设备互动功能实现
        5.5.3 实现结果
    5.6 虚实融合操作培训模块实现
        5.6.1 装版工艺操作培训设计实现
        5.6.2 开机印刷工艺操作培训设计实现
        5.6.3 专家远程指导模块
    5.7 系统部署测试及比较评价
        5.7.1 系统部署
        5.7.2 系统测试
        5.7.3 不同虚拟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使用平台比较评价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Unity 3D多路径交互式胶印机虚拟装配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虚拟装配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2 虚拟装配仿真实验
    2.1 开发环境
    2.2 设计软件
        2.2.1 建模和渲染软件3Ds Max
        2.2.2 虚拟现实引擎Unity 3D
    2.3 分段自主拆装和多路径拆装
    2.4 模型交互观察功能算法
3 结论

(3)基于自编码器的胶印机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着墨辊滚动轴承分析
        1.2.1 着墨辊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1.2.2 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类型及分析
    1.3 印刷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于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研究
    2.1 稀疏自编码器方法研究
        2.1.1 稀疏自编码器的原理及结构
        2.1.2 稀疏自编码器的算法及流程
        2.1.3 稀疏自编码器的训练
    2.2 堆栈式自编码器方法研究
        2.2.1 堆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
        2.2.2 堆栈式自编码器的算法流程
        2.2.3 堆栈式自编码器的训练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MSDA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3.1 基于MSDA的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模型的建立
        3.1.1 最大相关熵准则的概念
        3.1.2 MSDA的结构
        3.1.3 MSDA的算法流程
    3.2 基于MSDA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3.2.1 MSDA网络的搭建与实验方案
        3.2.2 MSDA的逐层故障特征提取能力研究
    3.3 实验分析
        3.3.1 数据库的描述及分析
        3.3.2 不同参数对网络能力的影响
        3.3.3 不同自编码器的比较
        3.3.4 故障识别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胶印机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备与仪器介绍
    4.2 轴承振动信号
    4.3 轴承故障诊断实验及分析
        4.3.1 轴承数据集的描述及分析
        4.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4.3.3 故障识别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新型模切机给纸机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模切机给纸机构研究现状
    1.4 选题难点以及主要工作
    1.5 研究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2 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模切机运行流程
    2.2 模切机与输纸机工作流程要求
    2.3 输纸机分纸原理与走纸方式
    2.4 模切机输送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5 单张纸输纸机气动化、无轴化设计趋势与方案设计
    2.6 现有机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2.7 本章小结
3 给纸系统多体运动学仿真分析
    3.1 机构的三维实体建模
    3.2 机构的ADAMS仿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给纸系统有限元分析
    4.1 模型简化
    4.2 网格划分
    4.3 静力学分析
    4.4 动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给纸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及说明
    5.1 给纸机的机械结构改进设计
    5.2 输纸机电气控制原理简述
    5.3 本章小结
6 给纸系统的动态性能测试分析
    6.1 测试设备和流程
    6.2 分离头(“飞达”)墙板的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6.3 副递纸电机传动皮带线速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6.4 给纸系统的温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6.5 给纸系统的噪音测试及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SHOTS系统在印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SHOTS模拟系统概况
3 印刷专业教学现状
    3.1 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对等
    3.2 实践教学欠缺
    3.3 学生学习的情感趋向
4 印刷模拟系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4.1 缓解实训教学资源不足
    4.2 降低实操安全风险
    4.3 提高教师自身实操能力
    4.4 模拟再现印刷机的各项操作
    4.5 降低印刷成本
    4.6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5 印刷模拟实训模式设计
    5.1 基于企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训培养目标
    5.2 基于印刷工作过程确定实训方案(内容)
    5.3 基于SHOTS系统的印刷模拟实训评价方法
6 结语

(6)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扫描复印设备输纸机构的研究
        1.3.2 真空吸盘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4.1 输纸机构的优化设计
        1.4.2 对文档提取吸嘴机构进行分析设计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分纸机构的研究
    2.1 概述
    2.2 现有分纸机构的分析
        2.2.1 摩擦片分纸
        2.2.2 FRR式分纸机构
        2.2.3 分离带加送纸轮式分纸机构
        2.2.4 角分离器式分纸机构
    2.3 飞达分纸机构分析
        2.3.1 飞达机构整体结构
        2.3.2 松纸吹嘴
        2.3.3 分纸吸嘴
        2.3.4 压脚机构
        2.3.5 纸张检测装置
        2.3.6 其他辅助机构
    2.4 扫描机器人分纸纸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分纸机构的设计
    3.1 概述
    3.2 扫描机器人分纸机构设计分析
        3.2.1 扫描机器人作业过程概述
        3.2.2 扫描机器人分纸机构整体分析
    3.3 纸张特性分析
        3.3.1 纸张概述
        3.3.2 纸张的性能
    3.4 放纸平台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3.4.1 扫描推送机构的设计
        3.4.2 放纸平台仿真分析
    3.5 纸张定位机构的设计
        3.5.1 侧方向挡纸机构的设计
        3.5.2 后方向挡纸机构设计
        3.5.3 前方向挡纸机构设计
    3.6 分纸吹嘴的设计
    3.7 分纸吸嘴的设计
        3.7.1 纸张的自由态
        3.7.2 分纸吸嘴的分布设计
        3.7.3 分纸吸嘴的选型与装配
    3.8 本章小结
4 真空吸嘴工作机理分析
    4.1 概述
    4.2 真空吸嘴原理分析
    4.3 真空吸盘吸附力的计算
    4.4 真空吸盘的运动分析
    4.5 真空吸嘴吸纸方案设计
        4.5.1 真空吸盘设计
        4.5.2 真空吸盘的布局
    4.6 真空吸附回路设计
        4.6.1 真空泵参数分析
        4.6.2 真空管路的分析
        4.6.3 真空吸附回路的设计搭建
    4.7 分纸实验的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非接触搬运在扫描机器人上的应用分析
    5.1 非接触吸嘴应用可行性分析
    5.2 非接触回旋吸嘴的流场特性分析
        5.2.1 非接触回旋吸嘴的工作原理
        5.2.2 非接触吸嘴径向压力的数学模型
        5.2.3 非接触回旋吸嘴数学模型的建立
        5.2.4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气室流线与负压区域
        5.3.2 进气压力与气膜间隙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5.3.3 气室直径与高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题目来源与背景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烟标表面特殊装饰效果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烟标印刷工艺理论基础
    2.1 烟标生产工艺
        2.1.1 印刷
        2.1.2 烫印
        2.1.3 击凸
        2.1.4 覆膜
    2.2 印刷工艺原理
        2.2.1 胶版印刷
        2.2.2 凹版印刷
        2.2.3 丝网印刷
        2.2.4 UV印刷
    2.3 冰花锤纹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的冰花锤纹印刷实验
    3.1 实验原辅料和设备
    3.2 烟标印刷实验操作
        3.2.1 胶印机操作步骤
        3.2.2 丝印机操作步骤
    3.3 胶印实验结果
    3.4 丝印实验结果
        3.4.1 UV灯功率
        3.4.2 印刷速度
        3.4.3 冰花油墨
    3.5 烟标的印后加工
        3.5.1 烫金
        3.5.2 赋码和模切
    3.6 工艺分析
        3.6.1 印刷生产流程
        3.6.2 生产速度和效率
        3.6.3 卫生安全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标印刷生产工艺改进
    4.1 印刷工艺的选择
        4.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1.2 凹印设备改造
    4.2 凹印机操作步骤
    4.3 实验结果
        4.3.1 UV灯功率和印刷速度
        4.3.2 网穴深度
        4.3.3 油墨粘度的控制
        4.3.4 实验结果
    4.4 烟标印后加工
    4.5 工艺对比分析
        4.5.1 印刷生产流程
        4.5.2 生产速度和效率
        4.5.3 卫生安全性
        4.5.4 工艺改进成本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8)AB重影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AB重影的特征
二、AB重影产生的原因
三、AB重影故障的解决办法
四、AB重影的预防

(9)胶印机故障排除方式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胶印故障常见的排除方法
    1. 故障信号分析法
    2. 分析法
    3. 检测法
    4. 试验法
    5. 基准测试法
    6. 替换法(排除法)
    7. 目视法
    8. 耳听法
    9. 触摸法
    1 0. 走线法
减少胶印机故障发生的建议
    1.加强管理,预防为主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根治机械故障
    3.正确定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关系

(10)转移纸胶印时表面蹭伤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质量问题描述
原因分析
    1.纸张厚度
    2.纸张涂层
    3.印刷压力
    4.橡皮布位移
    5.橡皮布老化
    6.纸路异物
    7.油墨
    8.工艺
故障排除
经验总结

四、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合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培训系统[D]. 邢丽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Unity 3D多路径交互式胶印机虚拟装配系统开发[J]. 张胜男,司占军. 数字印刷, 2020(06)
  • [3]基于自编码器的胶印机着墨辊滚动轴承故障分类方法研究[D]. 张清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新型模切机给纸机构关键技术研究[D]. 陈远爱.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5]SHOTS系统在印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黄卿,樊丽娜,杨森. 绿色科技, 2020(07)
  • [6]全自动文档扫描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D]. 魏业真. 中北大学, 2020(12)
  • [7]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D]. 郭力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AB重影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J]. 顾腾跃. 印刷杂志, 2020(02)
  • [9]胶印机故障排除方式及建议[J]. 张江江. 印刷技术, 2019(11)
  • [10]转移纸胶印时表面蹭伤问题分析[J]. 杨建青,马广省,李健,王炳峰. 印刷技术, 2019(05)

标签:;  ;  ;  ;  ;  

胶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