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春[1](2021)在《新疆农产品国家抽检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新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慕榕[2](2021)在《烟台市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切实解决好“三农”这一突出困难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明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新的时代“三农”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坚实的遵循。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农业的农产物质原料科学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制造能力,加强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配套农业设施的基础建设,从而彻底夯实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确保了整个国家基本粮食安全和大宗特色农产品的基本有效供应;以深入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体制改革,以提升科技成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地投入深化推进新时期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结构改革,实施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管理制度,推进了农村土地的确权和土地颁证,完善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培育了新型的现代农业主体生产和劳务经营活动主体,增强了新型农业主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提供了坚强的农业制度基础保障;加快转变新型农业主体成长发展模式扎实加快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促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要求扎实地做好促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加快构筑健康生态环境建设,构筑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特殊农情的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为促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实现特色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效的制度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最初到今已全面颁布实行。各地方政府部门加强了执法监督和专项综合整治,查处一大批典型案例,推动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稳步向好。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短板,与当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对人民群众的期望之间尚有较大差距,基层党委政府要以“三农”服务工作为抓手,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核心,全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地实行,就需要自觉服从于新形势、新要求,针对这些变化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食品监管,加大食品违法行政执纪力度,不断提升新时代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切实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利益提供更有力的保证,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农产品贸易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全球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不仅是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关系着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了各国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健康以及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等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理论上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教训,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助于不断完善和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制度;有利于逐渐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可追溯性管理,完善对农产品的全方位质量安全控制;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韩晗[3](2021)在《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督问题研究 ——以葡萄产业为例》文中提出在我们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一个热点话题,并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对于农产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建康和生命安全,甚至会影响我国农业的进一步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贫困问题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影响到我国的后续发展建设。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对于研究农产品安全监督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具有非常迫切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监督的角度着手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论文第一部分是从主题出发,使用文献阅读法、行动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切实地了解到要研究的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得到想要的基本数据,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基础理论,了解到新疆葡萄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辐射到全疆范围内反映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督现状。第二部分是提出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是:农产品安全监督机构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也不完善,生产分散生产环节监督困难,社会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最终得出影响农产品安全安全监督产生问题的原因:行政人员缺乏认知,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熟悉;行政相关人员出现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重合;农产品缺乏整体的安全监管设计,机构设置不清晰,主体存在利益冲突;农产品安全监管不够严厉。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解决责任担负问题,确立专门的农产品管理部门,强化行政方面的监督;完善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创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经营者自主管理;增强和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执法力度;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佃锶佳[4](2021)在《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无论哪个国家地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对于维护国家安定、人民生活稳定来说都极其重要。而海南创建自由贸易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自贸港的建设给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提供着巨大的政策优惠以及市场便利,但也加大了海南农产品征战市场份额的挑战,如何在自贸港的建设热潮中,以更加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海南农产品保驾护航,如何以质量安全保底维持海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不被削弱,是目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分析,提出体系改进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切实弥补和解决质量安全现时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效提高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水平与产品竞争国际市场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分析论证、总结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理论概念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及问题,掌握普性认识,通过对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及现时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掌握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区域症结,结合学习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四大体系”的建设经验,从政府职能管理角度出发,就如何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标准体系的基础,增强监管体系的实力,提升认证体系的品牌效应及“互认”管理,推进追溯体系的实施管理等“四大体系”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健康发展,提升体系管理的实际效用和水平。

于冬菊[5](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康雨薇[6](2020)在《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文中提出食用农产品指的是可供食用的各种渔业产品、植物、畜牧及其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是指在一定场所,一定时间,按照一定规则,集中买卖食用农产品而形成的市场。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响应省委、市委对于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安全提升的各项部署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满足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切实加强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食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首先对扬州城区42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进行调研,同时对入场销售者进行食品安全的知信行(KAP)调查。然后对扬州城区42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进行高风险食用农产品抽检。最后将调研数据、KAP问卷数据和高风险抽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风险所在,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为监管部门的日后监管提供有力依据,并为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资料。通过对扬州城区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销售环境、市场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经营销售行为、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以及食品快速检测室的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考察、询问和记录。得出:①扬州城区大部分交易市场得以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得以改善。部分市场基础设施简陋;有些市场处于“半空壳”的不良运行状态。②不同交易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履行责任的情况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的责任意识薄弱。③部分食品快速检测室检测项目和数量较少;检测成效低。通过对扬州城区农产品交易市场入场销售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销售行为和态度的问卷调查。KAP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得出:①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大多数题目的知晓率在60%左右;题号1、3和4的知晓率分别为39.42%、37.22%和31.23%;可以看出知识类得分情况不太理想。②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态度的总体积极率很高,平均积极率为87.82%。③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行为积极率总体较好,86.54%的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态度较好;20%左右的入场销售者在“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采购农产品时,会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出厂的检验合格或者其他合格证明”这两方面的态度略不积极。本章主要是将GB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和二氧化硫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将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和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二氧化硫和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评价。二氧化硫快速检测试剂盒和国标检测法的对比结果显示:灵敏度96.36%,满足大于95%,特异性100%,满足≥85%的要求;假阳性率≤5%;假阴性率为0;所有指标均满足《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x2<3.84(df=1,α=0.05),表示此二氧化硫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方法与参比方法在95%置信区间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和国标检测法的对比结果显示:灵敏度为95.19%(>95%),特异性97.3%,满足≥85%的要求;假阳性率≤5%;假阴性率为0;所有的指标均满足《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内要求的合格指标。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x2<3.84(df=1,α=0.05),表示此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方法与参比方法在95%置信区间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扬州城区42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进行风险抽检,共抽检1528批次,合格率为75.02%。对食用农产品的风险抽检结果分析得出:①抽检的六个高风险项目中,甲醛合格率最低为50.49%;其次是二氧化硫合格率为59.38%。合格率由小到大排列:甲醛<二氧化硫<肉制品色素<硼砂<亚硝酸盐<吊白块。②不同业态规模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合格率不同,规模大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合格率为78.89%高于规模较小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合格率71.03%。③按照季度统计: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69.27%,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高为77.63%。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合格率在75%左右。

张卫[7](2019)在《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文中认为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经意间,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令不少人都开始感叹"时间都去哪了?"但无论时间过得有多快,它依然记录下了国家以及我们自己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在2019年,我国食品行业的哪些新变化被时间记录下来了?下面让我们分上下两期,分别从政策法规篇、地方新闻篇、行业动态篇、食安事件篇四个篇章,来回顾一下2019年的中国变化。

张黔生[8](2019)在《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于一项农产品来说,只有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守住了健康的底线,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涉茶人员的不断增加,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同山头、不同树种、不同加工工艺都使得普洱茶价格产生了很大差别,这使得普洱茶的竞争,逐渐聚焦在质量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茶叶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设、茶叶生产领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及茶产品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等政策措施的制定,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如何将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政策进行有效、合理地链接,构建一套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体系,与种植农户、加工企业、销售者、政府部门等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鉴于此,提出针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研究,在分析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涉及普洱茶质量安全各利益相关者可追溯行为的管控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在综述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普洱茶发展现状及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应用SCP理论进行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分析,从普洱茶产业链视角确定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基于MARS模型分析各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第二,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必然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不同主体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又因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首先通过从动机、能力、角色感知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取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然后分别针对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这四类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最后提取四类责任主体共性影响因素,为下一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奠定基础。第三,构建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一个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是提升普洱茶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基于上一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检验各指标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联系数,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为中心,从点-线-面构建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第四,以云南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进行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在概述景迈山古树普洱茶的基础上,进行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建设分析,检验在探讨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的合理性和实践性,通过景迈山的古树茶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策略和实施过程分析,基于8D理论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实现管控目的。论文的创新在于把政府宏观管理与产业链的内部控制相结合,融入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明确管控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个体要素突破带动全局,通过实验法体现整个管控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实现全要素、全时段、全过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借鉴。

刘远伟[9](2019)在《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有了飞速提高。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农产品数量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保障农产品有效监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也关系到我国农业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初步建立了以法律法规、检验检测等体系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肥城市作为首批山东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肥城市为例,总结概括了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理论,分析了造成监管漏洞的原因。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改进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将为推进和深化我国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陈国豪[10](2019)在《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及生产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目标从过去的温饱提升到了更高层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生态环境恶化、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对农产品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持续关注重点。研究以此为背景,选取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体系,归纳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情况,系统地分析了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所面临的阻力。研究认为,广州市P区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产业发展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其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手段,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研究希望为推动广州市P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出贡献,同时也能为各地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解决农产品监管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二、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烟台市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三 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农产品
        二 无公害农产品
        三 绿色农产品
        四 有机农产品
        五 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调研与分析
    第一节 莱山区农业概况
    第二节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概况
        一 莱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二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情况
        三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情况
        四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情况
        五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情况
    第三节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调研情况
    第四节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例分析
        一 违法使用禁用农药案件
        二 没有按照规定向调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
        三 肥料产品的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一致
第四章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一) 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较差,管理分散
        (二) 标准体系不健全,水平偏低且时效性差
        (三) 标准的实用性比较差
    二 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合理
        (一) 部门间的协调性差,行业参与不够
        (二) 消费者的监督作用不显着
    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完善
        (一) 体系不健全
        (二) 检测手段落后,检测方式不合理
        (三) 起不到源头控制的作用
    四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健全
        (一) 认证体系不健全
        (二) 认证专业技能和人员不足,缺少对于认证成果的权威度
        (三) 普及认证知识程度差
第五章 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策略
    一 发展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二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三 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体系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督问题研究 ——以葡萄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技术路线
        四、可能的研究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农产品基本概念
        一、农产品相关概念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相关概念
    第二节 农产品安全监督问题相关理论概述
        一、供给需求理论
        二、热炉效应理论
第二章 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以葡萄产业为例
    第一节 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情况
        一、农产品生产种植环节的监管
        二、质监、工商及农业主管部门对流通环节的监管
    第二节 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与安全监管现状
        一、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新疆葡萄产业的安全监管现状
第三章 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门机构不健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第二节 农产品生产环节和社会力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环节分散造成的监督困难
        二、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不足
第四章 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主观原因
        一、行政人员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熟悉
        二、行政相关人员出现违法乱和纪贪污腐败行为
    第二节 客观原因
        一、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清且重合
        二、农产品安全监管缺乏整体设计并且主体存在利益冲突
        三、农产品监管手段落后且处罚力度不够
第五章 基于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基于监督主体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责任问题,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行政监督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体系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
    第二节 基于监督客体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专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自主经营管理
        二、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结语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对比分析法
        1.3.4 总结归纳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概念介绍与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概念介绍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2.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国内文献综述
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3.1 当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形势
    3.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概况
        3.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关键环节有标可依
        3.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渐壮,覆盖面广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工作进步大,成效显着
        3.2.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的进展
    3.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关键环节标准、实施配套细则、修订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
        3.3.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仍存在且难攻,监管工作局势仍严峻
        3.3.3 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3.3.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局势混乱,动力不足
4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4.1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4.1.1 冬季瓜果菜出岛情况
        4.1.2 “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4.1.3 标准化建设情况
    4.2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4.2.1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4.2.2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
        4.2.3 海南省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建设情况
        4.2.4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4.3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海南省农产品法规标准建设较滞后,覆盖面较小
        4.3.2 基层工作服务跟不上发展,队伍亟待壮大加强
        4.3.3 农产品品牌认证管理及宣传有待加强,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4.3.4 政府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4.3.5 可追溯管理社会参与度不高,推行困难
5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
        5.1.1 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
        5.1.2 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经验
        5.1.3 日本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的经验
        5.1.4 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
        5.1.5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小结
    5.2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
        5.2.1 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
        5.2.2 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经验
        5.2.3 北京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建设的经验
        5.2.4 广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
        5.2.5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小结
    5.3 经验与启示
6 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6.1 改进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夯实安全依据基础
        6.1.1 完善政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规性指导
        6.1.2 整合成立专业组织机构科学规划,健全标准管理机制
        6.1.3 推进标准创新融合,设计科学实用,提高标准落地效用
    6.2 改进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扎实安全监管实力
        6.2.1 完善监管体制建设,强化功能定位
        6.2.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基层监管建设
        6.2.3 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保持高压态势
    6.3 改进海南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提高“海南名品”国内外名气
        6.3.1 提高农产品品牌认证实效,提升品牌底蕴,增强品牌发展实力
        6.3.2 推动品牌认证实现“国际互认”,助力海南农产品立足国际舞台
    6.4 改进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6.4.1 推动农产品质量制度建设,推进追溯管理法制化
        6.4.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衔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交流
        6.4.3 利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实施加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6.5 加强大数据融合服务,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共享服务平台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2.1.5 质量生态理论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2.3 食品追溯系统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 理论框架
    3.2 构建目标
    3.3 构建思路
    3.4 构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4.2.1 数据分析方法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5.4.1 日常监测系统
        5.4.2 组织保障系统
        5.4.3 制度保障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1.1 集中交易市场是城区食品供应的主要源头
        1.2 农产品交易市场是食品安全风险较大的领域
        1.3 农产品交易市场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扬州市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调研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市场建设与运行状况
        2.2 市场开办者责任落实情况
        2.3 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情况
    3 讨论
        3.1 市场建设与运行状况
        3.2 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3.3 快速检测室建设与运行情况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中交易市场入场销售者食品安全KAP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入场销售者KAP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2.3 不同区域入场销售者的KAP总体得分情况
        2.4 不同类型入场销售者的KAP总体得分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样本情况分析
        3.2 入场销售者整体食品安全KAP得分情况分析
        3.3 入场销售者KAP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速检测试剂盒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检测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氧化硫盲样的均匀性检验结果
        2.2 亚硝酸盐盲样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测结果
        2.3 二氧化硫检测结果
        2.3.1 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对比
        2.3.2 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2.4 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3. 分析与讨论
        3.1 食品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出现原因
        3.2 食品快速检测试剂盒的评价
        3.3 食品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前景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扬州市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风险抽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样地点及采样数量
        2.2 样本采集量的具体情况
        2.3 采样地点和数量的分区情况
        2.4 抽样检测情况
        2.5 不同检测类别的检测结果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3.1 食用农产品合格率分析
        3.2 食用农产品合格率比较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
        1.1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建设
        1.2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主体责任落实
        1.3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速检测室建设和运营情况
        1.4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销售人员KAP情况
        1.5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农产品风险抽检情况
    2 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2.1 对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的建议
        2.2 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责任落实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销售者食品安全调查表
附录三: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速检测情况调查表
附录四:入场销售者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法规篇
    国务院
    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社部
    交通运输部
    教育部
    生态环境部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地方新闻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8)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1.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研究
        1.3.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1.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1 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2.1.2 MARS模型、结构方程与灰色关联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述
        2.2.2 茶叶质量安全综述
        2.2.3 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
        2.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3.1 普洱茶发展概况
        3.1.1 普洱茶的历史
        3.1.2 普洱茶的市场发展
        3.1.3 普洱茶的生产组织模式
    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及问题
        3.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
        3.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普洱茶发展分析
        3.3.1 普洱茶的市场结构分析
        3.3.2 普洱茶的市场行为分析
        3.3.3 普洱茶的市场绩效分析
        3.3.4 SCP框架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
        3.4.1 普洱茶产业链
        3.4.2 四个责任主体
        3.4.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3.4.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4.2 研究设计
        4.2.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2.2 相关指标分解
        4.2.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发放
    4.3 问卷数据统计与检验
        4.3.1 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2 信效度分析和相关因子分析
    4.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
        4.4.1 模型建立
        4.4.2 研究模型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5.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
        5.1.1 灰色关联方法
        5.1.2 影响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灰色关联评价
    5.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
        5.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思路
        5.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
        5.2.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
        5.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以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
    6.1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概况
        6.1.1 景迈山古树茶简介
        6.1.2 景迈山古树茶茶叶收购方式
        6.1.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加工概况
    6.2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建设
        6.2.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选择
        6.2.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策略
    6.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建设
        6.3.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
        6.3.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证明
    6.4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建设
        6.4.1 问题初步了解
        6.4.2 质量改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
    附录 A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种植者)
    附录 A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生产者)
    附录 A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经销商)
    附录 A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政府监管部门、协会)
附录 B 景迈山古树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实施的相关原始记录和像片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9)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评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概念
        2.1.1 农产品的概念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2.1.3 “三品一标”相关概念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内涵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环节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政府规制理论
        2.3.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1 近年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3.2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2.1 监管机构逐步完善
        3.2.2 检验检测水平日趋加强
        3.2.3 品牌创建高度重视
        3.2.4 法律规章标准严格执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调查
        4.1.2 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4.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原因分析
        4.2.1 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2.2 生产经营者与政府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2.3 政府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3 基于典型案例下暴露出的监管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强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建议
    5.1 国外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5.1.1 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基础
        5.1.2 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作为保障
        5.1.3 规范权威的认证体系作为补充
    5.2 加强肥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5.2.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5.2.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
        5.2.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10)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2.1.3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政府行为理论
第三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现状
    3.1 广州市P区农业发展现状
        3.1.1 广州市P区概况
        3.1.2 广州市P区农业基本情况
    3.2 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的基本措施
        3.2.1 机构设置及资金保障
        3.2.2 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3.2.4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2.5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2.6 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3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水平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阻力分析
    4.1 农产品产地环境管控不到位
    4.2 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
        4.2.1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
        4.2.2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低
    4.3 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
        4.3.1 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混乱
        4.3.2 农业投入品质量参差不齐
        4.3.3 滥用乱用投入品现象普遍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4.4.1 从农田到餐桌溯源不到位
        4.4.2 检测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
        4.4.3 企业自检体系的建设滞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经验借鉴
    5.1 经验介绍
        5.1.1 上海市浦东新区
        5.1.2 梅州市梅县区
        5.1.3 佛山市高明区
    5.2 经验启示
第六章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政府应答
    6.1 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6.1.1 加强农田外源污染管控
        6.1.2 实施农用土地分类管理
        6.1.3 完善产地环境监测管理
    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
        6.2.1 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6.2.2 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
    6.3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
        6.3.1 落实检打联动,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6.3.2 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和指导
        6.3.3 推进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6.4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6.4.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6.4.2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6.4.3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录2 :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农产品国家抽检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新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D]. 冯丽春.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烟台市莱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提升研究[D]. 慕榕. 烟台大学, 2021(11)
  • [3]新疆农产品安全监督问题研究 ——以葡萄产业为例[D]. 韩晗.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佃锶佳. 海南大学, 2021
  • [5]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6]扬州城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D]. 康雨薇. 扬州大学, 2020(04)
  • [7]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J]. 张卫. 中国食品, 2019(24)
  • [8]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D]. 张黔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我国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肥城为例[D]. 刘远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广州市P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陈国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