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一、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论文文献综述)

盛依依[1](2021)在《乙烯生产技术及进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管式炉蒸汽裂解、甲醇制烯烃、催化裂解等几种制乙烯的主要生产工艺,并总结了近几年乙烷氧化脱氢、甲烷制乙烯、合成气制乙烯、原油直接制乙烯和生物质制乙烯方面的技术进展,指出乙烯原料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轻烃利用项目的不断推进,未来一段时间,轻烃裂解路线将成为我国新增乙烯产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赵悦如[2](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乙烯作为我国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产品之一,受到全社会各行业的重视。“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妥推进乙烯原料多元化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下的重要举措。化工行业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引发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思想深入影响各行各业,环境问题引发普遍关注。结合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推动,全球乙烯工业原料结构优化更新,为提升乙烯原料竞争力带来新契机,我国迎来轻质烷烃制烯烃产业的投资热潮,乙烯原料轻质化的发展也遵循2030碳减排达峰的政策方针。然而新建投产的烷烃裂解制乙烯项目存在的环境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利用生命周期方法对我国烯烃路径工艺原料变革的环境影响展开分析,旨在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生命周期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对比国内不同原料来源(原油基石脑油、煤炭基甲醇、天然气基乙烷、生物基乙醇)制乙烯的环境影响发现:原料开采都承担主要环境贡献(分别占比46%,90%,43%,88%),因此选择不同原料加工方式直接影响乙烯生产环境负荷;所有影响评价指标中,人类毒性HTP指标的环境影响最大,这说明不同原料制乙烯过程都对人体健康造成显着影响;从累积能源指标分析,天然气基路径总体环境影响最低(2.12E+04 MJ),石油基路径其次(1.55E+05 MJ),其中,煤炭基路径造成的环境影响最显着(2.17E+05 MJ),约为天然气基的10倍,生物质路径的环境影响值达到(6.69E+04 MJ),但其在国内发展受原料和经济成本限制,而乙烷来源前景广阔,因此选择新兴乙烷裂解路径符合原料轻质化石化发展目标。(2)进一步分析包含运输部分的国内乙烷裂解工艺可知:天然气开采仍对各项指标造成显着影响,但酸化AP指标中,模型新增乙烷运输阶段造成了66.23%的环境负荷,这表明运输燃料的选择在未来有较大优化空间;从CML累积标准化结果对比三种典型乙烷制乙烯裂解工艺可知,乙烷脱氢工艺环境影响最大(7.82E-09),为新浦工艺(5.49E-09)和中石油工艺(6.13E-09)的1.27和1.42倍,结果表明国内脱氢工艺确实有待改进,而天然气基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具有明显优势,符合绿色环境发展趋势。

周晓丽[3](2021)在《基于ROMeo平台的乙烯装置实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量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在当今全球石化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如何提升乙烯装置的高附加值产物的收率,以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成为了尤为重要的课题。实时优化是一种高优化频率的自动优化控制方式。它以装置的工艺特性和实时生产数据为基础,能够在数小时的周期内,依据给定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完成对生产流程的寻优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指导先进控制系统完成对装置生产状态的调整。它能够帮助现场装置随时调整到最高效的生产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论文以ROMeo为平台,以中石化M分公司的乙烯装置为研究对象。将优化过程分为搭建基础模型、数据整定、优化分析三部分,分别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工艺物料平衡图、仪表数据等信息进行了初始设置,建立了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基础模拟模型。然后,在基础模型合理有效的基础上引入现场仪表数据,通过数据整定过程对模型进行校正,将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建立了实时序列系统,使模型能够的以2小时为周期,按顺序自动运行。最后,在整定模型准确可靠的基础上,选定优化变量和约束变量,确定优化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优化过程能够帮助乙烯装置提升高附加值产物的收率0.4%左右,提高经济效益约4千元/小时。

丁维笑[4](2021)在《钙钛矿载氧体的制备及其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乙烯作为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原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学中间体和聚合物。目前蒸汽裂解烃原料生产乙烯仍是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为解决能耗问题,化学链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chemical looping-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to ethylene,CL-ODH)反应作为一种制备乙烯的新方法,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该技术利用氧化还原催化剂(载氧体)中晶格氧代替氧分子,将乙烷选择性地氧化为乙烯,再使用空气补充其被消耗的晶格氧。载氧体的反应性能直接决定了化学链过程中乙烯的收率。因此,载氧体的开发设计是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关键。在很多有关载氧体的研究中,ABO3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氧离子迁移能力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开展研究。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载氧体,通过XRD、XPS、H2-TPR等测试手段对载氧体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实验考察载氧体在乙烷氧化脱氢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完成钙钛矿载氧体的筛选。对于初步选定的载氧体,通过碱金属负载修饰,以提高载氧体的选择性。通过研究载氧体在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深入分析反应过程中涉及的机理及载氧体中各组分的作用机制。根据钙钛矿氧化物的不同配位方式,选择A2+B4+O3型载氧体和A3+B3+O3型载氧体用于乙烷氧化脱氢过程。由于Mn是可变价态的且具有较为优异的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的金属,并且金属Mn廉价易得,因此钙钛矿型氧化物中B位选择金属Mn。其中A2+B4+O3型载氧体的A位选择第二主族Ca、Sr、Ba金属元素;A3+B3+O3型载氧体的A位选择镧系金属La、Ce、Pr。实验结果表明,当A位为Ca或La元素时,CaMnO3的乙烷转化率为73.69%,乙烯选择性为62.92%,LaMnO3(LMO)的乙烷转化率为53.01%,乙烯选择性为69.54%。虽然这两种载氧体对乙烷氧化脱氢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但乙烯选择性偏低。普遍认为钠盐修饰载氧体对乙烯选择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仅进一步通过不同钠盐修饰提高载氧体的乙烯选择性。当A位选择金属Ca时在CaMnO3基础上添加CaO形成层状钙钛矿Ca2Mn O4(CMO)载氧体,在750℃下乙烷转化率为67.79%,乙烯选择性为71.95%,通过不同种钠盐Na2SO4,Na2WO4,Na2Mo O4,Na NO3对Ca2Mn O4进行负载修饰,发现5wt%Na NO3负载的Ca2Mn O4在750℃,30ml/min的条件下,乙烷转化率为68.17%,乙烯选择性提高至84.19%。并且该载氧体在50次循环反应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再生能力。通过对5wt%Na NO3-CMO载氧体的表征,发现Na NO3的存在可以抑制Ca2Mn O4载氧体近表面的Mn4+的生成,诱导更多选择性氧物种的形成。当A位为金属La时,以LaMnO3载氧体为本征物,采用Na NO3,Na3PO4,Na2WO4等钠盐对LaMnO3进行负载改性。分别制备了Na-LaMnO3,Na P-LaMnO3,Na W-LaMnO3钙钛矿型载氧体。实验结果表明Na2WO4修饰的LaMnO3反应性能较佳,在775℃的条件下,乙烯选择性达到83.64%,乙烯收率高达60.51%,而COx的选择性仅有2.88%。在25次循环性能测试中,载氧体表现出良好的再生能力,反应性能无明显衰减。通过对载氧体在不同反应阶段金属离子和晶格氧演化行为的分析,发现碱金属离子Na和Mn离子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提高乙烯的选择性,抑制乙烷的深度氧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钠盐对Mn基钙钛矿型载氧体进行修饰,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为制备适用于乙烷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制乙烯过程的催化剂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王小强,田亮,程中克,李博[5](2020)在《石油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低碳烯烃的需求量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低碳烯烃的来源一般包括对石油烃类、天然气和煤炭进行深度化学加工三大途径。除已经比较成熟的蒸汽热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外,石油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由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具有裂解温度相对较低、能耗小、丙烯收率高的特点,是对蒸汽热裂解生产烯烃技术的有效补充。本文对C2~C8、石脑油以及重油等不同石油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做了介绍,指出石油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该引起研究机构重视。

范风铭[6](2020)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世界首套40万吨/年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数据,深入研究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艺和过程优化。根据实际生产装置物流组成、产物组成,以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单元的高能耗分离装置为研究课题,采用分级精馏、热泵、乙烯制冷、丙烯制冷、夹点换热等措施,对深冷分离装置进行工艺和能量优化。首先通过关键组分的热力学性质研究,采用非极性体系的汽液相PR状态热力学方程,以流程稳态模拟技术作为研究方法,结合Aspen Plus商业模拟软件建立准确的的精馏分离数学模型,考察理论板数、各塔压力/温度、回流比等工艺参数对分离指标的影响。通过与工业示范生产装置对比,流程模拟与操作数据、设计数据吻合,关键位置的温度值与运行装置相差±5℃以内,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聚合级乙烯产品30.00%,聚合级丙烯产品23.30%,双烯烃收率为53.30%,高于传统蒸汽裂解的乙烯丙烯收率(45%~48%)。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模拟计算、热力学与实际数据比较建立合理的工艺流程,经过数据分析和换热网络的对比等方法,优化烯烃分离流程降低能耗,建立能耗比较模型。从定性到定量,有针对性地过对每个精馏体系进行分离优化,确定最佳进料塔板位置和最优回流比。结合夹点技术和Aspen Energy Analyzer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换热网络的优化,能量逐级利用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流程的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减少装置能耗。优化的研究结果与基础工况相比,优化后总冷负荷减少10.55%,优化效果明显。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单元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邓皓[7](2020)在《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自热固定床多尺度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烯作为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量的提高,我国乙烷进口量不断扩大,以乙烷为原料制取乙烯的工艺路线受到广泛关注。传统乙烷热裂解法有着耗能高、积炭量大等固有缺点,生产前景受限。而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ODHE)方法以其自供热和积炭少等优势,成为了极具竞争优势的工艺路线。开发高效的新型固定床反应器是实施该技术路线的关键。固定床反应器内涉及流体流动、传质传热、均相及非均相化学反应等多个过程,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满足对反应器的设计开发要求。本研究采用多尺度模拟方法,从微观动力学、催化剂颗粒尺度和反应器尺度对Pt基催化剂上ODHE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对传热、传质和反应规律的认识,为工业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奠定基础。首先,利用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Kinetic Monte Carlo method,KMC),对已有的ODHE非均相基元反应模型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对不同反应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筛选出主要特征反应,对复杂的反应网络进行合理简化。将简化前、后的反应网络与CFD模型相耦合,预测了在相同条件下催化剂颗粒周围流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简化后的反应网络模型仍能较准确地预测ODHE反应及传热过程。本研究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构建了颗粒随机堆积的复杂催化剂床层结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通过耦合简化后的微观反应动力学,对催化剂颗粒尺度上ODHE过程中的均相、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进行了耦合模拟,实现了对催化剂床层中局部流体流动、传热及传质过程的定量描述,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床层中局部催化ODHE反应、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工业规模反应器中的反应-流动-传热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了ODHE反应在宏观反应器尺度上的特性,并根据所得规律性认识进行工业级反应器设计。通过系统考察ODHE工艺条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反应物的高效转化及对反应温度的有效控制。根据模拟研究结果进行了年产10万吨乙烯的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在入口气体流速为2 m/s、温度为783K、压力为0.12MPa、进料中乙烯与氧气摩尔比(MC2H6:MO2)为3:1的条件下,反应体系无需外加热源即可以实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运行。

彭铃[8](2019)在《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5.9%,大幅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警戒线,能源安全成为中央领导人和能源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原油,其供给和原油一样属于高度依赖进口产品。乙二醇作为服装纺织面料、包装箱、包装瓶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连续14年表观消费量平均增速19.22%。进口依赖度长期高于60%,历史最高峰达到83%。由于国内乙二醇市场缺口巨大,煤制乙二醇在2015年左右示范装置成功投产,引发了煤制乙二醇的投资建设热潮。本文研究的康乃尔60万吨乙二醇项目在2015年提出规划,后因各种原因项目没有具体实施,目前有重新启动该项目的计划。但2018年11月至今,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乙二醇的价格产生了剧烈波动,因此需要对本项目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为该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本人结合工作实际,采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了煤制乙二醇的宏观环境,采用五力模型理论分析了乙二醇产业环境。全面统计、整理、分析了目前我国已经投产、在建、拟建乙二醇项目清单,并根据项目目前实际建设进度预测未来五年的产能及产量增长情况。根据聚酯增速与全球GDP增速模型,预测未来乙二醇的需求增速及表观消费量,进而分析未来五年乙二醇的供需平衡。针对行业普遍关心的乙二醇价格趋势,本人根据成本理论和价格形成理论,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因素,对影响乙二醇价格的主要原材料、下游产品、互补品的价格与乙二醇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本文对乙二醇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弹性系数法及专家预测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来乙二醇的价格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不同工艺路线不同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对乙二醇的价格影响。在以上分析基础上,预测了本项目经营成本及营业收入税金等,并编制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进行了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及企业生存能力分析。论文最后结合本人对该行业的了解及发展趋势,给出了项目投资建议。

王东军,孟锐,张永军,刘剑,查宋辉[9](2010)在《乙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蒸汽裂解技术、催化裂解技术、天然气制乙烯、炼厂干气制乙烯、乙烷制乙烯、C4烷烃制乙烯、乙炔制乙烯等乙烯生产技术,介绍了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同时对如何提高我国乙烯工业的竞争力提出建议。

乔志强[10](2008)在《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乙烷脱氢、催化裂解和乙醇脱水等乙烯生产新工艺,重点介绍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情况。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乙醇生产乙烯及其衍生物必将成为一种经济的选择。

二、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论文提纲范文)

(1)乙烯生产技术及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生产技术及进展
    1.1 管式炉蒸汽裂解制乙烯
    1.2 甲醇制烯烃
    1.3 催化裂解制乙烯
2 其他生产技术的研发进展
    2.1 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
    2.2 甲烷制乙烯
    2.3 合成气制乙烯
    2.4 原油直接制乙烯
    2.5 生物质制乙烯
3 结语

(2)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展
        1.2.1 传统石化原料生产环境影响的研究
        1.2.2 乙烯生产工艺及原料经济效益的研究
        1.2.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目标
        1.4.2 论文研究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LCA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1.1 目标与范围
        2.1.2 清单分析
        2.1.3 影响评价
        2.1.4 结果解释
    2.2 LCA分析软件—open LCA
        2.2.1 open LCA1.10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2.2.2 open LCA1.10 操作流程
        2.2.3 LCA评价方法介绍
    2.3 数据来源
        2.3.1 数据收集
        2.3.2 数据库介绍
3 四种不同原料来源的乙烯生产LCA环境影响分析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3.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3.1.2 研究范围界定
    3.2 清单分析
        3.2.1 石脑油制乙烯OTE
        3.2.2 煤基甲醇制乙烯CMTE
        3.2.3 天然气基乙烷制乙烯NETE
        3.2.4 生物基乙醇制乙烯BETE
    3.3 不同影响类型的阶段分析
        3.3.1 六种关键指标的阶段分析
        3.3.2 原料开采阶段对比分析
        3.3.3 乙烯制取阶段对比分析
    3.4 不同影响类别的贡献分析
        3.4.1 GWP100 指标贡献分析
        3.4.2 HTP指标贡献分析
        3.4.3 ADP_f指标贡献对比
        3.4.4 EP指标贡献对比
        3.4.5 AP指标贡献对比
        3.4.6 ODP指标贡献对比
        3.4.7 Renewable,water指标贡献对比
    3.5 四种原料路径标准化结果分析
    3.6 不确定性评估
        3.6.1 文献结果与软件结果对比
        3.6.2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
    3.7 结果对比与讨论
        3.7.1 文献结果对比
        3.7.2 环境友好性措施和建议
    3.8 本章小结
4 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环境影响分析及结果讨论
    4.1 国内乙烷裂解制乙烯的LCA环境影响分析
        4.1.1 研究目标和范围
        4.1.2 国内乙烷模型清单分析
    4.2 国内乙烷模型环境影响评价
    4.3 不同阶段指标结果解释
    4.4 国内原料开采模型指标贡献分析
    4.5 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的环境影响比较
        4.5.1 中石油工艺
        4.5.2 新浦烯烃工艺
        4.5.3 乙烷氧化脱氢工艺
    4.6 三种工艺的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指标贡献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ROMeo平台的乙烯装置实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单位、术语
第1章 绪论
    1.1 乙烯装置实时优化研究的意义
        1.1.1 实时优化
        1.1.2 乙烯装置实时优化的意义
    1.2 乙烯生产工艺过程及原理
        1.2.1 乙烯生产工艺过程
        1.2.2 乙烯生产工艺原理
        1.2.3 乙烯生产的影响因素
        1.2.4 乙烯装置的原料和产品
    1.3 乙烯工艺及设备对比
        1.3.1 乙烯生产设备对比
        1.3.2 乙烯分离工艺对比
    1.4 化工流程模拟
        1.4.1 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1.4.2 实时优化流程模拟软件
        1.4.3 物性方法的选择
    1.5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中石化M分公司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流程
    2.1 M分公司乙烯流程简述
    2.2 M分公司乙烯装置原料及产品
    2.3 M分公司裂解工段
        2.3.1 裂解炉炉型分类介绍
        2.3.2 裂解炉的工艺流程
    2.4 M分公司急冷工段
    2.5 M分公司压缩分离工段
第3章 基于ROMeo平台建立的乙烯装置模拟模型
    3.1 模拟平台简介
        3.1.1 ROMeo基于联立方程法的求解方式
        3.1.2 ROMeo中的单元模块
        3.1.3 ROMeo的实时序列系统RTS
    3.2 初始设置
        3.2.1 定义单位制
        3.2.2 定义组分和组分集
        3.2.3 选择物性方法
    3.3 基础模型搭建
        3.3.1 裂解工段基础模型搭建
        3.3.2 急冷工段基础模型搭建
        3.3.3 压缩工段基础模型搭建
        3.3.4 分离工段基础模型搭建
        3.3.5 模拟结果有效性检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整定
    4.1 导入现场数据
        4.1.1 链接仪表和调优参数
        4.1.2 链接外部数据库
        4.1.3 数据筛选
    4.2 确定整定目标函数
        4.2.1 权重因子
        4.2.2 仪表的标准偏差
        4.2.3 调优参数的比例因子
    4.3 整定结果分析
        4.3.1 裂解炉区整定结果分析
        4.3.2 急冷区部分整定结果分析
        4.3.3 压缩区部分整定结果分析
        4.3.4 分离区部分整定结果分析
    4.4 乙烯装置的实时系统
        4.4.1 乙烯装置实时序列系统流程
        4.4.2 稳态判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计算
    5.1 优化目标函数
    5.2 优化变量的选定
    5.3 约束条件
    5.4 优化结果分析
        5.4.1 裂解炉区优化结果分析
        5.4.2 急冷区优化结果分析
        5.4.3 压缩区优化结果分析
        5.4.4 整体优化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钙钛矿载氧体的制备及其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乙烷制乙烯的研究意义
    1.2 乙烷制乙烯技术
        1.2.1 蒸汽裂解制乙烯
        1.2.2 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
        1.2.3 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
        1.2.4 乙烷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制乙烯
        1.2.4.1 化学链技术简介
        1.2.4.2 乙烷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制乙烯
        1.2.4.3 反应器研究现状
    1.3 载氧体的研究现状
        1.3.1 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2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3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载氧体
    1.4 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理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手段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载氧体的表征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2.2.3 程序升温还原(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TPR)
        2.2.4 比表面积测试(Brunauer-Emmett-Telle,BET)
        2.2.5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2.2.6 X-射线能谱仪(EDS)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8 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2.3 反应装置
        2.3.1 固定床反应装置及测试
        2.3.2 载氧体反应性能评价指标
第三章 钙钛矿(载氧体)的初步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A~(2+)B~(4+)O_3型钙钛矿载氧体的制备
        3.2.2 A~(3+)B~(3+)O_3型钙钛矿载氧体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2+)B~(4+)O_3型钙钛矿载氧体的反应性能研究
        3.3.1.1 CaMnO_3、SrMnO_3和BaMnO_3载氧体的反应性能研究
        3.3.1.2 CaMnO_3和Ca_2MnO_4载氧体的反应性能研究
        3.3.2 A~(3+)B~(3+)O_3型钙钛矿载氧体反应性能的研究
    3.4 比较A~(2+)B~(4+)O_3型 Ca_2MnO_4和A~(3+)B~(3+)O_3型 LaMnO_3载氧体对乙烷CL-ODH反应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钠盐负载的Ca_2MnO_4对乙烷CL-ODH反应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Ca_2MnO_4及钠盐负载的Ca_2MnO_4载氧体的制备
        4.2.2 乙烷CL-ODH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_2MnO_4及钠盐负载的Ca_2MnO_4载氧体反应性能研究
        4.3.2 5%Na NO_3-CMO载氧体的表征
    4.4 5%Na NO_3-CMO在乙烷CL-ODH反应中性能的进一步探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金属掺杂的LaMnO_3对乙烷CL-ODH反应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LaMnO_3及碱金属修饰的LaMnO_3载氧体的制备
        5.2.2 乙烷CL-ODH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载氧体的活性测试
        5.3.2 载氧体的表征
        5.3.3 Na W-LaMnO_3在乙烷ODH反应中性能的进一步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烯烃分离研究现状
        1.2.1 裂解制烯烃技术介绍
        1.2.2 典型的烯烃分离流程
        1.2.3 小结
    1.3 分离技术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中的应用
        1.3.1 急冷单元
        1.3.2 压缩单元
        1.3.3 脱甲烷单元
        1.3.4 脱乙烷塔和乙烯精馏单元
        1.3.5 脱丙烷塔单元
        1.3.6 丙烯塔单元
        1.3.7 制冷系统
    1.4 模拟软件在化工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1.4.1 化工工艺流程的模拟
        1.4.2 常用模拟软件
        1.4.3 序贯模块法和联立方程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研究课题的意义
第2章 基于Aspen Plus的流程模拟及验证
    2.1 引言
    2.2 热力学方程的确定
        2.2.1 分离机理
        2.2.2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定律
        2.2.3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2.2.4 热力学方程的选择
    2.3 烯烃分离流程的模型建立
        2.3.1 加工过程的物料平衡
        2.3.2 工艺气性质及产品要求
        2.3.3 分离方案选择
        2.3.4 分离过程模拟
    2.4 模拟建模的对比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烯烃分离过程的能量优化
    3.1 引言
    3.2 脱丙烷塔系统能量优化
        3.2.1 脱丙烷塔操作压力选择
        3.2.2 脱丙烷塔体系的分离精度与回流量
    3.3 脱甲烷系统能量优化
        3.3.1 脱甲烷系统梯级冷凝
        3.3.2 脱甲烷汽提塔的优化
        3.3.3 脱甲烷塔优化
    3.4 C_2分离系统能量优化
        3.4.1 脱乙烷塔精馏优化
        3.4.2 乙烯精馏塔开式热泵系统优化
    3.5 换热网络优化
        3.5.1 基础工况
        3.5.2 优化工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说明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自热固定床多尺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乙烯性质及用途
        1.1.2 国内外乙烯工业发展现状
        1.1.3 乙烷制乙烯主要方法
    1.2 乙烷氧化脱氢(ODHE)制乙烯方法研究进展
        1.2.1 ODHE方法特点
        1.2.2 ODHE催化体系
    1.3 乙烷氧化脱氢多尺度模拟
        1.3.1 ODHE微观动力学
        1.3.2 动力学蒙特卡洛(KMC)模拟
        1.3.3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ODHE微观动力学分析
    2.1 KMC计算方法与模拟设置
        2.1.1 KMC模拟模型
        2.1.2 KMC模拟设置
    2.2 ODHE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数据
    2.3 KMC模拟结果分析
        2.3.1 表面H和C氧化过程
        2.3.2 CHCH_3转化过程
        2.3.3 CCH_3和CHCH_2转化过程
        2.3.4 CH_3转化过程
    2.4 反应网络简化
        2.4.1 简化后反应网络
        2.4.2 简化后反应网络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ODHE反应颗粒尺度模拟研究
    3.1 计算模型与方法
        3.1.1 CFD模型
        3.1.2 平均场模型
        3.1.3 DEM模型
    3.2 单颗粒尺度模拟
        3.2.1 模型构建与设置
        3.2.2 流场分布特性分析
    3.3 颗粒群尺度模拟
        3.3.1 模型构建与设置
        3.3.2 流场分布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ODHE自热固定床模拟与设计
    4.1 模型构建与验证
        4.1.1 多孔介质模型简介
        4.1.2 多孔介质模型验证
        4.1.3 多孔介质模型设置
    4.2 ODHE自热固定床模拟预测
    4.3 ODHE自热固定床工艺条件研究
        4.3.1 颗粒形状的影响
        4.3.2 进料温度的影响
        4.3.3 进料比例的影响
        4.3.4 操作流速的影响
        4.3.5 反应器直径的影响
    4.4 ODHE自热固定床尺寸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2章 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概况
    2.1 公司概况
    2.2 投资项目概况
        2.2.1 乙二醇产品性质及用途
        2.2.2 生产规模
        2.2.3 产品方案
        2.2.4 主要工艺流程
        2.2.5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
        2.2.6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及筹措
第3章 煤制乙二醇市场环境分析
    3.1 煤制乙二醇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自然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煤制乙二醇产业环境分析
        3.2.1 产业内现有企业竞争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3.2.3 替代品威胁
        3.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6 小结
第4章 乙二醇供需平衡及价格预测
    4.1 乙二醇供需平衡分析
        4.1.1 全球乙二醇供给与需求现状
        4.1.2 中国乙二醇供给与需求现状
        4.1.3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需求预测
        4.1.4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供给预测
        4.1.5 中国乙二醇未来五年供需平衡分析
    4.2 乙二醇价格预测
        4.2.1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原油价格相关性分析
        4.2.2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乙烯价格相关性分析
        4.2.3 乙二醇价格与原料煤价格相关性分析
        4.2.4 乙二醇价格与下游聚酯产品价格相关性分析
        4.2.5 乙二醇价格与互补品精对苯二甲酸价格相关性分析
        4.2.6 全球不同原料成本对乙二醇价格的影响分析
        4.2.7 乙二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4.2.8 乙二醇未来价格预测
第5章 项目财务评价
    5.1 财务评价内容及基础数据计算说明
    5.2 本项目财务报表估算编制
        5.2.1 产品单耗及总成本估算
        5.2.2 营业收入及税金计算编制
        5.2.3 利润表的计算编制
        5.2.4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编制
        5.2.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计算编制
    5.3 财务分析
        5.3.1 盈利能力分析
        5.3.2 偿债能力分析
        5.3.3 生存能力分析
    5.4 不确定性分析
        5.4.1 盈亏平衡分析
        5.4.2 敏感性分析
    5.5 投资决策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投资估算表
附表2 年度总成本费用表
附表3 营业收入及税金计算表
附表4 利润表
附表5 资产负债表
附表6 现金流量表

(10)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制乙烯技术
    1.1 乙烷脱氢
    1.2 Dow Chemicals公司的专利技术
    1.3 Saudi Basic Industries公司的专利技术
    1.4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专利技术
    1.5 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2 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
    2.1 日本的主要研究成果
    2.2 俄罗斯的研究成果
    2.3 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
    2.4 我国的研究成果
3 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工艺
4 结语

四、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论文参考文献)

  • [1]乙烯生产技术及进展分析[J]. 盛依依.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1(05)
  • [2]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D]. 赵悦如.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ROMeo平台的乙烯装置实时优化[D]. 周晓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钙钛矿载氧体的制备及其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研究[D]. 丁维笑.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5]石油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小强,田亮,程中克,李博. 当代化工, 2020(12)
  • [6]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D]. 范风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7]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自热固定床多尺度模拟研究[D]. 邓皓. 天津大学, 2020(02)
  • [8]康乃尔煤制乙二醇投资项目市场分析及财务评价研究[D]. 彭铃.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乙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东军,孟锐,张永军,刘剑,查宋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0(07)
  • [10]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J]. 乔志强. 石化技术, 2008(04)

标签:;  ;  ;  ;  

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