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科学育儿——推荐“专家谈孩子成长发展”

更新观念,科学育儿——推荐“专家谈孩子成长发展”

一、更新观念 科学育儿——推介《专家谈儿童生长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1](2021)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国发[202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8日

周媛媛[2](2021)在《中国儿童模特行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蔡菁菁[3](2021)在《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为问题幼儿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他们的行为问题常常给教师和家长带来巨大的困扰,使家园合作也变得困难重重。但幼儿的行为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对其未来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两所幼儿园内的3名有典型行为问题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好好吃饭”的岩岩、“爱捣乱”的嘟嘟和“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分别对3名行为问题幼儿在园的主要行为特征、教师和家长对行为问题幼儿的态度以及家园双方合作的进程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究家园合作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寻求能够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总体上,三名幼儿行为问题为家园合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两名幼儿的家园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另外一名幼儿的家园合作前期也是失败的,后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走上了正确方向。具体来说,关于岩岩的不良饮食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双方从尝试合作,到教师单方面努力家长无法坚持,再到“特别”的事件让家园关系遭遇转折,直至最后关系破裂,“不好好吃饭”的岩岩转班了;关于嘟嘟的问题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经历了从双方达成合作意识,到教师单方面努力家长答应却不配合,到最后双方逃避沟通,合作宣告失败,“爱捣乱”的嘟嘟不上幼儿园了;关于文文的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从最初的努力合作,到中间的出现误解使合作停滞不前,再到专业人士的出现,让这段家园关系得以缓和,也让“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进步了。通过对3个案例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者认为,教师作为家园合作的主要践行者,陷入想合作却不知如何合作的困境。家园合作陷入困境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教师的专业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应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工作方式、教师对幼儿行为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当、教师缺乏与行为问题幼儿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二是家长缺乏科学系统的育儿方法,包括家长不能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和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抱有侥幸逃避的心理;第三是幼儿本身行为问题的矫治难度大,对家园双方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能走出困境,研究者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幼儿园要增强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专题培训,拓宽教师与行为问题家长的交流途径;教师要和家长共同观察和分析幼儿的问题行为,要积极寻找有效应对方式,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正确指导家长;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主动配合教师实施干预。

王雁[4](2021)在《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2017年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明确表示婴幼儿家庭、学校、图书馆都要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少儿阅读兴趣;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做出了要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中也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的资源、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进行了规范;《全国家庭指导教育大纲》中则指出家庭的良性参与对少儿发展的重要影响。少儿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语言发展迅速,容易形成学习能力,夯实阅读基础,但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得还不全面。因此,少儿在独自阅读时往往会忽视这些认知能力,家长的陪伴对少儿来说具有沟通和引导作用,家长对少儿阅读的参与和重视程度将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发展及其一生的阅读素养,是少儿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文献调查法调研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研究并形成综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现状、家庭因素对少儿阅读的影响以及家庭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进行了调研,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未来始于少儿(OK Futures)项目、伊利诺伊州的沃基根公共图书馆和我国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模式并提出服务对策,以期能够对日后的实践予以启示。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对于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实践提供强大的支撑以及科学的指导。

陈南[5](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提出

孙婕[6](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许多有识之士为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并在不同社会和家庭形态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研究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梳理家庭教育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归纳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历史影响,以史为鉴,并从其中汲取有益于当下家庭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推动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有:国民政府时期官办慈幼事业的推动、西方科学育儿思想的影响以及特殊战时环境下民族复兴对儿童的期待等。在种种因素的孕育推动之下,国民政府时期的家庭教育备受关注与重视,同时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也为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梳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家庭教育的初步发展、兴盛以及平稳发展阶段。在国民政府家庭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对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以及对民国初期家庭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为主要内容;在家庭教育的兴盛阶段,生发出了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发展逐渐呈现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趋势;在家庭教育的平稳发展阶段,贤妻良母式的家庭教育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为了在战时环境中进一步保障家庭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家庭教育的法令,通过政府主导、法令保障的方式推动家庭教育政策的落实以及进一步发展。然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有灵活性,表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适,家庭教育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良、创新;科学化与民主化,表现在对儿童本位教育理念的强调;女性化,表现在家庭教育发展后期对贤妻良母思想的强调、主张。最后,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史为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发展给当今家庭教育发展的有益启示。

叶浩云[7](2021)在《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民政部设立专门的儿童福利司以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近些年来我国出台的各种儿童相关政策,都意味着我国对于儿童的越发关注,儿童福利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从2006年中共中央在会议上提出要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始,相关政策便陆续出台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与积极参与儿童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在儿童服务领域中不可或缺,对社会工作参与儿童工作予以了较大肯定。T机构是江西省N市首家市级民办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聚焦儿童保护。在2016年的全国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中,江西省的留守儿童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因此江西省的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受到了全国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T机构作为N市最早一批的专业儿童社工机构,在环境条件并不优越的条件之下是如何发展至今,其发展历程如何?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状况如何?如何获取多方资源并成为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儿童社工机构?本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以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机构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资源状态以及行动策略展开全程性的深入研究。根据T机构的实际发展情况及资源获取策略的阶段性差异,结合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将T机构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至2015年为初创期,基于专业的资源探索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通过专业实践关注儿童群体、政策机遇以获合法身份、资源探索后聚焦儿童,该阶段由于资源联系弱,资源匮乏,资源依赖性弱;2015年至2017年为成长期,是基于立场的资源获取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配合获权力资源、明辨获稳妥资源、助推获非正式资源,该阶段资源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2017年至今为成熟期,是基于理念的资源转化阶段,行为策略包括项目成效影响资源持有者的认知转变、项目支持以搭建儿童保护网络、机构的主动性调适资源依赖状态,该阶段资源丰富,资源依赖性强但逐渐转向资源互依状态。最后,对机构发展历程中的行动策略进行总结,即探索资源的原始策略、获取资源的根本策略、转化资源的技巧策略,并提出对儿童社工机构发展的启示,对机构资源获取能力,效力与效率对机构发展的影响以及机构与其所处环境中的行动主体之间共生性依赖关系何以形成进行了讨论。

尹璐[8](2020)在《“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教育史上最为伟大的人。伊拉斯谟所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的影响力远超他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思想也成为认识伊拉斯谟真正价值的重要视角之一。本研究力图拓展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其经典文本字里行间所承载思想信息的显与微,找寻伊拉斯谟思想在欧洲教育思想史,乃至欧洲社会变迁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并找寻可资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借鉴之处。本文第一章探讨教育观念之生发。本文将在整个人文主义教育的视域下透视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哲学与观念,探索其人文主义儿童教育的特质。从其时代的宗教、社会思想背景叙说伊拉斯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偏重于对其学术和教育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那些人生经历。随后,从共时与历时维度,探讨了古典教育思想与时代思潮对伊拉斯谟教育观的成形,了解构成他思想观念的古代传统或思想脉络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人性、宗教、美德、政治与社会等方面探讨伊拉斯谟对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深度思考。伊拉斯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予以重塑,凸显出伊拉斯谟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可教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重视,进而探讨了伊拉斯谟的宗教人的终极目标,以及他对美德的追求、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本章中,笔者探讨了伊拉斯谟重新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系统阐释了其试图以儿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类进步、社会改造的宏伟理想。第三章探讨伊拉斯谟基于儿童性别的教育内容论。首先,针对伊拉斯谟儿童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精英阶层的男童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伊拉斯谟儿童教育,尤其是男童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上以语言和文学训练为主轴的文雅教育和重视外在举止行为的礼仪教育等。尤其是他以礼仪教育为核心,提出了“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儿童礼仪教育,对后世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欧洲人文明化和礼仪规范的标准化。此外,本章还就伊拉斯谟在性别教育方面针对女孩的一些划时代教育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揭示出其女孩教育的实质和价值。第四章探讨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方法论。本章具体总结分析了伊拉斯谟主要阐述的数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早教与循序教育,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团体竞争、奖惩等,以此了解其儿童教育精神。第五章探讨伊拉斯谟所倡导的儿童教育环境论。这是一个特殊专题式探究,也是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主题。本章分别从伊拉斯谟揭示出的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边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主要角色入手,展示几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与责任,并将人的活动带入到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天性与教养共同雕琢儿童的“成形”。对照中古时代的教育方法,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整体教学状况,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开启了那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契机。

李小花[9](2020)在《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3~6、7岁幼儿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运用游戏、自我、社会学、自然哲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哲学思辨和逻辑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然后深入幼儿园、社区、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录像、访谈,搜集和分析了大量实证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游戏促进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进而得出了几点独到新颖的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章、绪论和结语: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在廓清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游戏、幼儿与儿童哲学,论述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幼儿观、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本研究中的价值,还在总体上探讨了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将幼儿世界观分为幼儿自我观、幼儿社会观和幼儿自然观。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这部分主要从世界观的三个内容展开,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游戏促进其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讨了幼儿自我观的内涵与外延;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我取向”游戏实例,重点分析了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分析了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观察的幼儿“社会取向”游戏实例,重点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四章“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析了幼儿自然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梳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然取向”游戏实例,着重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游戏是幼儿的整个世界”,总结了本研究的如下结论:1.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2.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是其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社会、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世界。4.以上结论对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3点:1.视角新。从儿童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游戏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价值,具有创新意义。2.内容新。虽然研究幼儿游戏的人很多,但国内外鲜见有人研究幼儿的世界观,更鲜见有人研究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的。3.观点新。本研究中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关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的观点和“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均具有创新性。本论文的不足在于:理论性不够强、哲学意味不够浓厚;幼儿游戏的实证资料搜集得不够全面;对当前幼儿游戏教育实践观照不足;关于“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探讨较为薄弱。

邱媛[10](2020)在《自媒体应用在幼儿家庭亲职教育中的现状研究》文中指出

二、更新观念 科学育儿——推介《专家谈儿童生长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新观念 科学育儿——推介《专家谈儿童生长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3)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缘由
    1.1 幼儿的问题行为给教师和家长带来的巨大困扰
    1.2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难重重
    1.3 幼儿早期的行为问题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和矫正,将对个体未来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研究
        2.1.1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理论基础的研究
        2.1.2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类型的研究
        2.1.3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现状的研究
        2.1.4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影响因素的研究
        2.1.5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教育策略或干预及矫正研究
    2.2 关于家园合作的研究
        2.2.1 关于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
        2.2.2 关于家园合作的价值研究
        2.2.3 关于家园合作的内容研究
        2.2.4 关于家园合作的形式研究
        2.2.5 关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
        2.2.6 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
    2.3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研究
    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行为问题
        3.1.2 家园合作
        3.1.3 困境
    3.2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内容
    3.5 研究方法
        3.5.1 文献法
        3.5.2 观察法
        3.5.3 案例分析法
        3.5.4 访谈法
    3.6 研究对象
        3.6.1 岩岩的背景资料
        3.6.2 嘟嘟的背景资料
        3.6.3 文文的背景资料
    3.7 研究过程
4 三名幼儿的主要问题行为表现及家园合作过程
    4.1 “不好好吃饭”的岩岩转班了
        4.1.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1.2 家园合作过程
    4.2 “爱捣乱”的嘟嘟不上幼儿园了
        4.2.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2.2 家园合作过程
    4.3 “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进步了
        4.3.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3.2 家园合作过程
5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5.1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
        5.1.1 教师想合作却不知如何合作
    5.2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陷入困境的原因
        5.2.1 幼儿行为问题本身矫治难度大
        5.2.2 教师的专业性不足
        5.2.3 家长缺乏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
6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走出困境的策略与建议
    6.1 幼儿园改善家园合作的措施
        6.1.1 增强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专题培训
        6.1.2 拓宽教师与行为问题家长的交流途径
    6.2 教师提升家园合作质量的措施
        6.2.1 观察幼儿问题行为,分析问题行为原因
        6.2.2 寻找有效应对方式,正确指导家长
        6.2.3 掌握沟通技巧,及时给予反馈
    6.3 家长促进家园合作的措施
        6.3.1 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养方式
        6.3.2 正确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主动配合老师实施干预
7 研究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家长篇)
附录2:半结构化访谈提纲(教师篇)
致谢

(4)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技术路线图
    (七)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家庭参与的内涵与作用
        2.少儿的概念界定与阅读特点
    (二)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相关理论
        1. “阅读循环圈”理论
        2.“脚手架”理论
三、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现状调研
    (一)问卷设计
        1.样本选择
        2.问卷构成
        3.数据收集
    (二)信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2.效度分析
    (三)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现状分析
    (四)家庭对少儿阅读的影响
        1.家长学历水平对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影响
        2.居住地对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影响
        3.家长的阅读频率对少儿阅读的影响
    (五)家庭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参与意愿与需求分析
        1.家长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参与意愿
        2.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分析
四、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实践案例
    (一)俄克拉荷马州的未来始于儿童(OK Futures)项目
        1.提供家庭阅读资源
        2.提供家庭作业帮助资源与服务
        3.举办亲子活动
        4.开展家庭培训课程
        5.提供家庭参与指南
    (二)伊利诺伊州沃基根公共图书馆的家庭参与服务
        1.提供家庭服务资源
        2.举办家庭参与活动
        3.提供作业帮助资源与服务
        4.打造家庭服务志愿者团队
        5.与家庭建立紧密联系
        6.提供路边图书快递服务
    (三)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家庭参与服务
        1.举办亲子共读活动
        2.开设创新型亲子空间
        3.家庭教育讲座
        4.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故事妈妈”培训班
        5.创建家长互动分享平台
    (四)国内外案例的启示
五、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模式构建
    (一)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模式的构建依据
        1.现实依据
        2.理论依据
        3.政策依据
    (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模式框架
    (三)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1.协作主体及其组织架构
        2.少儿阅读家庭参与指南
        3.家庭参与少儿阅读需求
        4.家庭参与少儿阅读资源
        5.家庭参与少儿阅读服务
六、公共图书馆推进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服务策略
    (一)制定家庭参与指南
    (二)丰富家庭参与阅读资源体系
        1.少儿阅读资源建设
        2.家庭指导资源建设
        3.外部机构培训资源建设
    (三)改造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空间
    (四)搭建家庭交流平台
        1.家庭间信息交流平台
        2.家庭间图书交换平台
    (五)开展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服务
        1.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2.向家长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3.协助家长培养少儿阅读兴趣
        4.引领家庭参与少儿阅读的观念
        5.向家庭提供“网约书”服务
    (六)打造专业的家庭参与服务人员队伍
        1.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培训
        2.打造专业的志愿者团队
    (七)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
七、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情况调查研究》
附录B 先锋图书馆在线学习资源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家庭
        2.家庭教育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家庭及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2.关于民国家庭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3.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历史研究法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官办慈幼事业的推动
    (二)西方科学育儿思想的影响
    (三)民族复兴对儿童的期待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初步发展(1927-1930)
    (一)继承发展: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沉淀
        1.家庭教育目标
        2.家庭教育主要内容
    (二)家庭教育实践发展的推动力
        1.中华儿童教育社
        2.中华慈幼协会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兴盛(1931-1937)
    (一)推陈出新: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
        1.家庭教育目标
        2.家庭教育主要内容
    (二)家庭教育实践发展的推动力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平稳发展(1938-1949)
    (一)推崇母教:保守的家庭教育思想
        1.家庭教育目标
        2.家庭教育主要内容
    (二)家庭教育实践发展的推动力
        1.家庭教育法令的颁布
        2.家庭教育法令的特点
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根据社会环境及时做出调适
    (二)强调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
    (三)难以跳脱“贤妻良母”思想的影响
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一)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的影响
        1.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由狭隘走向开放
        2.促进家庭教育理论系统化与科学化
        3.促使儿童家庭地位提高并逐渐打破家长专制的模式
        4.家庭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的现代启示
        1.重视家长自身素养与教育能力的提高
        2.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3.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当前儿童及儿童工作概况
        1.2.2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服务相关研究概况
        1.2.3 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相关研究概况
        1.2.4 资源依赖理论发展脉络及应用
        1.2.5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质性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4.3 资料收集方法
        1.4.4 资料分析方法
    1.5 研究伦理
第2章 欠发达地区: T机构生存环境概况
    2.1 江西省基本情况概述
        2.1.1 江西省基本情况
        2.1.2 江西省儿童服务氛围
    2.2 N市儿童服务氛围
    2.3 小结
第3章 初创期: 基于专业的资源探索
    3.1 实践促之: 专业实践关注儿童群体
        3.1.1 专业发展链接实践资源
        3.1.2 实践团队衍生机构
        3.1.3 专业认同信念伊始
    3.2 政策推之: 政策机遇以获合法身份
        3.2.1 政策限制资源匮乏
        3.2.2 政策放开成功注册
        3.2.3 身份合法承接服务
    3.3 宗旨引之: 资源探索后聚焦儿童
        3.3.1 承接项目同质性强
        3.3.2 明确宗旨专业定位
        3.3.3 聚焦儿童成效初显
    3.4 资源匮乏,资源依赖性弱
        3.4.1 资源: 专业资源、受众资源、政府资源
        3.4.2 资源依赖性弱: 资源联结弱
    3.5 小结
第4章 成长期: 基于立场的资源获取
    4.1 择权: 配合获权力资源
        4.1.1 发展滞后资源有限
        4.1.2 配合政府工作以获支持
        4.1.3 积极接受政府资源递送
    4.2 择稳: 明辨获稳妥资源
        4.2.1 资金不足技术欠缺
        4.2.2 明辨需求获NGO资金支持
        4.2.3 明辨风险获INGO技术支持
    4.3 择友: 助推获非正式资源
        4.3.1 儿童社工机构之地域差异
        4.3.2 资源链接予儿童困境深处
        4.3.3 增强儿童社工机构间联结
    4.4 资源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
        4.4.1 资源: 政府资源、NGO资源、行业资源
        4.4.2 资源依赖性强: 非对称性依赖显现
    4.5 小结
第5章 成熟期: 基于理念的资源转化
    5.1 传统转前沿: 项目成效影响认知转变
        5.1.1 儿保理念与专业认识不足
        5.1.2 项目带动参访以转变认知
        5.1.3 服务推广提升影响持续性
    5.2 个体转整体: 项目支持搭建保护网络
        5.2.1 儿童社工机构联系零散
        5.2.2 平台搭建儿保网络初显
    5.3 被动转主动: 主动性调适资源依赖
        5.3.1 强依赖下的弱自主性
        5.3.2 主动理解政治逻辑
        5.3.3 主动尝试业务拓展
    5.4 资源丰富,资源依赖性强
        5.4.1 资源: 政府资源、基金会资源、行业资源
        5.4.2 资源依赖强: 逐渐转向资源互依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初创期: 探索资源的原始策略
        6.1.2 成长期: 获取资源的根本策略
        6.1.3 成熟期: 转化资源的技巧策略
    6.2 讨论
        6.2.1 儿童社工机构发展之启示: “外减内增”
        6.2.2 机构的资源获取能力——“效力”与“效率”
        6.2.3 共生性依赖关系何以形成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访谈提纲

(8)“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学术研究空间的发现: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
        (二)现实的考量: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学界对伊拉斯谟着述的整理与翻译
        (二)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评介
    三、概念界定
        (一)儿童的含义
        (二)文雅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内涵
        (三)儿童教育观的解读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框架安排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教育观念之生发
    一、社会性之源:欧洲时代脉搏的泵压
        (一)社会冲击与新需求
        (二)思想知识的变革
    二、个性化起点:伊拉斯谟的人生行路与儿童教育情怀的共鸣
        (一)私生子身份的困扰
        (二)儿童时代的教育与体悟
        (三)成年际遇与儿童教育理想的开启
        (四)“伊拉斯谟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崩灭
    三、历时与共时性之基石: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之学养渊源
        (一)历时性之基:古典时代的教育智慧
        (二)共时性之基:同时代人思想的共鸣
第二章 成为至善完人:一体多面的教育目的论
    一、“认识你自己”:人性的重塑
        (一)人的可教性: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二)人的地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三)人性之善与“无定”论: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二、灵魂之美:新的“宗教人”之求
        (一)身体与灵魂的相应性:宗教人的目的
        (二)培养有教养的灵魂:柏拉图灵魂观念之维的拓展
        (三)宗教虔诚与古代知识之用
    三、宗教人的目的具象化:美德之求
        (一)君主美德镜鉴的特殊性
        (二)宗教与道德教育的并轨
    四、人的担当:政治与社会秩序之求
        (一)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
        (二)作为社会舵手的君主责任教育
第三章 基于性别区隔的教育内容与性别教育祛“魅”的开启
    一、教育之基:精英男童教育
        (一)献给贵族:儿童教育的阶级性之维
        (二)献给男童: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民性超越
    二、以文习德:文雅教育
        (一)文雅教育的核心:语言文法的习得
        (二)文雅教育的第一步:语音习得
        (三)文雅教育的进阶段:文字习得与书写训练
        (四)文雅教育的深度拓展:经典作品的阅读
        (五)文雅教育的实践:演讲与写作
    三、以外促内,知行合一:行为——礼仪教育
        (一)社会区分的标识:行为-礼仪教育的阶级性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体教育的向度
        (三)行为-礼仪教育的功用和异化
    四、因教育而智慧:划时代的女孩教育
        (一)女孩教育的六大处方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女孩教育的旨趣
        (三)教育机会平等:女孩教育的价值
第四章 中庸而和缓的儿童渐进教育范式
    一、早教习得与循序教育
        (一)早教与儿童心灵塑形
        (二)循序教育与儿童教育自觉
    二、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
        (一)游戏教学法
        (二)辩证的“快乐教育”
    三、实用的知识-活动习得体系
        (一)作品整理与分类
        (二)善用记忆力与记笔记
        (三)模仿、效法与自觉练习
    四、善用奖惩与反对体罚
        (一)奖惩手段的辩证使用
        (二)体罚教育批判与慈爱教育
    五、尊重个性与团体竞争
        (一)因材施教:儿童中心主义
        (二)团体竞争:儿童内在高贵灵魂的释放
第五章 身边人原则:基于父母、教师重要性的教育环境论
    一、成为父母: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一环境
        (一)不良家庭照顾:父母角色的分化与校正
        (二)儿童教育的首任责任人:母亲的职责
        (三)优生优育与榜样的力量:父亲的职责
    二、成为良师: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二环境
        (一)仅次于国王:教师的社会地位论
        (二)高贵之师:教师职业资格要求
        (三)慈父:师生关系模式的基调与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9)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关系”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游戏·幼儿·儿童哲学概述
    第一节 游戏
        一、游戏的本质
        二、游戏的特征
        三、游戏的类型
    第二节 幼儿
        一、幼儿是拥有独立人格、完整的、发展中的人
        二、幼儿是有能力的主体,是成人之师
        三、幼儿是感性强、理性弱的个体
        四、幼儿是热爱游戏、喜欢主动操作的个体
    第三节 儿童哲学
        一、儿童哲学的涵义
        二、儿童哲学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第四节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二、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互动来建构世界观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游戏是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我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我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
        三、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在物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二、游戏在人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三、游戏在我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第三章 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及其特点
        一、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
        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幼儿的社会取向游戏就是一个小场域(社会)
        二、幼儿游戏场域观等惯习的内化
        三、游戏场域观适用于其他场域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四、幼儿依据游戏场域观行动、社会观逐步形成
第四章 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然观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然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类自然观发展史
        三、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促进幼儿神话自然观、诗性自然思维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朴素、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一、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动
        二、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问、领会、获得概念
        三、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生成生命
    第二节 游戏是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游戏是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游戏是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游戏是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世界
        一、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
        二、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社会
        三、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然
    第四节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机会
        二、最大限度保障幼儿的游戏自由
        三、合理引导幼儿自愿自由场域观的适用范围
        四、引领幼儿的超功利社会观
        五、应用幼儿社会观的变化特性
        六、把握幼儿自然取向游戏的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更新观念 科学育儿——推介《专家谈儿童生长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9)
  • [2]中国儿童模特行业研究[D]. 周媛媛. 东华大学, 2021
  • [3]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D]. 蔡菁菁.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的家庭参与模式研究[D]. 王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庭教育发展研究[D]. 孙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7]资源依赖视角下儿童社工机构的发展及行动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T机构为例[D]. 叶浩云.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9)
  • [8]“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D]. 尹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D]. 李小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10]自媒体应用在幼儿家庭亲职教育中的现状研究[D]. 邱媛. 深圳大学, 2020

标签:;  ;  ;  ;  ;  

更新观念,科学育儿——推荐“专家谈孩子成长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