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承重构件教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承重构件教学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的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雷雨润[1](2020)在《高烈度区坡屋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学楼是专门进行教学活动的建筑物,具有人员集中的特点。若地震中出现破坏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另外在地震中教学楼多作为紧急避难场所和临时指挥中心。高烈度地震区建筑物震害将更严重,坡屋面使框架结构受力复杂,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教学楼建筑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教学楼项目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为0.2g,属于高烈度地区。本文首先利用PKPM软件对具有坡屋面的潼关金城小学教学楼进行结构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SAP2000软件对结构分别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及推覆分析,研究其抗震性能。另建立0度、25度、40度、50度四种坡度屋面的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屋面坡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梯段板低端处支撑方式,研究现浇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板式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楼的长宽比为4.625,其长宽比较大,结构沿双向刚度分布差异较大。利用PKPM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变形参数指标均小于规范限值,满足抗震规范要求。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对教学楼结构按“三水准”进行抗震设计。2.根据结构抗震设计的配筋结果,利用SAP2000软件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推覆分析,由基底剪力,结构顶点位移、结构层间位移、塑性铰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框架梁先屈服,框架柱不会屈服,实现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3.根据推覆分析结果,8度设防时,教学楼屋面坡度为25度时,框架结构受力较合理;当屋面坡度为50度时,结构性能点处屋面框架柱弯矩增加约10倍,屋面框架梁跨中顶部受拉或全截面受压状态,结构处于不安全状态,建议坡屋面坡度不超过50度。4.框架结构中现浇楼梯易造成结构振型分布异常,出现振型扭转,结构抗震计算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的影响。楼梯间框架柱在休息平台处产生内力突变,梯柱应采取加强措施。当梯板低端设置滑动支座时梯柱剪力突变相对现浇楼梯减小40%,有利于结构抗震。

司道光[2](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夏峻嵩[3](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认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张墅阳[4](2020)在《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集合市场等大跨度建筑的不断出现,提出伞状结构,并将其作为一类独特的结构形式加以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伞状结构的定义,厘清伞状结构的分类方式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线索。通过对国内外一系列伞状结构典型案例的归纳梳理和不同建筑师代表伞型及技术策略比较,完成伞状结构类型的分析和功能划分。从结构线索和形式线索着重讨论了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结构线索方面,梳理了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树状伞、膜结构伞三种典型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找形、选型与优化策略;形式线索方面,从单体形态与组合类型两个方面对其类型予以分类。分析了伞状结构单体的尺度规律,阐明伞状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并从组合结构的剖面及屋面形式、侧缘空间、连接方式和采光方式等方面阐述其与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塑造的联系。最后,从结构美学、绿色生态、模块化建造、场所营造和结构主义与新陈代谢思想五个方面出发,探讨与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塑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并系统阐述在特定功能类型和特定环境条件下伞状结构建筑的设计策略,以期激发结构技术与建筑美学在建筑创作中相结合的新的可能性,为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赖世贤[5](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杨武[6](2020)在《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用一个造型独特、构造复杂的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采用目前主流的结构设计软件Midas系列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参考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重点对有限元分析模型实施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该类型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构是否存在结构设计的薄弱点和重点,最终总结该类结构的共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设计建议。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结论:1、主要工作:(1)首先,建立Midas/gen有限元模型,分析该结构在各种静力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效应和变形,参考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探讨该类型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需重视和可优化的地方。(2)其次,研究结构在小震弹性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分析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现行规范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限值要求,是否存在受力和变形的薄弱部位。(3)最后,参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采用Pushover抗震分析方法,模拟结构在7度区遭遇罕遇地震时的地震响应。2、主要研究结论:(1)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在结构自重上,屋盖体系框架占结构整体框架的比例较大,竖向质量分布较为不均匀,呈现“头重脚轻”的特点。通过笔者对结构的简单层定义,发现层刚度并不集中于底层规则的框架,而是在屋盖体系中存在短柱的层中,其他层的刚度随之递减,屋盖整体的抗侧刚度较强。(2)由于建筑的仿古设计,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屋盖系统中存在较多的短柱甚至极短柱会对结构抗震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参考相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调节柱子剪跨比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构造上的适用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3)多遇地震情况下,结构内力最大值主要出现在首层的梁、柱及节点内,部分出现在二层的短柱构件内,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7611,远小于规范限值1/550,表明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屋盖结构抗侧刚度良好,具有足够的延性储备,能满足多遇地震下的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4)罕遇地震情况下,结构在四种荷载工况作用下首层层间位移角均已接近规范限值,说明首层为薄弱层。首层和二层中的柱构件出现一些倒塌铰(E铰),此时这些构件已经丧失承载能力,接近或已经倒塌。说明结构可能无法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抗震设计薄弱层通常出现在首层或一、二层。总体而言,本案例的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具有同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的优良的抗震性能,虽然结构存在一定的薄弱部位,但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完全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设防要求(设防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已经过模拟满足要求,未在本文阐述),同时在面对7度及以上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结构的首层和存在短柱的薄弱层不排除会发生构件严重甚至结构倒塌的可能。本文建议:如非必要,该类型结构,特别是多重复合屋盖和大坡度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避免建造在一些地震频发且震级较强的地区,否则发生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李百建[7](2020)在《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海洋工程装备是我们向海洋进发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工程装备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船舶工程,已经扩展到海洋工程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而结构设计与构件设计是保证海洋工程装备正常服役的重要环节,任何海洋工程装备都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目前,由于波纹钢表面带有波纹,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能够保证以最少的材料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所以波纹钢结构已经在结构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诸如管道、涵洞工程和波形钢腹板等等。鉴于目前海底管道主要以钢质圆管作为主要受力体,管径增大必须相应增加壁厚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所以研究提出将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应用于海底管道中,以此来克服现有海底管道管径限制的问题。此外,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结构具有较好的防火、耐久性和较高的刚度,可以以最少的材料来提供最大的跨度和刚度,并且这种平台结构具有通用性,所以研究提出将这种平台应用于海工结构平台板中,诸如浮岛、人工岛、跨海大桥等人类在海洋中居住、通行结构的平台板。上述两种复合结构均是在其他结构多年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结构,目前已见于工程应用,但对其力学机理、强度分析尚需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本文选择了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和平台两种结构体进行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和平台的力学性能和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进行室内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内管复合管道的承载力和刚度、钢筋混凝土外管的破损程度、填充层强度、内管偏心对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承载力计算方法和荷载分配机理,并结合目前海底管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波纹钢及其复合管道应用于海底管道的在位强度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的截面应力分布、抗弯承载力,提出了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合理截面;采用抗弯试验研究了波纹钢的局部屈曲问题,提出了波纹钢局部屈曲的计算方法,为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如果仅采用波纹钢管道作为海底管道且管道直径小于7.7m时,则可借鉴AISI(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美国钢铁协会)设计法进行管道设计抗力计算;如果管道跨径较大或者非圆形截面且埋置于海床下,则可采用CHBDC(Canadian Highway Bridge Design Code,加拿大桥梁设计规范)设计法进行管道设计抗力计算。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的承载力高于钢管、HDPE(高密度聚氯乙烯)管―混凝土复合管道及单管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并且钢筋混凝土作为外管能够提高波纹钢管道的耐久性和局部稳定性;复合管道在两点加载作用下表现出“套管”(管中管)的力学性能,其承载能力依赖于组成复合管道的各个单管结构,轴力与弯矩在管体材料中的分配依赖于EA/D(刚性系数)和管道环刚度;复合管道的极限承载能力主要依赖于钢筋混凝土管和填充层,波纹钢管在复合管道中发挥的作用很小;钢筋混凝土管的破损程度对复合管道的影响较小,当钢筋混凝土管未发生完全破坏时,其复合管道的承载能力与完好无损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的复合管道相近;偏心复合管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同心复合管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同;采用本文提出的复合管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实验承载力误差大多数小于20%,只有一个填充层为砂浆的复合管道的误差为30%,并且计算值是试验值的下限,这对工程设计是有利的。进行管道强度计算时,将内压与外压分开考虑,以获得较为保守的管道壁厚和波形;复合管道截面设计时,应将内外压力设计值根据管道的EA/D分配给不同的管体材料,然后分别验算它们是否满足各自的设计强度;由土压力或者其他荷载引起的不平衡力矩应根据管道的环刚度分配给不同的管体材料(组成复合管道的不同管环),再验算它们是否满足各自的设计强度。其耐久性设计可参考本文归纳的波纹钢防腐处理方法,并结合目前海底管道的防腐处置措施,可保证波纹钢及其复合海底管道的耐久性。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只发生适筋破坏,即延性破坏;荷载―位移曲线在构件屈服前基本呈直线,屈服后进入强化段,还可继续承载;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应设计成第一类截面;相应的增加波纹钢底板宽、减少顶板宽;保持截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斜腹板的宽度、增大弯折角度;合理的截面是受压区高度刚好等于波纹钢顶板上部的混凝土板厚,即中性轴刚好位于波纹钢顶板上边缘;波纹钢板的局部屈曲验算可以采用本文提出的屈曲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波纹钢板局部屈曲分解为:简化的平面刚架、顶板局部屈曲和腹板局部屈曲,并考虑三者的屈曲相关性;波纹钢截面选择时,如已知波形和板厚,则可确定波纹钢的临界荷载,再与波纹钢截面抗弯承载力进行对比,从而判别波纹钢是否发生局部失稳。

郭传芳[8](2020)在《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全过程分析和计算》文中指出增大截面加固法具有工艺简单、使用经验丰富、受力可靠等优点,在钢筋混凝土加固工程中被广泛使用。而钢筋混凝土梁作为建筑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之一,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业主接受度高的特点,因此往往是优先考虑的加固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增大截面加固法虽然被各种设计和施工单位大量采用,但是在设计理论方面和工程实践方面都还有很多的问题:①加固设计规范的相应规定和内容不详尽,对于不同的增大截面加固形式、不同的钢筋屈服状态的分析判断和计算公式没有明确规定,限制了工程实践能够采用的加固形式和设计计算公式;②加固前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非极限状态(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压应变小于极限压应变),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二次受力状态,需要考虑非极限状态下的初始应变、二次受力状态下的应变滞后和应力超前,这些加固前、后多阶段受力分析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全面;③加固情况和受力状态复杂时,理论分析和手算难以进行,缺少简单便捷的数值模拟手段。本文拟针对增大截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的受力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更系统更完善的计算理论,提供全面的数值分析程序,保障加固设计和施工质量,解决加固分析的实际困难,为加固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非极限状态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数值程序,对非极限状态下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系数α1和β1的变化趋势,给出拟合公式;给出非极限状态下,矩形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钢筋屈服状态下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两种典型的非极限情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实例加以验证。(2)对非极限状态下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将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压区分为两部分:梁肋部分和翼缘部分,梁肋部分按照矩形梁的方法进行计算;编制适用于T形梁受压翼缘的数值模拟程序,研究翼缘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系数α1*和β1*的变化趋势,给出拟合公式;参照矩形梁计算方法,给出T形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当T形梁发生弯曲变形时,由于剪力滞后效应的存在,翼板上的应力应变在其宽度内不再均匀分布。利用ABAQUS对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弯矩作用下剪力滞后效应对T形截面梁的影响。(3)对增大截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手算计算公式。对加固前原钢筋混凝土梁的初始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给出原梁的钢筋应变、受压区顶部混凝土应变、截面内任意一点应变、原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计算公式;对二次受力情况下应力超前、应变滞后进行了分析;对底部增大截面、顶部增大截面、底部和顶部均增大截面的加固梁的受力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钢筋屈服情况,分别推导二次受力条件下增大截面加固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4)编制数值模拟程序对加固梁的受力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总结数值模拟程序的基本原理、计算流程、数值分析过程、不同的分析工况,给出分析流程图;介绍编制程序的可视化界面和基本的操作流程。编制的程序可以为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的计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分析手段,并且能够更精确地解决理论分析和计算公式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何蕊[9](2020)在《钢筋混凝土节点粘钢加固抗震性能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点构件是所有框架结构中受力和传力的关键部位,因此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研究有很多,同时对于构件节点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所有对节点的研究都没有考虑楼板的存在,为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状况,所以本文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粘钢加固的有限元分析模拟研究时考虑楼板的存在。本论文建立的节点模型,所依据的是节点加固图集,考虑节点配筋不足的情况下对节点进行粘钢加固处理。柱的横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高度取2000mm,长度2400mm,次梁的截面面积为200mm?500mm,长度为1750mm,楼板的厚度为100mm。一共建立了13个节点模型,其中一个是未进行粘钢加固的节点模型,其余分成四组进行模拟研究,模拟时控制的变量为:不同的粘钢厚度、不同的粘钢宽度、不同的结构胶厚度及不同的轴压比。它们均在中竖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研究荷载对加固构件的影响。对模拟结果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1)对构件使用的厚度分别是3、5、7mm钢板进行加固处理,发现钢板厚度在3-5mm间抗震性能得到提高,但在5-7mm间其对应的抗震效果反而变次,但降低效果并不明显。(2)对构件使用钢板宽度50、100、150mm进行加固处理,发现当宽度为50-100mm间抗震性能得到降低,但100-150mm间其对应的抗震效果反而提高的比较明显。(3)对构件使用结构胶厚度为1.0、1.3、1.6mm进行加固处理,发现当结构胶厚度在1.0-1.3间抗震性能得到降低,在1.3-1.6其对应的抗震效果反而提高,但提高效果不明显。(4)控制构件轴压比分别为0.3、0.5、0.7,发现在0.3-0.5间抗震性能降低,在0.5-0.7间抗震性能提高,但无论提高还是降低都不明显。

敖雷[10](2019)在《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时间阈限和空间坐标则不能获知其完整的发展演化路径。西方的现代建筑与其传统建筑的巨大差别显而易见,但稳定成熟的现代建筑形式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积累和与传统漫长的博弈才取得的结果。显然,这样一场革命的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变革在建筑学领域表现在对传统建造材料、建造方法的颠覆,从而开始了建筑形式前后未有的创新与变革,历史形式的绝对经验和比例美学在新的技术的冲击下不再成立,对于新建筑的渴求和探索为现代建筑的孕育和发生创造了基础。西方建筑理论的历史悠长,不同时代的理论视角在变化之中,但始终不能脱离关于建筑学的一些本质性的探讨——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问题。这些在后来的现代建筑运动中成为被关注的核心议题,因为现代建筑这场革命的最初是由技术上的巨大变革驱动的,所以相比以往,这场现代建筑革命更加直面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因此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的关于新建筑的探求都以此为基础。现代建筑的许多主题都是始于前现代建筑时期,从广义来说,前现代建筑时期是现代建筑宏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先驱者从传统出发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去探索新的建筑可能性,他们在旧传统和新技术的夹击中进行着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谈到技术的视角,就涉及到两个相关的方面——技术本身和作为技术主体的人,前者决定了建筑材料、设计和建造方法可以为新建筑的求索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助益,后者则直接影响在与传统美学范式的对抗中新技术条件被应用于建筑的方式和程度。因此,本文所提到的技术视角实则包含着科学与历史的双重维度。本文首先通过对前现代建筑时期两个重要的技术性变革要素材料和结构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技术发展给新建筑带来的建筑形式革命,然后从19世纪英、法、德三个现代建筑思想的主要发起国的技术力量与形式探索之间关系释读建筑从传统向现代前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最后论述20世纪初期德语区将早期现代建筑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层面的过程中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作出的合理取舍。建筑的发展不仅包括建筑形式的变化,还涵盖了建筑形式变化的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量在早期现代建筑时期表现为技术以及与技术相联动的建筑其他人文性要素的变化,这些共同导向了建筑形式的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变革。技术上的变革带来建筑形式创新的可能性,而有时建筑审美有时也让技术为此做出了必要的妥协和调整。确实,因为主流文化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传统”与“新统”博弈、互洽的过程。在前现代建筑时期,技术是一条回溯早期现代建筑漫长过程的线索,同时这个时期发生着传统与新统、民族性与现代性、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长期调和与互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技术对建筑形式变革的积极影响以及所遇到的传统美学观念的阻滞将以一种更全面客观的方式呈现。论文全文19.6万字,图100幅。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的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高烈度区坡屋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高烈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研究现状
        1.2.2 不同坡度屋面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1.2.3 不同楼梯设置方式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工程实例概况
    2.2 结构设计参数
    2.3 教学楼结构特点
    2.4 多遇地震下结构弹性计算结果
    2.5 罕遇地震下结构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教学楼结构弹塑性分析
    3.1 分析模型建立
        3.1.1 构件塑性铰参数
        3.1.2 结构模态分析
    3.2 教学楼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3.2.1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3.2.2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幅
    3.3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3.3.1 结构顶点位移
        3.3.2 结构层间位移
        3.3.3 结构基底剪力、塑性铰分布
    3.4 教学楼结构推覆分析
        3.4.1 推覆分析的主要目的
        3.4.2 推覆分析的基本假定
        3.4.3 加载方式与分析工况。
    3.5 结构推覆分析结果
        3.5.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3.5.2 塑性铰分布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坡度屋面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4.1 概述
    4.2 不同坡度屋面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4.3 结构模态分析
    4.4 推覆分析结果
        4.4.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4.4.2 结构性能点
        4.4.3 性能点处塑性铰分布
        4.4.4 性能点处内力及变形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楼梯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5.1 楼梯概述
        5.1.1 楼梯常见破坏形式
        5.1.2 楼梯组成
    5.2 不同形式楼梯的结构分析模型建立
        5.2.1 无滑动支座楼梯
        5.2.2 有滑动支座楼梯
        5.2.3 结构周期对比分析
    5.3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5.4 结构性能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2.1 前期施工准备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2.3.1 客观影响因素
        2.3.2 主观语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4.1.1 墙体构筑技术
        4.1.2 楼面构筑技术
        4.1.3 屋架构筑技术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5.1.1 壁炉采暖技术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4)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伞状结构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伞状结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伞状结构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伞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阐述
    1.5 伞状结构的分类
        1.5.1 伞状结构的功能类型
        1.5.2 伞状结构的结构类型
第二章 伞状结构发展的历史背景
    2.1 伞状结构发展的整体时间线索与地域分布
        2.1.1 伞状结构发展的时间线索
        2.1.2 伞状结构在西欧的起源和发展
        2.1.3 伞状结构在拉美的广泛应用
        2.1.4 伞状结构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发展
        2.1.5 伞状结构在东方的探索和尝试
    2.2 加速发展时期-20世纪西欧与拉美的伞状结构
        2.2.1 加速发展时期典型伞状结构类型的时间分布
        2.2.2 加速发展时期的三个阶段
        2.2.2.1 埃蒙德开启的试验探索阶段(1929-1952)
        2.2.2.2 坎德拉为代表的发展变化阶段(1952-1964)
        2.2.2.3 奥托引领的轻质化数字化阶段(1964-今)
        2.2.3 三个阶段典型伞状结构的特征归纳
第三章 三种典型伞状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
    3.1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
        3.1.1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的初期设计尝试与结构形式变型
        3.1.2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的物理模型试验
        3.1.3 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伞结构的优化改良
    3.2 分支结构伞(树状伞)
        3.2.1 分支结构伞初期的设计尝试与选型
        3.2.2 分支结构物理模型试验与计算机辅助找形与优化
        3.2.2.1 纯形态找形研究
        3.2.2.2 结构效率的模型研究
        3.2.2.3 数值找形研究
        3.2.3 分支结构伞的优化
    3.3 膜结构伞
        3.3.1 膜结构伞的物理模型试验与设计
        3.3.2 膜结构伞的优化改良
    3.4 三种典型伞状结构设计的找形、选型与优化策略
第四章 伞状结构的单体形态类型
    4.1 单体形态类型的分类要素
        4.1.1 分段式与一体式
        4.1.2 有肋伞与无肋伞
        4.1.3 伞顶形式
        4.1.4 柱体形式
    4.2 单体形态的类型划分与比例分析
    4.3 单体形态的尺度规律
        4.3.1 定性比较
        4.3.2 定量分析
第五章 伞状结构的组合形态类型
    5.1 组合形态类型的分类要素
        5.1.1 空间形态的均质与异质
        5.1.2 水平布局
        5.1.3 竖直分层
    5.2 组合形态的类型划分与比例分析
    5.3 组合伞状结构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5.3.1 模块化建造下的空间形态特征
        5.3.2 似是而非的结构形式
        5.3.3 偏心结构伞的应用
        5.3.4 侧缘空间的处理方式
        5.3.5 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
        5.3.6 顶部自然采光方式
        5.3.7 排水措施与可变遮阳构造
第六章 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和实践展望
    6.1 伞状结构的应用前景
        6.1.1 伞状结构的美观性与合理性
        6.1.2 伞状结构预制装配式生产下的模块化建造
        6.1.3 伞状结构气候与环境适应性
        6.1.4 伞状结构建筑场所感的营造
        6.1.5 伞状结构与结构主义及新陈代谢派思想的延续
    6.2 伞状结构建筑的设计策略
        6.2.1 特定功能类型下的伞状结构建筑及构筑物的设计策略
        6.2.2 特定条件下伞状结构的适应性和一般性解决方式
    6.3 伞状结构的实践-偏心筒伞结构体育馆的设计
        6.3.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6.3.2 结构优势及设计策略
        6.3.3 设计总结与思考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涉及的统计案例相关信息统计及缩略图片
    附录二 129个伞状结构建筑案例尺寸数据统计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仿古建筑的发展应用状况研究
        1.1.1 仿古建筑的概况
        1.1.2 仿古建筑与古建筑的异同
        1.1.3 仿古建筑的发展及其应用
    1.2 仿古建筑的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1.2.1 硬山顶建筑及结构特性分析
        1.2.1.1 硬山顶建筑基本结构特征
        1.2.2 悬山顶建筑及结构特性分析
        1.2.3 庑殿顶建筑及结构特性分析
        1.2.3.1 庑殿顶建筑基本结构特征
        1.2.3.2 庑殿顶古建筑与仿古建筑
        1.2.4 歇山顶仿古建筑及结构特性分析
        1.2.4.1 歇山顶仿古建筑基本结构特征
        1.2.5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和难点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有限元的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静力分析研究
    2.1 有限元基本原理
        2.1.1 有限单元法的概念和发展
        2.1.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2.1.3 有限元分析过程
        2.1.4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2.2 Midas Gen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工程概况
        2.2.2 单元选择和模型数据的定义
        2.2.2.1 单元选择
        2.2.2.2 模型数据的定义
        2.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某硬山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静力分析
        2.3.1 静力荷载的定义及布荷
        2.3.1.1 恒载基本取值
        2.3.1.2 活荷载基本取值
        2.3.2 静力荷载的施加原则
        2.3.3 荷载工况和组合
        2.3.4 结构自重分析
        2.3.5 结构内力分析
        2.3.6 结构变形分析
        2.3.7 结构侧向刚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某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多遇地震作用下反应谱分析
    3.1 模态分析
        3.1.1 模态分析原理
        3.1.2 模态分析结果
    3.2 反应谱分析
        3.2.1 结构的地震振动方程
        3.2.2 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的原理
        3.2.2.1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
        3.2.2.2 地震反应谱
        3.2.2.3 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
        3.2.3 反应谱分析参数的选择
        3.2.4 小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地震响应分析
        3.2.4.1 内力分析
        3.2.4.2 变形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某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Pushover分析
    4.1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概念及发展
        4.1.1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概念
        4.1.2 仿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4.1.3 中美关于性能化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
        4.1.3.1 美国基于性能化抗震设计规范
        4.1.3.2 中国基于性能化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及现状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4.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两个假定
        4.2.2 各类需求曲线的获得
    4.3 位移加载模式的选择和分析工况的确定
    4.4 性能点获得与分析
        4.4.1 性能点计算方法选择
        4.4.2 性能点分析
        4.4.2.1 X向振型工况
        4.4.2.2 Y向振型工况
        4.4.2.3 等加速度工况
        4.4.2.4 层地震剪力工况
    4.5 罕遇地震下的塑性铰分析
        4.5.1 塑性铰的概念
        4.5.2 塑性铰的定义及分配
        4.5.3 X向振型工况塑性铰分析
        4.5.4 等加速度工况塑性铰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海洋工程装备
        1.1.2 波纹钢结构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波纹钢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管道加固研究现状
        1.2.3 波纹钢平台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架构
第二章 波纹钢结构的基本理论
    2.1 波纹钢板截面特性
    2.2 正弦波形波纹钢的基本理论
        2.2.1 AISI法
        2.2.2 AASHTO法
        2.2.3 CHBDC法
        2.2.4 有限元刚度等效方法
    2.3 波纹钢平台的基本理论
    2.4 构造措施
        2.4.1 加劲措施
        2.4.2 连接接头
    2.5 小结
第三章 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3.1 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管道的试验研究
        3.1.1 试验方案
        3.1.2 不同内管复合管的承载力对比
        3.1.3 钢筋混凝土管破损对复合管的影响
        3.1.4 填充层强度对复合管的影响
        3.1.5 内管偏心对复合管的影响
        3.1.6 复合管道破坏机理分析
    3.2 完全滑移理论
        3.2.1 同心复合管的承载力估算方法
        3.2.2 偏心复合管的承载力估算方法
    3.3 计算结果对比与讨论
    3.4 荷载分配情况
    3.5 小结
第四章 波纹钢及其复合管道的在位强度及耐久性
    4.1 海底管道设计荷载
        4.1.1 管道压力
        4.1.2 管道波流载荷
        4.1.3 冲击
    4.2 在位强度
        4.2.1 波纹钢管道
        4.2.2 复合管道
        4.2.3 沟埋管道的弯矩计算
    4.3 其他构造措施
    4.4 耐久性研究
        4.4.1 影响因素
        4.4.2 波纹钢耐久性设计方法
        4.4.3 涂层与内衬
        4.4.4 海底管道的耐久性
    4.5 小结
第五章 波纹钢―混凝土复合平台的抗弯强度
    5.1 平台的结构特征
    5.2 抗弯强度的数值分析
        5.2.1 数值算例
        5.2.2 数值模型
        5.2.3 结果分析
        5.2.4 承载力计算
        5.2.5 构件对比
    5.3 截面尺寸与承载力的关系
    5.4 局部屈曲分析
        5.4.1 结构试验
        5.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3 局部承压屈曲分析
        5.4.4 方法验证与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全过程分析和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非极限状态下矩形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2.1 混凝土受压区受力的数值模拟
    2.2 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受力系数
    2.3 非极限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受力计算方法
    2.4 非极限状态下矩形钢筋混凝土梁计算实例
    2.5 本章小结
3 非极限状态下T形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3.1 翼缘混凝土受压区受力的数值模拟
    3.2 翼缘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受力系数
    3.3 非极限状态下T形钢筋混凝土梁受力计算方法
    3.4 T形截面梁剪力滞后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理论分析
    4.1 原截面初始应力应变分析
    4.2 底部增大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4.3 顶部增大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4.4 底部、顶部增大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4.5 全包围增大截面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4.6 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加固计算实例
    4.7 本章小结
5 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程序基本原理
    5.2 数值模拟程序简介
    5.3 数值模拟程序的工程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钢筋混凝土节点粘钢加固抗震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节点加固在抗震中的意义
        1.2.1 国内外震害的列举
        1.2.2 节点的主要破坏形式
    1.3 框架结构节点加固在工程中常见的方法
        1.3.1 增大截面法
        1.3.2 预应力加固法
        1.3.3 粘碳纤维布加固法
        1.3.4 粘钢加固法
    1.4 节点加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原理
    2.1 ABAQUS软件的介绍
    2.2 ABAQUS中提供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2.3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
        2.3.1 应力应变的关系
        2.3.2 混凝土损伤
        2.3.3 屈服条件
        2.3.4 硬化变量
        2.3.5 流动的法则
    2.4 混凝土的塑性的性能定义
    2.5 小结
3 粘钢加固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
    3.2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3.3 结构胶的本构模型
    3.4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模型的设计
        3.4.1 模型的选取
        3.4.2 模型的尺寸和材料
        3.4.3 加固方案的设计
        3.4.4 参数定义
        3.4.5 单元选取的类型
        3.4.6 模型的建立方法
        3.4.7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3.4.8 网格的划分
    3.5 收敛的问题
    3.6 查找解决模型问题的基本方法
        3.6.1 简化方
        3.6.2 渐进的方法
        3.6.3 排出的方法
    3.7 求解
    3.8 小结
4 模型抗震性能计算结果的分析
    4.1 钢板加固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4.1.1 模型构件的设计
    4.2 模拟构件应力云图分析
        4.2.1 不同钢板厚度下混凝土、钢筋骨架和钢板云图分析
        4.2.2 不同钢板宽度下混凝土、钢筋骨架和钢板应力云图分析
        4.2.3 不同结构胶厚度下混凝土、钢筋骨架和钢板应力云图分析
        4.2.4 不同轴压比下混凝土、钢筋骨架和钢板应力云图分析
    4.3 滞回曲线分析
        4.3.1 不同钢板厚度下的滞回曲线分析
        4.3.2 不同钢板宽度下的滞回曲线分析
        4.3.3 不同结构胶厚度下滞回曲线分析
        4.3.4 不同轴压比下滞回曲线分析
    4.4 骨架曲线分析
        4.4.1 不同钢板厚度骨架曲线分析
        4.4.2 不同钢板宽度骨架曲线分析
        4.4.3 不同结构胶厚度骨架曲线分析
        4.4.4 不同轴压比骨架曲线分析
    4.5 刚度退化分析
        4.5.1 不同钢板厚度刚度退化分析
        4.5.2 不同钢板宽度刚度退化分析
        4.5.3 不同结构胶厚度刚度退化分析
        4.5.4 不同轴压比刚度退化
    4.6 延性分析
        4.6.1 不同钢板厚度下延性分析
        4.6.2 不同钢板宽度下延性分析
        4.6.3 不同结构胶厚度下延性分析
        4.6.4 不同轴压比下延性分析
    4.7 耗能能力分析
        4.7.1 不同钢板厚度下的耗能能力
        4.7.2 不同钢板宽度下的耗能能力
        4.7.3 不同结构胶下的耗能能力
        4.7.4 不同轴压比下的耗能能力
    4.8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畴
        1.3.2 重要概念的解析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工业革命背景下欧洲的技术变革与建筑领域发展
    2.1 材料变革推动的建筑实践
        2.1.1 钢铁、玻璃的发展与大尺度建筑工程实践
        2.1.2 混凝土的发展对传统砌筑建造方式的冲击
        2.1.3 材料真实性与表现性
    2.2 力学计算推动的结构理论发展
        2.2.1 经典结构理论——艾特尔万与纳维叶
        2.2.2 图解静力学与图解分析学——库尔曼
        2.2.3 形与力的思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世纪的英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哥特复兴与工艺美术意志
    3.1 早期古典形式立场与民族意识觉醒的技术本质
    3.2 哥特建筑复兴——普金、拉斯金
    3.3 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
    3.4 19世纪末英国传统与新建筑探索的共同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世纪的法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功能导向与结构理性基因
    4.1 学院派的铺陈以及帝国风格的挣脱
    4.2 技术与形式的古典“统一”——拉布鲁斯特
    4.3 材料与结构的真实性——勒-迪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世纪的德语区建筑形式理论趋向:风格争论与建构理论体系
    5.1 从古典规则到建筑形式可靠原则的转向——希尔特与胡布希的风格论战
    5.2 浪漫、理性与秩序——申克尔
    5.3 形式的技术性和两面性——梅茨格尔与伯蒂谢尔
    5.4 材料、面饰、风格——森佩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与美学共同影响的20世纪初早期现代建筑发展
    6.1 新建筑形式原则的统一——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6.2 工厂建筑美学的建立与发展——贝伦斯与格罗皮乌斯
    6.3 几何模数与技术理性的强化——贝尔拉赫
    6.4 艺术个性对建筑标准化的修正——维尔德
    6.5 混凝土的建造艺术——佩雷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对技术视角下建筑形式理论演变的历史性思考
    7.1 传统到新统的技术内核
    7.2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调和
    7.3 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
    7.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烈度区坡屋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D]. 雷雨润.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4]伞状结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张墅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6]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 杨武. 贵州大学, 2020(04)
  • [7]波纹钢-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D]. 李百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全过程分析和计算[D]. 郭传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钢筋混凝土节点粘钢加固抗震性能模拟研究[D]. 何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D]. 敖雷.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承重构件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