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唱响大戏,农业发展有亮点

科技人才唱响大戏,农业发展有亮点

一、科技能人唱大戏 农业开发有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睿祺[1](2021)在《关中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为乡村民居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现有多数传统聚落更新改造盲目追求现代化空间模式与营建体系,忽视了传统民居自身的地域文化与空间特色,带来了村落原有风貌消逝、空间形制破坏和生态性能缺失等问题。为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居住体验、促进乡村发展,亟待建筑师加强对乡村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策略的研究。关中乡村民居存量巨大,在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新改造等一系列问题,而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王曲南堡寨村虽已荒废,但其基本格局和多数建筑尚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关中南堡寨村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调查问卷、归纳分析等方法,梳理南堡寨村传统民居聚落和建筑空间模式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更新发展的现状与功能转换的可行性,为该村更新设计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性能提升”三个层面,全面分析各自影响因素下南堡寨村更新设计策略的作用肌理,分项凝练关中民居的更新设计策略。其中,在建筑空间的更新策略中,剖析了主要功能空间的可变性与辅助功能的模块化;在建筑结构的更新策略中,探析了承重结构的置换、适配与围护结构不同界面的优化组合形式;在性能提升策略中,解析了对光、热、雨的应答策略。最后,以南堡寨村南寨门片区为实践对象,吸取关中地区袁家村的成功经验,以提出的更新设计策略为指导进行设计实践和运用,构建了一套“传统与现代、空间与结构、文化与绿色、性能与品质”有机融合的民居更新设计模式。在中国唐村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南堡寨村荒废传统民居的更新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通过对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策略的研究,可实现乡村的重生与可持续发展,使传统民居的价值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为关中地区类似需要转型的乡村民居更新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王俊霞[2](2020)在《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地区特有的文化系统,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乡村文化虽然孕育在乡村地区,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影响范围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而应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文化影响力。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乡村文化虽然根基深厚、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但是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处于分割状态,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反而加大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网络化背景下,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去解决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难题,增进城乡之间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使得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是一种历史使命。本文结合城镇化建设的最新实践,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的一个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重点对“乡村文化传播”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了乡村文化传播对于打破城乡文化传播生态失衡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根据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网络化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乡村文化传播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其次,经过对跨文化传播和城乡文化传播之间联系的讨论,指出由于乡村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只有乡村文化的复兴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文化传播失衡的局面。接下来,将城镇化建设的新实践-特色小镇H镇作为研究案例,按照传播学的“5W”经典模式对当地的文化传播环境进行了考察,以H镇的乡村文化传播为切入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总结出网络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普遍面临的问题。最后,运用跨文化传播学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反哺理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角色等理论作为支撑,提出通过创新乡村文化形式、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增进城乡文化认同等途径去解决乡村文化传播中的问题。通过对乡村地区文化传播环境组成要素的详细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网络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城乡文化交流面临的障碍,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旨在振兴乡村文化,为乡村整体振兴提供内在动力,让乡村文化的支撑作用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同时也为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文化传播方面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王艳萍,房彬,和卫鹏[3](2019)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阐释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愉悦农民、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培养人才等多重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的组织供给、人才供给、活动供给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挖掘乡村内部潜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新乡贤和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二要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又要强化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持。三要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以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载体、积累资金。

何阳[4](2019)在《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种极富价值的探索,这种探索既为广大留守村民提供了切合需求的服务、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与平台,又帮助政府节省了动员村民参与以及村庄维稳工作的大量成本,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主要立足于解决“乡政村治”结构中存在的理论悖论与实践困境,集中体现在基层政府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的研究等。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文献相对零散,且大多研究囿于乡村社会精英视角并呈现单一问题的分析,如分析乡贤理事会、老年协会与政府合作的运行模式等等。在其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方面,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农村社会组织提供乡村公共服务、维护村庄秩序以及发展乡村公共精神的作用,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所引起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的变化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河南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试图展示农村社会组织推动村庄实现自治的图景。因此,本研究以周山村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以及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二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领域与方式;三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周山村社会组织是由村民自愿成立,兼具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社会组织,呈现出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村民参与程度高、注重性别平等的特点,在农村社会组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自我管理与运行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采取“同心圆”式的组织结构实施管理,并以宣传、激励、说服和服务等动员方法动员村民参与,同时采用不同互动形式与社会多元主体进行互动,构建起政府、村两委、媒体、专家团队、其它组织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了较为完整且高效的内在运行机制。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积极变革文化风俗,推进乡村性别平等,促进乡村德治;培育乡村行为规则,依法修订村规民约,促进乡村法治;激发乡村治理主体自觉,探索社会经济,促进乡村自治。实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发现,在治理主体结构方面,周山村治理主体的结构已由乡镇政府村两委村民,逐渐向乡镇政府村两委、农村社会组织村民转变;分配规则方面,集体资源分配制度与规则注重性别公正,已落实出嫁女群体的合法土地权益;治理方式方面,治理主体间更加强调民主协商、互助合作、共同参与。故此,基于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本研究归纳出三条有益经验,一是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到乡村治理进程,二是采取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三是正视与发挥老人与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王雨[5](2019)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贫困地区进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叠加推进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困难。党中央适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摆脱贫困增添了新动能,贫困地区借助新引擎也能够顺利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因此本文围绕“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展开研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部分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优势。在自然资源方面,主要是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农业资源是部分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而矿产资源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的发展。在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型旅游资源和人文型旅游资源。但是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只是部分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后发优势。而政策优势则是贫困地区的普遍性后发优势,本文主要从土地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角度来分析贫困地区具备的政策优惠。其次,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Z村和H村为主要调研对象,以河南省新县西河村、湖南省吉首市坪年村、洽比村等地为辅助调查对象,总结了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在产业方面,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在生态方面,贫困村生态污染较突出;在乡风方面,贫困群体内生动力难以有效激发;在社会治理方面,乡村治理的协调性不够理想。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了瓶颈,地区的发展水平迟滞。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城乡资源禀赋存在差距;对生态发展的重视不够;文化教育水平长期落后;党政部门的管理效率不高。最后,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路径。第一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盘活优势资源而优化产业发展条件确保稳定脱贫。第二是通过发挥乡村本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借鉴乡村建设经验来改善乡村环境留住人们的乡愁。第三是通过增强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来建设文明乡村。第四是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习能力、提升党政部门间协同配合效率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李娟[6](2019)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整个中国的乡村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步瓦解,以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的生计方式,为了适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主动或被动的发生了变迁。生计方式是人们稳定的维持生活的计谋和办法,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生计方式的变迁路径、探讨变迁规律,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民族地区农民的生计方式变迁,对于现阶段做好国家扶贫工作和民族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为田野调查点,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和研究依据,深入探讨了岔山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以农为主、畜牧为辅的传统生计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农牧业、副业、外出务工共同发展的现代化生计方式,再到如今以农牧业、旅游业为主,兼副业、外出务工为一体的多元化生计方式,岔山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种种发展与变迁,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村民自身的需求和努力以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变迁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在人际交往上也扩大了村子通婚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妇女的角色和地位,同时岔山村生计方式的变迁也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产生一定影响。

王磊光[7](2018)在《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或者说,相对于部分位于金字塔中端和顶端的社会精英来说,更多的人处于社会底层。精英在成为精英之后,首先要逃离原属的群体,而对于底层民众来说,集体既是他们生活意义的来源,也是他们的武器。19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以及人民公社的最终解体,中国农村开始步入个体化的进程,随后的市场化改革和打工潮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个体化。没有集体来组织农民,农民更是无法把自己组织起来,集体文化和公共生活也都消散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出了问题。在精英和底层民众的区隔越来越坚不可摧的情况下,中国农民在文化和权利上显然处于一种更艰难的境地,遭受着一种更为深刻的精神苦痛。今天的总体文化该对农民做出一种什么样的安排?或者说,农民该怎么样过日子,该怎么样应对时代挑战?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讨论农民与集体再造的问题。本论文的调查对象是一个名为龙口的小山村,在返乡农民工朱庆元的带领下,龙口集中了土地,把村民重新组织了起来,一起开展农村建设。组织农民开展建设的过程充满艰辛,困难重重,尤其是面临了很多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上的障碍,目前仍难以突破。龙口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推动着他们的建设一步一步向前,至今仍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前景也不容乐观,但他们的实践对于个体化时代重建农村集体的可能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农村未来走向提供了一种参考,并贡献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论文的“引子”以作者的村庄(非上面提及的龙口)为对象,分别记录了2012年、2015年、2017年的三次观察,其目的是用描述的方式提出问题:集体生活的消失,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集体文化又会在今日的农村生活中偶尔消长?在国家和个人之外,我们今天还需要集体吗?集体还有可能吗……第一章主要是梳理了中国社会文化总体特征的变迁:中国传统社会是群体本位,毛泽东时代是集体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日益个体化。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农村社会个体化的原因及其危机,并提出:要克服今日农村社会的深层次文化危机,必须要通过重建民众的集体来重建农村社会。然而,“建构新的农村集体”并不能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而存在,首先仅仅只是一个假设。第二章描述和记录了龙口的历史变迁、土地和人口数量、文化,尤其是重点描述了分田到户之后的社会状况。本章的写作目的是为后文记录和讨论龙口实践提供一个物质和文化背景。第三章重点记述了龙口人集中起来三次修路,自主开展塆落整治的曲折过程,简要交代了龙口人目前正集资建宾馆,试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情况。同时,论文还勾勒了辛夷县另外两处乡村振兴的实践,以此作为龙口实践的参照。第四章主要是对第三章所记述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了三种建构农村集体的实践,因领导人的身份和所具备的资源不同而表现为三种模式:村民自主型、告老还乡型、资本下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民众的参与问题,不仅有身体性的直接参与,还有借助新媒介手段而实现的“不在场的参与”——后者切合个体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表现出重要的地位。村庄权威带动与民众的深度参与是重建新的农村集体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也就是集体内部的“民主性”问题,也是一个集体能否长期健康运行下去的关键因素。第五章讨论了集体的重建离不开两条腿走路:一条,通过创造积极的文化感觉来重建新的农村文化——“文化感觉”是本论文的重要概念;另一条,通过重建集体经济来支撑集体组织,而要创立集体经济,在当下的主要思路是发展产业。这两条思路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实现集体的再生产。第六章首先描述了龙口宾馆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体制障碍和权力部门的打压,然后探讨其原因。“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组织”中的“集体”其实是一个“主体”虚化了的概念,农民早已丧失了建设家园的主体性,以及由此决定了官员们的行事方式是“目中无人”,他们没有勇气去发现和激励农民的向上之心,不能保护农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除了体制上的障碍、权力部门的打压及其带来的人心动摇的危机之外,龙口的“集体”面临的另一个危机在于:从2014年至今,它在制度建设上一直没有建树。第七章从理论启示、可操作的传统等方面做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梳理,探讨了“如何想象新的农村集体”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要创造新的农村集体,必须要创造出一套新的文化和情感的政治,以此来实现人的改变。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除过“引子”,论文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章提出重建农村集体的命题,第二到六章则是通过对具体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来讨论重建集体的可能性,最后一章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想象集体的问题。本论文认为,对于新的集体的想象,就是在想象一种新的组织社会的方式,它既是一种政治和经济实践,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转向,维系这种组织方式的是一种由新的人际关系和充满关怀的情感所构成的“共同文化”。共同性是集体形成的基础,融化于各种实体当中,我们不能把某一个类型的集体,当做是一切集体。集体的共同性需要一套表征系统叙述出来。共同性叙述得越充分,这个集体的基础就越强,支持集体的力量就越大。反之,其基础就越弱,集体的具体形态就越不稳定。叙述共同性的过程,就是集体文化生长的过程。

谢元[8](2018)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乡村治理在经历了“县政绅治”“政社合一”“乡政村治”的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多元共治”阶段。在此阶段,村支书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要把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又要尽可能满足群众多元的利益诉求,还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村支书“如何有效开展衔接与转换,使公权力、村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这篇论文最大的兴趣所在,也是主要的研究问题和思考起点。全文以社会治理转型为背景,以苏南阳县花山区域为田野研究单位,以该区域村支书的基层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视角,通过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法收集资料,试图在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类科层”制、村民自治与乡土社会的三元结构中,阐述以村支书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以期呈现基层社会治理运作的实然状态,揭示村支书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方式与生存逻辑。转译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转译的过程就是村支书开展治理的过程。文章重点展现了村支书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对上级政府、村委会、一般村民、体制外精英和村庄的外部力量五类异质行动主体的转译过程,通过问题化、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四个阶段,针对完成上级考核任务与实现自身发展、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应对多元化的群众需求与消解的公共性、“精英俘获”与村庄公共利益、外界认同与村庄发展这五个转译的关键,借助各类资源、关系和策略,掌控治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拓展自身作为的空间,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扮演好“保护人”“代理人”等多重角色,努力使各方在治理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构建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乡村治理存在投入不足、治理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集体意识弱化、村民正向参与不足,群众意识淡薄、村干部行政化及官僚化现象突出,缺乏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及体制内精英队伍建设滞后,村级治理人力资源水平低下等问题。研究发现,面对治理困境,不同类型的村支书在实现乡村治理各异质行动者成功转译的背后有着共同的逻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元参与,让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这是完成转译的前提条件;二是过程控制,通过设置“强制通行点”将各异质行动者进行联结,建立信任关联,达成共识,这是完成转译的关键环节;三是利益共享,通过整合相关利益,让各行动者实现自身目标,达到共赢,这是完成转译的最终目的。文章认为,对治理困境的破解主要应通过三个维度来进行:其一,在治理体系上,要体现“四类作用”,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镇政府的主导作用、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其二,在运行体系上,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受,需主要注重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注重整合资源和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其三,在保障体系上,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制度规范化,让乡村治理稳步而有活力的运行,需主要注重强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发挥好内生性制度作用和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三个方面。在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过程中,党建引领将是我国未来基层社会治理纵深发展的不竭动力,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更深刻地理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法。

王妹英[9](2014)在《山川记》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那年初春,荞麦地里正下种,土地一片淡黄。东明的妈扶着下荞麦种的犁耙,嘴里一时想吃酸。看见崖边一棵干掉的酸枣树上,挂了几颗红酸枣,爬上土坡,够了一颗干酸枣,想填进嘴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嘴边,滑了一足,蹬出一米开外,老粗布裤子扯开裤裆:肚子里一阵剧痛,泥地里挣扎半

毛黄鹤[10](2013)在《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一村一品”是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已成为各地乃至各国加快农业发展、推进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福建省“一村一品”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各地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加强对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潜在优势、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形成推动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对策,对推进福建农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取查阅年鉴、检索文献、走访调研、分析资料、研究案例等方法,重点分析了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实现途径,提出了加快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即围绕福建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主导产品和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

二、科技能人唱大戏 农业开发有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能人唱大戏 农业开发有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地域特色的逐渐消逝
        1.1.2 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1.3 南堡寨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南堡寨村传统民居的实态调研
    2.1 南堡寨村的基本概况
        2.1.1 区位优势
        2.1.2 历史沿革
        2.1.3 文化资源
    2.2 南堡寨村聚落的形态特征
        2.2.1 村落选址
        2.2.2 形态特征
        2.2.3 空间要素
    2.3 南堡寨村民居建筑的形态特征
        2.3.1 民居现状
        2.3.2 院落布局
        2.3.3 功能构成
    2.4 南堡寨村传统民居的营建特征
        2.4.1 结构特征
        2.4.2 材料特征
        2.4.3 细部装饰
    2.5 本章小结
3 南堡寨村传统民居空间模式提取与更新现状分析
    3.1 传统聚落的空间模式
        3.1.1 边界空间
        3.1.2 街巷空间
        3.1.3 宅基地空间
    3.2 传统民居的空间模式
        3.2.1 民居单体空间
        3.2.2 院落单元空间
        3.2.3 院落单元组合模式
    3.3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分析
        3.3.1 风环境的适应性
        3.3.2 热环境的适应性
    3.4 更新现状与功能转换的可行性分析
        3.4.1 更新定位与总体架构
        3.4.2 聚落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3.4.3 民居功能转换类型与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功能转换下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4.1 建筑空间更新策略
        4.1.1 主要功能空间的可变性
        4.1.2 辅助功能空间的模块化
        4.1.3 空间的优化组合形式
    4.2 建筑结构更新策略
        4.2.1 承重结构的置换与适配
        4.2.2 围护结构的改善与革新
        4.2.3 结构的优化组合模式
    4.3 建筑性能提升策略
        4.3.1 自然采光与遮阳策略
        4.3.2 保温设计与自然通风
        4.3.3 集水与排水
    4.4 建筑风貌传承策略
        4.4.1 形式语言
        4.4.2 材料表现
        4.4.3 细部装饰
    4.5 小结
5 乡村民居更新案例评析与南寨门片区更新设计
    5.1 相关实践案例评析
        5.1.1 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5.1.2 西安市蓝田县玉山石柴
        5.1.3 对南堡寨村民居更新的建议
    5.2 南寨门东侧片区总体规划设计
        5.2.1 现状分析
        5.2.2 总体设计
    5.3 民宿型民居的更新设计
        5.3.1 空间优化
        5.3.2 结构选型
        5.3.3 性能提升
        5.3.4 风貌传承
    5.4 商业型民居更新设计
        5.4.1 空间优化
        5.4.2 结构选型
        5.4.3 性能提升
        5.4.4 风貌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南堡寨村更新改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6.1.2 各影响因素下的关中民居更新策略
        6.1.3 风貌传承与实践案例佐证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工作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竞赛
附录二 南堡寨村更新改造现状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南堡寨村更新改造现状原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南堡寨村原居民房屋调查问卷
致谢

(2)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一)关于发展传播学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传播学的研究
        (三)关于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理论视角上的创新——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乡土传播
        (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以特色小镇为乡村传播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地访谈法
第一章 特色小镇及其传播优势
    第一节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二、发展概况
    第二节 江苏省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第三节 特色小镇的传播优势
        一、社会风气较开化
        二、媒介基础完善
        三、重视文化保护
        四、人才吸引力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文化
        二、文化传播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学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二、跨文化传播学的概念
        三、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色小镇文化传播现状调查—以南京市溧水区H镇为例
    第一节 调查的前期准备
        一、H镇基本情况
        二、资源概况
    第二节 调研过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面向H镇居民的访谈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一、样本描述
        二、传播主体
        三、传播渠道
        四、传播内容
        五、传播效果
    第四节 H镇文化传播优势总结
        一、文化体系较完整
        二、传播渠道多元化
        三、潜在传播队伍庞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城市的文化歧视
        一、城乡文化传播不对等
        二、城市媒体报道的偏倚
    第二节 本土文化的表现力相对欠缺
        一、传统文化形式落后
        二、现有流行文化缺乏规范性
    第三节 乡村现有的传播力量较薄弱
        一、农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低下
        二、媒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第四节 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不足
        一、传播渠道不健全
        二、优质内容匮乏
        三、缺乏对传播效果的监督评价
    第五节 网络化环境下的传播风险
        一、传统文化偏离异化的危机
        二、乡村信息环境污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
    第一节 树立城乡文化平等观
        一、坚持城乡文化平等的原则
        二、纠正城市媒体对乡村的刻板印象
    第二节 壮大乡村文化传播队伍
        一、培养和引进优秀媒介人才
        二、提升村民的文化传播素养
    第三节 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渠道
        一、大力发展乡村文娱活动
        二、加强地区融媒体建设
    第四节 打造优质传播内容
        一、创新乡村传统文化
        二、提高内容生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五节 建立文化传播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加强政府的把关作用
        二、有效调动各类社会力量
        三、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评价体系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3)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阐释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多重功能
    (一) 愉悦农民、教育农民的功能
    (二) 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 营造良好环境
    (三) 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四) 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 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和策略
    (一) 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统一
    (二) 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
    (三)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

(4)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
        (二)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组织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四、理论基础
        (一)社会互动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人的主体性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情境
    第一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一、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
        一、乡村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
        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与行动支持
    第三节 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一、运行低效:村民参与程度低
        二、依附性强:依赖政府与村庄能人
        三、意识淡薄:性别平等意识相对缺失
        四、定位模糊:公益性与互助性不明
    小结
第二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周山村及其社会组织概况
        一、周山村的基本情况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特点
        一、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
        二、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
        三、村民参与程度高
        四、性别平等观念注入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生长的动力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力
    小结
第三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
        一、有机性组织结构的内涵
        二、“同心圆”式组织结构
        三、“同心圆”式组织结构的特征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骨干:社会动员的主导力量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策略
        三、周山村妇女:社会动员不可或缺的群体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互动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与社会互动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与内外主体的互动
        三、周山村妇女的发展与社会互动
    小结
第四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领域
    第一节 推进性别平等
        一、性别平等的风俗变革
        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
    第二节 修订村规民约
        一、参与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及方式
        二、促进村规民约的深化与完善
        三、推动村规民约的全面落实
    第三节 探索社会经济
        一、社会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二、周山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理念
        三、周山村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
    小结
第五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治影响
        一、拓宽民主政治的参与途径
        二、提升村民的政治效能感
        三、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经济影响
        一、丰富乡村经济的发展理念
        二、促进乡村集体资源公正分配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文化影响
        一、推进乡村性别文化的重构
        二、培育乡村集体意识与公共精神
    第四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社会影响
        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二、丰富乡村社会公共服务
    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农村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
        (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并完善着乡村治理主体的格局
    二、本研究的启示
        (一)正视老人、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二)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乡村治理进程
        (三)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
    三、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创新研究
        (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规范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周山村社会组织成员及部分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2:周山村社会组织部分采访提纲
致谢

(5)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界定
        2.1.1 贫困地区
        2.1.2 乡村振兴战略
    2.2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
        2.2.2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
    2.3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2.3.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2.3.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
        2.3.3 补齐“四化”同步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
第3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优势
    3.1 自然资源储量大
        3.1.1 农业资源
        3.1.2 矿产资源
    3.2 旅游资源丰富
        3.2.1 自然风景型资源
        3.2.2 人文景观型资源
    3.3 政策倾斜优势
        3.3.1 土地政策支持
        3.3.2 资金政策支持
第4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与成因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村概况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
        4.1.1 调查村概况
        4.1.2 调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
    4.2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
        4.2.1 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4.2.2 贫困村生态污染较突出
        4.2.3 内生动力难以有效激发
        4.2.4 乡村治理协调性不理想
    4.3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后发劣势的成因
        4.3.1 城乡资源禀赋存在差距
        4.3.2 对生态发展的重视不够
        4.3.3 文化教育水平长期落后
        4.3.4 党政部门管理效率不高
第5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5.1 优化产业发展条件确保稳定脱贫
        5.1.1 改善基础设施水平筑牢发展根基
        5.1.2 打造一支本土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5.1.3 盘活优势资源以发挥乡村新动能
    5.2 通过改善乡村环境留住人们的乡愁
        5.2.1 在顶层设计中注重发挥乡村本色
        5.2.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
        5.2.3 借鉴中外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3 提升文化教育水平建设文明乡村
        5.3.1 增强基础教育水平厚植文化建设土壤
        5.3.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5.3.3 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5.4 以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4.1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
        5.4.2 加强党员学习能力克服本领恐慌
        5.4.3 提升党政部门间协同配合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选题原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选题原由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民族生计方式的研究
        二、与瑶族生计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人口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生产与经济
        四、风俗习惯
第二章 岔山村传统生计方式
    第一节 传统农业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农业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
    第二节 传统养殖业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与工商业
    第四节 外出打工
第三章 岔山村现代生计方式
    第一节 现代农业与养殖业
    第二节 旅游业
        一、旅游业产生的背景
        二、旅游产业链下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其他生计方式
        一、外出务工
        二、在乡务工
        三、回乡创业
第四章 岔山村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扶持
    第二节 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村民的文化自觉
第五章 岔山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交通方式的便捷
        三、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
        四、居住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通婚范围的扩大
        二、妇女角色和地位的改变
    第三节 对文化资源开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子:从我的村庄开始
第一章 农村生活的危机与“新集体”的假设
    第一节 从群体本位到集体主义
    第二节 农村社会的个体化及其危机
    第三节 一个假设:重建新的农村集体
第二章 龙口这个地方
    第一节 历史概况
    第二节 土地与人口
    第三节 文化
    第四节 分田到户之后
    附记:多云村
第三章 龙口实践:他们自己组织了起来
    第一节 修一条出路
    第二节 塆落整治
    第三节 作为比照的两处实践
第四章 重新组织起来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三处实践之比较
    第二节 城乡关系视野里的“告老还乡”与“资本下乡”
    第三节 集体建构中的民众参与
    余论
第五章 龙口实践:两条腿走路
    小引:从一次“集体上访”开始
    第一节 创造新的“文化感觉”
    第二节 打造一份产业
    第三节 集体组织的血液与后盾
    余论
第六章 未完成的龙口实践:困境与危机
    小引:龙口宾馆是怎么建起来的
    第一节 创业难
    第二节 对一份《罚款通知书》的讨论
    第三节 政府与民众关系的重新思考
    余论
第七章 如何想象新的农村集体
    小引:龙口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集体吗
    第一节 理论资源: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
    第二节 “可操作”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回响
    第三节 创造新的情感和文化的政治
    结束语,或回到问题的起点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8)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 乡村治理环境: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
        2. 群众需求:从“物质文化”向“美好生活”的转变
        3. 村干部角色:从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变
        4. 基层组织职能: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二、问题意识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基层治理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1. 社会治理理论研究
        2. 村民自治理论研究
        3.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
        4. 现有研究评析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
        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相关核心概念
        3.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意义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1.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 花山乡村治理的行动者
        3. 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的必经之点
第三章 花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形态
    一、地域空间结构
    二、经济结构变迁与转型
    三、社区集体记忆
        1. 宗法关系与宗族观念
        2. 地方的文化印记
        3. 强关系、弱关系的社会表达
第四章 花山乡村治理的核心行动者
    一、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村支书
        1. 村支书的总体情况
        2. 村支书的权与责
        3. 村支书核心行动者地位的取得
    二、花山的村支书
        1. 花山村支书的基本情况
        2. 花山村支书的特点分析
    三、村支书平凡而忙碌的一天:大事小事烦心事
        1. 矛盾协调
        2. 领任务
        3. 布置工作
        4. 开展党员活动
第五章 “办理差使”与自身发展——面对上级政府的转译
    一、“类科层”的管理体制
        1. 组织管理
        2. 资金管理
        3. 任务分解
    二、办理差使中的策略行为
        1. “跑”取项目:“便民服务”品牌的创建
        2. 打“擦边球”:民生实事的办理
        3. “亮点工程”:道路和路灯项目的实施
    三、干事是否有“奔头”
        1. 经济动机
        2. 政治动机
        3. 社会动机
第六章 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面对村委会的转译
    一、“乡政村治”背景下的村委会
        1. 村委会的发展历程
        2. 村委会的主要职能
        3. 村支书与村委会的关系
    二、凝聚村委会合力
        1. 重塑权威:严管村委会班子成员
        2. 规范行为:再造村务流程
        3. 激发能动性:制定考核激励办法
    三、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统一
        1. 公共事务的全过程参与
        2. 制度约束下的村民自治
        3. 村民身边的基层协商民主
第七章 多元化的需求与消解的公共性——面对一般村民的转译
    一、一般村民的需求表达
        1. 花山村民基本需求的现状分析
        2. 冲突过程中的需求应对:一起安置房分房事件的始末
        3. 民生小项目的需求满足:民生微实事的尝试
    二、困难群体的精准扶贫
        1. 困难群体的识别
        2. 用好村内资源精准扶贫
        3. 巧借外部资源精准扶贫
    三、淡化的公共意识
        1. 农民的行动逻辑
        2. 乡村公共意识的现状
        3. 消解公共意识的应对:抗洪抢险实例透析
    四、被侵蚀的公共利益
        1. 乡村秩序的变迁
        2. 公共规则的解体
        3.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一起打孔事件的反思
第八章 “精英俘获”与村庄公共利益——面对体制外精英的转译
    一、缺失的体制外精英
        1. 体制外精英的流向:从多元精英到“边缘精英”
        2. 体制外精英缺失的现实表达
    二、企业老板的情感回馈
        1. 企业老板的行为逻辑:“公”“共”“私”的有效结合
        2. 企业老板在乡村发展中的策略行为
        3. 相处:情感回馈与自我提升
    三、“法律爱好者”的“双向”利益表达
        1. “法律爱好者”的生存之道:文化资本的转化
        2. “法律爱好者”的社会影响
        3. 相处:互惠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四、“混混”与项目
        1. “混混”的变迁
        2. “混混”在项目实施中的行为表达
        3. 相处:选择性“失语”还是强化正式权力?
第九章 外界认同与村庄发展——面对村庄外部力量的转译
    一、特色乡村迎客来
        1. 打造特色村的价值所在
        2. 游客对村庄的向往
        3. 村庄因游客而改变
    二、乡贤的现代价值
        1. 乡贤的历史作用
        2. 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实践价值
        3. 营造尊重乡贤的文化氛围
    三、一位外来投资者的“创业经”
        1. 创业的缘起
        2. 创业之路
        3. 外来投资者与乡村秩序再造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
    一、乡村治理的困境
    二、乡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三、村支书乡村治理的转译逻辑
    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 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附录2: 入村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3: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表
    附录4: 2016年度民生幸福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5: 加强村(社区)书记规范管理若干规定
    附录6: 关于加强对镇管干部外出的管理办法
    附录7: 越镇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
    附录8: 2016年Q村村民组长考核细则
致谢

(10)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 福建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主要成效
        2.1.1 优势特色产业日益壮大
        2.1.2 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2.1.3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2.1.4 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
        2.1.5 农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1.6 农民的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2.2 存在问题
        2.2.1 规划引导不够,生产结构趋同
        2.2.2 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不够高
        2.2.3 龙企带动不强,组织化程度偏低
        2.2.4 土地流转受限,规模经营困难
        2.2.5 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较窄
        2.2.6 劳力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
3 福建省“一村一品”典型模式及特点
    3.1 资源开发探索型
    3.2 传统工艺创新型
    3.3 龙头企业带动型
    3.4 中介组织推动型
    3.5 政府搭台示范型
    3.6 村党支部引领型
4 案例研究—日本“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4.1 基本情况
    4.2 主要做法
        4.2.1 抓宣传发动
        4.2.2 抓帮扶提高
        4.2.3 抓环境美化
        4.2.4 抓人才培养
        4.2.5 抓质量提高
        4.2.6 抓市场开拓
        4.2.7 抓合作组织
    4.3 启示与借鉴
        4.3.1 走特色之路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有效途径
        4.3.2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实现“一村一品”走向市场的重要形式
        4.3.3 培养人才是推进“一村一品”的重要支撑
        4.3.4 企业与政府互动是推行“一村一品”的重要保证
5 推进福建省“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思路与战略重点
    5.1 基本原则
        5.1.1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
        5.1.2 注重自主发展,突出市场导向
        5.1.3 注重政府扶持,突出增强活力
        5.1.4 注重转变方式,突出循环节约
        5.1.5 注重典型带动,突出农民增收
        5.1.6 注重科技创新,突出人才培养
    5.2 发展思路
        5.2.1 不断丰富“品”的内涵
        5.2.2 有效吸引“企”的投入
        5.2.3 充分增强“村”的作用
    5.3 战略重点
        5.3.1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品
        5.3.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机制
        5.3.3 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切实增强“一村一品”科技支撑力
        5.3.4 加快农业品牌化步伐,努力提升“一村一品”竞争力
        5.3.5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宽“一村一品”发展空间
        5.3.6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优化“一村一品”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科技能人唱大戏 农业开发有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南堡寨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D]. 赵睿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王俊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阐释与策略研究[J]. 王艳萍,房彬,和卫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D]. 何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D]. 王雨. 湖南大学, 2019(07)
  • [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D]. 李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7]集体如何可能 ——以未完成的“龙口实践”为考察对象[D]. 王磊光. 上海大学, 2018(06)
  • [8]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村支书乡村治理研究 ——以苏南阳县花山片区为例[D]. 谢元. 南京大学, 2018(02)
  • [9]山川记[J]. 王妹英. 中国作家, 2014(07)
  • [10]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对策研究[D]. 毛黄鹤.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科技人才唱响大戏,农业发展有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