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补编

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补编

一、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拾遗(论文文献综述)

鞠贺[1](2021)在《辽朝佛教信仰研究》文中指出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信仰。佛教在辽朝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对辽朝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以辽朝佛教自身的发展脉络、面貌、特点、影响以及在辽朝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辽朝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独特之处及历史意义。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在绪论中,主要通过梳理学术史,总结前人研究尚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对全文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写作思路进行说明。第一章,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辽朝佛教主要来源有四:分别为唐五代、渤海、回鹘和天竺。辽朝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太祖、太宗时期为滥觞期,世宗、穆宗时期为瓶颈期,景宗、圣宗时期为上升期,兴宗至辽末则为鼎盛期。鼎盛期的辽朝佛教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二章,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辽朝的佛、菩萨信仰特点不同于北朝和隋唐。在佛信仰与崇拜方面,辽朝最流行的是释迦佛信仰,其次分别为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和阿閦佛等。在菩萨信仰与崇拜方面,最受辽朝推崇的是观音菩萨,以下依次为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辽朝的菩萨信仰呈现出了密教化的倾向。第三章,辽朝佛教宗派。佛教八大宗派在辽朝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唯识宗、净土宗始终流行;天台宗、密宗、华严宗和律宗在辽后期崛起;禅宗和三论宗则始终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除禅宗和三论宗外,辽朝佛教各宗派分布普遍较为广泛,且均有在南京道流布的迹象。在辽朝不同的信众群体中均存在“兼奉诸宗”现象,对佛教发展意义非凡。第四章,辽朝主要佛教观念。末法观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转轮王观念和弥勒下生观念风行于辽朝。末法观念的流行不但影响了辽朝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态势,还在客观上造就了辽朝佛教的兴盛局面。部分辽帝以转轮王塑造自身形象,辽朝佛教信徒也多视辽帝为转轮王,加强了佛教信徒对辽帝的好感。伴随着末法观念的流布,弥勒下生观念崛起,并发挥了巨大的潜在影响。第五章,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佛教使不同信众群体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的影响。而对于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而言,佛教发挥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双重影响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结语中,除对全文进行总结外,也突出了辽朝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指出“辽以释废”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佛教信仰增强了辽朝境内各族对辽朝的认同心理。

狄蕊红[2](2020)在《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宣宗时宰相裴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澄观、宗密、沩山灵佑、黄檗希运等高僧交往甚深,对他们着述的传播和历史地位的确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参与了佛教典籍的撰写和理论的建设,留下了数万字着述。裴休所处的中晚唐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由理论佛教转向民俗佛教的关键时期,他既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能干预皇权对佛教的决策,也是中国古代知识文化之精英,能深入领悟佛教义理。裴休的仕履变迁、家世背景、学佛历程、高僧交往、三教思想、信仰理路等,既体现了中晚唐士大夫的命运轨迹及其文化渊源,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与文化、佛教与儒道、生活与信仰的密切关系及其基本走向。在中晚唐的佛教发展史中,裴休是一位关键性人物,对这一时期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然而对裴休学界仍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政治仕途与佛教信仰作为裴休生命的两条主线贯穿了他整个生命历程,本文对裴休的研究也以这两个主干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证裴休的生平仕履和着述,力图穷尽史料,在繁杂琐碎的中晚唐史料中还原裴休一生的主要经历与作品,依据现有史料将他一生划分为入仕前的少年苦读期、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期、三临藩镇的地方长官期、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期和垂暮晚年的罢相归隐期,这五个时期因为政治地位的变化与佛教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裴休所留下的着述众多,但也因为史料的混乱而真假难辨,经过版本考证和文本分析,已知裴休撰写诗歌、碑文、文论、奏疏等近三万字,绝大部分与佛教相关,这些诗文也得益于佛教传播而存世。第二章研究裴休的家世及其家世与佛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裴休的佛教信仰是少年时期受家庭成员信仰的直接影响而形成,成年后家庭对其佛教信仰的影响仍然存在,他与裴氏其他成员延续了父亲裴肃搭建的佛教交往关系,官宦家族与地方佛教世代相继的交往促进了地方佛教的发展。第三章围绕裴休与高僧的交往展开,在裴休的不同政治阶段,与高僧的交往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式,前半生的中低层官员阶段多交往京师高僧,以研学佛理、撰写文论为主,后半生的高层官员阶段多交往地方禅僧,以助建寺院、阐扬佛法为主,他与高僧的交往对传播弘扬高僧佛学理论和促进禅宗地方传法中心在会昌法难后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第四章重点探讨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在中晚唐儒释道三教思想融合的背景下,裴休提出了独特的三教同道思想,裴休自幼年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又在与高僧交往中不断研学佛理,他以儒释为主干兼摄道家思想,将儒释道三教圣人品格融合,以佛教心性哲学作为三教之道的核心、济世作为道之功用,实现了生命的宗教解脱与儒家经世致用的融合。第五章力图探讨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架构与佛教实践,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过程与他仕途变迁密切相关,信仰的结构和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也与他的政治身份有密切联系,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是他佛教信仰实践中的最后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中心考察中晚唐士大夫群体舍宅为寺行为背后的心理、政治、经济、信仰等综合性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中国寺院文化产生的影响。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一直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裴休实现了信仰实践的便利性与哲学理论的深度的兼顾、实现了政府宗教管理与个人信仰并举,完成了自性觉悟与儒家伦理对接,同时也显示了士大夫阶层在佛教中国化、三教思想融合、儒释关系、政教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张峻崚[3](2020)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版门题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佛光寺东大殿版门题记调查和研究的初步成果。论文第1章回顾版门题记的相关研究,并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章在介绍必要的版门情况后,对版门题记进行逐条的调查和考释;第3章基于调查所得,由内容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对版门题记进行整理和分类。第4章汇总包括版门题记在内的寺内外文字材料,对佛光寺修建史进行梳理;第5章则以晚唐五代题记为研究对象,对版门推出前的东大殿空间和僧俗活动进行探讨。第6章总结全文。

侯玉清[4](2020)在《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文中研究表明佛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唐前期佛教发展尤为昌盛。此时佛教文献数量可观,且体裁多样,包括经录、记传、注疏、纂集等各类文献。同时这些佛教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佛学理论,这些佛教思想、佛学理论弥漫当时整个社会。据《大正藏》以及《万续藏》记载,流传至今的唐前期佛教文献不论在数量,还是体裁方面较之于其他时期,均有很大优势。这些佛教文献蕴含丰富的史料价值,一方面是研究佛教史的专门资料,同时又是研究其它专门史的补充资料。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唐前期佛教文献的整理与流传、以及作者身份特征、文献的分类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主要目的是对唐前期佛教文献有较为整体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整体梳理唐前期佛教文献。此时的佛教文献不论在佛经翻译、还是东土着述上,较之于唐之前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在体裁方面,既继承发展了唐之前的文献体例,又奠定了唐之后历代佛经撰写的体例。其次探讨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的身份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地域分布上,本土僧人籍贯多以北方为主,北方中又以长安、太原、河南为主,海外僧人大多来源于新罗。在身份特点上,大多数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有多元化思想,或是儒释兼具、或是儒道兼有、亦或儒释道兼存,但最终趋于佛教。这既与儒家思想占主流的封建社会有关,更离不开佛教思想对人的熏陶。在着述目的上,大多数僧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护教弘法,维护佛教高于儒道二教的独尊地位,宣扬宗派意识。最后考察唐前期佛教文献分类以及特点。唐前期佛教文献整体上分为经录、注疏、史传、纂集四大类,同时对每一类的重要书籍进行文献学研究,探讨其作者、成书年代、版本、着录情况等。同时这些佛教文献中含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与文献学价值,史料价值主要表现为补充正史之不足,丰富佛教史的发展,文献学价值表现为促进辑佚与训诂的发展。

张旭[5](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研究表明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刘燕[6](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陈金华[7](2019)在《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澄清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两位同名僧人的身份误解:一位是北宗禅的领袖湛然,另一位是天台宗祖师湛然,前者常被误认为是后者。本文通过对不同的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这两位同名的高僧都生活在八世纪,但他们属于不同的佛教派别,即天台宗与北宗禅,又分别对各自的派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天台宗湛然在天台宗祖师谱系的位置无疑有大量的佛教,特别是天台宗历史人物传记资料作为支持,而北宗禅师湛然,尽管在他生前已声名鹊起,但因为与同时代的天台宗大师重名而隐匿在后者的阴影之下。

陈方[8](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李玺林[9](2019)在《《太平广记》所见僧尼故事研究》文中提出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内地,魏晋后方才在中土社会中显露出繁盛的生命力;进入隋唐之世,得益于其时社会承平及开放包容,佛教竟遂得以深植进中华文化之中。欲了解佛教思想文化如何深刻改造中国社会文化习俗,最简便亦是最直观的方式莫过于分析研究历史时期僧尼众群体共所表露的言行举止。因为作为佛教“三宝”之一的僧众,既承担践行和守护、弘扬佛法的重任,又是佛教在世俗间的代言人。因此通过这一社会群体言行举止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可藉之展示其所对应时期的佛教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了解一些如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社会真实状况。宋初官府主持编修的笔记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收罗了上自秦汉,下到五代宋初的众多野史、小说,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故而本文选以《太平广记》中有较明显主观活动的僧尼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故事中的僧尼形象大体表现为二个类型:或容貌外形异于常人、或身怀神通异术。但无论示现何异状,其目的大都是藉之以吸引世人眼球进而宣弘佛法教义。虽然个中僧尼不乏恶迹斑斑者,但亦不过为了弘法宣教而为非常之举。即使此辈中确属劣者,却以唐及后世之人居多。通过对此类故事的时代背景进行量化分析可发现,故事数量及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而唐代则处于其发展的顶峰时期,唐末五代则渐趋衰落。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首先是由于佛教在隋唐极为兴盛发达,故而成为大量僧尼故事现实基础;其次,唐世以降所出现的文学体裁如传奇小说,尤其是僧众们为了传教宣法所用的俗讲,是此时期僧尼故事繁盛的催化剂;再次,唐代国祚绵长且社会长期较为安定和繁荣,使大量得以文献保存传承成为可能。另外通过对僧尼故事地域分布状况的量化分析来看,中古时期佛教传播状况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愈高的区域,佛教发展愈为繁盛。《太平广记》中的僧尼故事虽然经过文人加工多充溢文学色彩,但是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总是真实的。结合其社会历史背景,再从宏观视角分析这些文献素材,可以发现这些僧尼故事与佛教在中古时期的发展特征遥相呼应,即中古佛教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凸显出了世俗化与民间化的特征。究其原因,这既与当时佛教受本土儒道文化排挤和社会排佛运动等客观因素影响,也与当时佛教为了尽快融入中土社会,借儒家礼法文化下移的历史进程而故意交融儒道两家文化的主观因素有关。此外,佛教自身神通传统和密宗完善的神秘理论,也为其世俗化和民间化的提供了便利。

周晓楠[10](2019)在《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是中国南宗禅发展的重要时期,禅僧交游十分普遍,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也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对推动南禅传布有一定影响。岭南禅僧群体交游从对象上可分为世俗群体和方外僧侣,与前者的往来多是交游对象慕名而来,以参禅问道的方式进行交游,这既是南宗禅“人间佛教”主张之体现,也是践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同后者的交游则由禅僧主动发起,多为参谒访师,旨在精进个人禅学修为,促进南禅内部禅教义理的融汇衍化,是中晚唐南禅“一花五叶”盛景形成的原因之一。从交游影响来看,岭南禅僧交游对南禅传布有开源象征,在奠定南宗禅发展基础,扩大南宗禅声誉,延播南宗禅脉,形成佛教弘禅文献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岭南社会发展而言,则表现为促进地区儒释和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深化地方文化意识等作用。但整体来看,由于受到高僧驻锡人数,交游对象身份及奉佛态度影响与岭南地域环境制约,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影响不及湘赣两地,这也是为何南宗禅兴起于岭南,但发迹于湘赣的原因之一。文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从文化背景、传承法系、禅宗寺院、弘禅文献四方面介绍唐代岭南禅宗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对禅僧群体与帝王权臣、地方官员、佛教僧侣等不同对象之间的交游事迹进行论述;第三,将唐代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和其他曹溪禅僧及湘赣南岳、青原法系禅僧交游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呈现唐代岭南禅僧交游整体影响,总结岭南禅僧交游特点。第四,分析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在奠定南禅传布基础、扩大南禅声誉影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提供儒释融合契机、促进禅门义理融汇等方面的交游作用。

二、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拾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拾遗(论文提纲范文)

(1)辽朝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辽朝佛教的渊源
    第二节 辽朝佛教的发展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
    第一节 竖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二节 横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三节 菩萨崇拜与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朝佛教宗派
    第一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兴衰
    第二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辽朝佛教信徒的兼奉诸宗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朝主要佛教观念
    第一节 末法观念的流布
    第二节 转轮王观念
    第三节 弥勒下生观念——兼论弥勒上生信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信众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佛教信仰对辽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2)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及研究
    三、现存问题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裴休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裴休生平仕履
        一、寒窗苦读的少年时期(791-822)
        二、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822-841)
        三、三临藩镇,执掌一方(841-849)
        四、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849-856)
        五、垂暮晚年罢相归隐(856-864)
    第二节 裴休着述
        一、裴休着述存佚
        二、裴休着述分类及概况
        三、裴休撰述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裴休家世与佛教信仰
    第一节 裴休世系辩证
        一、裴休世系补证
        二、裴休籍贯辨疑
        三、疏勒裴氏辨疑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一、裴肃的生平事迹
        二、裴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济源裴氏与佛教地方化发展
        一、家世奉佛的济源裴氏
        二、裴氏三代与越州的百年佛缘
        三、济源裴氏对越州佛教影响范式
第三章 裴休与高僧的交往
    第一节 中晚唐儒释交往的时代背景
        一、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
        二、儒释交往更趋深入
    第二节 裴休与僧人交往的阶段及方式
        一、京师高僧为主的前半生
        二、地方禅僧为主的后半生
    第三节 裴休与高僧交往的影响
        一、政教关系之融洽
        二、佛教思想之传播
        三、地方传法中心之崛起
第四章 裴休的三教会通思想
    第一节 唐代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
        一、儒家对佛、道的融合
        二、佛教对儒、道的融合
        三、道教对儒、佛的融合
    第二节 裴休的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来源
        二、裴休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 裴休的佛教思想
        一、裴休佛教思想的形成
        二、裴休对高僧思想的继承
    第四节 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
        一、对三教凡圣的会通
        二、三教之道的会通
        三、裴休三教同道思想的实践特点
第五章 裴休的佛教信仰及晚年实践
    第一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发展阶段
        一、信仰形成期
        二、信仰自觉期
        三、信仰成熟期
        四、信仰终结期
    第二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体系及逻辑架构
        一、裴休佛教信仰的构成
        二、裴休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
    第三节 裴休晚年的信仰实践
        一、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
        二、中晚唐士大夫舍宅为寺的总体趋势
        三、舍宅为寺心理因素分析
        四、舍宅为寺而成的新佛寺文化形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版门题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题目
    1.2 回顾
    1.3 工作
第2章 版门题记的现状与调查
    2.1 概述
    2.2 版门
        2.2.1 柱及柱础
        2.2.2 地栿
        2.2.3 门槛
        2.2.4 立颊
        2.2.5 门额
        2.2.6 鸡栖木及门簪
        2.2.7 门扉
        2.2.8 门饰
    2.3 版门题记
        2.3.1 说明
        2.3.2 北稍间
        2.3.3 北次间
        2.3.4 心间
        2.3.5 南次间
        2.3.6 南稍间
        附非文字类墨迹
第3章 版门题记的整理与分析
    3.1 年代与分类
        3.1.1 年代信息
        3.1.2 人物
        3.1.3 内容和性质
    3.2 分布与叠压
第4章 寺内外题铭与寺院历史
    4.1 寺内外碑刻塔幢题铭的情况
    4.2 佛光寺修建事件年表
    4.3 年表相关问题讨论
        4.3.1 几个较为集中的建设时期
        4.3.2 殿名
第5章 晚唐五代版门题记与东大殿
    5.1 概述
    5.2 东大殿的版门改易
        5.2.1 佛坛的设计
        5.2.2 版门改易前的殿内空间
        5.2.3 版门改易的时间
    5.3 晚唐五代题记中的“巡礼”
        5.3.1 人群
        5.3.2 路线
        5.3.3 活动
        5.3.4 题记体例
        5.3.5 题记分布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唐代佛教发展概况研究
        二、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研究
        三、唐前期佛教文献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一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概况
    第一节 佛经翻译情况
        一、唐之前翻译情况
        二、唐前期翻译情况
        三、唐之前与唐前期佛经翻译异同
    第二节 东土着述情况
        一、唐之前着述情况
        二、唐前期着述情况
        三、唐之前与唐前期东土着述异同
第二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研究
    第一节 作者地域概况
    第二节 作者身份特点
    第三节 作者着述目的
第三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类型及其特点
    第一节 经录类
        一、译经录
        二、通录
        三、入藏录
        四、图纪
    第二节 注疏类
        一、词义类
        二、音义类
    第三节 史传类
        一、传记
        二、论着
        三、地志
        四、杂记
    第四节 纂集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2唐前期佛教文献翻译情况
    附表1-3现存唐之前经典注疏类佛教文献
    附表1-5
        现存唐前期佛教文献(一)
        现存唐前期佛教文献(二)
    附表:已佚唐前期佛教文献
后记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引言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二、《法喜寺藏经》
        三、《海惠院藏经》
        四、《崇明寺藏经》
        五、《景德寺藏经》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一、唐藏抑或宋藏
        二、“写造非一时”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一、行款
        二、千字文帙号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小结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小结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引言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一、概念的界定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一、经典之传译
        二、经藏之建立
        三、着述之风潮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四、《众经别录》
        五、法经《众经目录》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二、彦琮《众经目录》
        三、静泰《众经目录》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6)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价值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4.1.1 城市寺庙
        4.1.2 山林寺庙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4.2.2 择园址、审地形
        4.2.3 园林文化内涵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5.1 私家园林概况
        5.1.1 佛教化私园
        5.1.2 庄园园林
        5.1.3 别墅园林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6.1 皇家园林概况
        6.1.1 大内苑囿
        6.1.2 行宫苑囿
        6.1.3 离宫苑囿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6.2.2 园林文化内涵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附录 c 西辽园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致谢

(7)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山谷寺湛然和为纪念僧璨而建的皖公山
二、彰扬僧璨声望运动中的湛然
三、禅宗北宗湛然禅师与796年神龙寺僧诤
四、福先寺湛然:颇具造诣的僧人书法家
五、福先寺湛然的宗教背景及其与山谷寺湛然的关系
总结

(8)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太平广记》所见僧尼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中国佛教史及民众佛教的研究概况
        (二) 《太平广记》所做的佛教研究概况
上篇 《太平广记》所见僧尼形象研究
    第一节 状貌行为迥异于常
        一 容貌非常 体具异象
        二 资质淑茂 才技超凡
        三 垢语恶行 出人意表
    第二节 身怀神通法术
        一 分身术与神境通
        二 天眼通和天耳通
        三 他心通与宿命通
        四 炼丹制药 法术高超
        五 精卜善相 预知休戚
        六 预知无常 坐化随意
    第三节 行善为恶
        一 僧侣行善
        二 僧侣作恶
下篇 《太平广记》所见僧尼故事研究
    第一节 《太平广记》所见僧尼故事时空分布
        一 僧尼故事时代分析
        二 僧尼故事地域分析
    第二节 《太平广记》僧尼故事引书考述
        一 引书种类
        二 引书分析
    第三节 《太平广记》僧尼故事所见佛教发展特征及原因
        一 僧尼故事所见中古佛教发展特征
        二 中古佛教发展特征原因浅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唐代岭南禅宗史研究成果
        1.2.2 唐代岭南禅僧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4 创新之处与重点难点问题
        1.4.1 创新之处
        1.4.2 重点问题
        1.4.3 难点问题
第二章 唐代岭南禅宗发展
    2.1 唐代岭南禅宗发展背景
    2.2 唐代岭南禅僧法系
    2.3 唐代岭南禅宗寺院
    2.4 唐代岭南禅籍文献
第三章 唐代驻锡岭南禅僧交游
    3.1 与帝王权臣交游
    3.2 与地方职官交游
    3.3 与佛教僧侣交游
    3.4 与地方百姓交游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岭南籍外出弘法禅僧交游
    4.1 与地方官员交游
    4.2 与佛教僧侣交游
    4.3 与佛教居士交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南禅僧人交游对比
    5.1 唐代曹溪禅系僧人交游
    5.2 唐代湘赣南岳、青原法系禅僧交游
    5.3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对比分析
        5.3.1 禅僧人数对比
        5.3.2 交游对象对比
    5.4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特点
        5.4.1 “民禅”特点鲜明
        5.4.2 生活化特征突出
        5.4.3 世俗化趋势明显
第六章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作用
    6.1 奠定南禅传布基础
    6.2 扩大南禅声誉影响
    6.3 扩展南禅传布范围
    6.4 提供儒释摄融契机
    6.5 丰富僧俗文学内容
    6.6 融汇禅门义理精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曹溪别支禅僧
附录二 唐代驻锡江南道、湖南道南岳法系僧人
附录三 唐代驻锡江南道、湖南道的青原法系僧人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拾遗(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朝佛教信仰研究[D]. 鞠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2]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D]. 狄蕊红. 西北大学, 2020(07)
  • [3]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版门题记研究[D]. 张峻崚. 天津大学, 2020(02)
  • [4]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D]. 侯玉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6]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7]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J]. 陈金华. 普陀学刊, 2019(02)
  • [8]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太平广记》所见僧尼故事研究[D]. 李玺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D]. 周晓楠. 广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唐代五台山禅宗史料补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