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问题解决技巧的例子

物理问题解决技巧的例子

一、例谈物理解题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章卫萍[1](2021)在《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文中指出物理是高中阶段难度较大、知识量也较大的一门学科,从课程属性来讲,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促其全面发展的要求。而掌握解题思维与解题技巧是学生实现快速、准确解题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疑难问题的解答总结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巧妙应对各类物理难题,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张晨光[2](2020)在《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实践研究 ——以九台市高中为例》文中指出物理是高中课程中较难的一门学科,其中物理习题的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九台市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及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教师讲课用心,学生学习认真,但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还是不高。为了提高教师对物理习题的教学效率,同时提升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在查阅关于问题解答理论及问题解决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后,本文将问题解决理论引入到物理习题的解答当中,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高中物理习题的策略。通过实验前测与实验后测的对比发现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得到提升,证明了本论文提出的解题策略对实际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有效的。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说明本次论文提出的策略是可行性。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解决理论研究现状,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利用问卷调查手段对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第三部分,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策略。第四部分,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实践。第五部分,论文的总结与结论。

夏丹丹[3](2020)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重要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课后习题作为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许多课程专家、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经过反复商榷命制,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汇聚着编写者的教育理念与意义。正确使用小学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范本,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遵循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基础性与适用性等特点。但根据已有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对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使教材课后习题不能发挥出价值与功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因此,本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与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研究了三个具体的问题:(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在数量、类型及功能等方面有怎样的特征?(2)教师和学生对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对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对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3)教师与学生在使用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适当且分布均匀;教材课后习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传统题型的比重最大;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具有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诊断反馈的功能。(2)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度较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都存在较多的问题。(3)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率偏低、运用状况较差、使用模式单一;学生方面,学生不重视课后习题的价值、使用课后习题功利化倾向明显、使用状况较差。通过对教材课后习题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具有题量适当、难度具有层次性、习题类型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运算能力等特征;教师与学生没有正确合理地使用教材课后习题,使教材课后习题失去了价值与功能。根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教师方面,教师应提高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拓展课后习题使用的开放性;学生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跳出功利思维,提高课后习题使用效率。

张海明[4](2020)在《浅析高中物理电磁感应解题技巧》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高中物理学习实际,不断地结合学习过程,对于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对于物理教学内容的认识.电磁感应学习内容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了促进学习电磁感应内容特点的分析,进行解题技巧探究十分关键.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学习实际,首先,分析电磁感应内容的特点,其次,分析电磁感应内容的解题技巧,为今后物理课程的学习做出相应的依据.

刘日红[5](2019)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育的不同领域中应用和探索。微课作为新时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手段,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使用。本文通过研究微课及“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利用现有九年级电学计算题的教学机会,将计算题解题型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并结合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成绩分析、教学案例分析等,探讨在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中应计算题解题型微课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和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对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有不同的程度的促进作用:一是学习兴趣、动力维度,能保持学生学习激情,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二是能提高学生的审题和思维能力,对学生有效的解题及解题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三是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专注的学习及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使用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教学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开发的人力及硬件、教学经验和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度等。最后笔者还总结出了本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展望,希望能为想要使用计算题解题型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借鉴,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刘校星[6](2019)在《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高考数列问题解题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列作为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是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今后大学微积分中极限概念的初始入口。一般在高考考查中,除了数列基础运算,还综合了其它不等式、几何、高等数学思想等知识点。本文选取了全国主要高考卷:浙江卷、北京卷、上海卷、江苏卷、山东卷以及全国卷,对近三年的高考数列试题进行分析,发现数列真题在高考中的命题形式多样,根据联结知识点的不同,可划分为数列简单计算题和证明题、“数列+不等式”、“数列+几何”、“数列+新定义”“数列+应用”、“数列+高等数学思想”七类,结合波利亚解题法,针对每一类数列试题探索解题步骤、设计解题流程图,发现解题策略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导向性、灵活性的特性。波利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解题法独树一帜。本研究依据波利亚解题四大步骤,分别从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四方面,对高考数列题提出四条解题策略:(1)性质推理,定义审题。借助函数判断简单数列类型、研读题干识别新定义数列类型、联想特殊数列确定复杂数列类型;(2)发散思维,转化问题。以数代形化简几何题、建立数列模型化简应用题、运用函数思想求证数列不等式题、逆向思维证明数列命题;(3)掌握技巧,化难为简。“知三求二”、“推而广之”、“裂项求和”;(4)结果验证,过程反思。赋值检验、查漏补缺和举一反三。提出的四步解题策略,希望能对学生解题和备考提供帮助。

张蜀青[7](2019)在《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进行了若干轮,从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到2017年的新课标,除了对教学知识版块进行了增减,还产生了各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群体中,则主要是基于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届有识之士提出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的再创造过程,我们也看到很多论文言必称弗莱登塔尔和“再创造”,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数学再创造?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解释和操作行为准则.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驱动”是对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观的发展和丰富,是其“再创造”思想的具体化.它倡导教师借助数学史等深入了解知识内部,通过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了解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剖析其文化价值.具体实施过程则是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引发概念被创建或定理被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情境中,实现问题驱动教学.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文献综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及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数学教育改革情况.根据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2.从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的价值来详细阐述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强调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思辨和直觉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数学教育除了体现学科价值还应该体现人文价值.3.深入阐述了“问题驱动”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何为“真问题”和“真情境”,如何通过问题驱动实现数学的再创造.给出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解读.4.本研究在积累了近百篇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三种课型的5个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评价,从多个角度用实际案例示范引领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驱动.5.总结了近四年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和导师一起建立了问题驱动的数学课堂教学理论并进行了实践.2.和导师一起建立了反映数学本质的简单易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提出了数学教育是数学的有限再创造的观点,丰富发展了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4.大、中学教师以及教研员长期扎根一线教学,通过教学研讨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崭新合作模式,使理论研究落到实处,也使课堂教学有章法可循,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实现数学再创造的理论,一方面落实“四基”和“四能”,一方面探索出一条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道路.本研究已在高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胡傲然[8](2019)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解析及解题技巧研究 ——以有机化学部分为例》文中认为“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家为普及化学知识的一种教育策略。它不仅鼓励了青少年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让青少年尽早的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意义,而且推动了大学与中学的化学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化学教学水平。参加高中化学竞赛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高二与高三年级。也就是说,基本上大部分参赛考生不仅需要在面临严峻的高中课业负担的同时,还要在一年的短时间内,高效的掌握四大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解题。这不仅是对于高中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学习毅力和身体素质的全方面挑战。有机化学部分一直是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的重要部分。虽然这部分试题难度较大,但却是参赛考生最容易把握规律拿分的部分。为了让参加高中化学竞赛的学生快速、有效的取得优异成绩,本文从近三年来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有机化学试题入手,将有机化学部分分为基础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和有机化学反应历程三个模块学习,并逐一阐述了各部分的学习方法;同时,总结了归纳法、逆推法、综合分析法等解答有机试题的解题技巧。在此基础上,让参加化学竞赛的考生理解并关注化学领域前沿研究的重要性。并且首次将思维导图法引入高中化学竞赛的学习当中,以期供辅导化学竞赛的一线教师和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参考。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归纳解析近三年来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和决赛有机化学部分试题。2.结合近三年来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阐述了基础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和有机化学反应历程三个模块的学习方法。3.总结了运用归纳法、逆推法、综合分析法等解答有机试题的解题技巧,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竞赛成绩。4.通过解析竞赛试题让参加化学竞赛决赛的考生理解并关注化学领域前沿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如何快速检索出备考中所需要的文献,以及如何利用文献弥补知识漏洞。5.首次将思维导图法引入高中化学竞赛的学习当中。以有机化学部分为例,提出了竞赛中一级思维导图和二级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同时,举例分析了二级思维导图在解析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部分试题中的应用。

吕源[9](2019)在《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国家的科学技术要得到持续发展,人才是根本保障,而高中教育对合格人才的培养既责无旁贷又举足轻重。进入21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是最近几年,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习题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习题课不仅在高中物理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一是接受式学习,教师满堂灌,不给学生任何思考、讨论、合作学习、反思的机会;二是题海战术,让学生苦苦挣扎在频繁的解题练习之中。这些习题课是低效的课堂,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不会有效地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如何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落实新课改理念,改变传统的习题课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一课题值得探究和实践。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国内外对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对笔者工作的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部分学生和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并辅以部分物理教师的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到目前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剖析。3、依据调查的结果,在相关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笔者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经验,经过探索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习题课教学策略。4、依据提出的教学策略,通过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经过检测证明实验班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佐证了相应策略的可行性。

郭睿[10](2018)在《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技巧总结》文中认为考虑到历史发展中所需的技能和比较共性,物理学和数学学科可以被看作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的,但它记住了一种好奇心,即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交叉联系。物理和学校数学领域的问题解决研究。综合了研究报告、书籍和专着中的最新信息,目的是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基础,以便在学校物理和数学中比较解决问题,并为颁布关于中学和高中这些相关领域中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根据的教学考虑提供基础。本文所报道的研究分为三大类,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一般活动和具体活动,学习者及其与问题解决的联系,以及问题解决的教学[1]。笔者在此总结了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技巧,并针对性给出相对建议。

二、例谈物理解题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例谈物理解题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1. 逆向思维。
    2. 发散思维。
    3. 整体思维。
二、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1. 巧用单位制和特值法解难题。
    2. 巧用转换法解繁题。
    3. 黑箱问题探究方法。
    4. 闭合电路动态分析。
    5. 复杂电路简化方法。

(2)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实践研究 ——以九台市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理论基础
        1.3.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3.2 行为主义理论和物理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1.3.3 迁移理论
        1.3.4 问题解答理论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结构与意义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3 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高中教师物理习题教学现状问卷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问卷内容
        2.1.4 教师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2 高中生解答物理习题能力的调查
        2.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2.2.2 调查结果
第3章 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策略
    3.1 以创设情境为载体的解题策略
    3.2 以问题为载体的解题策略
    3.3 以分析过程为载体的解题策略
    3.4 以物理规律为载体的解题策略
    3.5 以建立物理模型为载体的解题策略
第4章 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策略的检测
    4.1 实践研究的设计
    4.2 实践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4.3 实践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两个班级的整体对比
        4.3.2 实践结论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关于物理习题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 B:高中生物理习题解答能力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教材课后习题在教材中的重要性
        2.第二学段在小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3.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存在随意性
    (二)文献综述
        1.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对比研究
        2.某一版本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
        3.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
        4.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理论基础
        1.认知发展理论
        2.试误学习理论
    (四)基本概念界定
        1.教材
        2.习题
        3.课后习题
        4.第二学段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教材课后习题基本概述
    (一)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及分布
    (二)教材课后习题的类型及特点
    (三)教材课后习题的功能
        1.巩固新知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提升思维能力
        4.诊断反馈
    (四)本章小结
二、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目的
        2.调查基本情况
    (二)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1.教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2.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教材课后习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四)本章小结
三、教材课后习题使用建议
    (一)教师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
        1.教师应提高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积极性
        2.教师应提高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创新性
        3.教师应拓展课后习题使用的开放性
    (二)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
        1.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
        2.跳出功利思维
        3.学生应提高课后习题使用效率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浅析高中物理电磁感应解题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磁感应的特点分析
    1.电与磁的转换性
    2.电与磁的变化性
二、高中物理电磁感应解题技巧分析
    1.电磁感应图像问题技巧分析
    2.电磁感应力学问题技巧分析
    3.电磁感应能量问题技巧分析

(5)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其教学理论
    2.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2.2 微课教学理论
    2.3 应用微课教学的优势
第三章 计算题微课的设计原则和制作过程
    3.1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特点
    3.2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教学策略
    3.3 初中物理计算题微课的设计原则
    3.4 初中物理计算题微课的制作过程
第四章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成绩检测与问卷调查
    4.1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成绩检测
    4.2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4.3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第五章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5.1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的实施过程简介
    5.2 微课个案实践——以《欧姆定律》为例
    5.3 微课个案实践——以《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三)》为例
    5.4 计算题“解题型”微课在教学中应用小结与反思
第六章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效果评估
    6.1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成绩检验
    6.2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后测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6.5 计算题微课教学实践后学生访谈与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计算题微课教学前测试题
附录2 欧姆定律及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测验题(阶段测测卷)
附录3 计算题微课教学后测试题
附录4 中学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情况调查问卷(前测卷)
附录5 中学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情况调查问卷(后测卷)
致谢

(6)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高考数列问题解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波利亚解题理论
    2.2 数列内容概述
        2.2.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对数列的要求
        2.2.2 高考考试大纲对数列内容的要求
    2.3 数学解题策略概述
3 高考数列试题研究
    3.1 试题分布
    3.2 试题类型
    3.3 试题考查内容
        3.3.1 数列基础知识
        3.3.2 基本思想方法
        3.3.3 基本能力
4 高考数列试题解题分析
    4.1 数列简单题解题分析
        4.1.1 数列简单计算题解题分析
        4.1.2 数列简单证明题解题分析
    4.2 数列综合题解题分析
        4.2.1 “数列+不等式”试题解题分析
        4.2.2 “数列+几何”试题解题分析
        4.2.3 “数列+新定义”试题解题分析
        4.2.4 “数列+应用”试题解题分析
        4.2.5 “数列+高等数学思想”试题解题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高考数列试题解题策略
    5.1 性质推理,定义审题
        5.1.1 借助函数判断简单数列类型
        5.1.2 研读题干识别新定义数列类型
        5.1.3 联想特殊数列确定复杂数列类型
    5.2 发散思维,转化问题
        5.2.1 以数代形化简几何题
        5.2.2 建立数列模型化简应用题
        5.2.3 运用函数思想求证数列不等式题
        5.2.4 逆向思维证明数列命题
    5.3 掌握技巧,化难为简
        5.3.1 “知三求二”
        5.3.2 “推而广之”
        5.3.3 “裂项求和”
    5.4 结果验证,过程反思
        5.4.1 赋值检验
        5.4.2 查漏补缺
        5.4.3 举一反三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新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发展概述
        1.2.2 国外当代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历程
        1.2.3 我国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与问题驱动教学设计相关的研究综述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3 研究的意义
        1.3.4 研究的目的
        1.3.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理论
    2.1 何为数学的再创造?
    2.2 何为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2.3 如何实现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2.4 我们应该教什么样的数学
        2.4.1 思辨、演绎、算法并重的数学课堂教学
        2.4.2 培养直觉能力的数学教学
第三章 从数学教育的本质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3.1 数学教育的本质
        3.1.1 数学的本质
        3.1.2 数学教育的本质
    3.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要素
    3.3 案例分析
    3.4 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教学评价量表
第四章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4.1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4.1.1 概念课案例1
        4.1.2 概念课案例2
        4.1.3 概念课案例3
    4.2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原理课教学
        4.2.1 原理课案例1
        4.2.2 原理课案例2
    4.3 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解题课教学
        4.3.1 问题驱动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4.3.2 教学评析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1.1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价值观念的改变
        5.1.2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5.1.3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5.1.4 开创了一线教学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合作新模式
        5.1.5 研究的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解析及解题技巧研究 ——以有机化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中化学竞赛研究现状分析
        1.2.1 无机化学部分
        1.2.2 有机化学部分
        1.2.3 分析化学部分
        1.2.4 物理化学部分
    1.3 思维导图的研究背景
        1.3.1 思维导图简介
        1.3.2 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成果
        1.4.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1.4.2 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部分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2.1 高中化学竞赛中有机化学部分的学习方法
        2.1.1 基础有机化学反应的学习
        2.1.2 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2.1.3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的学习
    2.2 高中化学竞赛中有机化学部分的解题技巧
        2.2.1 归纳法解题
        2.2.2 逆推法解题
        2.2.3 综合分析法解题
    2.3 高中化学竞赛与化学领域前沿研究的密切联系
        2.3.1 文献的选择与检索
        2.3.2 文献的阅读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解析高中化学竞赛的有机化学试题的应用
    3.1 一级思维导图的构建与应用
    3.2 二级思维导图的构建与应用
    3.3 应用思维导图解析有机化学试题
        3.3.1 构建单一思维导图解题
        3.3.2 构建多个思维导图解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物理解题能力
        2.1.2 物理习题、习题课
        2.1.3 实践、教学实践
    2.2 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2.3 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杜威的教育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4.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及分析
        3.1.1 调查的目的
        3.1.2 调查工具的制作
        3.1.3 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5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访谈
    3.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影响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
4 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研究
    4.1 加强习题课教学的开放性
        4.1.1 加强习题选择的开放性
        4.1.2 加强习题课教学的开放性
    4.2 注重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4.2.1 注重审题训练的有效性
        4.2.2 注重不同题型相应解题策略运用的有效性
    4.3 凸显解题思维训练的经常性
        4.3.1 凸显解题建模训练的经常性
        4.3.2 凸显解题变式训练的经常性
        4.3.3 凸显解题思维方法训练的经常性
    4.4 强化习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4.4.1 强化习题课堂反馈的及时性
        4.4.2 强化学生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4.4.3 强化考试评讲反馈的及时性
    4.5 增强习题课教学的艺术性
        4.5.1 增强针对性教学的艺术性
        4.5.2 增强赏识教育的艺术性
        4.5.3 增强课堂细节的艺术性
        4.5.4 增强现代教学手段的艺术性
    4.6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6.1 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解题习惯
        4.6.2 促进学生养成迎难而上的解题习惯
        4.6.3 促进学生养成注重规范的解题习惯
        4.6.4 促进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解题习惯
5 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验方案的设计
    5.2 实验过程
        5.2.1 《试卷评讲》习题课教学案例
        5.2.2 第一轮复习习题课《动能定理》教学案例
    5.3 实验效果分析
    5.4 实践的几点体会
6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泰兴市第一高中2017-2018秋学期第一次阶段物理测试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例谈物理解题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J]. 章卫萍. 新课程研究, 2021(02)
  • [2]基于问题解决理论解答物理习题的实践研究 ——以九台市高中为例[D]. 张晨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D]. 夏丹丹. 西南大学, 2020(01)
  • [4]浅析高中物理电磁感应解题技巧[J]. 张海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01)
  • [5]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 ——以“电学计算题”为例[D]. 刘日红. 广州大学, 2019(01)
  • [6]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高考数列问题解题策略研究[D]. 刘校星. 宁波大学, 2019(06)
  • [7]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D]. 张蜀青. 广州大学, 2019(01)
  • [8]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解析及解题技巧研究 ——以有机化学部分为例[D]. 胡傲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9]基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研究[D]. 吕源. 扬州大学, 2019(02)
  • [10]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技巧总结[J]. 郭睿. 商业故事, 2018(05)

标签:;  ;  ;  ;  ;  

物理问题解决技巧的例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