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

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

一、天堂和地狱的交叉路口(论文文献综述)

余丹[1](2021)在《渝湘交界地丧葬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 ——以屈氏坛门和田氏坛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方丽平[2](2020)在《波德莱尔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确立》文中提出波德莱尔在其诗歌创作活动开始不久,就意识到了自己应该走出一条不同于浪漫主义的新路。他没有像许多浪漫主义者那样逃避现代大都市,去大自然中寻求和谐与纯粹的美,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令他痛苦也令他着迷的都市,努力在其中发现美。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集",《恶之花》体现了诗歌与现代性的结合。与此同时,波德莱尔通过一系列文学评论和艺术评论,对自己和他人的创新实践加以理论阐述。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他促成了审美范式的转移,从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两方面,示范了审美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段文奇[3](2020)在《《终将成年》(节选)英译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翻译案例分析及翻译实践总结。此次翻译实践笔者选取刊载于《纽约时报》上艾玛·斯特劳布(Emma Straub)写的短篇小说——《终将成年》。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运用认知语境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详细阐述分析语义推理过程。在结论部分,笔者回顾反思翻译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翻译实践活动的展望。此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孩子们成为父母,孙辈成为青少年,家长们面对她们年轻时曾经犯过的错误。这部小说充满了善良、宽恕、幽默和爱,它将所有成年人故事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日常生活的故事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属之地,从平凡中寻找乐趣。由于翻译中遇到多处语义模糊现象,笔者将认知语境与语境参数相结合,通过认知语境常规参数与非常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障碍,如语义模糊、确定多义词、消除歧义、语义缺省以及分析隐喻,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实例加以详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参数在语义推理、确定多义词、消除歧义、语义缺省以及解析隐喻方面的重要作用。

田嘉辉[4](2020)在《谢默斯·希尼的死亡题材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谢默斯·希尼的死亡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希尼的死亡题材诗歌囊括了自己离世的亲人、北爱尔兰社会冲突中的遇难者、埋藏于沼泽中的铁器时代的木乃伊以及对传统文学中死亡题材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模仿。在死亡题材的艺术传达方面,希尼运用镜头式语言对死亡现象进行了客观冷静地描摹,通过象征手法借真实可感的物象和生命体验来暗示死亡,并且以文学艺术特有的超越物理法则的自由想象,塑造了一个个生死交融的艺术空间。此外,希尼以死亡为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诗歌还有着丰厚的内在意蕴,并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希尼通过对“遇难者”和“沼泽人”形象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困扰爱尔兰民族的暴力和死亡轮回,接着又为探索破除轮回的方法做出了努力。其次,在希尼悼念亲人的诗作中他将回忆作为抚慰哀伤,汲取力量的源泉和与死亡抗争的武器。最后,希尼还在诗歌中将死亡作为一种最为本己的可能性置于面前,在向死而生的状态中规划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希尼的死亡观可以概括为“背向上帝,面向大地”,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在作品中显露出刻意背离天主教教死亡观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轻视耶稣作为审判者的权威并否弃天主教的灵魂审判。在摆脱了天主教死亡观的束缚后,希尼开始在独立的精神世界中重塑自己的死亡观。他将死亡视为“身体融入大地”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是宁静、平和的。在价值和意义方面,生死的交替在其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双重维度的循环,在物质层面肉身腐朽进入大自然的循环,在精神层面逝者的意志、品质在生者的回忆中世代相承,并最终获得超越死亡的价值。

潘凤[5](2020)在《米歇尔·图尼埃小说的寓言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以独特的寓言式书写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作为文学的外来者,图尼埃一心想在小说中传递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和康德的哲学思想。他一方面继承《圣经》福音故事的隐喻结构模式,提出改写“文学神话”的书写策略,一方面延续了瓦莱里等作家的散文式写作风格。言此即彼,寓理于形,在叙事与形而上学表达之间生成一套独特的寓言编码系统。同时现代寓言理论奠基人本雅明将寓言从简单的修辞提升到具有高度审美范式的文学形态,为图尼埃小说的寓言性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改写“文学神话”是图尼埃小说寓言性的重要书写策略,集中体现在他早期的两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小说《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和《桤木王》中。《礼拜五》反写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并与基督教《旧约》《新约》互文,将18世纪的早期资本主义殖民神话转变成20世纪人类重建信仰和主体的精神神话。《桤木王》则戏仿了西方古老的恶魔故事和当代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来营构主人公的恶魔形象。通过改写“文学神话”,图尼埃的小说在丰富的文本指涉和对话中解构经典,显示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游戏与结构转向。由此构成了图尼埃小说多元的寓意世界,其中既有对工业文明摧毁绿色家园的反思和对现代人无根状态的揭露,也有对纳粹第三帝国侵略史的寓言式解码,更有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创作困境的思考,从文明、历史和主体三个层面观照人类存在,超越了传统寓言的单一性和整一性,体现了现代寓言的救赎力量。

王志强[6](2019)在《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下中国建筑语境中,路径通常被理解为简单的功能流线组织、具体操作过程中人的体验与建筑的场所感通常被忽视以及路径设计研究呈系统性缺失、各种方法碎片化的现象,论文研究试图以空间与路径关联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与诊断空间组织与路径引导的关系,从设计方法层面阐明路径对于空间内涵的扩展、空间感知的提升以及空间场景的构建的学术与应用价值。论文从“空间-路径”系统构建、系统物质要素分析与组合、行为感知以及模拟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构建“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首先,系统的构建: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历史上各阶段的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并对其一般形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厘清系统由物质要素与感知要素两方面构成。其次,系统物质要素与组合关系分析:运用图解分析、案例类比等方法,解析与论证抽象与具象等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第三,物质要素对行为感知的影响:从礼仪性与日常性两种形式具体探讨路径对人行为感知的意义。第四,模拟分析:运用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建立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的关系,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法进行量化模拟,分析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变形成视觉感知的差异。最后,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研究分别从预设性与生成性两个方面、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性质分别展开论述,并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结合要素组合结构的控制以及要素具体设计,最终形成主客观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探讨建筑空间与路径的关系,从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两个层面,以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礼仪性与日常性、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三组关系共同构建“空间-路径”系统;其次,将isovist视域分析、图解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转化应用,将客体空间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人的路径体验进行关联,构建数据化与可视化的“空间-路径”分析方法体系;最后,以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具体应用加以阐释,提出更关注体验的设计方法,使建筑设计向更高层级跃迁。

刘莉[7](2019)在《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文中指出戏剧性独白(the dramatic monologue)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虽然在英美文学中早已经产生,但作为文体术语直接源于维多利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凸显了诗人客观化主观世界的意识,是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语诗人探索自我的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方式。勃朗宁把自己的观点客观化在人物身上,使独白具有双重话语声音,从而导致戏剧性独白蕴含丰富的对话:如人物的内在对话、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现实的对话以及诗人与人物的对话、诗人与社会现实的对话、诗人与文学传统的对话。这些对话密切关联,相互交叉。勃朗宁把人物当作平等的主体而与之构成对话关系,允许人物通过内在对话而以独立和发展的姿态出现,塑造出能概括社会生活本质的典型人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中心;勃朗宁与人物进行隐含地对话,透过人物的话语隐射自己的观点,表达对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反思;勃朗宁把人物当作自己的第二意识而通过诗歌艺术与自己对话,以回应不确定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迷失。本论文结合巴赫金对话理论、精神分析论、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诗艺美学、新批评理论等,选取勃朗宁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性独白进行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探讨勃朗宁通过戏剧性独白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话。论文除绪论与结语之外,包含四章,总共六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戏剧性独白的性质、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与观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第一章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定义戏剧性独白,为后文的探讨打下基础。戏剧性独白诗人是英美文学中首次有意识地从客观性方向探索自我,研究它就须从诗歌中的自我探索传统说起。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倾向于通过自我创造主观地探索自我,把主观性与客观性诗歌的概念首次引入了诗歌传统。戏剧性独白既继承了浪漫主义抒情诗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又结合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反叛了抒情诗的主观性。它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独调性独白发展为对话性独白,客观地探索自我。诗人选择与自己差距很大的人物,把自己的观点戏剧化在人物身上,间接地批判社会现实和描写人性,独白就成为既是人物又是诗人的双重声音话语。因此戏剧性独白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白者不是诗人自己以及独白具有双重声音。戏剧性独白诗人尤其是勃朗宁的强烈的双重意识导致独白蕴含的丰富对话。如果说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自我探索是自我创造行为,那么戏剧性独白诗人的自我探索则是客观性的对话行为。第二章借用勃朗宁的术语“灵魂的发展”,分析人物的内在对话,剖析勃朗宁在理解与呈现人物心理时所做的客观性自我探索。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一般都发生在现在,但与抒情诗中的现在不同,戏剧性独白中的现在与人物的过去紧密相连并相互对话,缔造了人物的开放性心理,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抒情性现在是勃朗宁反叛浪漫主义抒情诗之主观性的起点。勃朗宁把抒情性时刻替换为戏剧性时刻,从内部打破了主体的整一性,人物就被分裂了。人物往往受戏剧性时刻所迫,在话语中冒出第二意识“你”,与“我”对话而颠覆了自己精心建构的抒情性形象,在不经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真性情。人物内在的“我-你”冲突,突出了第二意识对自我意识的内在塑造力,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你”不仅隐含晦涩、力量强大,而且富含多重身份,具备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特征。潜意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不自觉地迸发而出,反讽性地与显意识对话,客观地促进并展现了自我的“进步”。勃朗宁通过人物的内在对话追溯“灵魂的发展”,不仅捕捉了人物的心理现实,而且还使人物的性格发展独立于诗人的干涉,从内容和手法上实现了客观性的自我探索。第三章选择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突出的历史主题,通过人物的微观和宏观对话探讨勃朗宁为应对社会历史语境所做的自我探索。勃朗宁充分发挥了维多利亚社会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否认词语能代表真实的事物,竭力消解历史记录中的主观性,推崇外在现实大多由内在现实所决定的现实主义。勃朗宁特意选择过渡期的社会历史人物,聚焦于他们被社会塑造的心理现实,从内部现实反映外在现实,让非人性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自动凸显在人物的微观对话与宏观对话中。历史人物的心理现实为读者创造一个“内在距离”,复现的不主要是历史社会的现实,而是维多利亚社会的现实。诗人通过“内在距离”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并暗含自己的社会批判。现实,尤其是心理现实构成勃朗宁戏剧性独白的客观性内容,而“内在距离”是他的客观化手段。第四章通过勃朗宁在诗歌艺术上的对话,探讨勃朗宁的诗人自我。自古以来,用真理定义诗人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悠久的传统。勃朗宁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福音派的影响,始终笃信超验性真理的客观存在,他对诗人身份的探索围绕着真理展开。真理既存在于诗人心中,又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勃朗宁在这两者之间的对话是使诗歌的内容转向客观性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真理不仅具有个人性,而且需要达到观照普通读者的普世性。勃朗宁为平衡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试验了许多客观化手法,如意识中心、显现、反讽、象征。尤其是诗人在创作《环与书》的过程中动态地结合了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形象地展示了“完整诗人”的概念,并用“环”象征了自己的“一元三层”的真理结构。勃朗宁的真理观秉承了自英语文学发轫之初突出的自我探索传统,在新的时代添加了特具个人特征的客观性因素,谱写了自我探索的新篇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实际上演绎了诗人在独白中寻求对话的客观性自我探索过程,不仅彰显了勃朗宁以包容的姿态搭建多元对话平台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突出了诗歌本身的内在特质而更有力地发挥了诗人的独创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性独白并不限于一种诗歌形式,而是一种对话态度,一种思考世界和探索自我的方式。戏剧性独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

张榆蛟[8](2019)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转向精神层面的追求。名人纪念馆作为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的交叉类型,在国内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这类建筑以精神教化为主导功能,弘扬真善美,通过独特的空间氛围带给体验者强烈的情感冲击,激发其内心深层次的思考。场所理论是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建筑形式上的雷同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强调场所的精神内涵,注重建筑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认为场所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而场所精神就是场所特性与意义的表现,是场所独到的精神性特质。名人纪念馆建筑对人产生的精神性影响与场所理论所提及的场所精神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将场所理论引入名人纪念馆设计,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名人纪念馆精神性的本质和来源,对相关理论进行理解与研究的同时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从理论研究落实到实践探索,希望为同类型的建筑创作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对今后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首先,本文对名人纪念馆及场所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归纳,研究总结了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定义、发展历程、社会意义及其功能、规模和分类,对场所理论的主要内容——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作出研究与分析,并指出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既作为一种意识的指导,又作为一种检验标准。其次,对名人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进行解析,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奠定基础。再次,从环境要素整合、纪念客体表达、纪念主体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最后,以惠能纪念堂项目实践作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相关结论的检验,以实践检验理论研究、充实理论研究。

唐佳妮[9](2019)在《谈博斯《人间乐园》中的怪诞元素》文中研究指明耶罗米尼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画中的视觉世界一直是早期现代艺术史上一个惊人的现象。大约在16世纪中叶,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对他作品的探究——尤其是对于《人间乐园》中众多怪诞、荒谬、神秘元素的解读,这些意象暗含了中世纪晚期的视觉习惯和宗教习俗。然而,画中的怪诞元素依旧是他试图吸引观众对话的核心,通过更多怪诞的信息来传达他对于人类的邪恶、欲望、罪与罚和救赎的警醒。本文从怪诞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形式和构成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博斯的《人间乐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现象,试图探究关于画中怪异生物、塔状物、果实、乐器等怪诞元素背后的隐藏意义。通过展开探讨博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性、对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影响和对于本人绘画创作的启发性思考,在寻觅博斯的怪诞特色同时也为怪诞绘画寻得更多可能的表现方式。

陈劲松[10](2019)在《你不知道的“硅谷黑帮”》文中指出这里集中着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和财富,是创业者的终极天堂。不过,这个天堂在"黑帮"的包围当中。天堂和地狱相距多远,硅谷告诉你,只有15米。硅谷原本是加州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但现在意义上的硅谷显然已经大了很多。目前的硅谷是以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帕洛阿尔托为中心,北到旧金山,南至圣何塞的一条狭长地带。这块4000平方公里的地带上,集中了4个县,40个城市,聚

二、天堂和地狱的交叉路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堂和地狱的交叉路口(论文提纲范文)

(2)波德莱尔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生活与古典美
二美的过渡———特殊美
三美是超然的
结语

(3)《终将成年》(节选)英译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任务简述
        1.2.1 翻译文本内容简述
        1.2.2 翻译文本作者简介
        1.2.3 翻译文本语言特色
        1.3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2 小说翻译的相关知识
        2.1.3 翻译工具以及书籍的准备
        2.2 翻译初稿的分析与修改
        2.3 翻译二稿的分析与修改
        2.4 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
    3 认知语境参数机制下的译例分析
        3.1 认知语境参数对语义推理的作用
        3.2 认知语境参数对确定多义词作用
        3.3 认知语境参数消除歧义的作用
        3.4 认知语境参数对辨析隐喻的作用
        3.5 认知语境参数对增补语义缺省的作用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4.1.1 未解决的问题
        4.1.2 相关思考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人名表

(4)谢默斯·希尼的死亡题材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死亡题材在希尼诗歌中的呈现
    2.1 离世的挚爱亲人
    2.2 社会冲突中的遇难者
    2.3 被献祭的沼泽人
    2.4 对传统文学中死亡题材的继承
第三章 死亡题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3.1 镜头式的语言
    3.2 象征性的书写
    3.3 突破物理时空的想象
第四章 死亡主题的内在意蕴
    4.1 亡者的关联:死亡轮回的形成与破除
        4.1.1 暴力和死亡的轮回
        4.1.2 轮回破除的希望
    4.2 生死的连结:在记忆中与死亡抗衡
        4.2.1 在回忆中抚慰哀伤
        4.2.2 从回忆中汲取力量
    4.3 亡者的质询:在死亡面前的自我审视
第五章 希尼的死亡观
    5.1 背向上帝
        5.1.1 无力的耶稣形象
        5.1.2 被轻视的灵魂审判
    5.2 面向大地
        5.2.1 平静地直面死亡
        5.2.2 个体汇入永恒的生命之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米歇尔·图尼埃小说的寓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图尼埃研究在西方
    (二)图尼埃研究在中国
一、图尼埃小说寓言性的研究依据
    (一)西方寓言理论的肌理流变
    (二)本雅明寓言理论与图尼埃小说
    (三)图尼埃寓言美学的生成
二、图尼埃小说寓言性的书写策略
    (一)《礼拜五》:物质神话的颠覆与重构
    (二)《桤木王》:恶魔神话的戏仿与变形
三、图尼埃小说多元化的寓意空间
    (一)“返归自然”寓言
    (二)纳粹侵略寓言
    (三)艺术困境寓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6)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3 文献总结
    2.2 概念界定与辨析
        2.2.1 空间-路径
        2.2.2 功能流线
        2.2.3 行为轨迹
        2.2.4 三者的关系
    2.3 相关理论解析
        2.3.1 空间运动理论
        2.3.2 生态知觉理论
        2.3.3 建筑现象学理论
    2.4 相关技术方法解析
        2.4.1 isovist视域分析原理
        2.4.2 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空间-路径”系统构建
    3.1 路径发展沿革
        3.1.1 古典时期路径
        3.1.2 现代时期路径
        3.1.3 当代时期路径
    3.2 建筑中路径具体形式
        3.2.1 廊道:线性求解
        3.2.2 坡道:倾斜功能
        3.2.3 楼梯:重力转化
        3.2.4 过桥:聚集效应
    3.3 “空间-路径”系统要素构成
        3.3.1 抽象与具象
        3.3.2 行为与视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空间-路径”物质要素及组合关系分析
    4.1 抽象要素解析
        4.1.1 开敞程度
        4.1.2 尺度关系
        4.1.3 转折关系
        4.1.4 开口位置
    4.2 具象要素解析
        4.2.1 材料质感
        4.2.2 光影变化
        4.2.3 色彩关系
    4.3 物质要素组合关系分析
        4.3.1 组合条件与结构
        4.3.2 单向延展
        4.3.3 闭合循环
        4.3.4 叠加交织
        4.3.5 漫游离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空间-路径”行为感知影响分析
    5.1 行为感知解析
        5.1.1 行为关注
        5.1.2 视觉影响
    5.2 行为感知影响
        5.2.1 等级强化程度
        5.2.2 终点接近方式
        5.2.3 阈值转换方式
    5.3 礼仪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3.1 对称与向心布局
        5.3.2 转折与迂回接近
        5.3.3 阈值与节点转换
    5.4 日常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4.1 自主关联性
        5.4.2 最短路径设置
        5.4.3 节点平滑过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视域分析的建筑“空间-路径”模拟研究
    6.1 视觉分析的必要性及相关方法
        6.1.1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1.2 相关方法解析
    6.2 路线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2.1 开敞程度模拟
        6.2.2 尺度关系模拟
        6.2.3 转折系数模拟
        6.2.4 模拟结果分析
    6.3 节点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3.1 邻边开口模拟
        6.3.2 对边开口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4 典型案例模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1 既有路径设计方法概述
        7.1.1 轴线控制
        7.1.2 流线导向
        7.1.3 视线指引
    7.2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分类方式
        7.2.1 两个层面:预设性与生成性
        7.2.2 两种性质:指向性与不确定性
    7.3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3.1 组合结构预设与选择
        7.3.2 要素设计与视觉反馈
        7.3.3 “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
        7.3.4 案例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A:论文研究目标、对应方法、相关内容及结论汇总表
附录 B:建筑路径历史沿革
附录 C:建筑“空间-路径”单向延展结构及案例
附录 D:建筑“空间-路径”闭合循环与叠加交织结构及案例
附录 E:路线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附录 F:节点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
附录 G:但丁纪念堂“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附录 H:视域分析模拟程序
致谢

(7)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英语诗歌中的自我传统与戏剧性独白
    第一节 自我的概念
    第二节 抒情性独白:独调性自我
    第三节 “我”非“我”?浪漫主义诗人矛盾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戏剧性独白:对话性自我
    小结
第二章 人物的内在对话:“灵魂的发展”
    第一节 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自我的开放性
    第二节 对话性的“我-你”关系:自我的内在冲突
    第三节 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对话:自我的“进步”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人物自我的塑造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勃朗宁的选材意图
    第二节 人物的微观对话:自我的异化
    第三节 人物的宏观对话:自我的建构
    小结
第四章 诗歌艺术中的对话之源:诗人自我
    第一节 心灵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勃朗宁的真理观
    第二节 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的对话:文如其人
    第三节 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的结合:完整诗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诗作索引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目标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场所精神相关理论
        1.4.2 名人纪念馆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名人纪念馆与场所理论概述
    2.1 名人纪念馆概述
        2.1.1 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
        2.1.2 名人纪念馆的定义
        2.1.3 名人纪念馆的发展历程及演变
        2.1.4 名人纪念馆的社会意义
        2.1.5 名人纪念馆的功能、规模与分类
    2.2 场所理论概述
        2.2.1 场所理论的产生背景
        2.2.2 场所现象
        2.2.3 场所结构——“空间”与“特性”
        2.2.4 场所精神——“方向感”与“认同感”
    2.3 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3.1 作为一种思想指导
        2.3.2 作为一种检验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解析
    3.1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
        3.1.1 方向感
        3.1.2 认同感
        3.1.3 方向与认同的完全发展
    3.2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的影响因素
        3.2.1 地域环境
        3.2.2 纪念客体的特征
        3.2.3 纪念主体的体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
    4.1 整合环境要素
        4.1.1 回应自然
        4.1.2 延续文脉
        4.1.3 邻里联动
        4.1.4 本土营建
    4.2 诠释客体特征
        4.2.1 蒙太奇手法叙事
        4.2.2 象征隐喻关联空间意象
    4.3 注重主体体验
        4.3.1 建构“过去式”与“未来式”场景
        4.3.2 关注场景要素与主体的交流
        4.3.3 编排场景序列完成情感体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惠能纪念堂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人物背景
        5.1.3 场地条件
    5.2 设计理念
        5.2.1 山水的认同
        5.2.2 文化精神的认同
    5.3 场所精神表达解析
        5.3.1 场地条件利用
        5.3.2 客体特征表现
        5.3.3 主体流线体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谈博斯《人间乐园》中的怪诞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怪诞土壤
    (1)“怪诞”之由来
    (2)尼德兰的隐世者
    (3)神秘传说与新世界
二、怪诞种子
    (1)怪物图谱——人兽混杂
    (2)欲坠的塔——无机物的对接
    (3)欲望果实——无知无觉
    (4)乐器刑具——无从反抗
三、“怪诞”果实
    (1)中世纪的“超现实主义”
    (2)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3)对本人绘画创作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四、天堂和地狱的交叉路口(论文参考文献)

  • [1]渝湘交界地丧葬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 ——以屈氏坛门和田氏坛门为例[D]. 余丹.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2]波德莱尔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确立[J]. 方丽平. 人文新视野, 2020(02)
  • [3]《终将成年》(节选)英译汉翻译报告[D]. 段文奇. 河南大学, 2020(06)
  • [4]谢默斯·希尼的死亡题材诗歌研究[D]. 田嘉辉. 河北大学, 2020(08)
  • [5]米歇尔·图尼埃小说的寓言性研究[D]. 潘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志强. 天津大学, 2019(01)
  • [7]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D]. 张榆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谈博斯《人间乐园》中的怪诞元素[D]. 唐佳妮.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你不知道的“硅谷黑帮”[J]. 陈劲松. 东西南北, 2019(02)

标签:;  ;  ;  ;  ;  

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