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内酯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研究

薏苡内酯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研究

一、薏苡内酯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海英[1](2021)在《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杂粮消费时尚、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杂粮特有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及分离纯化技术、风味营养杂粮新产品开发、以及微生物发酵转化提升杂粮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等,已成为国内外杂粮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因其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自古就是食药皆佳的“粮药”之一。本论文针对薏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利用率低下、高附加值产品匮乏的产业链延伸技术“瓶颈”,采用益酵益生型红曲霉对薏米进行发酵代谢转化,实现多重活性组分富集与叠加;针对高增量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形成路径与量变机理;采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对发酵产物进行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以期为研发高活性功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6份薏苡种质资源中,晴隆白壳薏苡子粒品质最优,富含蛋白质(13.42 g/100g)和薏苡素(7.46 mg/100 g)。晴隆白壳薏苡谷脱壳碾米产生的碎薏米副产物,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与精米、糙米含量相近,但淀粉(71.30 g/100 g)和粗多糖(60.30 g/100g)(p<0.05)含量高于精米和糠,且还富含薏苡酯(4.00 mg/g)、薏苡素(2.83 mg/100g)、芦丁(1.20 mg/g)等活性成分,可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目标活性物质的转化与富集。(2)将碎薏米按装料量7.22 g/100 mL、料液比50:17、初始p H值6.5、121℃蒸料6 min后,按质量百分比接种9%的红曲霉种子液(孢子浓度≥106个/mL),于28±1℃下发酵10 d,发酵产物中4种特征性活性成分均高效累积,其中薏苡素与薏苡酯含量较碎薏米原料分别提高4.06倍和4.45倍,达6.50 mg/100 g和17.80 mg/g,而洛伐他汀(167.90 mg/100 g)与红曲色素(色价1058 U/g)则实现新增富集。值得关注的是,发酵产物亲脂性组分增量极显着(p<0.01),较原料组提高了2.05倍,提取率达8.63%;其中还富含α-生育酚(17.88μg/g)、γ-三烯生育酚(72.53μg/g)、γ-谷维素(655.01μg/g)、β-谷甾醇(53.32μg/g)等活性成分,尤其增量最大的α-生育酚、1个未知组分和γ-谷维素,分别提高162.55倍、34.30倍和24.99倍;经GC-MS/MS鉴定,未知组分为(3β)-3-羟基-5-烯-17-甾酮,是一种极具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类化合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新型膳食补充剂。(3)鉴于红曲霉发酵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的菌种依赖性,采用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代谢路径及富集机理: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的富集涉及3条代谢路径与12个关键功能蛋白(酶)的表达,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3-脱氢奎尼酸合成酶[EC:4.2.3.4],3-脱氢奎尼酸脱氢酶I[EC:4.2.1.10],莽草酸脱氢酶[EC:1.1.1.25],莽草酸激酶[EC:2.7.1.71]和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EC:2.5.1.19]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莽草酸富集。酪氨酸代谢路径中乙醛脱氢酶[EC:1.2.1.5]蛋白表达上调,促进尿黑酸富集;尿黑酸双加氧酶[EC:1.13.11.5]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EC:3.7.1.2]蛋白表达下调,防止尿黑酸向乙酰乙酸盐转化,确保底物充足。泛醌与其它萜-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中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EC:1.13.11.27]基因表达上调,促进对羟基苯丙酮酸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植基转移酶[EC:2.5.1.115]催化尿黑酸(HGA)和异戊烯基二磷酸(Pr DP)生成生育酚前体物质2-甲基-6-植基-苯醌(MPBQ);生育酚环化酶[EC:5.5.1.24]催化MPBQ前体物质生成γ-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生育酚O-甲基转移酶[EC:2.1.1.95]促进发酵体系中γ-生育酚、γ-三烯生育酚等类型向α-生育酚或其三烯生育酚形式转化。γ-谷维素(阿魏酸甾醇酯)与(3β)-3-羟基-5-烯-17-甾酮的富集涉及甾类生物合成路径,与甾类化合物形成累积密切相关。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体系中甾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受14α-甾醇去甲基酶[EC:1.14.14.154]、Cyp51A[CYP51G1]、甾醇去饱和酶[EC:1.14.19.20]、7δ-甾醇5-去饱和酶[ERG 3]、C-24甾醇还原酶[ERG 4]和7δ-甾醇5(6)-去饱和酶[STE 1]基因的表达调控,它们与脱氢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高量累积相关,为γ-谷维素和甾酮的酯化反应提供充足底物;而甾醇24-C-甲基转移酶[EC:2.1.1.41]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EC:1.14.14.154 1.14.15.36]蛋白的高表达也促进代谢路径末端产物植物甾醇的高量累积。(4)红曲霉发酵的碎薏米经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组分(FCS-O),提取率可达12.8%,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其γ-三烯生育酚、γ-谷维素、薏苡酯和油酸浓度分别达到72.83μg/g、745.96μg/g、9.65 mg/g和316.58 mg/100 g DW。FCS-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易感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氧化,防止脂质氧化和过氧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168 h后7-酮胆固醇和过氧化物的浓度下降12.99倍和2.72倍,仅为8.42 g/mL和16.16 mmol/kg(p<0.01)。红曲薏米精油还具有抗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的作用(IC50=2.13 mg/mL),而对正常猴肾细胞CV-1无细胞毒作用;且抗癌活性较发酵前显着提高,抑制HEp2细胞增殖的IC50降低42%。经食用安全性评价证实,FCS-O无急性毒性(LD50>10 g/kg bw,属实际无毒),无诱变性、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作为一种高活性多组分精油,应用潜力巨大,可开发为食品、食品配料、营养补充剂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升产品性能与保健功效。

程若东[2](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筛选固本通络汤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的药动学参数[口服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筛选固本通络汤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靶点预测网站服务器(STPD)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预测和筛选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isGeNET数据库对作用靶点类型进行归属。通过DAVID数据库对固本通络汤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数据库共检索到固本通络汤21味组成药物活性成分2354个,根据“OB≥30%和DL≥0.18”筛选共得到407个活性成分,去除药物共同的活性成分共获得339个活性成分,其中:党参的活性成分共134个,经筛选共得到21个潜在活性成分;茯苓的活性成分共34个,经筛选共得到15个潜在活性成分;白术的活性成分共55个,经筛选共得到7个潜在活性成分;半夏的活性成分共116个,经筛选共得到13个潜在活性成分;柴胡的活性成分共349个,经筛选共得到17个潜在活性成分;香附的活性成分共104个,经筛选共得到18个潜在活性成分;白芍的活性成分共85个,经筛选共得到13个潜在活性成分;甘松的活性成分共57个,经筛选共得到5个潜在活性成分;莪术的活性成分共81个,经筛选共得到3个潜在活性成分;丹参的活性成分共202个,经筛选共得到65个潜在活性成分;薏苡仁的活性成分共38个,经筛选共得到9个活性成分;甘草的潜在活性成分共280个,经筛选共得到92个活性成分;砂仁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65个,经筛选共得到10个活性成分;乌梅的潜在活性成分共40个,经筛选共得到8个活性成分;仙茅的潜在活性成分共78个,经筛选共得到7个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0个,经筛选共得到23个活性成分;蛇床子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14个,经筛选共得到19个活性成分:续断的潜在活性成分共31个,经筛选共得到8个活性成分;桑寄生的潜在活性成分共46个,经筛选共得到2个活性成分;黄柏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40个,经筛选共得到37个活性成分;知母的潜在活性成分共75个,经筛选共得到15个活性成分。(2)本研究共获得542种药物作用靶点,其中党参有149个作用靶点,茯苓有67作用靶点,白术有53个作用靶点,半夏有124个作用靶点,柴胡有120个作用靶点,香附有167个作用靶点,白芍有98个作用靶点,甘松有57个作用靶点,莪术有38个作用靶点,丹参有216个作用靶点,薏苡仁有45个作用靶点,甘草有211个作用靶点,砂仁有56个作用靶点,乌梅有61个作用靶点,仙茅有37个作用靶点,淫羊藿有121个作用靶点,蛇床子有100个作用靶点,续断有70个作用靶点,桑寄生有30个作用靶点,黄柏有161个作用靶点,知母有124个作用靶点。(3)本研究发现固本通络汤作用靶点与CAG相互作用网络共涉及nodes973个,edges2739条,P<0.01,经Cytoscape软件分析网络分析功能获取网络拓扑关系,以“degree”、“紧密度(closeness)”和“介度(betweenness)”的中位数为卡值,本文 degree 为 112,closeness 为 0.49767,betweenness 为 0.002008,选取同时满足3个卡值的节点为固本通络汤的潜在靶标-CAG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节点共69个。其中degree较高的有AKT1、IL6、ALB、TP53、TNF、VEGFA、EGFR、CXCL8、STAT3、EGF、MAPK1、SRC、CASP3、IL10、MAPK8、JUN、PTGS2、MMP9、ESR1、ILIB,degree 均大于 230,P<0.05。(4)本研究从GO-BP分析从而确定靶蛋白最主要的生物学过程。针对核心靶点进行GO-BP分析获得211个生物过程信息,具有显着意义(P<0.01)的生物过程信息有201条,从中筛选基因数目≥20个基因的生物过程信息,共得到13条主要生物过程信,分别类属于:信号转导、氧化还原、RNA聚合酶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炎症反应、蛋白水解、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磷酸化。(5)本研究通过KEGG分析共富集到药物-靶点-靶点核心网络的基因通路共177条,具有显着意义的(P<0.01)有147条基因通路信息,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显着相关通路 43 条,以 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Rap 1 signaling pathway、FoxO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 的inputnumber较高,分别为36、26、18、16、16、16、16、16,涉及靶点数分别为 397、342、110、255、211、134、106、103。结论:(1)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其中Stigmasterol、quercetin、kaempferol、sitosterol、beta-sitosterol、isorhamnetin、Mairin等可能为固本通络汤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化合物。(2)通过活性成分的靶点预测筛选发现固本通络汤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多个靶点,固本通络汤主要通过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酶(Enzyme)、转运蛋白(Transporter)、细胞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酪氨酸激酶(Tyr Kinase)、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 Thrkinase)、酪氨酸磷酸酶(Tyr Phosphatase)、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离子通道(Ion channel)、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等类型靶点发挥治疗作用。(3)通过成分—靶标—疾病网络相互作用可以发现固本通络汤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多个靶蛋白、多条通路有关,同时也可以发现该处方在治疗CAG过程中与少数重要靶点有较强的联系。研究发现AKT1、IL6、ALB、TP53、TNF、VEGFA、EGFR、CXCL8、STAT3、EGF、MAPK1、SRC、CASP3、IL10、MAPK8、JUN、PTGS2、MMP9、ESR1、IL1B等靶标与固本通络汤活性成分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4)通过GO分析发现固本通络汤主要通过调节信号转导、氧化还原、RNA聚合酶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炎症反应、蛋白水解、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等过程均发挥生物学作用。(5)通过KEGG对通路分析发现固本通络汤主要通过干预Pathways in cancer、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Rap 1 signaling pathway、FoxO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等发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

李长凤[3](2019)在《薏米对薏米挂面品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营养均衡及功能作用的要求不断增强,传统的挂面营养成分单一且不均衡,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薏米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食品原料,其营养种类丰富且均衡,同时兼具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将薏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加工成新型的营养保健功能面条,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对营养型主食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薏米不含面筋蛋白且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挂面加工过程中存在成型难、易断条、易混汤等问题;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产生异味,影响其食用品质,进而影响其销售和推广。截至到目前为止,薏米对薏米挂面食用品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薏米对薏米挂面贮藏稳定性的研究更是未见报道。鉴于此,本试验首先以空白组为对照,探究了薏米粉对薏米挂面食用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薏米的主要成分淀粉与面筋蛋白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究了薏米挂面贮藏过程中食用品质和基本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期为薏米在挂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薏米对薏米挂面品质影响的研究。本试验以挂面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和色泽等食用品质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薏米品种、薏米粒度和谷朊粉添加量对不同比例薏米挂面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挝薏米挂面和贵州兴仁薏米挂面的各食用品质均无显着性差异,且均以薏米过100目筛,向面粉中添加10%、30%、50%、70%、80%的薏米,对应分别添加2%、6%、10%、14%、16%的谷朊粉时,制作出的各个比例的薏米挂面综合品质与空白对照组挂面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到薏米添加量(X)与混合体系干面筋蛋白含量(Y)的回归分析方程为Y=9.6958+0.0343X-1.8388*10-4X2(R2=0.9968),即按照此模型生产出来的不同薏米含量挂面的品质,与空白对照组挂面的品质无异。为了验证该模型是否适合其他杂粮挂面,分别制作了含30%的高粱、燕麦、荞麦、绿豆、糙米和玉米杂粮挂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干面筋蛋白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且其挂面品质与空白对照组挂面的品质均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建立的模型也能够指导其他杂粮面条的加工,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和创新。2、薏米对薏米挂面品质影响的机理研究。采用流变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技术探究了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的性能以及从分子水平上探索了面筋蛋白和薏米淀粉在复合凝胶中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薏米淀粉对面筋蛋白凝胶的持水性、黏弹特性有显着增强作用,对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吸水膨胀的淀粉颗粒充当填充剂镶嵌于面筋蛋白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中。通过添加蛋白变性试剂发现氢键、二硫键、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均参与了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热凝胶的形成,其中二硫键发挥了主要作用。随着薏米淀粉含量的增加,面筋蛋白凝胶二级结构的α-螺旋减少,β-折叠增加;蛋白分子间倾向于形成更加稳定的二硫键构型(扭式-扭式-扭式构型,即g-g-g构型);复合凝胶中二硫键、静电相互作用的贡献减小,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的贡献增加。此外,薏米淀粉的添加导致面筋蛋白凝胶的热稳定性变差,这可能与面筋蛋白中高分子量聚合体二硫键的断裂有关。总的来说,在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体系中,薏米淀粉除了作为惰性填料之外,还可以参与氢键作用并诱导面筋蛋白肽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聚集,从而导致面筋蛋白凝胶的构象和流变学特性发生改变。3、薏米挂面的贮藏稳定性研究。分别对半封闭纸包装、全封闭纸包装、全封闭PE包装的薏米添加量为10%和50%的挂面进行贮藏试验,分析自然贮藏条件下其食用品质(蒸煮品质、感官品质、色泽、质构品质)和理化指标(水分含量、脂肪含量、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的变化,以确定最佳包装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贮藏的薏米挂面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食用品质均逐渐劣变。当贮藏期超过6个月时,各处理组的薏米挂面均出现明显的酸败味并伴有虫洞现象,薏米挂面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薏米挂面的各个食用品质指标的变化与挂面各理化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与薏米挂面的各食用品质均呈极显着正或负相关性(p<0.01),说明薏米挂面中脂肪的酸败氧化程度对面条食用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与半封闭纸包装和全封闭纸包装贮藏的薏米挂面相比,以全封闭PE包装贮藏的薏米挂面酸败氧化速度较慢,可以有效的减缓挂面食用品质的劣变。综上可得,最好以全封闭PE包装贮藏薏米挂面,且贮藏期(保质期)不得超过6个月。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挂面中薏米添加量(X)与干面筋蛋白含量(Y)的回归分析方程:Y=9.6958+0.0343X-1.8388*10-4X2(R2=0.9968),并发现此模型能够用于其他杂粮挂面的生产加工;进一步研究了薏米对挂面品质影响的机理,发现薏米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淀粉除了作为惰性填料之外,还可以参与氢键作用并诱导面筋蛋白肽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聚集,从而导致面筋蛋白凝胶的构象和流变学特性发生改变;最后对薏米挂面贮藏稳定性研究发现以全封闭PE包装贮藏薏米挂面,贮藏品质最佳,但贮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张旭娜,么杨,任贵兴,崔波[4](2018)在《薏苡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薏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保健品和中成药,营养丰富且均衡,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磷、钙、铁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之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中含有脂类、酚类、醇类、酸类、醛酮类、木脂素类、腺苷等7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降血糖等生理活性,因此有加工成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保健产品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酚、黄酮、多糖等多种薏苡生物活性物质在其功能活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本文综述,以期推进薏苡高值化利用,促进薏苡深加工产业发展,进一步为功能食品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曹保红[5](2018)在《栽培薏苡种质资源材料组织培养及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文中指出薏苡(Coix lacryma-jobi L.)为禾本科(Gramine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其营养丰富、防病保健,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薏苡栽培技术、组培快繁、种质资源保护和药食作用的研究愈来愈多。薏苡遗传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生产上缺乏优质薏苡新品种,其产量及品质正在下降;缺乏不同栽培薏苡组培的系统研究,以及其不同薏苡和不同外植体的组培特性比较的研究报道,也少有其花药的观察和花药培养探索。其组培中出现的内生真菌也没有详细记录和分类。本研究以10种不同栽培薏苡培养的无菌苗为材料,分别以其根段、气生根、胚轴、上下茎段和叶盘为外植体,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根、芽分化及成苗的影响;同时观察了薏苡花粉粒形态,测定了其花粉活力,初步确定了其花粉萌发条件,了解了其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建立了薏苡花药培养及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体系;对薏苡组培中出现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真菌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子鉴定,并分析了各薏苡中内生真菌的益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用于薏苡组培的无菌苗材料的最佳方法以薏苡种仁培养无菌苗,据培养6d无菌苗发芽率和污染率,将薏苡材料分成A、B两类;A类薏苡带菌少,采用传统方式沸水浸种或10%次氯酸钠消毒20Min,经5次洗涤即可。而B类带菌多,用0.1%的升汞消毒20Min,8次洗涤后,部分薏苡仍有真菌污染。A类较B类薏苡发芽率高,生长佳,污染低,更适合作组培材料。2.薏苡组培成苗的最适条件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中,根段和叶盘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气生根和上茎段诱导出少量、疏松、继代较差的愈伤组织;胚轴和下茎段为最适外植体,较易诱导出淡黄色、透亮、紧实、继代好的愈伤组织;A、B类薏苡下茎段形成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2,4-D2 mg/L+6-BA1 mg/L和MS+2,4-D2 mg/L+6-BA0.5mg/L;两类薏苡胚轴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均为MS+2,4-D2 mg/L+6-BA1 mg/L+500 mg/LCH;最适分化培养基均为MS+NAA0.5mg/L+6-BA1.5 mg/L+GA2 mg/L;同时还发现,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早期有显着伸长现象;茎节可直接诱导出单个试管苗。表明茎段和茎节培养可扩大繁殖系数和保存薏苡种质资源。3.薏苡花粉粒特征、花粉活力、体外萌发及花药培养本研究首次对不同时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薏苡花、花粉粒的形态进行显微观察和比较,发现雄穗长度、柱头、颖果及花药镜检在不同花期有较大差异。不同时期花粉粒大小不一,呈椭球形或球形,有清楚的单个或两个细胞核,一个萌发孔。经统计10种材料都在盛花期花粉活力最大,广东、广西和河北薏苡花粉活力较大;四川白壳、蒲农一号和兴仁小白壳花粉活力较小。不同薏苡花粉体外萌发最适培养液不同,广东、广西和河北薏苡最适培养液为15%蔗糖+0.01%硼酸,其他7种为10%蔗糖+0.01%硼酸,10种薏苡以25℃培养57 h为最佳萌发期。观察薏苡初花期花药,其发育是连续的,经单核期、双核期到三核期,以不同比例并存。同一枚花药可出现不同发育时期的小孢子。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粉呈球形,仅有小液泡,该时期适合花药组织培养。薏苡在同一种培养基可同时出现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不同品种其花药诱导率差异显着,兴仁小白壳、浙薏一号、广东薏苡、广西薏苡、福建薏苡、河北薏苡、辽宁薄壳在培养基MS+2,4-D12mg/L+KT1.5 mg/L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IAA0.5mg/L+KT2 mg/L形成短小丛生芽。本文较全面研究了花粉体外萌发条件,建立薏苡花药培养及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进行薏苡花粉单倍体苗诱导和育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4.薏苡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在MS培养基中培养无菌苗5-6天后,出现内生真菌,提取转接到新鲜PDA培养基继续培养后观察。对正反面菌体特征和菌丝孢子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拍照和详细描述。采用PCR技术以ITS1、ITS4为引物、薏苡基因组DNA为模板,测序获得每一个分离菌的ITS序列,并对该序列BLAST分析,分析了序列的同一性和相似性。通过菌落形态比较并结合PCR扩增的ITS序列的分子分析,可较准确分离鉴定9种薏苡内生菌株:扩展青霉、波兰青霉、枝状枝孢菌、赤曲霉、链格孢霉、米曲霉、黄曲霉、锐顶镰刀菌、总状毛霉,还有一个菌株鉴定为镰刀菌属。其中扩展青霉、米曲霉、枝状枝孢菌和总状毛霉可产各种复合酶,在微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及发酵领域有极大应用;波兰青霉、黄曲霉、镰刀菌属和链格孢霉可产生相应毒素,危害植物、动物及人类。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添加相应抗生素、杀菌剂等防止组织培养的污染提供参考,也可丰富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库,为作物的良种培育和改良及开发新天然药物提供新思路。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了系统的薏苡组织培养技术,可保存薏苡种质资源,为其快速繁殖提供了依据。初步建立薏苡花药体外培养及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薏苡花药单倍体育种等基础性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对9种薏苡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丰富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库,也为新天然药物的发展、改善健康水平和提高薏苡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新思路。

张冬阳[6](2018)在《薏米中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薏米又称薏苡仁、薏仁米等,是家喻户晓,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多种药用成分,还包括β-、γ-两种甾醇,是药食两用的谷类食品,堪称为“禾本科之王”。其中β-谷甾醇作为植物甾醇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却很少有人研究。研究表明,摄入较多的植物甾醇,可以降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率,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癌症等。所以本课题以薏米为原料,从中提取β-谷甾醇,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并进行抗氧化性、抑菌性、抗癌等功能性的研究,以便提高薏米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更好的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薏米中的β-谷甾醇进行提取,以β-谷甾醇提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薏米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液料比17.5:1 mL/g,超声温度52℃,超声时间38 min,此条件下,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得到β-谷甾醇的提取得率为8.93 mg/g。(2)为了进一步提高β-谷甾醇的纯度,运用大孔树脂对β-谷甾醇进行纯化,比较AB-8、D-101、DA-201三种树脂的静态吸附-解析效果,再通过多种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析率高于D-101和DA-201树脂,所以选择AB-8树脂作为薏米中β-谷甾醇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薏米中β-谷甾醇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树脂用量3 g,进样浓度0.55 mg/mL,洗脱速度1 mL/min,此条件下得到β-谷甾醇回收率为85.56%。β-谷甾醇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样品的纯度由原来的13.8%提高到76.17%。经过多种方法鉴定后证明提取物中含有β-谷甾醇。薄层色谱法最佳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乙酸乙酯=50:1:1(V:V:V),各组分的比移值为0.64±0.02,位于0.40.8之间。(3)探究了β-谷甾醇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薏米中β-谷甾醇对DPPH、·OH、O2-·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也不断增强。且纯化后的β-谷甾醇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VC。薏米中β-谷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三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性,抑制率随着β-谷甾醇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黑曲霉没有抑制效果,对细菌抑制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本文最后研究了薏米中的β-谷甾醇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β-谷甾醇对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大,抑制率越高,β-谷甾醇对胃癌细胞BGC-823抑制效果较好。β-谷甾醇对T-SOD、CAT、MDA这三个指标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相关性。其中MDA和CAT呈明显负相关,T-SOD指标呈正相关。β-谷甾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发生凋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随之增加,说明凋亡率具有浓度依赖性。

李开,陈佩瑶,刘露,王灵芝[7](2018)在《薏苡仁谷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文中认为目的:从薏苡仁谷蛋白中获得高活性ACE抑制肽。方法:首先胃蛋白酶水解薏苡仁谷蛋白,进而采用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体外ACE抑制活性为筛选指标,获得具有较高活性的多肽组分。结果:最终获得组分B2在浓度0.01 mg/m L时,ACE抑制率为(73.41±1.05)%。结论:薏苡仁谷蛋白经胃蛋白酶消化后,部分组分具有较高的降压潜力,该研究为中医药源降压药的开发及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数据。

田洪星,郑晓霞,胡蝶,徐剑[8](2017)在《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薏苡仁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薏苡仁的脂肪酸及酯类、薏苡素、多糖类、低聚糖类、黄酮类、糖蛋白类、甾醇类、内酰胺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和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法、红外光谱法、指纹图谱法、生物效价法、分子生物技术法等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李志[9](2017)在《薏米饼干加工关键技术及质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薏苡仁(Coix Seed),禾本科植,薏苡属,又叫做薏仁米、薏米、苡仁等,其根、茎、叶均能为人类所利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药食同源的谷物。薏仁米不仅具有普通谷物类所含的基本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粗纤维等,同时,每100g薏苡仁中还含有核黄素0.15g、硫胺素0.23g、尼克酸2.08mg、K237mg、Ca41mg、Na3.5mg、Mn1.36mg、Mg87mg、Zn1.67mg、Cu0.26mg、Fe10.6mg、Se0.08mg、P242mg,而且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薏苡素、薏苡活性多糖、薏仁酯、三萜化合物、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镇疼等功效,是典型的“绿色食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等行业。本文研究薏苡仁原料的不同预处理(直接粉碎、膨化粉碎、焙烤粉碎)对其营养成分、功能活性物质以及饼干质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原料的最优预处理方式,在薏苡仁最优预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对饼干配方、生产工艺、产品品质及风味的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预处理对薏苡仁营养成分的影响,其中水分、蛋白质、粗纤维、淀粉含量高低依次是直接粉碎粉、焙烤粉、膨化粉;脂肪含量高低依次是焙烤粉、直接粉碎粉、膨化粉;灰分含量高低依次是膨化粉、焙烤粉、直接粉碎粉。对薏苡仁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其功能活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黄酮、活性多糖、薏苡酯含量高低依次为直接粉碎粉、焙烤粉、膨化粉。原料的三种不同预处理粉制成饼干及对照组饼干的感官评分高低依次是对照饼干、焙烤粉制成饼干、膨化粉制成饼干、直接粉碎粉制成饼干,分别是98.89、91.00、84.67、79.67;焙烤粉制成饼干与对照组饼干在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内聚性、咀嚼性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其余两种粉制成饼干均与对照组饼干差异显着,消费者对饼干的选择,既要考虑到饼干的营养成分,又要考虑到饼干的色泽、口感。最后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因素,焙烤粉碎为最优处理方式。2、为了确定薏仁饼的最优配方,以焙烤粉碎的薏苡粉为原料,通过在单因素——薏苡粉、黄油、糖、水等因素的试验基础上,并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以未添加薏仁粉的饼干为对照,以感官评分、酥脆性为考核指标,筛选出薏仁饼干最终最优配方是薏仁粉26g、低筋面粉124g、黄油29g、糖粉37g、水55g、小苏打0.5g、食盐0.5g、饴糖4.6g,在此配方下制作的饼干感官质量最好,饼干酥脆性最佳、色泽均匀、无过焦过白现象、口感松脆细腻、不黏牙、内质结构均匀。3、在薏仁饼干最佳配方的基础上探索焙烤条件对饼干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质构、色泽为考核指标;上火、下火、时间为因素;应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优化出最佳的烘烤因素:面火195℃、底火165℃、烘焙时间9min,在此条件下烘焙饼干,可以得到色泽均匀、口感松脆、香味较浓的薏仁饼干,感官评分为93分、L值56.78、a值9.56、b值25、硬度为1867.56g、内聚性0.26、弹性为0.36mm、咀嚼性为1.28mJ。4、在最优配方、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制得薏仁饼干,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水分3.8%、脂肪13.23%、蛋白质12.82%、灰分1.38%、膳食纤维1.36%,每100克薏仁饼干能为消费提供能量是1853.76千焦(KJ),在薏仁饼干中检测到了三萜化合物0.028%、薏仁活性多糖0.038%、薏苡酯0.046%,这是比普通饼干中增加的活性成分,采用GC-MS检测到薏仁饼干中的挥发性物质有60种,比对照组饼干39种增加香味成分21种。其中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和烯类,含量较高的有,乙醛0.121%、3-甲基丁醛0.127%、1-癸醛0.773%、反式-丁香烯2.42%、α-依兰烯3.157%等,薏仁饼干的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田洪星,郑晓霞,徐剑[10](2017)在《薏苡仁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薏苡仁多糖是中药薏苡仁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开发前景。为薏苡仁多糖提取工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单一提取法和协同提取法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薏苡仁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并提出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二、薏苡内酯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薏苡内酯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薏苡资源
    1.2 薏苡营养素及活性成分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
        1.2.3 脂类
        1.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1.2.5 甾醇及其衍生物
        1.2.6 多酚类
        1.2.7 其它活性成分
    1.3 薏苡药理活性与生理功能
        1.3.1 药理活性
        1.3.2 抗氧化
        1.3.3 抗炎症
        1.3.4 抗肿瘤
        1.3.5 免疫调节
        1.3.6 其它生理功能
    1.4 植物性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与调控
    1.5 红曲霉
        1.5.1 红曲霉代谢产物及其功效
        1.5.2 组学技术在红曲霉发酵中的应用
    1.6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薏米基质原料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模型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方法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薏苡种质资源品质
        2.3.2 贵州薏米产品品质
        2.3.3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方法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红曲霉活化与复检
        3.3.2 种子液制备
        3.3.3 固态发酵与产物检测
        3.3.4 亲脂性活性组分分析
        3.3.5 未知增量成分鉴定
        3.3.6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机理初探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质依赖性
        4.3.2 菌种依赖性
        4.3.3 转录组学解析
        4.3.4 蛋白组学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精油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方法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红曲薏米精油品质
        5.3.2 红曲薏米精油食用安全性
        5.3.3 红曲薏米精油功能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图版

(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范畴与历史沿革
        2 病因
        2.1 外邪犯胃
        2.2 药食伤胃
        2.3 情志失和
        2.4 体虚久病
        3 病机
        4 治疗
        4.1 名医经验
        4.2 分型论治
        4.3 分法论治
        4.4 中成药治疗
        4.5 其他治疗
        5 实验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周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
        1 病因病机认识
        1.1 脾肾不足是“胃痞”发病的内在原因
        1.2 寒凝、气滞、痰湿、瘀血是“胃痞”发病的始动因素
        1.3 胃络瘀阻是“胃痞”发展的必然阶段
        2 固本通络治疗CAG
        2.1 固本通络法的理论基础与运用
        2.2 固本通络汤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3 固本通络法前期临床研究基础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
        1.2 胆汁反流
        1.3 饮食与环境
        1.4 自身免疫
        1.5 血管活性因子改变
        1.6 药物
        1.7 吸烟与饮酒
        2 发病机制
        2.1 氧化—抗氧化失衡
        2.2 JAK/STAT信号通路
        2.3 NF-κB信号通路
        2.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2.5 Hedgehog信号通路
        2.6 PI3K/Akt信号通路
        2.7 ERK/MAPK信号通路
        3 诊断
        3.1 内镜诊断
        3.2 病理诊断
        3.3 相关指标
        4 治疗
        4.1 根除H.pylori
        4.2 保护胃黏膜
        4.3 其他药物
        4.4 内镜下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四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
        1 网络药理学概述
        2 网络药理学方法
        2.1 药物组网络及其相关数据库
        2.2 疾病组网络及其相关数据库
        2.3 分子相互作用组网络及其相关数据库
        2.4 复杂网络可视化
        3 中医药与网络药理学
        3.1 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
        3.2 网络药理学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3.3 网络药理学与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
        3.4 网络药理学与中药方剂毒理学的研究
        3.5 网络药理学与中药复方新药的开发
        4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研究一 固本通络汤化学成分检索和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固本通络汤药物-靶点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固本通络汤活性成分-靶点-CAG网络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核心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1 固本通络法与固本通络汤
        2 固本通络汤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3)薏米对薏米挂面品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薏米的研究进展
        1.1.1 薏米概述
        1.1.2 薏米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1.1.3 薏米的开发利用现状
        1.1.4 薏米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挂面的研究进展
        1.2.1 挂面概述
        1.2.2 面条品质评价方法
        1.2.3 挂面中组成成分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1.3 立题依据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薏米粒径和谷朊粉添加量对薏米挂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分析测定方法
        2.1.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薏米粒径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2.2.2 谷朊粉添加量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2.2.3 模型建立
        2.2.4 模型的验证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性能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测定方法
        3.1.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面筋蛋白和薏米淀粉的组分测定
        3.2.2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的持水性分析
        3.2.3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配体系热凝特性的分析
        3.2.4 稳定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结构的分子间作用力
        3.2.5 不同薏米淀粉添加量下面筋蛋白凝胶拉曼光谱分析
        3.2.6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的分子间作用力
        3.2.7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中面筋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3.2.8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中面筋蛋白的荧光光谱分析
        3.2.9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热力学分析
        3.2.10 面筋蛋白-薏米淀粉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包装方式对薏米挂面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分析测定方法
        4.1.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薏米挂面贮藏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变化
        4.2.2 薏米挂面贮藏过程中基本理化指标的变化
        4.2.3 薏米挂面贮藏过程中各理化指标与食用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4.2.4 薏米挂面保质期推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4)薏苡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薏苡的功能成分及生理活性
    2.1 酚类
    2.2 多糖
    2.3 薏苡仁油
    2.4 其他功能成分
3 薏苡应用研究现状
4 结论

(5)栽培薏苡种质资源材料组织培养及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薏苡简介
        1.1.1 薏苡营养价值
        1.1.2 薏苡药用价值
        1.1.3 薏苡综合利用价值
        1.1.4 薏苡的种质资源研究
        1.1.5 薏苡产业发展及栽培现状
    1.2 植物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
        1.2.1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及过程
        1.2.2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
    1.3 薏苡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1.3.1 外植体的取材及预处理
        1.3.2 不同营养器官组织培养体系研究
        1.3.3 薏苡花药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1.4 薏苡内生菌污染研究
        1.4.1 组织培养中内生菌污染的研究
        1.4.2 薏苡内生真菌鉴定及研究进展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薏苡不同营养外植体组织培养特性系统研究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
        3.2.1 无菌苗培养消毒条件的优化
        3.2.2 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3.2.3 根、芽诱导及成苗
        3.2.4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无菌苗培养消毒条件的优化
        3.3.2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3.3.3 根、芽的诱导及成苗
        3.3.4 茎节形成新的植株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薏苡花药体外萌发及花药培养
    4.1 材料、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不同时期薏苡花、花粉粒的形态观察
        4.2.2 不同花期花粉活力的测定
        4.2.3 花粉粒体外萌发特征
        4.2.4 花粉体外萌发最适条件确定
        4.2.5 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观察鉴定
        4.2.6 花药处理及培养条件
        4.2.7 花药培养中诱导物的诱导、增殖及再分化成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花期花粉粒的着色情况
        4.3.2 不同花期的花粉活力测定
        4.3.3 花粉粒体外萌发特征
        4.3.4 花粉粒体外萌发最适条件
        4.3.5 花粉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观察
        4.3.6 花药培养中的诱导物及分化
        4.3.7 不同薏苡诱导物诱导
    4.4 讨论
第5章 薏苡组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5.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5.2 方法
        5.2.1 真菌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5.2.2 菌株显微形态观察
        5.2.3 分离菌株的ITS分子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分析
        5.3.2 内生真菌的ITS分子鉴定分析
        5.3.3 薏苡内生真菌的益害分析
    5.4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6)薏米中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1.1 薏米
        1.1.1 薏米的成分分析
        1.1.2 薏米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甾醇
        1.2.1 常见植物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分析
        1.2.2 甾醇的性质、结构、种类
        1.2.3 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
        1.2.4 植物甾醇的提取方法
        1.2.5 植物甾醇的检测方法
    1.3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析方法
        1.3.1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
        1.3.2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1.3.3 DNA梯状带电泳检测法
        1.3.4 台盼蓝染色法
        1.3.5 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薏米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单因素实验
        2.1.4 响应面实验
        2.1.5 β-谷甾醇含量的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单因素实验
        2.2.2 响应面优化实验
        2.2.3 交互作用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薏米中β-谷甾醇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析
        3.1.4 薏米中β-谷甾醇纯化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3.1.5 响应面实验设计
        3.1.6 AB-8大孔树脂纯化效果的评价
        3.1.7 薏米中β-谷甾醇的分析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孔树脂的筛选
        3.2.2 单因素实验
        3.2.3 响应面优化实验
        3.2.4 AB-8大孔树脂纯化效果的评价
        3.2.5 薏米中β-谷甾醇的分析鉴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薏米中β-谷甾醇的功能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4.2.2 抑菌效果的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薏米中β-谷甾醇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
        5.1.1 细胞株
        5.1.2 仪器与试剂
        5.1.3 方法
        5.1.4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5.1.5 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
        5.2.2 划痕实验
        5.2.3 细胞活力鉴定
        5.2.4 抗氧化能力测定
        5.2.5 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7)薏苡仁谷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方法
        1.3.1 薏苡仁谷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1.3.2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1.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1.3.4 ACE抑制活性测定
        1.3.5 多肽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薏苡仁谷蛋白酶解物 (≤3KD组分) ACE抑制活性评价
    2.2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2.3 RP-HPLC色谱分离纯化
3 讨论

(8)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薏苡仁的化学成分
    1.1 脂肪酸及酯类
    1.2 薏苡素
    1.3 多糖类
    1.4 低聚糖类
    1.5 黄酮类
    1.6 内酰胺类
    1.7 甾醇类
    1.8 三萜类
    1.9 糖蛋白
    1.1 0 其他成分
2 薏苡仁的质量控制
    2.1 薄层色谱法
    2.2 分光光度法
    2.3 液相色谱法
    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5 红外光谱法
    2.6 指纹图谱法
    2.7 生物效价法
    2.8 分子生物技术鉴别法
3 小结与展望

(9)薏米饼干加工关键技术及质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薏米的研究进展
        1.1.1 薏苡资源概况
        1.1.2 薏苡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1.1.2.1 薏苡仁蛋白质
        1.1.2.2 薏苡仁多糖
        1.1.2.3 薏苡仁脂肪酸
        1.1.2.4 薏仁素
        1.1.2.5 薏仁米矿质元素含量
        1.1.2.6 三萜类化合物
        1.1.3 薏仁米药理作用的研究
        1.1.3.1 抗肿瘤作用
        1.1.3.2 薏苡仁降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1.1.3.3 抗炎镇痛作用
        1.1.3.4 其它功能作用
        1.1.4 薏苡仁加工研究进展
        1.1.4.1 薏苡仁保健酒
        1.1.4.2 薏苡仁醋
        1.1.4.3 薏仁米面条
        1.1.4.4 薏米乳品及饮料
    1.2 饼干的研究进展
        1.2.1 饼干概况
        1.2.2 饼干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2.3 饼干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薏苡仁预处理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1 实验材料
        2.1.1.2 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3.1 三种不同方法对薏苡仁的预处理
        2.1.3.2 三种预处理原料的薏苡饼干制作
        2.1.4 理化指标及品质指标的测定
        2.1.4.1 理化指标的测定
        2.1.4.2 薏仁饼干产品质量的检测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不同方法对薏苡仁的预处理结果
        2.2.2 薏苡仁主要营养与功能成分含量分析
        2.2.2.1 薏苡仁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2.2.2.2 不同预处理对薏苡仁中主要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
        2.2.3 不同预处理薏苡仁粉做成饼干的物理特性影响
    2.3 本章小结
        2.3.1 三种不同预处理对原料营养成分影响
        2.3.2 三种不同预处理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薏仁饼干制作配方优化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薏仁饼干制作工艺流程
        3.2.2 工艺要点
        3.2.2.1 原辅材料处理
        3.2.2.2 面团调制
        3.2.2.3 静置
        3.2.2.4 成型
        3.2.2.5 烘烤、冷却
        3.2.3 薏仁饼干产品质量的测定
        3.2.3.1 薏仁饼干质构的测定
        3.2.3.2 薏仁饼干的感官评分
        3.2.3.3 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相关指标测定
        3.2.4 单因素实验
        3.2.4.1 薏仁粉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2.4.2 黄油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2.4.3 糖粉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2.4.4 水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2.5 响应面试验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
        3.3.1.1 薏仁粉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3.1.2 黄油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3.1.3 糖粉用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3.1.4 水的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3.2 响应面法优化薏仁饼干配方工艺参数
        3.3.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3.3.2.2 感官评分的回归方差分析
        3.3.2.3 感官评分的响应面图及其等高线分析结果
        3.3.2.4 以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的饼干配方优化结果及验证
        3.3.2.5 酥脆性的回归方差分析
        3.3.2.6 酥脆性的响应面图及其等高线分析结果
        3.3.2.7 以酥脆性为考核指标的饼干配方优化结果及验证
        3.3.3 薏仁饼干配方工艺参数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薏仁饼干焙烤工艺条件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薏仁饼干制作
        4.2.2 薏仁饼干色泽的测定
        4.2.3 薏仁饼干质构的测定
        4.2.4 薏仁饼干的感官评分
        4.2.5 单因素实验
        4.2.5.1 烘烤面火温度对薏仁饼干品质的影响
        4.2.5.2 烘烤底火温度对薏仁饼干品质的影响
        4.2.5.3 烘烤时间对薏仁饼干品质的影响
        4.2.6 响应面试验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实验
        4.3.1.1 面火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4.3.1.2 底火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4.3.1.3 烘焙时间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4.3.2 响应面法优化薏仁饼干烘焙工艺参数
        4.3.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4.3.2.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4.3.2.3 感官评分的响应面图及其等高线分析结果
        4.3.2.4 响应面优化薏仁饼干的最优烘焙条件及验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薏仁饼干品质及风味的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工艺流图
        5.2.2 薏仁饼干制作
        5.2.3 薏仁饼干品质的测定
        5.2.3.1 薏仁饼营养成分的测定
        5.2.3.2 薏仁饼活性成分的测定
        5.2.3.3 薏仁饼干风味物质的测定
        5.2.3.4 薏仁饼干卫生指标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薏仁饼干与对饼干的结果图
        5.3.2 薏仁饼干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5.3.3 薏仁饼干功效物质的测定结果
        5.3.4 薏仁饼干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
        5.3.5 薏仁饼干卫生测定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薏苡仁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一提取方法
    1.1 水提法
    1.2 加压溶剂提取法
    1.3 亚临界水提取法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5 微波辅助提取法
2 协同提取方法
    2.1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
    2.2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法
    2.3 微波辅助酶提取法
3 小结与展望

四、薏苡内酯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D]. 曾海英. 贵州大学, 2021(11)
  • [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程若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3]薏米对薏米挂面品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 李长凤. 西南大学, 2019(12)
  • [4]薏苡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张旭娜,么杨,任贵兴,崔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7)
  • [5]栽培薏苡种质资源材料组织培养及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D]. 曹保红. 西南大学, 2018(01)
  • [6]薏米中β-谷甾醇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 张冬阳. 锦州医科大学, 2018(10)
  • [7]薏苡仁谷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J]. 李开,陈佩瑶,刘露,王灵芝. 中医药学报, 2018(01)
  • [8]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田洪星,郑晓霞,胡蝶,徐剑.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7)
  • [9]薏米饼干加工关键技术及质量分析研究[D]. 李志. 贵州大学, 2017(03)
  • [10]薏苡仁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 田洪星,郑晓霞,徐剑.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2)

标签:;  ;  ;  ;  ;  

薏苡内酯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