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

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

一、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1](2021)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观念明显提升。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目的在于增加绿植覆盖,发挥涵养水源与防风固沙的作用,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但是,在具体退耕还林还草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基于此,笔者概述了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原因,阐述了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发展因素,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大量实践表明: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世东,陈应发[2](2021)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监测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重点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回顾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监测评估现状与结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监测评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区域布局,并从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监测工作、完善监测评估机制、修订综合监测评估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张秋梦[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把握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实现粮食生产空间的永续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与利用多种地形因子,从数量、质量与空间格局三个维度,首先分析1980-2018年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总体变化特征,然后解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总体变化特征,最后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变化特征;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其路径(数量)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如下:(1)1980-2018年粮食生产空间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均在18%以上,整体变化不大,且呈东减西增、南减北增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粮食生产空间内部转换频繁且地理分布显着,粮食生产空间转出面积达6485万hm2,其收缩范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黄淮海平原区,并且在不断扩大;粮食生产空间转入面积为6680万hm2,扩张范围从东北平原地区逐渐扩张到西部地区。(2)1980-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有所下降。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明显收缩,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变化最为显着;而低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则呈增加态势,分别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北平原区;中低潜力与中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变化不大。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整体造成粮食生产空间的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损失的生产潜力较新增粮食生产空间高出3.4%左右。(3)近4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粮食生产空间的规模逐渐变小,形状趋于复杂,相隔距离逐渐变远,导致粮食生产空间破碎化加剧。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心整体向南移动,但迁移距离不远,处在面积加权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指标分布低值区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指标分布高值区的重合区域(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心不断向东北移动,迁移幅度相对较大,与大量中潜力、中高潜力与高潜力等级的优质粮食生产空间被占用密切相关。(4)在1980-201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是引起粮食生产空间收缩的主要路径,其面积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总面积的6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东北平原区、宁夏和青海省变化最为显着;退耕还林还草主要造成了中低潜力、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流失,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8亿吨;退耕还林还草在低、中低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优势明显,且其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毁林垦草是造成粮食生产空间扩张的主要路径,约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扩张面积的75%,在东北平原区的南部、宁夏与新疆、青藏高原区与云贵高原区扩张最为明显;毁林垦草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引起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1.85亿吨;毁林垦草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分布一致。建设用地扩张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面积的25%,在东部沿海地区增长最为明显;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3亿吨,;建设用地扩张在低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且其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建设用地复垦占到新增粮食生产空间的12.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与青海省的增幅尤为显着;建设用地复垦主要引起了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造成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0.57亿吨;建设用地复垦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分布一致。(5)单一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海拔因素是影响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垦草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科技水平、人口与经济因素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与复垦的主要原因;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叠加作用对粮食生产重构及其路径的影响比单纯的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要更为显着。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4](2021)在《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21个省1121户退耕农户在1998~2018年间6个退耕还林政策关键年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方面评估退耕还林的动态减贫效应。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实现了动态持续减贫,从1998年到2018年,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显着下降,退耕还林平均降低收入贫困发生率7.52个百分点,减贫贡献率接近30%。计量分析结果证实,退耕还林补助和退耕地收入显着地降低了退耕农户的贫困发生率。随着退耕补助标准降低,退耕还林减贫的贡献总体趋于降低。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减贫作用趋于增强,与退耕还林减贫措施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了不复耕、不返贫的底线。由是,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需持续推动农村减贫。退耕补助减贫效应显着但属于阶段性,从长期看,农村减贫总体仍依赖于经济发展。

丁振民[5](2021)在《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提出有效性是生态补偿项目可行性与持续性评估的重要标准,包含环境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两个方面。然而,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覆盖范围最广、财政投资最多的生态补偿项目,由于中国农户生产呈现出耕地面积小且分散的典型特点,其有效性难以在农户层面的调研予以反映。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变化探测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领域,可以通过衡量景观层面特定时间段内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主要的自然学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描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及其时空差异,而对于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特别是对成本有效性的关注不够。另外,对于工程作用范围、林草空间配置、区域投资选择、林种投资结构以及交易模式等方面研究的仍存一些改进空间。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经济学、生态学以及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的优势对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进行研究,包含环境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两个方面。对于环境有效性,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探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其次,总结土地利用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动机,并设计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模型考察退耕还林工程作用范围的有效性。其次,在利用处理效应模型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的边际贡献的基础之上,构建相对优势指数用以评价林草空间配置的有效性。对于成本有效性,首先运用带有虚拟变量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陕西省不同空间尺度(流域、自然地理分区以及县区)的财政投资效率用以识别具有高回报率的投资区域;其次,考察林种投资对植被恢复的边际贡献及其空间异质性,并分析林种投资之间的替代效应;以植被恢复为目标,以成本有效性最大化为原则,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林种投资的最优结构;最后,分析了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的优势以及可行性,并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下构建了生态退耕的定价理论模型,为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建立跨区域的横向交易模式提供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土地利用转移具有理性动机,并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在经济刺激条件下,耕地会向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城乡建设用地转移;而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推动下,耕地会选择向具有低转换成本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转移。在1990~2000年间,陕西省土地利用转移过程沿着“未利用地?草地?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流进行转移;而在2000~2015年间,其土地利用转移过程沿着“耕地?林、草地”的生态流和“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流进行转移。由于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较高,其转出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城乡建设用地转出的收益;无论外部是否存在经济机会或者生态环境政策的干预,城乡建设用地很难向其他用地类型转出。(2)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环境有效性,但是其作用范围主要在陕北高原,并且陕北高原存在严重的林草空间错配。2000~2015年间,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7.096亿元,是1990~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的3.5倍,但“资金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转化率仅为10.28%左右。2015年陕西省植被NDVI值为0.831,相比2000年增长了15.097%;黄河流域的植被NDVI平均增长率约为长江流域的3.042倍;并且植被NDVI重心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退耕还林工程在北方的实施效果好于南方,但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由于造林规模减少以及复垦等原因导致植被存在退化的风险。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判断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作用范围。陕西省1990~2000年间由破坏型因子主导,而在2000~2015年间由生态保护型因子为主导;特别是陕北高原最主要敏感因子是“耕地?草地”与“耕地?林地”,说明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在陕北高原起到一定的生态保护作用。在反事实框架下,陕北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植被NDVI值比非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植被NDVI值平均高0.0426,并且退耕还林的边际贡献是退耕还草边际贡献的1.8717倍。通过相对优势指数可以比较准确地设计更为有效的林草空间配置方案。陕北高原适宜退耕还林的地区主要布在南部地区,特别是黄龙县、黄陵县、富县以及宜川县等县(区),而其他区域适合退耕还草。值得注意的是,吴起县、安塞县、志丹县、子长县等重点退耕还林工程区存在严重的林草空间错配,这些区域应该选择退耕还草而不是退耕还林。(3)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有效性存在改进的机会。从投资区域选择来看,相对于南方地区(陕南山区)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更具有成本有效性,但北方地区的吴起县、安塞县以及志丹县等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存在财政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林种投资选择来看,生态林投资比经济林投资在促进植被恢复方面更具有成本有效性;并且生态林投资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或陕北高原、关中平原)比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或陕南山区)效果更为显着;另外,两类林种投资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无疑会加剧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的损失;当退耕还林工程全部投资生态林时,其成本有效性达到最大;从交易模式来看,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更具有优势,并且在陕西省具有可行性。陕西省生态退耕的机会成本总体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另外,陕西省生态退耕补偿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以及安康盆地,总体与耕地分布的格局较为相似,并且与具有高生态退耕机会成本地区的分布较为一致;而耕地生态受偿区主要与高原、山地以及丘陵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且总体上位于具有低生态退耕机会成本的区域。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政府需要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方案,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区域瞄准性,并且引导工程参与者在有效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类型。其次,在现有的支付标准下,陕西省应该重点财政投资于北方地区(陕北高原或者黄河流域),而南方地区(陕南山区)应该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策略,或按照“绩效支付法”对区域进行补偿,降低陕南山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标准或者投资规模,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应加强财政绩效评价与监督。其次,政府应谨慎对待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的变化,以防范生态恶化的可能;应该提高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相对补贴标准,而降低种植经济林的相对补贴标准,激励更多的农户选择种植生态林而不是种植经济林。最后,国家应逐步转变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体制,探索并建立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自治格局。

易立彪[6](2021)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林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能够净化水质和空气。我国虽然一直都十分重视退耕还林还草,但是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其工作质量。基于此,以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核心开展研究,分析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杨帆[7](2021)在《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云南省巧家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工程建设成效。本文在充分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县域基本信息以及该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统计学知识和比较分析法,对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升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得出以下结论:(1)巧家县土地类型多样化。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9400hm2,其中耕地总面积为74878.8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42%,林业用地达178500.9hm2,占总面积的55.9%;有林地面积72580.8hm2,占国土面积的22.7%;疏林地14.9hm2;灌木林地面积80609.0hm2,占国土面积的25.2%。但坡耕地的比例较大,15度—25度的土地大约23951.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99%。(2)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巧家县自2002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积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400hm2,配套荒山造林11133.3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造特色经济林11120hm2,退耕还林以来,巧家县的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逐步合理化、多元化。退耕还林工程尤其在2014年—2019年期间实现了高效增长,2018年达到峰值相比前后年份平均增长4.2个百分点。(3)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显着。巧家县2012—2018年退耕还林期间,粮食总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每亩地粮食产量由250公斤,提高到了400公斤;粮食总产量提升了20%;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666.6hm2,农民实现产值5亿余元;花椒种植20466.6hm2,实现产值近5.5亿元;芒果和蚕桑共种植84533.3hm2,实现产值近9.6亿元;板栗种植566.6hm2,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几项产业达到近21亿元。生态建设方面,2015—2019年巧家县的乔木、灌木、乔灌木培育规模增量较大,2015年三类林木的培育总量为1133.3hm2,2016年为666.7hm2,2017年为2000hm2,2018年为10000hm2,2019年为8579hm2。对比2015年和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生物量和枯落物总量,2019年不同造林地生物总量为149.9t/hm2,比2015年的143.4t/hm2增长了6.5t/hm2;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枯落物总量为145.7t/hm2比2015年的105t/hm2增长40.7t/hm2。在水土保持、预防自然灾害,调节局地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方面,能源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截止2018年巧家县累计建设沼气池42104口,节柴灶7.57万眼,推广太阳能37804m2;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和自觉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巧家县退耕还林问题犹存。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政策落实不充分,宣传工作不到位、工程实施保障性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地区实际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杨庆楠,徐金忠,李志飞[8](2020)在《关于黑龙江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分析了黑龙江省15°以上坡耕地现状,明确可退耕地情况,总结了国家最新退耕还林还草相关配套政策。并提出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期为顺利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宋慈[9](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认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庄少豪[10](2020)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植被得到全面迅速恢复,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宏伟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阻碍了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资源丰富但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植被变化情况,优化生态建设结构以造福人类。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统计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来植被变化情况,根据实地考察数据及模型参数经验值,采用InVEST模型评估1980~2015年黄土高原的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量。本文基于ArcGIS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侵蚀类型区域、不同植被状况下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探究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黄土高原1980~2015年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该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以草地向未利用地和耕地变化较为主要,2000年以后主要以耕地变林地为主,2000~2010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影响,有大量林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与草地,尤其耕地转化面积最大;2010~2015年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幅度显着增加;2000年以后建筑用地持续扩张。再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研究期内植被覆盖整体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NDVI在研究期内小波动中稳步增长,植被有所改善;NDVI变化浮动趋势与降水量具有一致性,可预测黄土高原2018年以后植被覆盖依然还会随降水量变化小幅度稳步增长。通过分析NDVI变异度以及变异等级发现弱变异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中东部以及关中地区,变异面积占29.71%;中等变异主要分布在内蒙、宁夏、甘肃以及陕北地区,变异面积占70.28%;只有陕西榆林和内蒙古西部有小范围的强变异,仅占总面积的0.01%。通过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变异系数分析,NDVI中等变异和强变异主要是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及高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以来黄土高原NDVI重心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有快有慢。2015~2018年转移距离长达15.78千米,结合变异等级分布情况,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重心变化情况呈现向风沙区以及丘陵沟壑区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移动的趋势,植被恢复效果明显。(2)评估了 198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以及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及其变化情况,黄土高原各年产水量均呈现东南部远远大于西北部,耕地的产水量最多;其中1990年的平均产水量为五年中的最高,达到122.421mm,从产水量平均值来看整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也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整体趋势;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保持量最多。从平均值来看保土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00以后,林草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其中以林地最为突出。固碳服务功能量以林草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林草总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为明显,而2010~2015年林草总面积虽然减少,但固碳总量却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该年草地向林地转化面积较大。(3)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不同侵蚀类型区服务功能水平进行评估,除河谷平原区外,保土量自2000年后均呈明显增长势,高塬沟壑区增加最多,风沙区增幅比例最大,达到113%之多;除河谷平原区外植被覆盖变异度大地区保土和固碳服务水平也提高更多;且河谷平原区作为主要粮食产区可能由于耕作制度以及城市化影响导致保土和固碳水平不高。评估侵蚀分区的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发现黄土高原各分区林草总面积决定保土功能水平,林地面积占比决定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基于像元尺度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黄土高原保水保土服务均随NDVI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产水量在NDVI为0.7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不再增长甚至下降,主要由于当植被覆盖达到某一阈值产水量整体呈耗水势;保土量则在NDVI值接近0.8时有增加速率明显加大的趋势;降水量作为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产水量,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间接提高保土和固碳功能。人类因素对服务功能影响主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对服务功能的提高作用和人类开采矿产、城市建设等活动对其的削弱作用;应合理搭配耕作、植树造林及城市化关系以达到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本文对为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条件下植被恢复的最优水平及阈值等并没有做细致分析,需对其权衡做进一步研究。

二、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原因
    1.1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活
    1.2 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2 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发展因素
    2.1 政策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2.2 地方政策推广与实施
    2.3 农民对相关政策支持程度
3 退耕还林还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3.1 优化空气质量
    3.2 控制和预防水土流失
    3.3 修复土壤
    3.4 丰富植物类型
4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
    4.1 确保政策实施效率
    4.2 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4.3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
    4.4 有效解决农民生计问题
    4.5 补充产权制度
    4.6 发挥补偿机构作用
    4.7 完善市场支撑体系
5 结束语

(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监测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历程
    1.1 2013年6个重点省区监测评估
    1.2 2014年长江与黄河中上游13个省区监测评估
    1.3 2015年北方沙化地区10个省区监测评估
    1.4 2016年全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1.5 2017年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2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现状
    2.1 全面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
    2.2 制定了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总体方案
    2.3 明确了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
    2.4 监测评估结果
        1)生态价值高达14 168.64亿元/年。
        2)经济价值为2 554.92亿元/年。
        3)社会价值为7 326.97亿元/年。
    2.5 比较分析
3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展望
    3.1 基本思路
    3.2 基本方法
        1)依托国家级站。
        2)扶持地方站。
        3)新建部分站。
    3.3 区域布局
4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的思考与建议
    4.1 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监测工作
    4.2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机制
    4.3 修订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监测评估标准
    4.4 整合有关监测评估资源
    4.5 加强综合监测能力体系建设
    4.6 借鉴国内外监测评估经验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1.2.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研究进展
        1.2.3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地形梯度差异研究进展
        1.2.4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GAEZ)
        2.3.2 景观格局指数
        2.3.3 重心迁移模型
        2.3.4 地形因子梯度等级的划分
        2.3.5 地理探测器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特征
    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
        3.1.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变化
        3.1.2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特征
    3.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
        3.2.1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变化
        3.2.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特征
    3.3 粮食生产空间格局重构
        3.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景观格局重构特征
        3.3.2 粮食生产空间的重心迁移特征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特征
    4.1 退耕还林还草
        4.1.1 退耕还林还草的数量特征
        4.1.2 退耕还林还草的质量特征
        4.1.3 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4.2 毁林垦草
        4.2.1 毁林垦草的数量特征
        4.2.2 毁林垦草的质量特征
        4.2.3 毁林垦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4.3 建设用地扩张
        4.3.1 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特征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质量特征
        4.3.3 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4.4 建设用地复垦
        4.4.1 建设用地复垦的数量特征
        4.4.2 建设用地复垦的质量特征
        4.4.3 建设用地复垦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第五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退耕还林还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毁林垦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3 建设用地扩张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建设用地复垦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的之处
第二章 概念、理论与评估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有效性
        2.1.2 林种
        2.1.3 交易模式
        2.1.4 生态系统服务
        2.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生态资本理论
        2.2.3 科斯产权定理
    2.3 有效性评估框架
        2.3.1 判定标准
        2.3.2 政策分析
        2.3.3 研究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环境成效概述
    3.1 研究区介绍
        3.1.1 地理气候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3.2.1 实施历程
        3.2.2 投资与造林情况
    3.3 环境成效概述
        3.3.1 森林资源
        3.3.2 土地利用结构
        3.3.3 水土流失治理
        3.3.4 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作用范围有效性识别
    4.1 理论分析
        4.1.1 土地利用转移路径假说与经济学解释
        4.1.2 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的理论模型设计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3 结果分析
        4.3.1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4.3.3 工程作用范围有效性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草空间配置有效性分析
    5.1 林草空间配置有效性的理论模型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5.3 研究结果
        5.3.1 陕北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
        5.3.2 陕北高原的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特征
        5.3.3 林草配置有效性评价
        5.3.4 林草空间配置设计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投资选择有效性评价
    6.1 工程财政投资效应分析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6.2.1 研究方法
        6.2.2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工程财政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
        6.3.2 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特点
        6.3.3 区域投资选择有效性评价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林种投资结构有效性研究
    7.1 农户林种选择偏好分析
    7.2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变量设计
    7.3 研究结果
        7.3.1 工程经济林和生态林投资状况
        7.3.2 投资结构的门槛效应分析
        7.3.3 林种投资结构的有效性评价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交易模式有效性改进
    8.1 理论分析
        8.1.1 横向和纵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有效性比较分析
        8.1.2 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运行机理分析
        8.1.3 横向交易模式下生态退耕差异化定价模型
    8.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8.2.1 研究方法
        8.2.2 数据处理与来源
    8.3 结果分析
        8.3.1 耕地生态足迹的价值生产弹性估计
        8.3.2 生态退耕机会成本的时空分布
        8.3.3 生态退耕补偿金额的时空变化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性
2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现状
3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科学规划
    3.2 未深刻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
    3.3 不注重退耕还林还草地块的后期管理
4 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有效推进的对策
    4.1 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目标
    4.2 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4.3 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技术指导
    4.4 加强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宣传
    4.5 提高整地选苗工作的实效性
5 结语

(7)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方法
        1.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二章 巧家县基本情况
    2.1 巧家县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2 巧家县自然资源及特点
        2.2.1 气候资源
        2.2.2 土地资源
        2.2.3 林业资源
    2.3 巧家县社会经济情况
    2.4 巧家县退耕还林现状
第三章 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3.1.1 气候资源方面
        3.1.2 土地资源方面
        3.1.3 林业资源方面
    3.2 经济效益
        3.2.1 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
        3.2.2 经济收入情况
        3.2.3 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3.3 社会效益
        3.3.1 能源利用结构方面
        3.3.2 退耕区民众生态意识方面
        3.3.3 巧家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第四章 巩固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策略分析
    4.1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4.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
    4.3 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
    4.4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
    4.5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关于黑龙江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省15°以上坡耕地现状
    1.1 满足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条件
    1.2 黑龙江省15°以上坡耕地现状
2 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政策
    2.1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政策
    2.2 其他补助政策
    2.3 其他配套政策
3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还草面对的挑战和对策
    3.1 挑战
        3.1.1 群众生态意识不强,补助标准吸引力不大,农民退耕意愿不强
        3.1.2 政府扶持配套政策不够,坡耕地退耕难,退耕地块零散
        3.1.3 考评问责机制不健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效果打折扣
        3.1.4 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发难,缺少技术研发投入
    3.2 对策
        3.2.1 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宣传力度
        3.2.2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配套扶持政策
        3.2.3 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考评问责机制
        3.2.4 强化退耕还林还草科技支撑

(9)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内涵与发展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3.3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模型原理介绍
    3.1 模型介绍及意义
    3.2 模型原理介绍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3.2.2 产水量模块
        3.2.3 土壤保持模型
        3.2.4 气候调节:固碳
4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分析
    4.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分析
        4.1.2 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
    4.2 植被变化规律分析
        4.2.1 NDVI年际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类型平均NDVI变化规律
        4.2.3 NDVI变异度分析
        4.2.4 NDVI重心转移分析
    4.3 NDVI随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分析
        4.3.1 NDVI随降水量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分析
        4.3.2 黄土高原降水量与NDVI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规律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1.1 产水量评估结果
        5.1.2 土壤保持模块评估
        5.1.3 固碳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局Moran指数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集聚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植被恢复作用影响及其响应关系
    6.1 不同侵蚀分区的各类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变化
    6.2 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6.3 退耕还林还草以来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回归分析
    6.4 不同土地利用植被恢复特征
    6.5 生态恢复对耕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1 生态恢复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2 生态恢复对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3 生态恢复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 植被恢复制约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1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2 人类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王刚. 南方农机, 2021(24)
  • [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监测进展与展望[J]. 李世东,陈应发. 林业资源管理, 2021(05)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秋梦. 西北大学, 2021(12)
  • [4]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J].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 中国农村经济, 2021(05)
  • [5]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丁振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易立彪. 南方农业, 2021(09)
  • [7]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杨帆. 广西大学, 2021(12)
  • [8]关于黑龙江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几点思考[J]. 杨庆楠,徐金忠,李志飞. 防护林科技, 2020(07)
  • [9]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D]. 庄少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