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一、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正阳[1](2020)在《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肿瘤第五位,而其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绝大多为进展期胃癌,伴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风险,生存率不足20%。然而,早期确诊的病人大多数可通过内镜或手术切除,然后进行放疗和化疗,从而使5年生存率达到90%。此外,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等,由于缺乏肿瘤靶向性、存在全身系统性毒性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的应用及疗效。因此,对于实现胃癌精准治疗,寻找早期诊断方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生物这一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医学可以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许多潜在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优势:1)纳米颗粒可以被生物分子功能化,使其能够靶向肿瘤组织,定位于目标病灶;2)纳米颗粒通常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包裹或添加配方来克服普通化疗药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的问题;3)纳米颗粒具有新颖的物理性质,如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可用于生物成像;4)纳米颗粒通常由数千个具有高表面积的物质组成,因此可以携带更高的治疗载荷,对肿瘤组织杀伤更为严重;5)纳米颗粒可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在肿瘤部位有效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器官非特异性毒性。但是,由于不同的纳米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和半衰期等。因此,如何将纳米药物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一个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针对于目前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不足,晚期治疗副作用严重及预后差的问题,应用纳米医学技术,设计制备可用于胃癌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纳米颗粒,通过对胃癌的靶向成像,联合光疗,并把制备的纳米探针应用于胃癌的异位移植瘤模型,为解决目前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Mn3O4@MSNs@IR780),可以同时实现近红外下的胃癌诊断以及氧气释放下线粒体靶向的胃癌增强光动力治疗。Mn3O4作为门卫,阻断载有光敏剂IR780的MSNs通道。此纳米颗粒可通过EPR效应有效地靶向胃癌组织,其中Mn3O4作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可以持续地将胃癌局部高表达的H2O2分解产生氧气,同时崩解导致MSNs通道的打开;IR780在肿瘤组织中释放,进一步靶向线粒体,在808 nm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在线粒体附近生成活性氧,损伤线粒体,进而杀伤胃癌组织。同时,IR780作为一种光敏剂,可以准确的检测肿瘤的位置。(2)使用两亲性的PEG-PCL包裹光敏剂IR780以及二甲双胍,合成一种可以同时实现近红外下的胃癌诊断,以及内源性乏氧抑制和线粒体靶向胃癌PDT和PTT的多功能纳米颗粒PEG-PCL-IR780-MET(P-P-I-M)。PEG-PCL作为纳米载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通过EPR效应将纳米颗粒靶向传递到胃癌组织中。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还原型NADH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光敏剂IR780迅速靶向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并产热,发挥线粒体靶向PDT和PTT的协同治疗效果。另外,基于IR780的光声和近红外双模态成像特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双模成像监测PDT和PTT的协同作用,发现微小肿瘤灶。(3)设计制备了一种包含羧基功能化的W18O49、i RGD和HSP90抑制剂17AAG的纳米颗粒(i RGD-W18O49-17AAG),可有效增强纳米颗粒对于胃癌组织的靶向性以及成像的穿透性,提高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W18O49含有活性羧基基团且具有较高的光热性能和较高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可作为光热治疗的载体。同时,由于含有钨这种金属元素,其具有强大的X射线吸收能力,可作为CT的造影剂。i RGD相较于传统的RGD多肽,保留了整合素靶向性,同时提升了肿瘤细胞的穿透性。17AAG可以通过酯化作用与W18O49结合,抑制胃癌细胞的热休克反应,提高了光热治疗的疗效。同时,使用染料Cy5.5修饰i RGD-W18O49-17AAG纳米颗粒,可以通过CT/NIR近红外荧光双模成像寻找胃癌病灶并监测纳米颗粒的体内外生物分布。

陈建[2](2020)在《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高通量提取并筛选胃癌CT影像特征,联合胃癌患者术前相关临床特征,探索CT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医院连续诊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0例胃癌病例,其中乳头状腺癌7例、高/中分化管状腺癌285例、低分化腺癌247例、黏液腺癌21例和印戒细胞癌10例,依据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将其分为高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组和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组。所有样本按照2: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以供模型构建和验证。患者术前CT检查前规范准备为:空腹服水和肌注低张药;多排螺旋CT(MSCT)行全胃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三期扫描,并进行CT-TNM分期,扫描层厚为0.625mm,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轴位重建层厚5 mm,静脉期冠状位重建层厚3 mm,软组织对比重建,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后以无压缩DICOM数据传输至PACS。影像科腹部组主治医师采用ITK-SNAP软件分割CT图像中胃癌原发病灶作为兴趣区域,选取静脉期轴位CT图像的肿瘤最大层面进行分割,再先后由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进行校正。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相关性较大的术前临床信息,并以此构建术前临床信息特征模型。用基于Python的Pyradiomics包从所有分割的兴趣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再依次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和逐步回归三种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最优特征,并以此建立影像组学特征标签。融合影像组学特征标签与临床信息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影像组学模型。所有模型都是在训练组上建立,并在验证组上进行测试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并计算其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另外,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被用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训练组中包含男性278名,女性103名;验证组中包含男性133名,女性56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特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性别和CT-M分期这三个临床特征与不同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相关性较大,因此将这些特征纳入到临床特征模型。从每个胃癌CT影像中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总数为985个,其中包括18个强度特征、12个形状特征、75个纹理特征和880个小波特征。筛选得到5个与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密切相关的特征:“Wavelet.HLglszmZonePercentage”,“Wavelet.LHglszmGrayLevelNonUniformity”,“Wavelet.LHglszmZoneVariance”,“Wavelet.HHglrlmLowGrayLevelRunEmphasis”,“Wavelet.LLFirstorder90Percentile”。临床特征模型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60.32%(95%CI:0.546-0.660),61.26%(95%CI:0.530-0.694),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0.6613、0.5282、0.5932和0.7264、0.4337、0.5979。影像组学标签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67.60%(95%CI:0.622-0.729),65.20%(95%CI:0.572-0.731),两组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710、0.4205、0.6504和0.8113、0.4458、0.6508。融合术前临床信息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在训练组中为70.69%(95%CI:0.655-0.758),在验证组中为69.49%(95%CI:0.618-0.771),两组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634、0.5487、0.6535和0.7736、0.5181、0.6614。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性能在三者中表现最好,其次是影像组学标签,最差的是临床特征模型。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show检验结果(p=0.5627)显示CT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影像组学标签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较术前临床特征模型有更好的效果。2.结合临床特征和CT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比单一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更高。3.CT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无创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文娟[3](2020)在《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准确预测生存概率和早期复发概率,进行危险度分层,是实现胃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环节。本课题针对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早期复发的临床需求,构建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影像组学(Radiomi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预后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0)。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构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端到端DL模型。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增加训练集数据量,避免过拟合。经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并融合DL模型和临床模型构建综合预测模型(Combined Model),在此基础上构建诺莫图(Nomogram)。计算Harrel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风险比(Hazard Ratio,HR),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比较三种模型对OS的预测性能。2.回顾性收集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共669例经病理证实的AGC患者(训练集302例,内部验证集219例,外部验证集148例)。从术前增强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同时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提取DL特征,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缩小特征尺寸,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将影像组学标签、基于影像学评估的TN分期和临床危险因素纳入诺莫图。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AUC、准确性并应用分层分析、校准曲线评估诺莫图对于早期复发的预测性能。结果:1.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共获得5688张CT图像,并将其输入DL模型。经过训练的DL模型显着地将患者在训练集(C-index:0.70,HR:2.88,p<0.002)和验证集(C-index:0.64,HR:4.32,p<0.002)中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此外,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临床T分期(clinical T stage,cT分期)、临床N分期(clinical N stage,cN分期)和CA125是与OS显着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p<0.05)并建立临床模型。根据C-index,综合预测模型在OS风险预测方面的效果最好(训练集:综合预测模型vs临床模型vs DL模型=0.74 vs 0.72 vs 0.70;验证集:综合预测模型vs临床模型vs DL模型=0.67 vs 0.66 vs 0.64)。另外。DL模型在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中都具有最高的HR(训练集:DL模型vs临床模型vs综合预测模型:2.88vs 2.72 vs 2.72,验证集:DL模型vs临床模型vs综合预测模型:4.32 vs 2.11 vs1.89),且显着性差异(p<0.002),这表明DL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相比其他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有更高的死亡危险。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综合预测模型的诺莫图预测的1,2,3年生存概率与实际的OS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也证明综合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最佳。2.包括3个基于手工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和6个DL特征与早期复发显着相关(p<0.0001)。此外,cN分期、CA199、CEA和Borrmann分型被认为是早期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诺莫图综合上述预测因素,在训练集和两个测试集中显示出较强的预测能力,AUC分别为0.831(95%CI,0.786-0.876)、0.826(95%CI 0.772-0.880)和0.806(95%CI 0.732-0.881)。分层分析证明诺莫图不受不同亚组因素的影响(DeLong test检验p值均>0.05),表明模型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校准曲线分析显示依据诺莫图模型预测的风险度与实际观察到的复发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本研究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端到端DL模型是一种良好的生存风险评估模型,对实现AGC患者OS的早期预判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结合影像组学与DL两种方法的优势,并融合临床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影像组学诺莫图对术前预测AGC患者的早期复发概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这可能成为指导AGC个性化治疗的潜在工具。以影像组学和DL为代表的新型AI技术有望对现有的预后评估体系进行有效补充。

张永强[4](2019)在《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在临床中的应用》文中认为PET/CT诊断肺恶性肿瘤及TNM分期准确度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1],但基层大部分医院多未配置PET/CT。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具有双探头和CT成像系统,既有SPECT功能,又有部分PET功能,但其图像层厚较厚,空间与时间分辨率低,图像运动伪影较大[2]。本研究主要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断价值;探讨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T组、N组及M组病灶图像质量评分及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对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如下:第一部分目的:分析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在鉴别SPN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SPN患者的异机及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图像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及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效能,并研究患者临床信息、图像特征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组的年龄、有吸烟史比例、结节直径、T/N值与良性结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有肿瘤病史、病灶位于上叶、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37%、88.89%、98.55%、72.73%、95.00%,均高于同机融合 18F-FDG SPECT/CT(85.92%、66.67%、95.31%、37.50%、83.75%)(P<0.05)。异机融合 18F-FDG SPECT/CT对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P<0.05)。结论:1、年龄、病灶大小、有吸烟史比例、T/N值与结节的良恶性有关,性别、有肿瘤史、病灶位于上叶、平扫CT值与结节的良恶性无关。2、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高于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在无PET/CT的基层医院可提高对SPN诊断的准确性。第二部分目的:对比同机与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对CRC患者T组、N组及M组病灶的图像质量评分;分析CR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47例CRC病例资料,分析T组、N组、M组异机融合图像质量评分、同机融合图像质量评分,并以是否复发作为预后评估标准,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7例患者原发灶共计47枚,42例经手术证实,5例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淋巴结共计21枚;远处转移灶包括肺转移灶6枚,肝转移灶共7枚,经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异机融合图像T组、N组、M组三组中图像质量得分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者与无复发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粘液性癌、淋巴结标本数、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者肿瘤大小、肿瘤肝脏比值(TLR)、脉管/神经侵犯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LR、脉管/神经侵犯为CR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对CRC患者T、N、M分期图像质量优于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2、同机融合或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代谢参数TLR对CRC患者复发有较高预测价值。

郑冬[5](2019)在《PET/MR在胃癌诊断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其诊断及术前分期中广泛应用,然而各有优、缺点,总体效果不能令人满意。PET/MR作为近年来涌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诊断工具在胃部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拟探讨:PET/MR检查技术在胃部检查肿瘤诊断分期的可行性,优选扫描参数及序列;PET/MR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并与PET/CT、MDCT 比较研究;胃癌术后病理TNM分期、分子生物学指标与18F-PETMR参数、血清学指标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优选预测肿瘤特性及病理TNM分期的指标。方法:首先选取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患者30例,分别行PET/MR、PET/CT检查,MR扫描采用不同的序列,并优化扫描参数,对MR不同序列及PET/MR-T1WI、PET/MR-T2WI、PET/CT的图像伪影情况、融合准确度、病灶清晰度指标评分,对比MR不同序列及PET/MR、PET/CT的图像质量,探讨胃部PET/MR检查肿瘤诊断分期的可行性。然后,前述30例胃癌患者中19例行MDCT检查。根据PET/MR、PET/CT、MDCT结果分别进行前瞻性T、N分期,对行胃癌根治术的27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影像分期进行对照,分析PET/MR对胃癌T、N分期的诊断效能并与PET/CT、MD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收集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对与原发肿瘤术后TNM病理分期、分子生物学指标(HER2、Ki67)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PET/MR-T2WI-HASTE序列图像在伪影及原发病灶清晰度方面评分明显优于 PET/MR-T2WI-BLADE 序列图像;PET/MR-T2WI、PET/MR-T1WI 及PET/CT图像在伪影情况方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MR-T2WI图像伪影较着;在图像融合的准确度方面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阳性原发灶的清晰度方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MR-T2WI图像最优。②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PETMR和MDCT术前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75、0.422),PET/CT分期一致性差(Kappa=0.283)。PET/MR与PET/CT、MDCT术前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0.4%、48.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 Nemar-test,P<0.05)。对各T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优劣依次为PET/MR、MDCT、PET/CT。另外,三种模态检查中均表现出,与其他T分期相比,T3及T4期准确率低(P<0.01),T3期敏感度低、漏诊率高,T4期特异度低、误诊率高。③PET/MR与PET/CT、MDCT术前N分期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88.9%、77.8%、85.2%与 72.2%、77.8%、74.1%和 66.7%、57.1%、63.2%。对各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N1期20%、95.5%、81.5%和 20%、81.8%、70.4%和 50%、66.7%、63.2%,N2 期 28.6%、80%、66.7%和 42.9%、65%、59.3%和 0%、80%、63.2%,N3 期 66.7%、71.4%、70.4%和 0%、100%、77.8%和 25%、100%、84.2%。PET/MR 与 PET/CT、MDCT 对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30.8%、12.3%、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MR对N3期敏感度高于其他模态,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④癌肿厚度越大、ADC值越低,则胃癌患者TNM分期越差。术前PET/MR-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一致性较好,术前PET/CT-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较差,不同TNM分期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各项血清学指标、肿瘤部位、分化程度、SUVmax、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ET/MR分期是胃癌患者TNM分期III期的独立相关因素。原发肿瘤厚度与Ki67值呈正相关,ADC值与Ki67值呈负相关;术前各指标与HER2均无相关性。结论:①PET/MR在胃癌诊断分期中的应用是可行的,T2WI-HASTE是T分期的关键序列。②PET/MR在胃癌术前T分期方面诊断价值优于MDCT及PET/CT,尤其在T1期的诊断更具优势。另外,三种模态检查中均表现出,与其他T分期相比,T3及T4期准确率低,临床工作中要注意T3期漏诊率高、T4期误诊率高的问题。③PET/MR在胃癌术前N分期方面诊断价值优于MDCT及PET/CT。其可检出更多转移淋巴结,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④原发肿瘤厚度越大、ADC值越低,则TNM分期越差;术前PET/MR-TNM分期与术后TNM分期一致性较好,对肿瘤病理III期有独立预测价值。原发肿瘤厚度、ADC值可以通过与Ki67的相关程度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徐鑫[6](2019)在《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为胃癌术前和胃癌术后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螺旋CT以及胃镜检查的42例初诊胃癌患者。并对TNM分期与SUVmax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18F-FDG PET-CT与螺旋CT的诊断效能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及CT检查的52例胃癌术后疑似复发转移患者。根据影像学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吻合口的SUVmax临界值,T检验比较组间SUVmax,卡方检验比较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及PET-CT与CT的诊断效能。结果:第一部分:18F-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符合率为97.62%,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2.14%,特异度为92.86%,诊断远处转移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44%,18F-FDG PET-CT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中的诊断效能优于螺旋CT(x2=7.875,P<0.05;x2=4.139,P<0.05;x2=4.246,P<0.05);原发灶SUVmax与最大SUVmax随着临床分期的上调而升高(P<0.05),原发灶SUVmax与临床分期中度相关(r=0.510,P<0.05),最大SUVmax与临床分期弱相关(r=0.478,P<0.05),原发灶SUVmax与N分期中度相关(r=0.526,P<0.05),最大SUVmax与N分期弱相关(r=0.441,P<0.05)。第二部分:吻合口SUVmax临界值取3.14时,18F-FDG PET-CT诊断吻合口复发的诊断效能最高,特异度高于定性分析法(x2=5.439,P<0.05);吻合口复发的SUVmax明显高于吻合口炎(t=4.701,P<0.05);18F-FDG PET-CT诊断吻合口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为90.48%、100%,诊断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为92%、96.30%,诊断腹盆腔脏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7.50%、95%,18F-FDGPET-CT对胃癌术后复发、腹盆腔淋巴结及脏器转移的诊断效能均高于CT(x2=19.369,P<0.05;x2=5.373,P<0.05;x2=16.804,P<0.05);38例胃癌术后 18F-FDG PET-CT真阳性患者中,14例患者分期上调,且显像后73.68%(28/38)患者的治疗策略发生改变。结论:胃癌术前:18F-FDG PET-CT相较于螺旋CT,能检出更多的病灶,更加准确地反映TNM分期,SUVmax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肿瘤的全身累及情况,为分期提供参考价值: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SUVmax高于吻合口炎,有助于PET-CT对胃癌复发的监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优于螺旋CT,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时指导诊疗策略的选择;综上,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的诊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田蕾[7](2018)在《能谱CT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拟采用能谱扫描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的研究方法,探讨能谱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的碘浓度值(Iodine concentration,IC)、水浓度值、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能谱曲线斜率K、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EAN)等参数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以及在结直肠腺瘤与腺癌之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术前诊断结直肠肿瘤提供新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间行常规全腹平扫及GSI双期增强扫描的39例怀疑结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2.5岁,中位年龄63岁,病灶22例位于直肠,16例位于乙状结肠,5例位于右半结肠,回盲部1例。共44个病灶,包括腺瘤11例,结直肠癌病灶33个,结直肠癌中伴淋巴结转移的病灶15例;早期(T1-2期)组病灶12例,晚期(T3-4期)组病灶21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能谱CT图像后处理站进行数据测量及分析。在病灶内选择合适的测量区域,分别测量并计算动静脉期所有病灶碘浓度值、水浓度值、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等参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病灶、结直肠癌不同T、N分期增强扫描能谱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能谱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1)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的能谱成像参数比较:腺癌组与腺瘤组相比,动脉期的腺癌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高于腺瘤组,统计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动脉期水浓度、静脉期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未见明显差异,统计结果显示p>0.05;(2)结直肠癌不同T分期的能谱成像参数比较:动脉期晚期组(T3-4期)的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高于早期组(T1-2期),统计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动静脉期水浓度、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上早期组和晚期组未见明显差别,统计结果显示p>0.05;(3)有无转移淋巴结的结直肠癌能谱成像的参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病灶的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静脉期碘浓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统计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动静脉期水浓度和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上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未见明显差别,统计结果显示p>0.05;(4)各能谱参数的诊断效能: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鉴别结直肠腺瘤与腺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27、0.823、0.764、0.778、0.702,分别以15.13(100ug/ml)、8.33、0.14、2.12、17.61(100ug/ml)、0.40为阈值,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66.7%、97.0%、87.9%、63.6%、69.7%、97.0%,特异性分别为88.9%、44.4%、77.8%、88.9%、77.8%、44.4%,约登指数分别为0.556、0.414、0.657、0.525、0.475、0.414,其中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其他参数。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评估结直肠癌早期组和晚期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56、0.783、0.831,分别以16.24(100ug/ml)、8.59、0.18、2.18为阈值,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69.6%、69.6%、60.9%、73.9%,特异性分别为88.9%、77.8%、88.9%、77.8%,约登指数分别为0.585、0.474、0.498、0.517。动脉期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较其他参数高。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静脉期碘浓度评估结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25、0.754、0.833、0.712,分别以15.50(100ug/ml)、8.71、0.17、2.12、20.47(100ug/ml)为阈值,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2.9%、71.4%、85.7%、92.9%、64.3%,特异性分别为61.1%、83.3%、72.2%、61.1%、94.4%,约登指数分别为0.540、0.547、0.579、0.540、0.587。其中动脉期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较其他参数的诊断效能稍高。结论:1、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对结直肠腺瘤和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其中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诊断效能较其他参数更高;2、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对早期组和晚期组结直肠癌的区分具有一定价值,其中动脉期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较其他参数稍高;3、动脉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静脉期碘浓度对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结直肠癌病灶的区分具有一定价值,其中动脉期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诊断效能较其他参数稍高。

王勇,靳光华,付汉东[8](2016)在《多层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根治术12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成功后4个月给予MD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结果:CT诊断为术后复发40例,复发率为33.3%,其中局部复发25例,远处转移15例,常规CT扫描与腹部多平面重建图像都有很好的特征性。胃底、胃体和胃窦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0%,12.5%和53.3%,胃窦肿瘤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胃底与胃体(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阳性淋巴结数是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为复发42例,无复发78例,MD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5.2%和100.0%。结论:肿瘤浸润深度与阳性淋巴结数是导致胃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层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胃癌术后局部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都较高,具有很好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彭卫军,周康荣,秦新裕[9](2003)在《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评价CT检查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2组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了CT检查 ,对照组 15例 ,胃镜和病理未见异常 ,用于测量吻合口胃壁厚度 ,观察胃癌术后吻合口CT表现。胃癌术后复发组36例 ,CT诊断为胃癌术后复发 ,经纤维胃镜和 /或外科手术和病理 ,临床化验检查诊断。男 2 1例 ,女 15例。年龄2 2~ 6 5岁 ,平均 5 3岁。CT检查过程中采用多次服水和低张技术 ,CT增强使用动态或螺旋CT多期扫描的检查方法。结果 :残胃吻合口胃壁厚度为 (0 6 5± 0 16 )cm。胃癌局部复发CT表现为胃壁增厚 (14 / 32 ) ,软组织肿块 (6 /32 ) ,混合性病变 (9/ 32 )。病灶在动脉期不均匀强化 2 1例 ,门脉期渐进性显着强化 2 6例 ,平衡期病灶延迟强化 2 8例。 90 19% (46 / 5 1)吻合口得到良好显示 ,CT检出 32个病灶 ,2 9个病例得到正确诊断 ,漏诊 4例 ,误诊 3例。结论 :采用多次服水、低张 ,CT多期扫描或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CT可以良好的显示残胃及吻合口 ,提高残胃吻合口局部复发的显示能力 ,可以总体的提高CT在胃癌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米澜[10](2021)在《潜在肿瘤标志物miR-642在胃癌中诊断及预后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循环MicroRNA(miRNA)已被证明是用于疾病诊断的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先前的研究已经报道了miRNAs作为各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前期工作利用高通量miRNAs芯片差异表达技术检测到miR-64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下调6.4倍(P<0.05)。提示miR-642在胃癌发生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miRNA-642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胃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对胃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以及miRNA-642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索用血清miRNA生物标志物检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及收集的胃癌患者血清样本378例,健康个体血清样本1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1.我们将所有的样本随机分为训练组(胃癌患者血清78例,健康人血清50例)和验证组(胃癌患者血清300例,健康人血清100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q PCR)检测训练组和验证组胃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中miRNA-642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量在胃癌患者中是否与年龄、性别、分期、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联;2.用ROC曲线对378例胃癌患者和150位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miR-642作为胃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3.378例胃癌患者miR-642表达量与其临床指标相关联,分析其表达量的高低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4.培养MGC-803、BGC-823、SGC-7901三种胃癌细胞株,将miR-642模拟剂、阴性对照试剂转染至胃癌细胞株,通过Incu Cyte S3长时间动态细胞观察及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分析miR-642模拟剂、阴性对照试剂组胃癌细胞3天的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通过细胞汇合度的变化情况观测miR-642模拟剂、阴性对照试剂组的胃癌细胞增殖差异;培养MGC-803胃癌细胞株,将miR-642模拟剂、阴性对照试剂转染至MGC-803胃癌细胞株,待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进行划痕实验,采用分析软件分析两组细胞2天中宽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miRNA-642模拟剂、阴性对照试剂组胃癌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训练组和验证组的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42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低水平的血清miR-642表达量与肿瘤的TNM分期的Ⅲ+Ⅳ期及是发生远处转移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其诊断价值中ROC生存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06,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血清miR-642表达水平低的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低。在细胞功能性实验中,与miR-642阴性对照试剂组相比,miR-642模拟剂组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被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血清miR-642是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miR-642表达水平在胃癌的增殖和迁移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miR-642具有成为胃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二、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纳米粒子应用于胃癌的概述
    2.纳米粒子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2.1 胃癌的常规诊断及其局限性
        2.2 纳米粒子在胃癌传统影像学诊断的应用
        2.3 纳米粒子在胃癌新型成像中的应用
        2.4 纳米粒子在胃癌血液学检查的应用
    3.纳米粒子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3.1 胃癌治疗现状及其局限性
        3.2 纳米粒子载药系统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3.3 纳米粒子在抑制胃癌乏氧微环境中的应用
        3.4 纳米粒子在胃癌其他治疗中的应用
    4.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4.1 本文的选题意义
        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构建线粒体靶向型产氧纳米颗粒实现胃癌的靶向诊断及增强的光动力治疗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Mn_3O_4@MSNs@IR780 的合成与表征
        3.2 Mn_3O_4@MSNs@IR780 的稳定性
        3.3 纳米颗粒体外H_2O_2分解及响应性IR780释放
        3.4 Mn_3O_4@MSNs@IR780 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定位
        3.5 MKN-45P胃癌细胞中乏氧的检测
        3.6 MKN-45P胃癌细胞中ROS产量的检测
        3.7 Mn_3O_4@MSNs@IR780 的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3.8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与体内生物分布
        3.9 体内胃癌组织乏氧情况的监测
        3.10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3.11 生物安全分析
    4.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红外引导下纳米介导的线粒体呼吸抑制/损伤途径增强胃癌的光疗效果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P-P-I-M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3.2 P-P-I-M纳米颗粒的光疗能力测定
        3.3 线粒体功能抑制及细胞毒性
        3.4 MKN-45P胃癌细胞中的乏氧情况检测
        3.5 P-P-I-M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定位
        3.6 MKN-45P胃癌细胞中ROS产量的检测
        3.7 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3.8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3.9 光声成像结果
        3.10 肿瘤部位PET-CT结果
        3.11 肿瘤部位光声成像结果
        3.12 肿瘤组织HIF-1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13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3.14 生物安全性分析
    4.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主动靶向性氧化钨纳米颗粒介导的胃癌双模诊断及热休克抑制的光热治疗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iRGD-W_(18)O_(49)-17AAG的合成与表征
        3.2 胃癌细胞的选择性摄取
        3.3 体内生物分布及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3.4 体外CT成像结果
        3.5 小鼠体内CT成像结果
        3.6 体外红外热成像结果
        3.7 小鼠体内红外热成像结果
        3.8 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
        3.9 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
        3.10 生物安全分析
    4.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胃癌概述
    1.2 胃癌病理概述及组织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1.3 胃癌的常规影像学检查
    1.4 影像组学概述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2.1.1 胃癌患者手术前病史和检查
        2.1.2 胃癌患者手术后病理
    2.2 方法
        2.2.1 胃癌患者的入组标准
        2.2.2 胃癌患者的排除标准
        2.2.3 胃癌高/低风险组织类型的分类标准
        2.2.4 病理TNM分期标准
        2.2.5 CT-TNM分期标准
        2.2.6 CT图像采集
        2.2.7 数据的预处理及ROI分割
        2.2.8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2.2.9 影像组学特征筛选
        2.2.10 模型的构建
        2.2.11 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预测模型的评估
        2.2.12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胃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
    3.2 组学特征标签
    3.3 模型的评估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一部分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胃癌复发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1.1.2 胃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概述
        1.1.3 影像学评估胃癌预后
        1.1.4 胃癌预后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
        1.1.5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生存预测模型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病例收集
        2.2.2 CT扫描方案
        2.2.3 构建DL预后预测模型
        2.2.4 验证DL模型的预后预测性能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临床变量分析
        2.3.2 DL模型构建
        2.3.3 临床模型的构建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诺莫图的构建
        2.3.4 DL模型预后预测性能的评估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影像组学的进展期胃癌早期复发预测模型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病例收集
        3.2.2 CT扫描方案
        3.2.3 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
        3.2.4 验证影像组学预测模型
        3.2.5 统计学分析
        3.2.6 技术路线图
    3.3 结果
        3.3.1 临床特征
        3.3.2 特征筛选及影像组学标签的建立
        3.3.3 影像组学诺莫图模型和临床模型的构建
        3.3.4 影像组学诺莫图模型的验证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胃癌影像组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在临床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1 PET/CT在肿瘤学的应用
    1.2 同机融合~(18)F-FDG SPECT/CT应用现状
    1.3 异机融合的概念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创新性
第二部分 ~(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部分 结直肠癌~(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图像质量评价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CRC诊断及分期标准
    3.4 随访观察
    3.5 统计方法
    3.6 结果
    3.7 讨论
    3.8 小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一部分 ~(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一)
    第二部分 ~(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二)
中英文缩写词简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PET/MR在胃癌诊断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胃癌患者PET/MR与PET/CT检查图像质量对比研究及MR-T2加权序列优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PET/ MR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价值并与PET/CT、MDCT比较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PET/MR在胃癌术前N分期诊断价值并与PET/CT、MDCT比较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胃癌PET/MR参数、血清学指标、临床特征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胃癌TNM分期影像学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在胃癌诊断、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在胃癌复发、转移的监测及治疗决策改变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能谱CT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与分组
    二、CT能谱扫描流程及参数
    三、能谱CT扫描数据采集、处理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1.结直肠腺瘤组和腺癌组的能谱CT成像参数及诊断效能比较结果:
    2、不同T分期结直肠癌能谱成像的参数及诊断效能比较:
    3、不同N分期结直肠癌能谱参数及诊断效能比较
讨论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现状及趋势
    二、筛查及能谱CT检查
    三、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能谱参数结果的分析
结论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能谱CT在肿瘤性病变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多层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CT检查
    多平面重建技术
    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复发部位
    复发诊断价值
    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9)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检查方法
结 果
    一 残胃的胃壁厚度和
    二 胃癌局部复发的CT检查结果
讨 论

(10)潜在肿瘤标志物miR-642在胃癌中诊断及预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液体活检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近红外多功能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杨正阳. 南京大学, 2020
  • [2]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D]. 陈建. 江苏大学, 2020(02)
  • [3]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D]. 张文娟. 兰州大学, 2020(01)
  • [4]18F-FDG SPECT/CT与64排CT异机融合在临床中的应用[D]. 张永强.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5]PET/MR在胃癌诊断术前分期中的应用[D]. 郑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6]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D]. 徐鑫. 苏州大学, 2019(04)
  • [7]能谱CT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田蕾. 苏州大学, 2018(01)
  • [8]多层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J]. 王勇,靳光华,付汉东.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01)
  • [9]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 彭卫军,周康荣,秦新裕. 中国癌症杂志, 2003(06)
  • [10]潜在肿瘤标志物miR-642在胃癌中诊断及预后价值[D]. 米澜.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