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 Q 值断层扫描研究

三维 Q 值断层扫描研究

一、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岩松[1](2021)在《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波的衰减可以用品质因子Q表示。本文使用高频区域波Lg波来获得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Q层析成像。Lg波的振幅衰减对地壳的温度、部分熔融和孔隙流体等物理属性非常敏感,因此借助Lg波Q值可以为地壳的横向差异的构造解释提供新的约束。中国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主要由松潘-甘孜褶皱带、四川盆地、滇中地块、印支地块和扬子克拉通组成,其中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的模式一直处在争论之中。通过研究Lg波振幅衰减可以获得川滇地区地壳衰减的横向差异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的动力学机制。因此论文通过构建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高分辨率宽频带Lg波Q值模型,解决了与Q层析成像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开展了Q值模型对川滇地区的构造意义的讨论,获得了以下成果。Lg Q的层析成像反演通常使用修正了一维几何扩散并取对数后的“折衷振幅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所以“折衷振幅数据”误差的统计分布对于能否使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非常重要。论文通过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间川滇地区26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震级范围3.5至6.5级共133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波形资料,开展了衰减层析成像反演的输入数据中建模误差的统计分析工作。在一阶近似下,我们用一个随机变量?来表示建模误差,将“折衷振幅数据”误差分析的统计分析的复杂任务转化为更为容易处理的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多种统计学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发现,?的分布主要由一个模拟正态分布的峰主导,辅以向峰值两侧扩散的长尾状弱离群值。通过开发的数据筛选准则剔除异常分布的数据后,可以产生一个接近完美正态分布的新数据集用于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与求解Q模型的迭代方法不同,论文使用的是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Q层析成像方法。迭代方法是从一个初始的Q模型开始,并交互地改进模型以获得更好的数据拟合。但是各种迭代方法不能对模型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定量估计。通过PROPACK软件包开发的Q层析成像方法,可以克服SVD不能应用于庞大数据量建模的缺点,从而可以在数据核矩阵上执行奇异值分解,求得模型分辨率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并求得了中国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1Hz宽频带高分辨率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射线覆盖较好的模型分辨率可达100km,最后通过可靠的Q值模型恢复特征来推断地壳属性。论文得到的QLg模型可以看出,松潘-甘孜褶皱带、三江断层区域和川西地区具有显着的Lg波Q值特征,与先前观测到的低速、高电阻率和高泊松比相关,可能表明地壳内存在高温和部分熔融。四川盆地东侧和扬子克拉通Lg波Q值较高,可能说明四川盆地阻挡了青藏高原物质的东向逃逸,转而向南移出。滇中地块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一处Q值较高区域,两侧的Lg波Q值较低,可能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迫使地壳内物质继续向东西两侧运移。另外,通过我们的结果与其他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对比,提出了一个动力学模型,它将刚性块体挤出模型、塑性形变模型和地壳管道流模型结合起来,解释青藏高原地壳物质的逃逸模式。

胡景[2](2020)在《区域尺度地震速度与衰减成像新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获得地下介质的物理属性(如地震波速、地震Q值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构造、断层结构、地震孕震区结构等。地震层析成像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探测地球结构的技术。一般来讲,地震学家们常常利用地震激发产生的P波、S波以及面波或者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的面波信号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应用新发展的区域尺度体波层析成像算法以及发展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面波层析成像算法。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研究内容:(1)地震波速变化的时空分布对于我们了解地下介质物理状态和地震预警有着重要意义。先前研究发现波速变化存在于南加州不同地区,包括地震引起的波速以及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季节性波速变化,但对于南加州整个地区的速度变化背景是不清楚的。是否存在稳定的波速变化?其位置在哪?是稳定的局部波速变化还是全局的波速变化?由于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以及重复地震尾波干涉方法无法为波速变化提供较为准确的空间信息,为此我们使用最新发展的双差地震时移层析成像算法对南加州地区17年(2000年-2016年)的地震数据进行了P波时移成像,得到了每个时间段的三维P波速度变化,并综合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成像结果,发现南加州的地区的波速变化时空特征复杂,推测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地震、温度以及降雨等)综合引起波速变化而造成了时空上的复杂性。圣哈辛托断层区域深度7-13km的相对平均波速变化的波动幅度比浅层4km的要大,推测地震分布集中在7-13km是导致该深度的介质裂缝常常处于开闭状态,而浅部4km的介质相对保持比较完整,波速变化相对较小。(2)利用新发展的双差时移层析成像方法揭示了2016年6月10日Borrego Springs Mw5.2级地震引起的P波速度变化。地震发生会使得断层破坏以及愈合,从而导致断层区域的介质波速发生变化。为了解断层区域在发震前是否有应力加载的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断层是否愈合,我们利用时移层析成像算法对该地震前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时移层析成像,并获得了前震时期(主震前105天)、同震时期(主震后15天内)、震后时期1(主震后15天到60天)和震后时期2(主震后60天到105天)的波速变化分布。发现前震时期主震区域周围的Vp有略微上升的趋势,同震时期主震区域Vp开始下降,震后时期1Vp下降达到最大(~2%),且余震整体处于Vp降低区域,震后时期2余震所处区域的Vp开始回升。结合前人的研究推测震后时期Vp下降主要由于主震以及余震导致断层破碎引起的。浅部Vp在震后时期1和2都处于下降,还未开始愈合,而深部Vp在震后时期2开始出现回升,预示着断层在深部开始愈合。(3)为了更好地理解东太平洋隆起Gofar转换断层介质的物理状态,基于地震Q值对破碎带、流体的存在以及温度相比于地震波速更为敏感,我们利用16个分布在Gofar转换断层上的海底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数据进行三维体波衰减层析成像,首次获得了该地区整个洋壳的三维Qp和Qs分布。结果显示沿着转换断层上的Qs分布呈现分段式,并且与Vs分布有着较强的一致性。主震区域显示高Qp、高Qs、高Vp、高Vs以及低Vp/Vs,而主震区域的东侧显示低Vp、低Vs、高Vp/Vs、低Qp、低Qs以及低Qs/Qp(<1)。联合速度以及衰减层析成像结果,我们将主震区域的东侧(前震区域)解释为高破碎带且富含流体。(4)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面波层析成像算法并应用于不同尺度区域,获得了与传统方法相当的结果。随着台站数量的激增,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源(地震、人工源、背景噪声等)产生的面波信号中提取出海量的频散曲线。传统方法需要对每条频散曲线进行单点反演,比较耗时,且最后拼接的速度模型中存在奇点(与周围Vs相差很大的Vs值)。我们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从大量的有特征的一维速度模型产生的频散曲线中学习一维速度模型以及频散曲线的对应关系。该方法需要训练大量的速度模型以及对应的频散数据,训练好的模型就可以一次性应用于海量频散数据中预测对应的速度模型。我们针对中国大陆的面波数据和美国南加州地区的面波数据开展了应用研究并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结果。

刘森[3](2020)在《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北地区及邻区是西太平洋构造带、北美大陆板块与中亚造山带、中朝、扬子板块等交汇部位,在泛大陆拼合、裂解的宏观背景下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事件的叠加。中生代晚期,随着古海洋的闭合、板块碰撞拼接成完整的东北地区陆块,在新生代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利用380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数据对中国东北地区及邻区进行了Lg波Q0值成像研究。反双台法能有效去除仪器响应、震源函数和场地效应的影响,获得较为准确的Q值。我们利用19862条反双台法路径Q0值,获得了该区高分辨率的Lg波Q0值图像。中国东北地区的Lg波Q0值分布和地质构造有着很好的对应。新生代火山大多位于Q0值变化较大的地区。在沉积盆地以及华北克拉通表现为低Q0值,高衰减,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壳未受到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有关。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Lg波Q值的计算,不仅能够为该区域地壳结构的研究提供约束,也可以为核试验的监测提供基础资料。中国周边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核试验场。近年来,地下核试验变得更加具有反侦察性以及隐蔽性。中国地震台网可实现对邻近试验场上发生的核试验进行区域地震监测。出于国家安全以及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考虑,都应该进行对核试验的监测和分析。地震学方法是监测地下核试验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来自朝鲜地下核试验的数据,根据区域地震资料分析核试验参数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94个台站,结合精确的事件至台站间的路径Lg波Q值,计算出了朝鲜后五次核试验的Lg波震级。震级结果可为后续当量的计算提供依据。青藏高原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挤压产生,其碰撞过程伴随着复杂的构造运动和深部动力过程。过去,对青藏高原的侧向挤出模式的解释主要分为刚性地块挤出模型和地壳流模型两种。云南地区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这两种模型中都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地壳物质转移的场所。本文收集了云南省及周边121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2014年5月-2019年5月间大于4.0级的470次天然地震宽频带地震记录,利用反双台法处理了6976条高质量垂直向波形数据,反演了云南地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km的1Hz下Lg波衰减成像。利用Lg波研究云南地区地壳的衰减特征有助于了解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地壳动力学过程。

鲁志楠[4](2020)在《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欧亚碰撞带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陆碰撞体系,是大陆岩石圈收缩变形的一次大规模地质构造,也是大陆碰撞带中最大的伸展构造活动实例,因此它引起了全球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对于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强调了碰撞带的演化历史和目前的动力学状态,提出了青藏高原构造伸展的许多原因与假设,但这些学说都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青藏高原的活动构造情况和动力学演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目前已开展的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如速度结构、深地震反射、大地电磁等,研究结果均指示出青藏高原地壳广泛存在着高温熔融层。对于地震波而言,存在熔融介质是使其能量发生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地震波衰减的横向不均匀性也是推断青藏高原地壳动力学演化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本文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地震波衰减特性,试图为地壳内熔融层的分布提供约束,为板块碰撞前端的动力学演化模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2017~2019年西藏区域地震台网27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757次地震的波形资料,首次利用反双台法开展了青藏高原南部地区1 Hz下的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虽然反双台法相比于过去的研究方法对于台站与事件分布要求严格,对于数据利用率低,但其自由参数更少,计算误差更小,使得反双台法是目前最为稳定和准确的计算方法。研究中采用本文针对青藏高原波形数据新定义的3.5—2.4 km/s Lg波速度窗截取了1981条Lg波,计算得到13543条路径上的Q值,测试了1°×1°和0.5°×0.5°网格划分情况下的棋盘格恢复情况后,得到0.5°×0.5°分辨率的Lg波Q0值层析成像结果。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地壳整体呈现高衰减、低Q值的情况,尤其在西藏中东部那曲-拉萨-日喀则和那曲-林芝区域呈现更低的Q值,与P波速度负异常、地热分布和东部的两条裂谷系都有良好的对应。结合地球物理证据推断出青藏高原南部可能存在的两条流体—熔融通道,主通道在亚东—谷露裂谷和桑日—错那裂谷之间,副通道由主通道分流出来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西延伸。结合不同块体的GPS数据认为,青藏高原南部的动力学过程存在多种演化模式,亚东—谷露裂谷以西更符合缩短增厚学说,亚东—谷露裂谷以东倾向于“水泵”学说。

华远远[5](2020)在《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俯冲带是地球表面与深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板块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俯冲带内部温度异常变化剧烈,板块脱水和地幔楔对流活跃,因此往往伴随着活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这一特殊的构造环境还孕育了火山下和非火山下的低频地震。研究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对于深入理解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年龄、物理性质、岛弧岩浆作用、低频地震和俯冲带大地震的形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近四十多年来,前人使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俯冲带地区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果为识别俯冲板块形态、探讨地幔楔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岛弧火山的起源以及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极好的约束。地震波速度层析成像研究显示俯冲板块相对于周围热的地幔物质,其温度较低,表现为高波速异常。冷的板块在俯冲的过程中发生脱水反应,释放的流体降低地幔楔物质的熔点,进一步产生岛弧火山和岩浆活动。上升流体进入地壳活断层,将会降低断层面摩擦系数,诱发地震。近年来发展的地震各向异性层析成像和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也为人们认识俯冲带地区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不同的俯冲阶段,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物理性质以及与其有关的孕震环境将会发生改变。对处于不同俯冲阶段的俯冲带进行系统的地震学成像研究,将会促进人们对俯冲模式随动力学背景变化而演化的理解。然而对不同俯冲阶段的俯冲带进行对比分析,在地震学领域甚至地球科学领域尚未出现系统性的对比研究。针对“俯冲模式和孕震环境如何随俯冲带动力学背景而演化”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将研究区域选为中亚造山带的西准噶尔古俯冲带、特提斯区域的阿尔卑斯新生代大陆深俯冲带、正处于活跃运动的环太平洋日本洋陆俯冲带地区。本文应用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层析成像方法,对三个不同类型俯冲带(古俯冲带、大陆深俯冲带以及正在活跃的洋陆俯冲带)的几何形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弧前大地震的孕震环境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获得了西准噶尔古俯冲带上地幔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西准噶尔盆地下方北东-南西走向的近垂直高速异常体代表了残留的古亚洲洋俯冲板块,但板块形态不清晰。达尔布特带分布的埃达克岩和花岗岩侵入体以及斑岩型铜金矿床等的形成均与其下方的低速异常体有关;(2)获得了阿尔卑斯大陆深俯冲带地壳和上地幔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波速度、P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径向各向异性模型。地震波速度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在中-西阿尔卑斯和东阿尔卑斯下方存在两个近垂直的高速异常体,分别代表向东南方向俯冲的欧亚板块和向北俯冲的亚得里亚板块。首次获得的三维各向异性模型为该地区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3)获得了日本北海道地区P波和S波三维地震波衰减模型和速度模型。所得到的衰减模型清晰地检测到俯冲的东北日本弧,弧前地幔楔区域存在的低Q和低速异常体可能反映了俯冲板块脱水释放的流体,其与该地区上覆板块地壳中发生的大地震发震机制紧密相关;通过系统地研究三种不同类型俯冲带(古俯冲带、大陆深俯冲以及正在活跃的洋陆俯冲带),获得了俯冲带在不同俯冲阶段所表现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特征。对于活跃的洋陆俯冲带(如日本俯冲带),其俯冲板块具有高速低衰减的特征,板块形态较为清晰,板块内部和地幔楔中各向异性的差异明显。对于大陆深俯冲带(如阿尔卑斯俯冲带),其俯冲板块形态较为清晰,但在深部板块失去继续深俯冲的动力,在深部易发生堆积。板块内部与周围地幔物质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特征可能无明显差别。对于俯冲夭折或大洋闭合后停止了俯冲作用,但仍保存在地壳上地幔中的残留俯冲带(如西准噶尔古俯冲带),残留的板块可能仍然表现为地震P波速度高异常,但是由于长时期受到周围地幔热物质的侵蚀,板块形态已不清晰。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不同时代俯冲带的板块几何形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赵秋芳,云美厚,朱丽波,李晓斌,李伟娜[6](2019)在《近地表Q值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准确求取近地表品质因子Q值是构建近地表衰减Q模型、实施反Q滤波处理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重要前提。通过对现有近地表品质因子估算方法的梳理,将其初步划分为岩石样本测试Q估算和地层原位测量Q估算两大类。前者依据测试原理的不同可细分为应力—应变法、驻波法和行波法三种;后者按照现场观测技术的不同细分为微测井法、小折射法、大炮初至波法和面波法四种。进一步对不同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探测范围、优点与不足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方法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岩石样本测试Q估算的测量精度相对较高,但受样本自身局限性及测量频率与地震勘探频率的非一致性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地震勘探中的实用效果难遂人愿。微测井法和小折射法均可获得有限调查点的较准确Q值,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但难以精准描述Q值横向变化。此外,小折射法还受近地表观测条件限制,地域适应性欠佳。大炮初至直达波法易于估算近地表低降速层Q平均值,能够较好地描述近地表Q值的横向变化,但纵向分辨率不足。初至折射波法无法反映近地表高速层的衰减特性。可控源记录初至波法理论上可获得与小折射法同等精度的Q值纵向分辨率,且具有优于小折射法的横向Q值变化刻画能力。面波法主要应用瑞雷面波,包括来自大炮记录的瑞雷面波信息,其探测深度较小,主要揭示近地表风化层的Q值。此外,受面波信息处理、提取和速度频散曲线求取精度等限制,现有的面波法Q值估算精度有限。井地联合及多源信息融合Q反演应该是未来近地表准确Q值反演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沈鸿雁,王鑫,李欣欣[7](2019)在《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文中提出如何消除近地表对地震波场造成的影响是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复杂的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不但会严重影响采集参数的选择,而且会引起地震波能量被强烈吸收和衰减,并导致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获得精细的近地表结构特征及准确的参数模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概述了近地表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回顾了近地表结构调查的方法和手段,系统总结了当前近地表地震波能量吸收衰减与Q补偿、速度反演与近地表结构参数建模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近地表结构参数获取及建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针对日趋复杂的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三高"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指出未来仍然需要在近地表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及能量吸收衰减机理、联合反演、全波形反演、反射资料中的面波成像等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精度更高的近地表结构及参数模型,使近地表对地震波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刘梦影[8](2019)在《基于初至波的Q值层析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衰减层析成像是目前Q值反演的一类重要方法,了解层析成像的方法原理和对其成像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实现了初至波衰减层析成像的数值模拟,对模型数据及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理论研究和模型试算部分,首先基于快速推进法(FMM)进行了射线追踪正演模拟研究。FMM射线追踪正演利用迎风有限差分和窄带技术来计算和更新网格节点走时,该方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的特点,且其拓展方式符合波前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谱比法和最小二乘QR分解(LSQR)计算Q值并完成了衰减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前者计算Q值具有相对稳定的优点,后者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更适合求解不适定问题。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实现了初至波衰减层析成像,取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在实际数据试算和影响因素分析部分,基于实际数据测试结果,研究了影响反演结果的4个因素,重点针对初始模型和迭代次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初始模型越准确,射线追踪正演和Q值反演精度越高;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反演结果的精度呈现逐渐增加并趋于平稳的特点。

王佳兴[9](2019)在《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和软件开发》文中认为地震波在地层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层的粘弹性性质,导致了地震波能量的衰减。这部分衰减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通常用品质因子Q来描述地层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强弱程度。近地表地层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尤为强烈,严重的影响了对深层地层的进一步勘探。求取准确的Q值,建立近地表吸收结构模型,对于Q值补偿、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近地表勘探的特点,将谱比法及质心频移法与改进的微测井观测系统结合,提出了基于射线追踪的衰减层析反演方法。衰减层析成像是在速度层析成像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射线路径的求取、衰减走时的计算及反演方程的求解。由于微测井的单个井位所覆盖的范围尺度较小,横向变化可忽略,因此我们假设介质是水平层状的。在射线路径的追踪时采用试射法即可获得较高的精度,而且方法计算简单。在衰减走时的计算中,根据透射直达波的特点进行拾取,并尽量去除噪音的干扰,在有效频带的范围内计算衰减走时,从而获得可信的衰减走时。反演方法的选择中,利用代数重建法、联合迭代重建法、阻尼最小二乘法皆可获得较准确反演结果。设计并开发了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软件。该软件首先加载微测井地震数据及相应的观测系统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直达波走时层析成像、常规的谱比法计算Q值、质心频移法计算Q值、谱比法衰减层析反演、质心频移法层析反演等方法进行资料处理。该软件初至时间拾取、初至波的视窗选择及频谱分析等环节,提高了处理过程的效率,其交互式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操作者根据经验提取更准确的数据。综上所述,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软件的开发为近地表速度、吸收结构的调查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最后利用该软件对大港油田实际微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处理了沧县隆起、沧东凹陷、东光-徐黑潜山等三个工区共计232口微测井数据,获得了工区内近地表的速度三维模型、Q值三维模型,为这些工区的近地表吸收结构调查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师海阔,张元生,马禾青,马小军[10](2018)在《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层析成像》文中提出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地震波形数据,选取震级范围为ML1.86.7,震中距小于800km的1 820个地震事件的16 156条Pg波到时数据,对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一系列呈"L"型分布的断裂带上,Q值呈现出比较低的水平;而其两侧地区,Q值相对较高,且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内呈现低Q值状态的海原地区和天水—礼县地区存在明显的低阻—低速层,而高Q值的渭源—定西—通渭—西吉地区则在地壳内缺失低阻层。另外,存在明显高热流的渭河盆地和天水—礼县地区,Q值都明显偏低,而其周围地区则Q值较高。沿临潼—长安—富城—蒲城断裂走向,有一条比较显着的垂直形变梯度带和重力变化等值线,水平形变沿此断裂方向呈现条带状变化特征,而该区低Q值的状态反映了Q值分布与地壳大面积的垂直、水平形变及重力变化等存在一定联系。

二、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背景
        1.1.1 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1.1.2 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
    1.2 用Lg波资料测量Q值的研究背景
        1.2.1 衰减研究的重要性
        1.2.2 国内外Lg波Q值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Lg波Q值模型对川滇地区的构造意义
        1.4.2 论文结构和安排
第二章 Lg波Q值测量方法
    2.1 基于双台法的Lg波Q值测量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2.2.1 研究区域台站分布与地震目录
        2.2.2 Lg波到时的提取
        2.2.3 波形数据处理
第三章 数据误差的统计分析
    3.1 建模误差的统计方法
    3.2 建模误差样本的采样
    3.3 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
        3.3.1 Kolmogorov-Smirnov检验
        3.3.2 Q-Q图和正态概率图
第四章 基于SVD的二维Q层析成像方法
    4.1 Q层析成像数据
    4.2 估计Q值模型的分辨率和误差
    4.3 SVD算法的实际运用
第五章 衰减模型的应用——川滇地区1Hz_(Lg)Q模型
    5.1 阻尼和平滑参数的选择
    5.2 川滇地区Q值模型和分辨率
    5.3 模型的不确定性
    5.4 讨论
        5.4.1 构造单元的衰减结构
        5.4.2 主要断裂带的衰减结构
        5.4.3 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的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区域尺度地震速度与衰减成像新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射线理论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1.2.2 地震时移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1.2.3 体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1.2.4 面波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南加州地区波速变化的时空特征
    2.1 引言
    2.2 时移成像方法
    2.3 数据以及预处理
        2.3.1 数据获取
        2.3.2 数据筛选及划分
    2.4 时移成像过程
        2.4.1 参考Vp模型
        2.4.2 绝对速度成像
        2.4.3 差分速度成像
    2.5 分区域的相对平均波速变化
    2.6 小结
    2.7 本章附录
第3章 利用时移成像揭示与2016年Borrego Springs Mw5.2级地震有关的速度变化
    3.1 引言
    3.2 数据
    3.3 成像细节
    3.4 成像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3.4.1 绝对P波层析成像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3.4.2 差分P波层析成像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3.7 本章附录
第4章 东太平洋Gofar转换断层区三维体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t*反演
        4.2.2 三维体波衰减层析成像
    4.3 数据
    4.4 t*的提取
    4.5 Qp和Qs值反演及分辨率测试
    4.6 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面波层析成像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网络结构以及损失函数
        5.2.3 训练
    5.3 应用
        5.3.1 中国大陆地区
        5.3.2 南加州地区
    5.4 讨论和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Q值研究方法
    2.1 Q值的定义
    2.2 Q值研究的方法
        2.2.1 地球自由振荡Q值研究
        2.2.2 长周期面波Q值研究
        2.2.3 利用体波研究Q值
        2.2.4 Lg波Q值的测定
    2.3 几种方法比较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Lg波衰减成像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处理
    3.3 Lg波Q0成像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利用Lg波Q值测定震级
    4.1 数据
    4.2 m_b(Lg)震级测定方法
    4.3 朝鲜核试验的m_b(Lg)震级测定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云南地区Lg波Q值计算
    5.1 云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
    5.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处理及结果
    5.4 云南地区Lg波Q_0成像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6.1 论文成果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1.3 本文研究思路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波衰减研究
    2.1 Q值的作用与意义
    2.2 Lg波Q值的研究方法与原理
        2.2.1 Lg波介绍
        2.2.2 Lg波Q值的研究方法
        2.2.3 Lg波Q值在青藏高原南部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青藏高原南部Lg波衰减成像研究
    3.1 数据及处理
        3.1.1 数据选取
        3.1.2 Lg波截取
        3.1.3 计算振幅
        3.1.4 计算Q值
    3.2 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
        3.2.1 检测板测试
        3.2.2 Lg波Q_0值成像反演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与前人在此区域得到的Lg波衰减对比
    4.2 与P波速度结构对比
    4.3 与热流分布对比
    4.4 Lg波Q值成像对熔融通道约束的推断
    4.5 Lg波Q值分布的动力学意义
    4.6 发现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1.2.2 俯冲带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体波速度层析成像方法
    2.2 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
    2.3 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方法
第三章 西准噶尔地区上地幔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反演与分析
    3.4 结果与解释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尔卑斯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情况
    4.3 P波各向同性层析成像
        4.3.1 反演与分析
        4.3.2 分辨率测试
        4.3.3 反演结果
    4.4 P波方位各向异性成像
        4.4.1 反演与分析
        4.4.2 分辨率测试
        4.4.3 反演结果
    4.5 .P波径向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4.5.1 反演与分析
        4.5.2 反演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北海道地区地震波衰减结构研究
    5.1 地震数据
    5.2 反演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辨率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俯冲板块形态
    6.2 板块俯冲与地幔对流
    6.3 地震波衰减
    6.4 板块脱水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近地表Q值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Q值估算方法概述
    1.1 谱比法及其改进方法
    1.2 波传播模拟法Q反演
    1.3 Q值层析反演
2 近地表 Q值估算方法分类
3 岩石样本测试 Q值估算方法
    3.1 应力—应变法
    3.2 驻波振动法[23-28]
        3.2.1 自由振动法[28-29]
        3.2.2 强迫振动法[19,26,29,31]
    3.3 行波法
4 地层原位测量 Q估算方法
    4.1 地面观测法
        4.1.1 面波法
        4.1.2 初至波法
    4.2 微测井法
    4.3 联合 Q值估算与反演
        4.3.1 井地联合Q值估算
        4.3.2 多源多波场联合Q值反演
5 近地表 Q值估算法对不同地表结构类型的实用性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7)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地表结构调查方法与技术
2 近地表介质的能量吸收衰减与补偿
3 近地表速度反演与建模
    3.1 走时层析反演成像
    3.2 波形层析反演成像
    3.3 联合层析成像
        3.3.1 多类波型走时联合层析反演
        3.3.2 走时-波形联合层析反演
    3.4 全波形反演成像
    3.5 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
4 结论与展望

(8)基于初至波的Q值层析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
    2.1 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2.1.1 Vidale有限差分解程函方程
        2.1.2 快速推进法(FMM)解程函方程
    2.2 基于走时分布的射线路径求取方法
        2.2.1 搜索法
        2.2.2 变步长回追法
    2.3 FMM射线追踪数值模拟
第3章 初至波衰减层析成像
    3.1 常规Q值估算方法
        3.1.1 质心频移法
        3.1.2 谱比法
        3.1.3 改进的谱比法
        3.1.4 模型试算
    3.2 衰减层析成像方法
        3.2.1 衰减层析成像方法原理
        3.2.2 衰减层析成像实现步骤
    3.3 衰减层析反演方程组的求解算法
        3.3.1 代数重建法
        3.3.2 联合迭代重建法
        3.3.3 LSQR分解法
    3.4 初至波谱比法衰减层析成像数值模拟
        3.4.1 水平层状模型
        3.4.2 异常体模型
第4章 实际数据处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4.1 实际数据处理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偏移距
        4.2.2 初始模型
        4.2.3 网格大小
        4.2.4 迭代次数
    4.3 反演结果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和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品质因子的估算
        1.2.2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估算
        1.2.3 衰减层析反演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成果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估算与观测系统
    2.1 地层吸收作用
    2.2 常用的Q值估算方法
        2.2.1 谱比法
        2.2.2 质心频移法
    2.3 近地表Q值估算观测系统设计
第3章 基于射线追踪的吸收结构层析反演
    3.1 速度层析反演
    3.2 衰减层析方程的构建
        3.2.1 基于谱比法的衰减层析方程
        3.2.2 基于质心频移法的衰减层析方程
        3.2.3 射线追踪的正演
        3.2.4 最小二乘反演求解
    3.3 模型测试
        3.3.1 多层层状介质模型
        3.3.2 层数增多后的模型测试
第4章 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软件系统研究
    4.1 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软件系统概述
        4.1.1 软件系统组织结构
        4.1.2 软件系统的安装及使用
    4.2 数据处理功能模块介绍
        4.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4.2.2 初至波时间的拾取
        4.2.3 直达波的频谱分析
        4.2.4 正演计算模块
        4.2.5 反演计算模块
第5章 实际资料处理
    5.1 工区简介
    5.2 实际采集观测系统
    5.3 近地表速度和厚度结构模型建立
    5.4 近地表吸收结构模型建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 Q值成像理论和计算方法
3 资料选取和可靠性分析
    3.1 资料选取和处理
    3.2 可靠性分析
4 Q值层析成像结果
5 结果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四、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D]. 胡岩松.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2]区域尺度地震速度与衰减成像新方法及应用[D]. 胡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D]. 刘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D]. 鲁志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D]. 华远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近地表Q值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 赵秋芳,云美厚,朱丽波,李晓斌,李伟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6)
  • [7]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J]. 沈鸿雁,王鑫,李欣欣. 石油物探, 2019(04)
  • [8]基于初至波的Q值层析反演方法研究[D]. 刘梦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近地表吸收结构层析反演和软件开发[D]. 王佳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层析成像[J]. 师海阔,张元生,马禾青,马小军.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三维 Q 值断层扫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