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给梦想一个家

去西藏给梦想一个家

一、到西藏给梦想一个居所(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魏春春[1](2021)在《藏缘山海情——陈人杰的西藏书写论述》文中认为陈人杰因援藏而生藏缘。他的藏缘情怀历经了自然西藏、历史西藏、文化西藏和生活西藏的递进式的探索。诗集《西藏书》是其藏缘生成的最初阶段的表达,长诗《与妻书》和《山海间》是其藏缘情怀飞升状态的体现。陈人杰的西藏书写表现出高天厚土的文化品格,具有家国一体的社会担当意识,极大地提升了当代西藏书写的文学境界。

吉米平阶[2](2021)在《西藏的爱与不悔——评马相村诗集《走吧,回西藏去》》文中研究说明马相村先生嘱我为他的诗集写个评论,因这段时间持续地下乡出差,带着他的诗集电子版,却没条件细致通读,直到前几天,冬至前后,人归居所,终于安静下来,得以认真拜读这部冠名《走吧,回西藏去》的诗作。从题材上看,这部作品大概分作这么几部分内容:个人情感、西藏游历、家国情怀以及其他,其中,个人情感的篇什过其半。当然,从广泛的意义而言,诗歌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这里将诗人的一些篇章单纯作为个人情感的内容与西藏游历、家国情怀等内容相并列,

崔桂武[3](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指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魏春春[4](2020)在《新时期西藏文学三足鼎立的文学话语论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是西藏当代文学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西藏文学逐步走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沉默状态,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文学局面,探索、发展成为西藏当代文学的关键词。这一时期,西藏当代文学不仅接续上20世纪60年代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且在与内地文学、世界文学的交融中,进一步立足自身文学资源,开掘出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气息的文化空间。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开始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西藏与全国各地同步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80年3月14— 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

刘馨乔[5](2020)在《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籍以视觉技术构建起的种种视觉景观难掩其身处可见与不可见悖论中的迷思与焦虑。当由图像所构成的媒介景观成为了现实关系的中介,当不真实成为真实本身,景观构建下身体经验及其生成意义的认识与反思则成为景观生存下人们尤为迫切的需要。而电影,也随之成为“景观”这一研究主题下被聚焦的研究对象之一。根据《中国电影年鉴》,中国公路电影诞生于2001年,从其诞生的2001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大陆上映的公路电影总计有26部。从电影类型的视角审视下公路虽实属小众,但却以治愈人心的能量及探寻与找寻的母题,以及人“在路上”的身体叙事构建了独特的“景观”,由此在观众的心中爆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本论文研究,试从梅洛·庞蒂有关身体及身体所在生命世界的观念认识出发,以身体叙事的视角,界定中国公路电影,指出中国公路电影中集中体现着“身体”与“世界”之间共生、共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将中国公路电影分为“有目的地”、“无目的地”、“既有又无目的地”的三类公路电影,并分别选取此三类别下的典型个案影片,分别进行其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身体叙事构建下的景观的视看与释读,籍此三类中国公路电影通过其身体叙事所分别建构出的“终有所得”的激励式景观、“失序警告”的规训式景观与“皆有所属”的和解式景观的观看到此三类中国公路电影“景观”意义的“释读”从而进一步得出结论,即中国公路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景观之意义世界实则为以身体叙事为视角的社会景观下媒介权力的输出,身体经验的“可见”隐含着“不可见”,景观化悖论澄示着观者处于“他者的自己”的“景观观看”,从而致使陷于身体经验世界的观者获得某种虚假的满足,失去主体反思。

李亚楠[6](2020)在《影像符号视域下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文明一直以历史悠久着称,各族人民常常是在民族历史的追忆和回溯中,来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上,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不仅是祖国同胞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强大呼唤,也是蒙古族文化和蒙古族身份的有力感召。电视剧《东归英雄传》正是以这一史实为背景,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再现并讴歌了以土尔扈特部为缩影的蒙古族对国家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同。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以影像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为理论基点,以影视传播的基本元素——影像符号为切入点,对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影视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在视觉影像符号上,剧中的实体符号不仅具有影像符号的能指之意,同时也具备了影像符号的所指之意,即通过对环境符号、饮食服装符号以及道具符号等影像符号的呈现,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对蒙古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基于故土之思的国家的认同。剧中从土尔扈特人在物质层面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直指了其内心诸如民族性格、祖先崇拜、民族审美等精神层面的内心世界,而这种精神层面的表达正是土尔扈特人对蒙古族文化以及对故乡母国的认同和皈依。在听觉影像符号上,《鸿雁》这一音乐符号在剧中表达了蒙古族人的别情、思乡思归以及生生不息的希望等含义。这一背景音乐配合剧中的影像画面,与土尔扈特人思乡背后的对蒙古族文化依恋的影像画面形成对照呼应,与剧中的影像画面一道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对蒙古族文化以及对故乡草原的认同和追寻。通过对电视剧《东归英雄传》影像符号中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笔者希望弘扬民族文化中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达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

曹丙燕[7](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王晓芬[8](2018)在《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旅游作为实现乡土经济振兴诉求的主要力量,是诸多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引入的外部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必定会吸引大众游客,关键在于乡土社会是否存续着特殊的“乡土景观”遗产。在大规模的旅游产业展开之前,需要从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景观维系出发,通过文化的普查和研究,重建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心。沙溪古镇以“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的身份被外界发现之前,是“盐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集市。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学科视域,关注沙溪古镇文化变迁的具体过程,特别是文化变迁中“驻客”与古镇文化形貌的形成与变迁。以马帮为主的商帮群体、沙溪复兴工程项目工作组和在文化旅游情景中入驻沙溪的客栈、酒吧、咖啡馆等服务人群提供了我们以“驻客”视角,观察沙溪乡土景观形成、复兴和重建的基础。通过沙溪自身的生态特性、族群特点和文化特征体现出的家园遗产,以及驻客在新遗产运动中的知识生产实践,让我们看到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的另一种轨迹。在旅游情境下守护乡土应注重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确立乡土价值的根本,也是乡村旅游的乡土基础,即要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传统习俗。其次,以旅游的发展激发经济活力,通过增强本地人的能力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主体的回归。最后,在文化旅游产业的打造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多听取“驻客”群体的建议,作为从游客身份演变而来的驻客,更能从他者之眼光,体悟到当地人文风情、自然景观之特点,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基本思路。

范嘉云[9](2017)在《符号、凝视与认同:传播学视域下的民族旅游研究 ——以西藏旅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是旅游者离开自身居住地前往异地寻求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体验的活动,是旅游者对现实生活的暂时性逃离。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和休闲方式,逐渐成为普通大众能够轻易接近的活动。民族旅游则指的是前往少数民族文化地开展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类目,民族旅游呈现出旅游者一种更加明显的求“异”倾向,暗含着旅游者更不同寻常的需求与体验。研究旨在从传播学、文化研究等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旅游者民族旅游行为的深层含义,得出旅游者前往民族旅游地旅游的一般性特征。研究选取西藏旅游为案例,以西藏旅游相关游记以及与旅游者的访谈为资料进行文本分析。经过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研究将旅游者民族旅游行为的内涵概括为符号收集、凝视“他者”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研究认为三者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解释民族旅游行为内涵的逻辑路径。

陈守湖[10](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二、到西藏给梦想一个居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到西藏给梦想一个居所(论文提纲范文)

(1)藏缘山海情——陈人杰的西藏书写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天厚土赤子心
二、家国情怀显担当
三、结语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新时期西藏文学三足鼎立的文学话语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话语的继续
二、雪野觅踪的艰难突围
三、平视西藏的话语探索

(5)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础概念
        1.4.1 文本
        1.4.2 身体
    1.5 研究的基础理论观念
        1.5.1 “身体叙事”之电影叙事学
        1.5.2 景观
    1.6 文献综述
        1.6.1 中国公路电影研究
        1.6.2 电影与景观的研究
    1.7 研究意义
    1.8 论文结构安排
2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界定及类别认识
    2.1 公路电影的缘起与西方界定
    2.2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界定
    2.3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类别认识
        2.3.1 有目的地之景观:意义世界心灵的落叶归根
        2.3.2 无目的地之景观:意义世界下自我镜像的景观搭建
        2.3.3 既有又无目的地之景观:自我意识觉醒与生命意义重释
3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观看:“有目的地”的《阿拉姜色》
    3.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身体破碎与重组之景观
        3.1.1 生命信仰的传递与接受
        3.1.2 矛盾处境下的身体叙事
        3.1.3 隐匿存在的身体叙事者
        3.1.4 因果模式下亲情伦理秩序世界重构
    3.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仰视中追求人性美之景观
        3.2.1 现实舒缓的身体节奏
        3.2.2 广阔空间下包容的身体
        3.2.3 被净化的身体与价值判断的异质性
        3.2.4 信仰选择下的矛盾与认同
        3.2.5 将身体置于世界:对过程的观看
    3.3 有目的地:“终有所得”的激励式景观
4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观看:“无目的地”的《赖小子》
    4.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青春之身的另类景观建构
        4.1.1 想象时间中迷失的身体
        4.1.2 灰色空间下的身体叙事
        4.1.3 被悬置的身体叙事者
        4.1.4 反叛的青春物语
    4.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俯视下青春悲剧之观看
        4.2.1 跳跃不安的身体节奏
        4.2.2 闭塞空间下游离且无知的身体
        4.2.3 批判的身体与自我区隔化
        4.2.4 现实命运下的同情与忧虑
        4.2.5 身体之于世界:对结局的观看
    4.3 无目的地:“失序警告”的规训式景观
5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之景观观看:“既有又无目的地的”的《人再囧途之泰囧》
    5.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中年危机中身体的喜剧化之观看
        5.1.1 负重身体的环形回归
        5.1.2 迷途中反省的身体
        5.1.3 释放的身体叙事者
        5.1.4 相互融合的身体叙事
    5.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娱乐化观看下集体狂欢的附和之景观
        5.2.1 流畅欢快的身体节奏
        5.2.2 新奇的异国空间与体验的身体
        5.2.3 改变的身体与情感补偿
        5.2.4 温情童话中的精神认同
        5.2.5 世界之于身体:对“人”的观看
    5.3 既有又无目的地:“皆有所属”的和解式景观
6 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可见:“身体”经验世界之生命意义建构
    6.1 现代公路上的身体叙事与知觉的悬置
    6.2 “世界——身体”与“公路——心灵”景观下梦的休憩
    6.3 作为“反思”空间的公路与身体-主体的人格跨越
7 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不可见:景观悖论与“他者的自己”的遮蔽
    7.1 世界肉身下中国公路电影中的景观化悖论
    7.2 主体的内在兴奋与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的暂时性虚假解体
    7.3 “作为他者的自己”的不可见性与景观认同下的客体无意识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影像符号视域下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的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英雄之归和影像叙事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的史实回顾
        一、出走: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
        二、归来:土尔扈特东归祖国怀抱
    第二节 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简介
        一、关于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内容介绍
        二、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导演的创作动机
        三、本剧导演在民族内视角下对文化的真切把握
第二章 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实体符号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环境符号:土尔扈特人文化认同的环境影像烘托
        一、草原:土尔扈特人万物有灵的精神家园
        二、蜿蜒的河水:传递思念寄托希望的影像符号
        三、雪原沼泽沙漠:衬托土尔扈特人文化认同的影像符号
    第二节 饮食服装符号:土尔扈特人文化认同的物像载体
        一、肉食和奶食:蒙古族游牧民族的舌尖记忆
        二、蒙古袍:民族服装的影像呈现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第三节 道具符号:土尔扈特人文化认同的物象表征
第三章 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人物符号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谋定而后动:渥巴锡的东归决策
        一、妥协与犹豫
        二、冲突与对抗
        三、决裂与皈依
    第二节 无根的浮萍:贾恩对蒙古族文化的背弃
        一、物质上的断裂
        二、信仰上的背离
    第三节 短暂的迷失:阿萨赖的文化回归之路
        一、依从与对抗
        二、分离与重构
        三、弃绝与回归
第四章 音乐符号《鸿雁》所体现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及民歌《鸿雁》的来源
    第二节 音乐符号《鸿雁》中的文化认同分析
        一、鸿雁:蒙古族人含蓄的别离
        二、鸿雁:思归游子的心声
        三、鸿雁:生生不息的希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二、游荡者与人群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一、农裔闯入者
        二、外省知识青年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三、极端的暴富者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乡土沙溪
    第一节 生态: 一山一沙一溪
    第二节 生命: 沙溪的诗与会
    第三节 生养: 八大碗、辞娘席与金花服
    第四节 生计: 农耕传统
    第五节 生业: 茶马贸易与古镇旅游
第三章 游与居: 盐马古道与沙溪古镇
    第一节 盐之言: 滇西四大盐井
    第二节 盐之路: 盐马古道的历史印记
    第三节 游与居: 马帮商旅与沙溪人家
第四章 古与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景观重建
    第一节 发现沙溪: 外来者心中的“香格里拉”
    第二节 修旧如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原则与措施
    第三节 古与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成果与问题
第五章 主与客: 乡土景观与遗产旅游
    第一节 乡里人的村: 古镇沙溪
    第二节 城里人的村: 驻客沙溪
    第三节 遗产旅游中的主客互动
第六章 结论: 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符号、凝视与认同:传播学视域下的民族旅游研究 ——以西藏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介绍
第一章 旅游与传播
    第一节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第二节 旅游: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
第二章 旅途中的风景:符号体验
    第一节 民族旅游符号分析的可能
    第二节 旅游者的符号收集与解读
第三章 权力的运作:凝视“他者”
    第一节 凝视理论溯源及转向
    第二节 权力的运作——地方神话建构
    第三节 权力的反转——游客凝视
第四章 从凝视到认同
    第一节 关于认同
    第二节 从凝视“他者”到反观自我
    第三节 回归现实的社会角色扮演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到西藏给梦想一个居所(论文参考文献)

  • [1]藏缘山海情——陈人杰的西藏书写论述[J]. 李欢,魏春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西藏的爱与不悔——评马相村诗集《走吧,回西藏去》[J]. 吉米平阶. 西藏文学, 2021(04)
  •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4]新时期西藏文学三足鼎立的文学话语论析[J]. 魏春春. 西藏当代文学研究, 2020(02)
  • [5]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D]. 刘馨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影像符号视域下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 李亚楠. 兰州大学, 2020(01)
  • [7]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 [8]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D]. 王晓芬. 厦门大学, 2018(07)
  • [9]符号、凝视与认同:传播学视域下的民族旅游研究 ——以西藏旅游为例[D]. 范嘉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10]“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去西藏给梦想一个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