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韦尔自动化“电子制造”在大柳塔煤矿综合自动化改造中的成功应用

罗克韦尔自动化“电子制造”在大柳塔煤矿综合自动化改造中的成功应用

一、罗克韦尔自动化“信息化生产”(E-manufacturing)在大柳塔煤矿自动化综合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楠[1](2017)在《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资源供给和环境压力的突出,在煤炭行业转型过程中,生产环节更多的使用自动化的投入和应用必不可少。本文针对煤矿综采自动化技术在7米采高综采工作面实践应用问题,分析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理念将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及泵站的自动化应用及数据采集单独设计,数据由各分站集中汇总,最后统一监测控制,并通过矿用工业以太网将井下工作面生产信息实时传送至地面监控主站,实现井上井下信息一体化。论文分析了采煤机老式通讯控制系统与新式通讯控制系统的优劣,针对采煤机的控制及数据采集环节硬件进行了技术选型,阐明了采煤机的通讯控制系统的整体逻辑关系,详细的对7米采高采煤机的自动割煤逻辑进行分析并给出滚筒高度补偿方案。针对液压支架,简单的介绍了支架端头站与集控台的通讯方式原理,对于支架的监测数据提出了实际应用方案并提出了自动化执行操作过程的优化流程方案以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后章节对整个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程序及组态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进行了应用分析。所得研究结论对于合理设计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等设备控制系统、改善设备工作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由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郭龙[2](2013)在《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生产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功能各异的煤矿自动化子系统相继得到应用,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功能各异的自动化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与相互操作,难以满足煤矿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设计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整合现有数据异构的子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是将煤炭企业中的分散的子系统,孤立的功能模块和信息模块通过现代的计算机、数据库、工控技术等集成到一个统一协调管理的大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整体共享功能。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2、研究分析子系统的运行方式,设计子系统对平台的硬件接入方式与软件接入方式,按技术的合理性和性价比确定具体接入方式。3、深入研究OPC数据存取规范,分析OPC数据存取的技术特点以及对OPC程序的应用要求,采用OPC技术在底层控制设备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取规范,并以该接口规范支持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各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之间的通讯。4、研究工业以太网PROFINET技术的特点和组网架构,并将工业以太网PROFINET技术应用到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之中。5、以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为例,在力控组态软件的平台上对基于OPC技术的通风监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实时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

姜秀柱[3](2011)在《基于EPA的煤矿工业以太网实时调度算法研究》文中认为EPA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工业实时以太网国际标准。微网段是EPA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微网段的实时调度,微网段内节点数据的产生速率和传输时间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本文以实时调度基本理论和经典调度算法可调度性定理为基础,证明了EPA微网段可调度的充要条件,完善了EPA网络实时调度算法的理论依据,为EP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宏周期和偏移量是构成EPA网络实时调度算法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宏周期和偏移量的确定决定着EPA实时调度算法的实现。本文在对EPA微网段可调度的充要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硬实时性能,经计算实时级别可达<10us级的复合周期EPA实时调度算法,并找到了满足复合周期调度的各节点复合周期条件,在证明该法可用的同时,给出了复合周期调度下的宏周期和偏移量计算方法。分时调度是以太网实现确定性传输的关键技术。EPA通过增加一个调度子层,在分布式精确时钟的支持下,采用静态优先级固定时隙分配的方法,实现分时调度。这种静态优先级固定时隙分配的方法,在煤矿环境下经常发生的网络结构变化、节点出现故障、节点增减变化或节点受干扰信息频繁重传等情况下,都会导致固定时隙分配策略的失效或固定分配时隙的浪费。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EPA的煤矿EPA微网段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MEPASaSiS。该算法结合事件和时间共同驱动,能根据节点有无信息传输以及实际信息传输时间即时动态分配时隙。在保证EPA微网段实时能力的同时,可将信道使用率稳定到92.93%99.26%,并使微网段的调度运行具有适应节点失效离线和在线恢复的容错能力。在煤矿工业控制网络中,跨网段周期数据传输是一种普遍需求,EPA的实时调度是基于微网段的,不能保证跨网段实时周期数据的传输,这是EPA自身存在的不足。本文在微网段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MEPASaSiS的基础上,通过对EPA跨网段传输过滤规则的改进,并结合协同优先级分配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跨网传输延迟的变化和不同网段时基差的波动自动调整跨网段周期数据发送时刻的煤矿EPA网络跨网段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MEPASaSaS,实现了跨网段周期数据的确定性传输。论文有图56幅,表1个,参考文献136篇。

张宪明[4](2009)在《扁管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扁管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带式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它除了具有普通带式输送机的优点外,还具有大倾角输送、可空间弯曲布置、密闭输送、防扭转等优点。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这种带式输送机,并且对扁管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还仅限于输送机理、线路布置等初步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本文对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可为这种新型带式输送机的研制和开发打下较好的基础。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特性主要是由于输送带的力学特性引起的,所以首先对输送带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输送带的动力学模型—Vogit模型,并研究了该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从对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受力分析入手,通过对系统的物理方程和几何方程的分析推导出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连续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由于连续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的局限性,本文重点对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系统的几大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最终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分析。由于仿真软件AMESim基于图形的仿真环境和完整的应用库以及对系统动态性能强大的计算与分析功能,并结合扁管带式输送机离散模型的特点,本文从众多的仿真软件中选择了AMESim作为系统仿真的工具。首先理论上提出了几种软起动与软停机的方式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实例进行基于速度控制的起动与停机的仿真,得出了仿真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曲线,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来预防起动和停机过程中引起的过大动张力问题,以达到软起动与软停机的目的。

韩磊[5](2007)在《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管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带式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它除了具有普通带式输送机的优点外,还具有大倾角输送、可空间弯曲布置、密闭输送、防扭转等优点。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这种带式输送机,也很少见到对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理及其参数研究方面的报导。因此,本文对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可为这种新型带式输送机的研制和开发打下较好的基础。本文运用微元成形法对扁管带式输送机过波段进行成形分析,推导出其过渡曲线的成形公式,给出了输送带过渡段的空间仿真图像,通过对过渡段输送带变形的几何分析,综合考虑输送带允许的伸长率和输送带许可应变,推导出扁管带式输送机过渡段长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扁管输送带的微分单元建模,运用输送带的粘弹性迟滞变形能量损失理论,建立起输送带和物料的能量损失同弯曲变形做功的转换关系,通过积分建立起整体能量变化与载荷变化、弯矩变化的联系,得到了扁管带式输送机压陷阻力、输送带弯曲阻力和物料弯曲阻力,求解出了扁管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阻力系数。通过对主要阻力系数求解式的分析,给出了其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本文围绕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机理,分析了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弹性传播及振荡,并基于此,分析了扁管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动载荷,对于软起动装置的设计有一定意义。分析了扁管输送带产生纵向撕裂的原因,研制出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式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系统。通过对输送带的运行状态进行不间断地实时检测,检测系统能够在输送带发生纵向撕裂事故时,及时地使输送机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大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二、罗克韦尔自动化“信息化生产”(E-manufacturing)在大柳塔煤矿自动化综合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克韦尔自动化“信息化生产”(E-manufacturing)在大柳塔煤矿自动化综合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研究
    2.1 问题的提出
    2.2 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方案
    2.3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电控及通讯系统设计
    3.1 电控部分系统设计
        3.1.1 配件模块化设计
        3.1.2 通讯设计及主要元件选型
        3.1.3 遥控器收发装置的设计
        3.1.4 保护及功能的设计与选型
        3.1.5 外部数据传输的设计
        3.1.6 滚筒高度的预测控制
        3.1.7 智能记忆截割逻辑设计
    3.2 本章小结
4 液压支架的自动化应用设计
    4.1 支架控制器的通讯
        4.1.1 Profibus概述
        4.1.2 Profibus-DP通信协议
        4.1.3 支架控制器的通讯电路
        4.1.4 支架控制器的键盘电路
        4.1.5 支架对采煤机运行方向判断方法
    4.2 支架爆管监测功能
    4.3 支架自动跟机及远控方案
        4.3.1 支架自动化跟机方案
    4.4 支架监测数据分析方案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程序及组态设计
    5.1 PLC程序设计
    5.2 PLC区域分配
    5.3 CRC校验程序
    5.4 系统分站程序设计
    5.5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6 系统调试分析
    6.1 调试结果分析
    6.2 现场应用效果
    6.3 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PC 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2章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
    2.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选型原则
    2.3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
    2.4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2.4.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传输平台的特点与要求
        2.4.2 网络传输平台架设使用的主要设备
    2.5 子系统接入平台
        2.5.1 子系统接入要求
        2.5.2 子系统接入方式
    2.6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
        2.6.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2.6.2 软件部署
        2.6.3 数据流程
        2.6.4 系统平台开发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以太网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3.1 工业以太网
        3.1.1 工业以太网协议
    3.2 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
    3.3 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 PROFINET 技术
        3.3.1 PROFINET 简介
        3.3.2 PROFINET 的通信
        3.3.3 用于 PROFINET 的基于以太网的协议
    3.4 基于 PROFINET 技术的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OPC 技术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4.1 OPC 定义
    4.2 OPC 数据存取规范
        4.2.1 OPC 接口规范
    4.3 OPC 数据存取接口的实现
        4.3.1 OPC 服务器的实现
        4.3.2 OPC 客户端的实现
    4.4 OPC 技术的应用范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OPC 技术在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5.1 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概述
        5.1.1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结构
        5.1.2 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构成
    5.2 基于 OPC 技术的监控软件设计
        5.2.1 服务器端组态设计
        5.2.2 客户端组态设计
        5.2.3 组态图形界面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3)基于EPA的煤矿工业以太网实时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EPA 与工业以太网标准
    1.2 国际标准工业以太网中的实时调度算法
    1.3 煤矿工业以太网应用与研究现状
    1.4 EPA 实时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6 论文的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EPA 实时调度算法可调度性研究
    2.1 EPA 实时调度算法理论基础
    2.2 EPA 通信调度算法可调度充要条件证明
    2.3 EPA 实时调度算法性能定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EPA 微网段复合周期实时调度算法研究
    3.1 煤矿EPA 中节点数据变化周期的多样性
    3.2 EPA_CSME 算法中宏周期选择策略
    3.3 煤矿EPA 大宏周期下的复合周期调度算法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EPA 微网段自适应调度算法研究
    4.1 网络自适应调度
    4.2 煤矿EPA 微网段传输时间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
    4.3 煤矿EPA 微网段容错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
    4.4 自适应实时调度算法MEPA_SaSiS 的效率分析
    4.5 MEPA_SaSiS 调度算法的仿真实现
    4.6 本章小结
5 煤矿EPA 跨网段延迟自适应调度算法研究
    5.1 多网段EPA 网络延迟模型
    5.2 基于网桥的煤矿EPA 跨网段实时调度算法研究
    5.3 基于全交换式EPA 的跨网段实时调度算法研究
    5.4 MEPA_SaSaS 调度算法的仿真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后续工作
    6.1 总结
    6.2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三、获奖情况
    四、研究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扁管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发展概况
    1.3 扁管带式输送机简介
    1.4 扁管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输送带力学特性的研究
    2.1 输送带的力学特性
    2.2 输送带的粘弹性模型
        2.2.1 三种典型模型介绍
        2.2.2 模型的选择
    2.3 输送带Vogit模型参数的确定
        2.3.1 自由振动测试法
        2.3.2 动拉伸测试方法.
        2.3.3 波动法测试
第三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方程
    3.1 扁管带式输送机连续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1.1 输送带运动的力平衡方程
        3.1.2 几何方程
        3.1.3 物理方程
        3.1.4 系统Vogit模型动力学方程
    3.2 扁管带式输送机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2.1 系统子模型的建立
        3.2.1.1 胶带离散体模型
        3.2.1.2 驱动系统的模型
        3.2.1.3 尾部滚筒的离散模型
        3.2.1.4 拉紧装置的模型
        3.2.2 扁管带式输送机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2.2.1 单元划分
        3.2.2.2 重锤的拉紧位移分析
        3.2.2.3 方程的建立
第四章 仿真软件AMESim
    4.1 仿真软件AMESim介绍
        4.1.1 仿真软件AMESim概述
        4.1.2 模块介绍—五大软件平台
        4.1.3 应用库介绍
    4.2 仿真软件操作步骤
第五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动态仿真
    5.1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起动仿真
        5.1.1 理论起动加速度曲线
        5.1.1.1 等加速度曲线
        5.1.1.2 Harrison推荐的正弦形加速度曲线
        5.1.1.3 Nordell推荐的三角形加速度控制曲线
        5.1.2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起动仿真实例
        5.1.2.1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参数
        5.1.2.2 仿真操作步骤
        5.1.2.3 仿真结果分析
        5.1.2.4 改进措施
    5.2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停机仿真
        5.2.1 理论停机加速度曲线
        5.2.1.1 等加速度曲线
        5.2.1.2 正弦加速度曲线
        5.2.1.3 三角形加速度曲线
        5.2.2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停机仿真实例
        5.2.2.1 仿真结果分析
        5.2.2.2 改进措施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第二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简介
        1.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2.扁管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及其主要结构
        3.适应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
第二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过渡段的分析和设计
    第一节 过渡段情况简介
    第二节 过渡段的仿真设计
        1.微元成形法简介
        2.过渡段模型的建立
        3.计算结果
        4.输送带拉伸的影响
    第三节 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的确定
第三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阻力系数
    第一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各种阻力分析
        1.主要阻力
        2.附加阻力
        3.特殊阻力和提升阻力
    第二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压陷阻力
        1.输送带的压陷模型
        2.平输送带的压陷阻力
        3.扁管输送带的压陷阻力
        4.扁管带式输送机托辊的垂直载荷
        5.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压陷阻力系数
    第三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弯曲阻力
        1.输送带弯曲的迟滞弯矩损失
        2.输送带的弯曲模型
        3.输送带的弯曲阻力
        4.扁管带式输送机的弯曲阻力系数
    第四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物料的弯曲阻力
        1.物料的弯曲特征
        2.物料的弯曲阻力
        3.物料的弯曲阻力系数
    第五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主要阻力系数及其因素分析
        1.主要阻力系数计算
        2.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软起动装置
    第一节 机械电子式软起动装置
        1.系统的组成
        2.工作原理
        3.工作过程的分析
    第二节 可控软起动装置
        1.CST系统的组成
        2.CST系统的工作原理
        3.CST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扁管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分析
        1.扁管带式输送机的起动
        2.输送带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
        3.输送带内的振荡
        4.起动过程的动载荷分析
第五章 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方式的设计
    第一节 输送带纵向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二节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方式初步方案设计
        1.感应线圈的设计要求
        2.电磁感应传感系统设计
        3.传感系统理论分析
    第三节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1.电磁感应式检测器
        2.检测系统组成
        3.检测系统工作方案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罗克韦尔自动化“信息化生产”(E-manufacturing)在大柳塔煤矿自动化综合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D]. 徐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2]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郭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3]基于EPA的煤矿工业以太网实时调度算法研究[D]. 姜秀柱.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
  • [4]扁管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研究[D]. 张宪明. 贵州大学, 2009(S1)
  • [5]扁管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理的研究[D]. 韩磊. 贵州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罗克韦尔自动化“电子制造”在大柳塔煤矿综合自动化改造中的成功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