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一、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脱机中的应用和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芳,刘燕[1](2021)在《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恢复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态肺顺应性(Cst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V运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更有利于提高AE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增强机械通气效果,加快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吴宗辉,杨辉[2](2021)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序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行气管插管并脱机的121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 研究组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序贯治疗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再插管率、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死亡率。评估两组痰液黏稠度, 咳痰难度及主观舒适度。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研究组患者序贯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呼吸衰竭发生率、再插管率和ICU入住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 而两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咳痰难度及主观舒适度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CO2、PaO2及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研究组治疗后PaO2、SaO2均显着高于对照组, PaCO2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无创正压通气相比, 经鼻高流量氧疗更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再插管率, 缩短序贯治疗时间及ICU入住时间。

艾庆岩,姜艳,刘永振[3](2021)在《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呼吸机依赖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肺功能恢复治疗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脱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脱机。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困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预防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上机时间。

周极新,朱菱,谢湘梅[4](2021)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ID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收治的68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干预5 d后比较两组病人VIDD发生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OI),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VIDD发生率、RSB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符合肺康复指证的情况下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膈肌功能,降低VIDD发生率和RSBI,降低病人VAP发生率和提高病人撤机成功率,缩短病人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刘兰星,康丽萍,严玉英,段怡帆,周俊丽,杨云英[5](2021)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无创通气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重症肌无力危象(MC)常累及呼吸肌而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随着无创机械通气(NIV)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用于MC引起的呼吸衰竭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如何早期识别MC的发生、预测NIV治疗MC的相关指标、应用不同通气策略以更好地提高NIV治疗MC的效果等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NIV模式的新发展为NIV治疗MC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围绕NIV在MC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谢晨星[6](2021)在《下腔静脉变异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

薛宇豪[7](2021)在《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中府、云门与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并初步探讨针刺中府、云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均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以及基础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府、云门针刺,周一至周六治疗1次,30min/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周一至周六治疗1次,30min/次,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PaCO2、氧合指数、咳嗽反射分级量表等指标的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及脱机成功率,将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试验共纳入74例,71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3例未完成,观察组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客观指标:(1)膈肌功能测定: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CO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合指数: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咳嗽反射分级量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咳嗽反射分级量表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前白蛋白: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脱机成功率: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69.4%、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总体疗效: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中府、云门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氧合指数,其疗效同体外膈肌起搏器相当。(2)针刺中府、云门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PaCO2、咳嗽反射分级量表、血清前白蛋白,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其疗效优于体外膈肌起搏器。(3)针刺中府、云门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脱机率、整体疗效,优于体外膈肌起搏器。

马鑫[8](2021)在《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握力水平对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寻求不同性别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最佳握力截断值,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是否具备脱机条件提供简便的辅助参考指标,更好选择脱机时机,降低脱机失败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36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通过脱机筛查试验后测量左、右手的平均握力水平,主治医师在不清楚握力测量结果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若试验成功,则参照指南和临床经验决定是否脱机,基于患者的脱机结局将其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脱机失败的相关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来评价患者握力水平对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36例患者,其中52例发生脱机失败,患者的脱机失败率为22.0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患者脱机失败相关的因素有6个,分别为有无肺部疾病史、握力、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入科时APACHE II评分、脱机时APACHE II评分和镇静药持续时间,其他因素在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握力水平高(OR=0.705,95%CI:0.603~0.825,P<0.001)是脱机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高(OR=1.438,95%CI:1.238~1.670,P<0.001)和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长(OR=1.836,95%CI:1.304~2.585,P=0.001)是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Logit(P)=-4.114-0.349×握力+0.363×脱机时APACHE II评分+0.608×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据此绘制ROC曲线,AUC为0.932,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95.1%,预测准确度为90.3%,说明本模型效能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2=10.100,P=0.258)。3.根据握力水平、脱机时APACHE II评分、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与脱机结局之间的关系描绘ROC曲线,结果显示握力预测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798,最佳截断值为13.1kg,当握力≤13.1kg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86.5%、64.7%。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预测脱机结局的AUC为0.741,最佳截断值为9分,当APACHE II评分>9分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82.7%、50.5%。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预测脱机结局的AUC为0.821,最佳截断值为6.17天,当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6.17天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67.3%、83.2%。4.由于握力是一项具有性别特异性的指标,故将不同性别的患者分别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握力预测男性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815,最佳截断值为13.1kg,当握力≤13.1kg,预测男性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77.4%、80.5%,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分别是3.97、0.2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0.0%、93.4%,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是19.5%、22.6%,准确度是79.9%。握力预测女性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801,最佳截断值为9.4kg,当握力≤9.4kg时,预测女性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76.2%、83.6%,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分别是4.65、0.2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1.5%、83.6%,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是16.4%、23.8%,准确度是81.7%。研究结论:1.握力水平高是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高、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2.握力水平可以有效预测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结局,当男性患者握力≤13.1kg,女性患者握力≤9.4kg时,患者发生脱机失败的风险增大。

刘刚,刘双林,王美菊,李琦[9](2021)在《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与解决策略》文中认为随着有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但也有较多使用有创通气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撤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该文将从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角度,阐述临床上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相关要点,总结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李艳,张力,蔡志芳[10](2021)在《膈肌起搏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中的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机依赖患者膈肌起搏器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把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使用呼吸机并发生依赖的清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33例;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6.3±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并增加使用膈肌起搏器)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每组30例,对两组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2周脱机成功率分别为83.3%和46.7%,脱机时间分别为(7.56±1.45),(9.42±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呼吸机依赖患者准备脱机前,给予膈肌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及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二、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脱机中的应用和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脱机中的应用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PEFR、FEV1、FVC等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Ppeak、Raw、Cstat等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2.5 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6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3)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比较
    2.2 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值比较
3 讨 论

(4)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干预方法
        1.5.1 成立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团队
        1.5.2 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方案
        1.5.2.1 痰液情况(痰液量分度[11]≥2度)
        1.5.2.2 四肢肌力
        1.5.2.3 膈肌功能
        1.5.2.4 营养情况
        1.5.3 早期肺康复治疗暂停指证[13]
    1.6 评价指标
        1.6.1 VIDD发生率
        1.6.2 浅快呼吸指数(RSBI)
        1.6.3 氧合指数(OI)
        1.6.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
        1.6.5 撤机成功率
        1.6.6 其他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能降低VIDD发生率和VAP发生率
    3.2 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能降低RSBI和提高撤机成功率
    3.3 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能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4 小结

(7)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筛选标准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类型
        3.2 样本量估算
        3.3 分组方法
        3.4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观察指标
        4.2 疗效评定指标
        4.3 疗效评定时间
    5 不良事件处理及应急预案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方法
    8 医学伦理问题
    9 试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分析
    3 膈肌功能比较
    4 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分析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_2比较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I比较
    5 咳嗽反射分级量表评分比较
    6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较
    7 脱机成功率比较
    8 总体疗效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认识
        1.1 疾病概述
        1.2 发病率的研究
        1.3 发病机制研究
        1.4 治疗方法
        1.5 现代疗法的局限性
    2 中医对于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认识
        2.1 中医疾病表现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2.4 中医治疗优势与不足
    3 选题依据
    4 治疗依据
        4.1 选经依据
        4.2 选穴依据
        4.3 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5.1 超声评估膈肌功能
        5.2 血气分析评估PaCO_2、OI
        5.3 评定量表选择依据
        5.4 营养指标选择依据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基线资料分析
        6.2 观察指标分析
        6.3 总体疗效分析
        6.4 脱落病例分析
    7 机制探讨
        7.1 针刺中府、云门具有调气宽胸、利肺健脾的作用
        7.2 针刺中府、云门穴改善膈肌功能及氧合指数
        7.3 针刺中府、云门穴改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数值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脱机失败的病理生理机制
        1.1.2 脱机失败引起的不良影响
        1.1.3 老年人是脱机失败的主要群体
        1.1.4 传统预测脱机结局指标的局限性
        1.1.5 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必要性
        1.1.6 危重症患者常用的肌力评估方法及局限性
        1.1.7 握力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联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样本
        2.1.2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工具与观察指标
    2.3 研究步骤
        2.3.1 脱机筛查试验
        2.3.2 握力测量
        2.3.3 自主呼吸试验
        2.3.4 基于脱机结局分组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成立课题小组
        2.4.3 资料收集控制
        2.4.4 资料录入分析
    2.5 统计分析
    2.6 伦理审查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分布
    3.2 两组患者资料的单因素比较
    3.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4 各指标对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3.5 握力对不同性别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4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特征分析
    4.2 脱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4.2.1 握力
        4.2.2 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
        4.2.3 APACHE II评分
    4.3 握力对脱机失败预测的ROC曲线分析
    4.4 本研究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4.4.1 重视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评估
        4.4.2 关注存在脱机失败危险因素的患者
        4.4.3 针对脱机失败高风险患者的肌力训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握力测量的临床应用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与解决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因素
    1.1 呼吸系统因素
    1.2 心血管系统因素
    1.3 神经系统因素
    1.4 代谢性因素
    1.5 精神心理因素
    1.6 其他因素
2 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解决策略
    2.1 呼吸机通气模式选择
    2.2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模式治疗策略
    2.3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
    2.4 早期康复锻炼
    2.5膈肌起搏
    2.6 营养支持
    2.7 精神心理辅导
    2.8 制定撤机计划表
3 结语

(10)膈肌起搏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中的应用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脱机中的应用和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杨芳,刘燕. 医药论坛杂志, 2021(24)
  • [2]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吴宗辉,杨辉. 中国医师杂志, 2021(12)
  • [3]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研究[J]. 艾庆岩,姜艳,刘永振. 微创医学, 2021(04)
  • [4]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J]. 周极新,朱菱,谢湘梅. 全科护理, 2021(23)
  • [5]重症肌无力危象无创通气应用的研究进展[J]. 刘兰星,康丽萍,严玉英,段怡帆,周俊丽,杨云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08)
  • [6]下腔静脉变异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D]. 谢晨星.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7]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薛宇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D]. 马鑫.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9]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与解决策略[J]. 刘刚,刘双林,王美菊,李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04)
  • [10]膈肌起搏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中的应用临床疗效观察[J]. 李艳,张力,蔡志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07)

标签:;  ;  ;  ;  ;  

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