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个字”的培养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个字”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品格”的养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威[1](2021)在《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教改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高职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站在以人为本立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高职毕业生语文人文综合素养将成为改革的焦点。语文学科要"博观而约取",要联系职业教育实际,强调育人理念的变革,充实、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为胜任岗位、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陈龙斌,鲍道宏[2](2021)在《语文教育现代化:议题与问题——关于“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访谈札记》文中认为语文教育目标确定,有常识基础,有学理论证;有个人视角,有国家意志;有当下之念,有终身考量。有实用之需,有情意之谋;有历时不变的永恒,有与时俱进的变革。由此观之,探讨语文课程目标,不仅要有求实的追求,也要有容变的胸怀。在语文教育现代化背景中的语文课程建设,尤其需要平衡好求实与容变关系。

朱宝康,罗苡芊,毛安苏,袁一楠,庞佳,沈雯洁,陈正海,吴艳玲,王立洋,陈宸[3](2021)在《学科教学中的“五育融合”(笔谈)》文中指出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同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如何通过学科教学实施"五育融合",在扬州大学潘洪建教授的主持下,作者们结合不同学科实际,以某单元或课文为例,展开了具体而微的讨论。现择优发表,以飨读者。

张林青[4](2021)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莫莉莉[5](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校的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思政任务,把握本学科的思政优势,使各门学科的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齐头并进,“同向同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各个学科都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课程育人”的协同作用,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合力,提升育人成效。“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利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思想性的特点,蕴含大量的思政素材,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学科。因此,探究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及实施对策,对于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政作用,促进课程思政大中小学的衔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清本文的基本概念,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其次,进一步探究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的思政效力被削弱、教学目标的思政要求被忽略、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被闲置、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被弱化、教学评价的思政作用被影响。再次,针对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从社会文化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教师思政素质、家庭教育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找到实施对策。即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独特思政效力、充分突出初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思政价值、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各种思政资源、充分彰显初中语文各种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导向作用。

张晓芹,郭祥云,何新华,陈桃源,叶秀宝,王钟霞,陈群团,钱珍娣,曹盈月,陈虹,许绍芬,黄伟,林庆明,刘忠奎,张宝泉,朱松华,冉晓艳,王菲菲,陈爱武,黄金[6](2020)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实践和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高品质教育诉求的现实语境中,他们瞄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高效课堂,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展示这些研究成果,本刊《特设专栏》围绕"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特别组稿18篇,主要围绕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中小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教学,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添砖加瓦。

唐惠芳[7](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Q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举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目前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及课堂实践培养情况。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Q市420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运用SPSS 24.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随机选取Q市8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同时结合不同年级教师的课堂观察研究,最终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总体认识在学校类型上有显着性差异,农村学校的教师比城区学校的教师更重视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认识在各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认识在学历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对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更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系统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培养需要完善。针对Q市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与课堂实践现状,为提高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者提出了如下的建议: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渗透美感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营造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于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张玙璐[8](2020)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及教学方法的对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明确与推进,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篇目占有比例的增多。本论文尝试对部编版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对教学方法开展对应研究。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开展研究综述。除绪论与结语外,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依据以及部编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本论文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研究依据。本论文根据教材单元导语与古诗词教学重点,对部编版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进行分类,为了提高分类的科学意义,将人教版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列入其中,和部编版形成对比。并将部编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为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咏物诗、爱国诗五大类,分析各类别古诗词特点。第二章语文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原则。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学段的养成需求,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习目标,结合古诗词各类别特点,本论文提出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教学原则:语言方面——在古诗词语言实践活动中注重积累与总结;思维方面——发展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逐步提升思维品质;审美方面——诗词欣赏时增进美感体验,学会辨析与表达美好情感;文化方面——在赏读中热爱,在理解中弘扬。第三章当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对小学生古诗词分类的认知情况及具体实践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发现当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包括:在语言方面,教学存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练习安排不足的问题;在思维方面,教学存在缺乏自主深入挖掘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在审美方面,教学存在漠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的问题;在文化方面,教学存在课后拓展少趣味性与生活化运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教师忽略古诗词框架的系统性建构;认为古诗词知识传递是主要教学任务;缺乏对学习板块的整体性认识;对审美偏爱与审美理想缺乏关注、引导;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养成。第四章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根据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及特点研究、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古诗词教学原则、如今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论文提出五种诗词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山水诗更注重锻炼学生想象诗中意境,将山水诗与写景状物的写作训练相结合进行教学;田园诗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述诗词中叙述的田园趣事;送别诗更注重创设诗中送别情境,用小组演绎的合作探究方式深入体会诗人情感;咏物诗更注重触物兴感,培养学生借物表达内心感动的写作能力;爱国诗更注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解密、赏析诗词的能力。并举出课本中的诗词为例进行教学方法适用。

荀航[9](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研究也日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多数研究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的教学实践研究则少之又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学会读书,也要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基于这种思考,笔者致力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想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建构起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体系,弥补研究的不足,为教师提供教学启发,一方面为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例证。既推进整本书阅读,又在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方法,通过梳理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学术着作,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文献把握当前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节,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概述。该部分主要界定了本研究相关的概念,阐明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特征与必要性,理顺了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第二章节,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调查。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中生的阅读情况,又通过访谈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与真实想法。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便于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第三章节,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建构。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通过理论梳理,归纳总结出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开发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评价。第四章节,案例设计。为了让读者清晰的看到第三章节构建的教学体系是如何在实际运用的,笔者选取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以小专题三个课时的具体设计展现核心素养是如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得到落实的。

杨舒方[10](2020)在《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中国统编本和韩国国语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母语,在个体生命初期便深深植根在个体认知中,是个体生命中印象最深刻、使用最自然、频次最高的语言,故母语教学一直处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中心。母语教科书是母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凭借,学生学习最直接的物质载体。在基于中国与韩国同处东亚文化圈且两国母语教科书具有理念同质化和中韩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对各自母语教科书编写要求有相近性的基础上,加之韩国在摆脱过去困窘的经济状况后,在不断尝试着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的道路上,其形成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成果是值得别国学习和借鉴的。充分比较并分析中韩两国母语教科书编写的共性与差异性,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中国未来母语课程开发优质教科书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国于2019年秋季全面投入各级学校使用的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和韩国最新修订且正面向全体学生使用的国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小学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共8本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中韩两套母语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按照外部与内部分类,从编排设计和内容要素构成系统两个大方面进行。其中编排设计方面从教科书的基本框架、页面布局、段落分布和插图适切性几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内容要素构成系统则主要选取了教科书的助读系统、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四个组成系统分别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的差异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发现,中韩小学中段两套母语教科书的共性首先体现在教科书语言都积极贴近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其次教科书内容都体现出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外母语课程内容中积极融入与自然科学相关内容,反映了超学科学习的理念。差异性其一体现在编排体例上,中国统编本语文教科书突出一致性,韩国国语教科书呈现出多样性;其二体现在选文内容方面,中国统编本人文性凸显,韩国国语教科书中以工具性文本占据主体;其三反映在练习系统上,习题的设置统编本主要服务于强化文学体验,韩国国语教科书则立足于习题对语言输出的作用,即实用性。在明晰中韩两国小学第二学段母语教科书的异同后,中国母语教科书的优势也有所展露,即编写体例清晰、版面设计简洁、语言诗意化文学美感强,选文内容含量丰厚。比照韩国母语教科书的优势部分来看,中国母语教科书未来可考虑在提高编写体例的艺术性、加强单元组织的效用、插图选用适切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等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并不在于通过比较,进而评判出两套母语教科书孰优孰劣。而是希望通过对选取来自两个不同国家,且各有一定研发和使用基础的母语教科书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梳理出各自的编排经验和特色,从差异中寻求更优、更科学的母语教科书编写样式。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为中国母语教科书研发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品格”的养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品格”的养成(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教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学科肩负全面育人的责任
    (一)强调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端正学生健康的心态
    (三)锻炼良好的口才与沟通力
    (四)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高职语文教育落实全面育人的改革建议
    (一)把握语文学科“人文性”,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二)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习得,提升人文品位
    (三)强调语文与职业的衔接,发展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三、结语

(5)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方法路线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方法及路线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2.1 本研究基本概念
        2.1.1 思政课程
        2.1.2 课程思政
    2.2 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
        2.2.1 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2.2.2 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
    2.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思想
        2.3.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论述
        2.3.4 隐性教育与协同育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取得的成绩
    3.2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3.2.1 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思政效力发挥得不够充分
        3.2.2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思政要求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3.2.3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利用率不高
        3.2.4 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2.5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作用被忽视
    3.3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课程思政有序开展
        3.3.2 管理制度因素束缚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3.3.3 教师思政素质制约课程思政稳步发展
        3.3.4 家庭教育因素阻碍课程思政向前推进
    3.4 本章小结
4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独特思政效力
        4.1.1 转变应试教学理念将开阔语文课程思政新视野
        4.1.2 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将提升语文课程思政新境界
    4.2 充分突出初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思政要求
        4.2.1 探索“知识与技能”目标广阔的思政前景
        4.2.2 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策略的思政指导
        4.2.3 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的思政方向
    4.3 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各种思政资源
        4.3.1 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隐性的思政资源
        4.3.2 努力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丰富的思政范本
        4.3.3 全面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多彩的思政元素
    4.4 充分彰显初中语文各种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
        4.4.1 运用作文教学的思政主题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4.4.2 洞察朗读教学的思政素材抓住思政教育契机
        4.4.3 捕捉阅读教学的思政因素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4.5 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导向作用
        4.5.1 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评价方向
        4.5.2 建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评价制度
        4.5.3 采用语文教学与思政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Q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核心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
        2.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3.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4.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价值追求
        5.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文献综述
        1.核心素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2.核心素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4.拟突破的难题及创新之处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2.学科核心素养
        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设计
        2.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研究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总体认识
        2.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认识
        3.小学语文教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认识
        4.小学语文教师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认识
        5.小学语文教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认识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1.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总体认识在学校类型上差异显着
        2.教师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认识在学校类型上差异显着
        3.教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认识在学校类型上差异显着
        4.教师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认识总体上的差异不显着
        5.教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认识在学历水平上的差异显着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的访谈分析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1.访谈提纲的编制
        2.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三)访谈的整理与分析
        1.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
        2.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3.教师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践现状的认识
    (四)访谈分析的结论
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实践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案例分析
    (一)三种素养交叉培养的案例分析
        1.课堂观察实录片段
        2.课堂观察分析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的案例分析
        1.课堂观察实录片段
        2.课堂观察分析
    (三)两种素养交叉培养的案例分析
        1.课堂观察实录片段
        2.课堂观察分析
    (四)四种素养全面培养的案例分析
        1.课堂观察实录片段
        2.课堂观察分析
    (五)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观察状况的结论
五、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
    (二)注重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四)渗透美感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五)营造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的问卷调查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的访谈提纲
    附录3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实践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察表
致谢

(8)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及教学方法的对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一、研究依据及部编版教材中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特点
    (一)研究依据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必然要求
    (二)对不同版本、不同学段教材中古诗词进行分类比较
        1.人教版小学4-6年级古诗词分类总结
        2.部编版小学1-3年级古诗词分类总结
        3.部编版小学4-6年级古诗词分类总结
        4.部编版小学4-6年级古诗词所在单元导语呈现
        5.不同版本、不同学段教材中古诗词分类比较
    (三)部编版高年级古诗词分类特点及对应教学重点
        1.山水诗词特点及教学重点
        2.田园诗词特点及教学重点
        3.送别诗词特点及教学重点
        4.咏物诗词特点及教学重点
        5.爱国诗词特点及教学重点
二、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目标下的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教学原则
    (一)语言方面——在古诗词语言实践活动中注重积累与总结
        1.根据不同诗词类别积累、梳理诗词语言
        2.简单理解并初步掌握不同类别古诗词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二)思维方面——发展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逐步提升思维品质……
        1.通过联想、想象丰富对不同类别古诗词的感受与理解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
        3.贴近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古诗词演绎与推理能力
    (三)审美方面——增进赏析美感体验,学会辨析与表达美好情感
        1.感受、体验、欣赏不同类别诗词的语言与感情
        2.在感受不同类别诗词语言时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3.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情感
    (四)文化方面——在赏读中热爱,在理解中弘扬
        1.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在诵读中热爱中华文化
        2.在古今诗歌词歌对比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经典与时代
        3.针对小学学段,在不同类别诗词中感受不同文化思想
三、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度归因
    (一)小学生对古诗词分类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认知与态度
        1.问卷调查基本信息情况
        2.小学生对古诗词分类的认知情况及具体实践情况
    (二)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语言训练方面——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练习安排不足
        2.在思维品质方面——缺乏自主的逻辑思维的强化与养成
        3.在审美养成方面——漠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4.在文化自信方面——课后拓展缺少个性化理解与生活化运用
    (三)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问题归因分析
        1.教师忽略古诗词框架的系统性建构
        2.教师将古诗词知识的传递作为单一教学任务
        3.教师对学习板块的整体性认识不足
        4.教师对学生审美偏爱与审美理想缺乏关注与引导
        5.教师缺乏古诗词学习文化传承意识的养成
四、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对应实践建议
    (一)山水诗教学方法——想象诗中意境,提高写作能力
        1.学习诗词中景物描写,激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发挥想象,借助插图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3.将诗歌改写成短文,锻炼学生表述能力
    (二)田园诗教学方法——培养语言表达,感受田园童真
        1.品读古时童真,感受乡村的生活乐趣
        2.练习语言表达,在讲述故事中活跃思维
        3.初步讲解古代官场文化
    (三)送别诗教学方法——小组演绎,创设送别情境
        1.品味题目,适时引入创作背景
        2.开发主题课,在扮演中感受礼仪之邦
        3.合作探究,在诗句中找寻诗人感情
    (四)咏物诗教学方法——触物兴感,借物表达内心感动
        1.分析诗句内容,总结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2.分析诗歌中描述的事物,找出物与志的契合点
        3.激发兴趣,思考你的“物品”与“志向”
    (五)爱国诗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解密
        1.自主查阅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
        2.培养集体意识,在齐读中感受情怀
        3.注重利用节日,在传承中找寻古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核心素养
        (二)整本书阅读
        (三)学术着作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三)学术着作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
    二、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特征
    四、核心素养与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系
        (一)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核心素养是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向指引
第二章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学生调查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师访谈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构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教学目标的必要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依据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
        (一)关键能力的提升
        (二)必备品格的养成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必备品格的培养策略
        (三)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四)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策略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设计——以朱光潜《谈美》为例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中国统编本和韩国国语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一)理论层面
        (二)实践层面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中国母语教科书研究现状
        (二)有关中外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母语
        (二)母语教科书
        (三)小学中段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定量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理论基础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知识准入课程的客观分析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小学中段学生身心特点分析
        (三)人本主义课程知识论对学科知识甄选的焦点
第一章 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基础与价值
    一、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基础
        (一)中韩小学母语教科书同具理念同质化基础
        (二)中韩母语教育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要求具有相近性
    二、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价值
        (一)提供多元母语教科书编写样式
        (二)吸纳韩国小学母语教科书可资借鉴内容
        (三)优化母语教科书视觉审美体验
第二章 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编写体例和版式设计比较
    一、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编写体例及特点
        (一)统编本小学母语教科书编写体例及特点
        (二)韩国小学母语教科书编写体例及特点
        (三)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编写体例及特点对比小结
    二、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版式设计对比
        (一)页面布局及段落分布艺术性分析
        (二)插图选用适切性分析
第三章 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内容要素构成系统比较
    一、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助读系统对比
        (一)单元提示比较
        (二)课下注释比较
        (三)助读系统对比小结
    二、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选文系统对比
        (一)选文体裁比较
        (二)选文题材比较
        (三)选文数量比较
        (四)选文系统对比小结
    三、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练习设置对比
        (一)练习数量与功能分析
        (二)练习功能指向分析
        (三)练习设置对比小结
    四、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知识系统对比
        (一)阅读内容比较
        (二)口语交际内容比较
        (三)习作内容比较
        (四)知识系统对比小结
第四章 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结论及影响
    一、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研究结论
        (一)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共性分析
        (二)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差异性分析
    二、对中国统编本小学母语教科书修订影响
        (一)提升编写体例的艺术性
        (二)优化“双线组元”编排,提高内容要素构成实效
        (三)唤醒知识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品格”的养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教改的思考[J]. 周威. 作家天地, 2021(28)
  • [2]语文教育现代化:议题与问题——关于“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访谈札记[J]. 陈龙斌,鲍道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7)
  • [3]学科教学中的“五育融合”(笔谈)[A]. 朱宝康,罗苡芊,毛安苏,袁一楠,庞佳,沈雯洁,陈正海,吴艳玲,王立洋,陈宸. 《当代教育评论》(第11辑), 2021
  • [4]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 张林青. 西南大学, 2021
  • [5]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D]. 莫莉莉.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中小学课程与教学[J]. 张晓芹,郭祥云,何新华,陈桃源,叶秀宝,王钟霞,陈群团,钱珍娣,曹盈月,陈虹,许绍芬,黄伟,林庆明,刘忠奎,张宝泉,朱松华,冉晓艳,王菲菲,陈爱武,黄金.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7)
  • [7]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Q市为例[D]. 唐惠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分类及教学方法的对应研究[D]. 张玙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D]. 荀航.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韩小学中段母语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中国统编本和韩国国语教科书为例[D]. 杨舒方.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三个字”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