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升华”和“反挫折”

“补偿”、“升华”和“反挫折”

一、“补偿”“升华”与“抗挫”(论文文献综述)

李琴[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的发展史;社会越是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越全面。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形成包括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当前高等教育的层面上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某些大学生因受挫后情绪失控、消极行为增多的现象已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关于“00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以云南省部分高校的“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依据相应的原则提出对策,为今后对“00后”大学生们继续开展挫折教育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启示和支撑。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包含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是“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价值,这是对“00后”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现实依据和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当前“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对云南省5所高校486名在校“00后”大学生的问卷分析,发现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践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当前及今后“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在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从挫折教育的途径、方法和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升“00后”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

马天钰[2](2021)在《《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

陈志玲[3](2020)在《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人际敏感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等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都是青少年人际敏感产生的潜在原因。人际敏感是困扰着许多中职学生的一个心理问题,探究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力量,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探索家庭生态风险对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以及内在力量(抗挫折能力)在家庭生态风险和人际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运用人际敏感问卷、生态风险问卷及抗挫折能力问卷对来自衡阳和永州各1所中职学校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中职学生在家庭累积风险与抗挫折能力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显着高于女生,主要表现在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等三个具体指标上,但男生报告的父母冲突显着低于女生报告的父母冲突。男生的抗挫折能力低于女生,两者的差异极其显着。(2)中职生家庭社会地位、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城乡差异。来自城区和镇区中职生的家庭社会地位显着高于来自乡村中职生的家庭社会地位,城区中职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显着高于镇区中职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3)中职生家庭累积风险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中职生报告的家庭社会地位、父母心理控制、家庭忽视、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父母疏离和父母拒绝存在显着的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中职生报告的家庭社会地位、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和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4)中职生人际敏感与家庭风险指数、父母心理控制、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但与家庭社会地位、父母冲突之间的相关不显着;中职生抗挫折能力与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但与父母冲突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中职生抗挫折能力与人际敏感存在极其显着的负相关。(5)累积生态风险对人际敏感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抗挫折对人际敏感则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抗挫折在累积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抗挫折的能力越低,累积生态风险对人际敏感的作用越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人际敏感与家庭生态风险、抗挫折能力相关显着,累积生态风险正向预测人际敏感,抗挫折在累积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由此,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风险监控机制,构建中职生“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信息“共享、共融、共生”的干预机制平台,将提升抗挫折能力纳入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等对策,对缓解中职生人际敏感和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振[4](2019)在《浅谈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一定的话动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而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小学生抗挫能力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关心,就会难以走出挫折困境,长此以

牛晨[5](2019)在《普通高中生耐挫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于决定成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度逐渐上升。这其中,耐挫力与创新力如鸟之两翼支撑着人达到成功,创新过程势必艰辛,需要以百折不挠的耐挫力为保障,因此耐挫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青年强则国强,反之亦然。本研究旨在调查普通高中学生的耐挫力水平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逆商理论和心理防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归因分析和耐挫力培养策略研究。本研究首先对耐挫力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找出以往研究的可鉴成果与不足之处。在借鉴以往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学界公认的几个权威量表,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环境,编制出《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选取一千多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普通高中生的耐挫力状况呈中等水平,而且较差的比例偏大,整体不够理想。其中,归因方式良好,应对行为中等,表现最差的是情绪反应。在耐挫力差异性方面,男生耐挫力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班干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耐挫力也具有明显优势,独生子女耐挫力水平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对以上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高中生整体耐挫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意志力薄弱和抱负水平偏高,这是由社会上的不良价值观、学校对耐挫教育的忽视、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融洽的家庭环境和高中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共同造成的。学校里教师根据学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的做法以及班级管理制度中的不公平成分加大了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之间、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耐挫水平差距;父母文化程度对孩子耐挫力的显着影响造成了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耐挫水平略高的客观事实,也有力证明了近年来坊间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议论并不是空穴来风。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培养建议:学校要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完善,消除教师的“唯分数论”心理,确保班级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高中生的耐挫教育:第一,要纠正学生不良的成功观,调整其抱负水平;第二,以心理防御理论为教育内容,帮助建立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提升其对情绪的控制力;第三,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训练,磨炼其意志品质;最后,还要重视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珍爱自己的生命,预防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所有的教育过程中都必须以“弱势补偿”为原则,保证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并且要根据男女生心理特点的不同、高分学生比低分学生情绪控制力更差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耐挫教育。家长要纠正教育功利思想和攀比心理,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挫折观、成功观;要加强终身学习意识,提高教育水平;同时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摒弃包办,让学生适当参与家务劳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制力。高中生自身要严于律己,主动磨炼意志力;要客观认识自己,敢于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好高骛远,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要学会运用积极的挫折防御机制,增强自己的情绪控制力。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成功观,真正的成功是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对社会有贡献。政府要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从根本上破除“唯分数论”的功利思想,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将社会实践作为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项目之一,调动学校和家长的积极性。社会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要建立联合机制,给高中生创造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锻炼机会。要形成社会合力,对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欠缺的家长开展长期的继续教育,以弥补父母文化程度的不同给学生耐挫力造成的差距。

赵峰[6](2018)在《培养学生“抗挫力”任重而道远——学习《利用排球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引发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学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的案例,笔者受益良多,收获了众多值得借鉴的撰写案例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众多案例让笔者深受启发、引发了诸多思考。尤其是笔者看到2018年第5期刊登的吉林徐志红老师的案例《利用排球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力》,笔者认为该篇案例从背景简介到故事发生,

程铭[7](2016)在《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较高的期望,但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他们难免会遇到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种种挫折。而他们大都是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是温室里的花朵,未经过风吹雨打,意志力较为薄弱,在遭受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提高大学生抗挫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势在必行。同时,培育大学生的抗挫能力,需要潜心研究挫折的来源、对挫折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抗挫的原则和途径。这有助于揭示大学生挫折—抗挫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对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1—4年级大学生抗挫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抗挫折教育先进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交叉学科的了解以及个案分析的方法,针对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剖析其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的原则和途径。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阐释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概述,包括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含义及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是针对1—4年级本科生的抗挫能力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揭示了大学生抗挫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根据第三部分的调查结果,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解读其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刘丹[8](2016)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们间的竞争与压力。而人们对抗竞争和压力的能力却没有随之上升,反而越来越害怕挫折,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在挫折面前更是不堪一击。如何对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则成为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的挫折教育的研究基础上,以挫折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状况为根基,结合对山东济宁任城区五所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现状,以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建议为主线展开本文的研究。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在观念和行为上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所以笔者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教学活动的双边主体出发,从师生的观念、行为、及最后的渗透效果三维角度总结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原因,探讨并提出解决建议,力争使本研究系统化、明朗化,以期找到一套系统的、合理有效的方法让挫折教育真正付诸到实际教学中,让挫折教育的相关内容与语文教学活动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化整为零地,在实现语文学科目标的同时实现挫折教育的目标。首先,第一章、第二章根据目前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行为反应分析其心理承受状况并结合当今社会对挫折教育的政策性需求为研究背景,说明了选题缘由。并按照本次研究的主题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核心概念,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确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基础。第三章、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对目前的挫折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和解释,从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行为及最后的渗透效果上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明确建议提出的出发点和方向。最后,第五章,紧密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希望能为挫折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策略上的借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李伟[9](2013)在《当代大学生挫折应对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挫折心理日益引起当代心理健康教育者的重视。大学生的常见挫折成因主要有环境适应不良、心理望值落差太大、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几个方面。针对挫折成因,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包括确立正确的挫折认知、运用挫折心理防卫机制、进行抗挫能力训练、提供心理咨询等方法,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以引导其尽快摆脱挫折阴影,健康快乐的成长。

林春[10](2013)在《当代大学生挫折与抗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的急剧变化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情感、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不少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对挫折正确的认识,抗挫折能力低,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悲观等情绪,严重者甚至引发自杀事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借鉴当今国内外抗挫折教育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理论研究、个案访谈、调查分析等途径,对大学生抗挫折教育进行较全面、具体的研究。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部分对挫折、挫折感、抗挫折教育等概念进行解释,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抗挫折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通过问卷调查重点分析挫折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现状。3、首先阐述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阐述挫折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论述。4、论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5、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挫折提出抗挫折教育的措施。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体系。

二、“补偿”“升华”与“抗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偿”“升华”与“抗挫”(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
    一、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挫折
        (二)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
    二、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三、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三观”教育
        (二)挫折认知教育
        (三)积极心理培育
        (四)挫折预防教育
        (五)挫折应对教育
    四、高校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夯实挫折教育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三)挫折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挫折教育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五)实现两方面教育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第二章 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和社会现实与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自身综合性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功能性
        (一)有利于增强“00 后”大学生的抗挫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00 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有利于贯彻新时代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精神
第三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问卷调查
        (一)调研的目的
        (二)调研的对象
        (三)调研的方法
        (四)问卷设计
        (五)结果分析
    二、 “00 后”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挫折教育的目标模糊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滞后
        (三)挫折教育实践形式化
        (四)挫折教育队伍能力弱
    三、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
        (二)过分注重教育的现实经济功能
        (三)挫折教育机制不健全
        (四)缺乏完整的支撑体系
第四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一、拓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一)借鉴国外挫折教育的有益经验
        (二)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养分
        (三)开展必要的挫折教育实践活动
        (四)结合“00 后”大学生的实际制定教育内容
    二、完善“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激励教育法的完善
        (二)心理咨询法的完善
        (三)隐性教育法的完善
        (四)实践教育法的完善
    三、健全“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体系
        (一)增强“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专业队伍
        (二)构建“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支撑环境
        (三)完善“00 后”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四)提升“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评价反馈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家庭生态风险的综述
        1.1.1 家庭生态风险的界定
        1.1.2 家庭生态风险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1.2 人际敏感的研究
        1.2.1 人际敏感的界定及现状
        1.2.2 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
    1.3 抗挫折能力研究
        1.3.1 抗挫折能力的界定
        1.3.2 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
        1.3.3 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作用
    1.4 风险因素与青少年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
        1.4.1 家庭生态风险与青少年人际敏感的关系
        1.4.2 抗挫折能力与青少年人际敏感的关系
        1.4.3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家庭累积生态风险指数
        3.2.2 人际关系敏感
        3.2.3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
    3.3 数据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抗挫折能力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初步分析
    4.3 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抗挫折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相关性分析
    4.4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5 讨论
    5.1 中职生人际敏感的人口特征分析
    5.2 中职生家庭生态风险的总体特征分析
    5.3 中职生抗挫折能力的总体特征分析
    5.4 中职生家庭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分析
    5.5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
6 相关建议
    6.1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风险监控机制
    6.2 构建中职学生“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6.3 完善信息“共享、共融、共生”的干预机制平台
    6.4 将提升抗挫折能力纳入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浅谈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造成小学生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
    1. 个体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家庭缺乏足够的精神关怀。
    3. 学校缺乏应有的心理干预机制。
二、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的途径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3. 寓挫折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
    4. 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5)普通高中生耐挫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耐挫力是助力普通高中生成才的重要非智力性因素
        (二)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生耐挫力水平亟待提升
        (三)耐挫教育是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相关研究薄弱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挫折
        (二)耐挫力
        (三)相关概念辨析
    二、普通高中学生耐挫力培养理论基础
        (一)逆商理论与品德结构四要素
        (二)心理防御理论
第三章 普通高中学生耐挫力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调查工具设计
        (三)调查实施
    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现状调查
        (一)普通高中生整体耐挫力情况分析
        (二)普通高中生不同群体间耐挫力差异性分析
        (三)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
    三、耐挫力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一)各因素与耐挫力及各维度的相关性
        (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第四章 普通高中学生耐挫力问题归因分析
    一、普通高中生耐挫力整体性问题归因分析
        (一)意志力薄弱归因
        (二)抱负水平偏高归因
        (三)情绪控制力差归因
    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差异性问题归因分析
        (一)文理科生的耐挫力差异性充分显现旧式高考文理分科制度的弊端
        (二)班干部与高分学生的耐挫力优势暴露出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公平行为
        (三)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耐挫力的影响凸显出社会阶层差距的问题
第五章 培养普通高中学生耐挫力的对策建议
    一、巩固学校耐挫教育主阵地
        (一)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全面实施耐挫教育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公平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夯实家庭培养基础
        (一)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
        (二)调节对孩子的期望
        (三)加强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四)加强终身学习意识,提升教育水平
    三、注重个人自我提升
        (一)严于律己,磨炼自身意志力
        (二)正视自我,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三)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营造社会协同育人氛围
        (一)开展全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抵御不良社会风气
        (二)建立常态化的高中生社会实践机制,寓耐挫教育于社会劳动
        (三)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加强对问题父母的持久教育与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7)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简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概述
    2.1 挫折
    2.2 抗挫与抗挫能力
    2.3 大学生抗挫能力及其培育
    2.4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重要意义
        2.4.1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4.2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2.4.3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是他们通往成功的桥梁
3 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
    3.1 大学生抗挫能力现状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问卷设计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3.2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
        3.2.1 人格完善挫折
        3.2.2 生活挫折
        3.2.3 学习挫折
        3.2.4 人际交往挫折
        3.2.5 家庭挫折
        3.2.6 情感挫折
        3.2.7 就业挫折
    3.3 大学生抗挫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对待挫折的态度消极
        3.3.2 遭遇挫折时行为失当
4 大学生抗挫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4.1 大学生自身抗挫身心不佳,主体基本失缺
        4.1.1 生理缺陷
        4.1.2 心理欠缺或冲突
        4.1.3 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
    4.2 家庭抗挫教育存在偏颇
    4.3 高校抗挫教育存在不足
        4.3.1 指导少,效果差,组织管理未完全到位
        4.3.2 存在认识错误,适度、适量和适时问题未能合理解决
        4.3.3 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4.3.4 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估不全面
    4.4 社会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
5 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5.1 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5.1.1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2 渗透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3 求实性原则
        5.1.4 针对性原则
    5.2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5.2.1 深化对挫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5.2.2 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调整期望值
        5.2.3 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5.2.4 磨练坚强意志,增强挫折承受力
        5.2.5 建立抗挫心理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
        5.2.6 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抗挫方法
    5.3 发挥家庭的助推作用
        5.3.1 转变落后教育观念
        5.3.2 以身示范,发扬民主
        5.3.3 创设“逆境”,培养孩子坚强刚毅品质
    5.4 牢固高校的主导作用
        5.4.1 强化抗挫教育经费、计划、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
        5.4.2 丰富抗挫教育内容
        5.4.3 拓宽抗挫教育途径,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5.4.4 对抗挫教育进行全面评估和过程、结果考核
    5.5 重视社会的正面导向作用
        5.5.1 利用社会媒体的积极影响
        5.5.2 采取措施减轻就业压力
        5.5.3 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前小学生抗挫力差的现状迫切需要开展挫折教育
        (二)国家对挫折教育的政策性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挫折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
        (三)渗透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增强小学生挫折承受力
        (二)激发小学生内在潜力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性情
        (四)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
        (二)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
        (三)教育学基础: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潜移默化原则
        (二)适度性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观念对挫折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教师行为对挫折教育落实性差、渗透方式单一
        (三)学生观念对挫折及挫折教育认识不足
        (四)学生行为缺乏有效的挫折应对方式
        (五)对效果的评价手段单一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重
        (二)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二、教师行为缺乏系统的指导、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缺乏系统的指导,渗透方式不合理
        (二)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渗透内容不恰当
        (三)过于重视课堂进度,挫折教育流于形式
    三、学生观念缺乏关于挫折的系统教育、对自己认识不足
        (一)缺乏关于挫折的系统教育,对挫折认识不足
        (二)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自我定位不准
    四、学生行为受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挫折体验
        (一)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成长环境的影响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
        (四)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五、缺乏系统评价体系的应用与监督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建议分析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一)对教师不定期的进行培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挫折教育渗透的实施
    二、改善教学行为,多途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渗透方式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基础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渗透
        (三)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的挫折砥砺机制
        (四)对学生因材施教,主动帮助
    三、改变学生观念,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二)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抗挫能力
        (一)积极参与到活动情境中,増加挫折经验
        (二)学会自主学习,对挫折进行自我监控
        (三)学习榜样人物,增强抗挫自信
        (四)学会自我调节,掌握抗挫技巧
        (五)学会自我反思
    五、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利用多种评价方式主动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9)当代大学生挫折应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挫折产生原因
    1、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具体方法
    1、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确立正确的挫折认知
    2、适当运用挫折心理防卫机制
    3、进行抗挫能力训练
    4、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作用
    5、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 形成合力

(10)当代大学生挫折与抗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挫折、挫折感、抗挫折教育概念的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选题的主要内容
    五、选题的研究方法
    六、本选题研究内容的创新点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挫折积极心理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基本情况及表现类型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影响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第二节 挫折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三位一体”建设,形成抗挫折教育网络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第三节 加强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 开展抗挫折实践教育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补偿”“升华”与“抗挫”(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 李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马天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D]. 陈志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浅谈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A]. 刘振.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 2019
  • [5]普通高中生耐挫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D]. 牛晨. 河南大学, 2019(01)
  • [6]培养学生“抗挫力”任重而道远——学习《利用排球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引发的思考[J]. 赵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18(11)
  • [7]大学生抗挫能力培育研究[D]. 程铭.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8]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研究[D]. 刘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9]当代大学生挫折应对方法研究[J]. 李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10]当代大学生挫折与抗挫折教育研究[D]. 林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补偿”、“升华”和“反挫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