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中国书法

标志设计中国书法

一、标志设计的中国书法之鉴(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邹广胜[2](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魏晓妍[3](2021)在《隋唐官印发微》文中研究表明隋唐官印印章形式的变化及多样性呈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面貌,是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是篆刻史上重要的创作母体之一。是由于纸张和印色的广泛使用,使得隋唐官印完成了从“抑与泥”到“钤于纸”的转变,由此也成为区别于秦汉印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对隋唐印的形制突变产生重大影响。隋唐时期纸张的普及和印泥的使用是印章由小变大,由白文变朱文的重要原因,纸张彻底取代封竹木简的封泥成为新的钤印载体。制作工艺直接影响隋唐印风的形成。现有研究大多认为隋唐官印变革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官印制度和唐篆风格影响所致,当然,这些因素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个案研究,同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分析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揭示隋唐时期并非是印史上所认为的衰落时期。本文撰写以隋唐官印为研究对象,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隋唐官印概况,根据搜寻资料分类同时介绍隋唐时期的官印制度;第二章从钤印方式的转变对隋唐印风的影响,纸张、印色的广泛使用直接影响了隋唐时期钤印方式转变,由此出现印形增大、印文由白变朱,这不仅是特征也是印形制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从隋唐官印材质和制作工艺总结出影响唐代官印风格的转变;第四章小篆入印成为隋唐新印风的重要标志,重在分析其印风成因及演化走向;第五章全面总结隋唐官印的特征及艺术价值,通过图像分析呈现隋唐官印独特的审美趣味,拓宽当下具有局限性的篆刻艺术审美边界;第六章重新审视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七章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以及对后世篆刻家们的影响,从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隋唐印风反过来证明了这一时代的重要性。

廖丹[4](2021)在《明代松江书派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松江书派是明代书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与吴门书派在明代书法史上的此消彼长历来是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与吴门书派不同,松江书派在明初至明末的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这其中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干预,也有松江本土文明孕育的背景,同时还涉及到松江书派群体的流派意识问题。本论文第一章立足于松江书派的研究背景展开,对于相关研究中还未有定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说明。考察地域书法与地域书派的研究问题、松江书派书家地域和流派意识的问题、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的称谓问题,是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松江书派的书画艺文活动研究涉及到书家的交游、鉴藏、刻帖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明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特征有所差异,第二章立足于松江前期书家与中后期书家的不同交游方式、鉴藏与刻帖活动展开,可以看出,书画艺文活动既是松江书派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为松江书派的形成与聚集提供了土壤和生态氛围。松江书派在明代前期经历了曲折的书风探索,以楷书而论,有以“二沈”为代表的台阁体书家及其楷书实践;以篆隶而论,有陈璧、朱芾等书家对“崇古”观念进行开拓;以草书而论,有沈粲、陈璧、二张等书家分别进行了章草和狂草的实践。尽管在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并达到高峰的背景下,松江书派前期的很多探索暂时归于沉寂,但松江书派后期陆深、陈继儒、莫氏父子、董其昌等书家很快为松江书派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他们提出了追踪晋唐的书学思想,并且在创作上保持了高度的热情与持续的动力。他们针对吴门书派后期陷入“文氏一笔书”的困境进行了批判与总结,董其昌提出了“学唐乃能入晋”以及“直夺晋人之神”的主张,并且在学习二王、苏轼、米芾等书家风格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念。本论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而展开。关于松江书派流派意识的构建问题,涉及到松江书派的统系意识、盟主意识和风格意识。基于书法史研究中流派意识研究的薄弱环境,对书法流派意识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书法流派成立的基本标准、流派的命名、流派风格特征的把握等等,需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松江书派在统系构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他们不承认吴门书派所确立的宋克为松江书派之祖的言论,对于吴门书派所建立的“名”“贵”统系也进行了有力的还击;盟主意识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董其昌,他对吴门书派塑造的“二沈”盟主地位有着非常矛盾的心态,他对流派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他的盟主意识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理论内涵;松江书派流派风格意识在对张弼、张骏草书与陆深的评论中逐渐清晰完善起来,他们对取法风格的远近和宽隘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松江书派艺文活动研究、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书学思想研究以及流派意识的研究,遵循的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从现象层面到意识层面的研究,以期还原松江书派在书史上的形象建构与艺术价值。

苏叶[5](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认为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李梦媛[6](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指出“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刘瑞鹏[7](2021)在《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山在明清鼎革之时代裂变中,形成了“杂乱而无章”之书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着作与书作中无不显露。其中,傅山在《庄子》《荀子》之批注中对时事巨变深刻反思,在《山海经》《淮南子》之批注中将世间愁怨置之度外,在入清以后之创作中对社会不满大肆宣泄。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一章,主要对其“书风丕变”之人生经历进行论述,对其“经国济世”之思想建构进行分析,对其“矛盾多元”之遗民身份进行解读。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一章,主要涉及子学、考据学和医学,三者之外或有其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上种种,反映在傅山书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尚奇”“丑拙”“天倪”之书学观,即为文章第三至五章。傅山在明清易代之后,对人生有了截然不同之思考、感悟,并致其书风发生转向,或静心观变、或率性而为,或有意发泄、或随心得之。第六章主要阐述傅山书法创作以“篆隶笔意”贯穿始终,既有感性发挥,亦有理性思考,遂产生不可复制之笔墨效果。从明清之变的视角反观傅山之沉浮人生,通过其一生书作、诗文、题跋、批注等着述来剖析傅氏矛盾而又多元之书学思想,结合其生平交游、书法取法以及所接受的观念来分析傅氏复杂而有创见之书学思想。

金鑫[8](2021)在《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认为秦朝国祚短暂,然而这一时期的印章因上承战国、下启西汉,在中国印章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自元代前后印学发展以来,因出土秦印的数量并不多,对秦印的表述常出现在史书记载、印学论着、印谱序跋及印人们篆刻作品的边款中,并且文献表述的认知观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在衍变。明清时期人们对秦印在认识观念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并且对于秦印风格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秦印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术界对于秦印也有了科学的辨识标准,但是当代对秦印的认知与元明清以来的认知在观念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立足于历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为视角,来探讨和厘清元、明、清以来对秦印的认知观念是如何生成与演进。自明、清以来,印人们对于秦印的认知较为模糊,大部分印人将部分战国古玺印称之为“秦印”,把秦印称之为“汉界格印”。在印人们所推崇的“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背景影响下,其所宗的“秦”是指哪一历史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印宗秦汉”具体指向是什么?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印宗秦汉”的观念是明清印人所提出的学习古印的理念之一,在当时由于对秦印认知模糊,他们所指的“秦”是包含有部分战国古玺在内的“秦印”,而真正的“秦印”又被当时的印人们归属到汉印中,所以造成了观念认知的差异。当代对秦印有了科学的辨识与具体的时代指向,但是以现在的时代所指去讨论明清时期的“印宗秦汉”思想,难免有强加于古人之嫌,故将此观念置身于历史语境中研究,从而论证了古人在具体时间指向和篆刻实践中是尊崇了“印宗古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时代语境视域下秦印的认知观念中存在的误读进行观念重构,并就印学史上有关“崇古观念”所产生的背景进行重新探讨。其一是在东汉造纸术普及以前,秦代人对印章的审美是建立在封泥之上的三维审美,而明清以来对于秦印的审美是建立在印章钤盖于纸上的二维审美。其二是许多集古类印谱都采用枣梨木板摹刻,而摹刻印刷失去了印章原本所呈现的剥蚀效果,难免会对秦印有一些误读。用两个不同时期的审美方式与认知观念对比研究,以印章实物钤盖的印蜕、压盖的封泥、印面展示的效果,将三者与集古类印谱中辑录的秦印展开不同时代审美差异的探讨。另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秦印的认知观念展开余论及考察,对整体内容做一定的补充。如秦印、匋印、封泥之间的关系,传世秦印与出土秦印数量之少的原因,亦包括配饰印章、吉语印章、殉葬印章等。本文从观念上以不同的视角厘清了元、明、清及二十世纪以来有关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缘由与演进过程。

赵紫文[9](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徐慧极[10](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二、标志设计的中国书法之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志设计的中国书法之鉴(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隋唐官印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学术史回顾
    五、研究思路、研究范围与相关材料
第一章 隋唐官印概况
    第一节 隋印
    第二节 唐印
    第三节 隋唐官印制度与钤印制度
第二章 钤印方式转变对隋唐印章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纸张与印色的应用
    第二节 印形由小变大的内在原因
    第三节 朱文一直是古玺印的主流
    小结
第三章 隋唐官印材质与制作工艺对印文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材质与印式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与印文风格
    小结
第四章 小篆入印——隋唐的新印风
    第一节 小篆入印
    第二节 隋唐印章风格的由来
    第三节 唐代篆书对唐代官印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隋唐官印的基本特征和艺术价值
    第一节 隋官印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唐官印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
    小结
第六章 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隋唐印风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
    第二节 历代篆刻家与隋唐印风的传承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代松江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松江书派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书法流派研究中的“血缘”“地域”与“国家”问题
    第二节 “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辨名
        一、行政设置意义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二、地域文化心理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三、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与“松江书派”
第二章 松江书派书画艺文活动研究
    第一节 松江书派艺文交游活动
        一、以杨维桢为中心的松江艺文活动
        二、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江士人结社活动
        三、以董其昌、陈继儒为中心的书画交游
    第二节 松江书派书画鉴藏活动
        一、明代松江书画鉴藏风气之转换
        二、曹昭《格古要论》与明初松江书画艺文藻鉴
        三、何良俊及松江中晚期书家鉴藏心态
        四、董其昌、陈继儒及晚明松江书画鉴藏特点
    第三节 松江书派刻帖活动
        一、松江刻书与松江刻帖
        二、松江刻帖的地域化自觉意识
        三、松江翻刻帖的粗制滥造现象
第三章 松江书派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
    第一节 楷书
        一、文化心态转换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二、中书舍人制度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三、台阁审美范畴下的松江书家风格
    第二节 篆隶
        一、“崇古”观念下的书法理论
        二、“崇古”观念下的书法实践
    第三节 草书
        一、二沈、陈璧章草:“殊有古意”
        二、二张狂草:“天趣逸发”
第四章 松江书派晋唐书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提出——陆深
        一、陆深《书辑》中的晋唐书学思想
        二、“笃好颜书,几于道矣”
        三、“吾与吴兴,同师北海”
    第二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实践——陈继儒与莫氏父子
        一、陈继儒:“眉公书法,苏米之间”
        二、莫如忠:“晋人之外,一步不窥”
        三、莫是龙:“酝酿诸家,匠心独妙”
    第三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成熟——董其昌
        一、以法求态:“学唐乃能入晋”
        二、以势求态:“直夺晋人之神”
第五章 松江书派的流派意识研究
    第一节 关于书派意识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松江书派统系意识的构建
        一、陆深的统系意识
        二、董其昌的统系意识
        三、松江书派对“名”“贵”统系划分标准的反击
    第三节 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构建
        一、王世贞的盟主意识及其流派策略
        二、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第四节 松江书派风格意识的构建
        一、“二张”批评现象中的风格意识
        二、松江书派风格取法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代松江书派人物概览
附录二 松江书派年表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6)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第一节 何为“雅”“俗”
        一、“雅”之义
        二、“俗”之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傅山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末清初之鼎革与变迁
    二、傅山思想之矛盾与多元
    三、对傅山书学研究之重新审视
第一章 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
    第一节 傅山生平与交游略论
        一、傅山生平概说
        二、傅山交游撷论
    第二节 傅山“经国济世”思想建构
        一、经世思潮与西学东渐对傅山之启蒙
        二、直隶孙奇逢北学思想对傅山之激励
        三、苏南顾炎武经学思想对傅山之促进
    第三节 傅山之遗民身份
        一、对明王朝之眷恋及清王朝之拒斥
        二、傅山与王铎书法之契合与背离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子学摭论
        一、傅山书学观之“激进”与子学批判意识
        二、傅山书学观之“支离”与老庄“自然”思想
        三、傅山书学观之“求变”与《荀子》“如蜕”思想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考据学蠡测
        一、傅山“严谨规范”之用字观与考据学
        二、傅山“补经证史”之金石观与考据学
        三、傅山“重篆崇隶”之碑学观与考据学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医学略述
        一、傅山书学观之“无所不临”与“餐采”说
        二、傅山书学观之“先萌一意”与“气”论
第三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尚奇”观
    第一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明末“尚奇”之风的影响作用
        二、明清甲申之变的强化作用
    第二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异”
        一、楷法篆隶,出新生奇
        二、杂体兼施,彰显奇异
    第三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正”
        一、“字正体直”,回归古法
        二、“正极奇生”,“大巧若拙”
第四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丑拙”观
    第一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以“丑拙”为美之时代风气
        二、傅山遗民心态下追求“丑拙”
    第二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丑怪”
        一、心向庄子,否定“妍媚”
        二、推崇颜书,反倡“丑怪”
    第三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朴拙”
        一、追溯篆隶,探求“朴拙”
        二、研习隶书,践行“朴拙”
第五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天倪”观
    第一节 傅山“天倪”书学观成因考论
        一、庄子“天倪”思想之影响
        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之驱动
    第二节 神至而笔至之“天”
        一、专精下苦,自近古人
        二、勤而引之,即具是倪
    第三节 笔不至而神至之“天”
        一、野书以行,放荡无绳检
        二、字中之天,不可有意遇之
第六章 傅山书法创作理念审视
    第一节 篆隶笔意——贯穿主线
        一、用圆锋香象力,竭诚运腕
        二、不知篆隶之变,终是俗格
    第二节 感性发挥——法本无法
        一、情性之发:无心而作,冀有可观
        二、丑拙之美
        (一)溯古求变,标新立异
        (二)俗物逼面,大违心手
    第三节 理性思考——技进乎道
        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二、志正体直,技道相通
余论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总结
        一、明清之际的傅山及其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二、傅山书学思想之“三观”
        三、傅山书法创作观念审视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一、傅山书学思想生成之多元因素
        二、傅山书学思想“三观”之再探究
        三、傅山书法创作理念之深入剖析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局限
        一、文献资料的欠缺与期待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与改进
        三、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
附录《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章附图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概念阐释
        一、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集古印谱版本与馆藏秦印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元代、明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第一节 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一、元代以前秦印名称与概念表述
        二、集古活动与集古印谱的刊行
        三、 “印宗秦汉”观念的产生
    第二节 元代、明代对秦印的认知与表述
        一、印谱序跋中有关秦印的记述
        二、印学论着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三、万历年间集古印谱的兴盛与秦印审美观念
        四、印人篆刻创作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第三节 元代、明代集古印谱选辑秦印的认知观念与流变
        一、集古印谱中秦印选辑与编次方式
        二、印谱钤盖与木板摹刻的传播
    小结
第二章 清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第一节 清代初期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背景
        一、集古印章与观念表述
        二、清代“印宗秦汉”观念与流派印人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 清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
        一、印论中的秦印认知观念
        二、印谱序跋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三、篆刻作品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第三节 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转变
        一、印论中对古玺印认知的突破与多元审美取向
        二、陈介祺等人对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
    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一、出土秦印与认知观念的改变
        二、二十世纪以来学者的科学解读
    第二节 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表述
        一、印学通识的教科书表述
        二、印学着述中的解读方式
        三、出土秦印对印谱辑录秦印固有观念的冲击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对秦印的认知方式
        一、战国—秦—汉初印章风格流变问题的探讨
        二、秦印风格与制作工艺探讨
        三、秦印界定与“田”“日”字界格使用的上下年限探讨
    第四节 秦印的审美观念与转变
        一、秦印在不同时代的审美
        二、钤盖印蜕与压盖封的审美差异
        三、秦印媒介之间的交叉关系
    小结
第四章 元明清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中的误读与重构
    第一节 元明清“印宗秦汉”观念的误读与重塑
        一、秦代工匠的造型观念
        二、“印宗秦汉”观念的重构
        三、元明清以来秦印风格的篆刻创作
    第二节 认知观念中的承袭方式与误读
        一、集古印谱与传播的方式
        二、木版摹刻印刷的审美局限
        三、印蜕与封泥的审美差异
    第三节 元明清以来秦印数量较少的主要因素
        一、秦代的金属管制及旧印回收
        二、少量的出土官印与大量的封泥职官印
        三、秦人的配饰印章和冥器印章
    第四节 秦印认知观念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秦印印文思想渊源与历史传承
        二、当代对秦印认知观念的表现
        三、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10)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标志设计的中国书法之鉴(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隋唐官印发微[D]. 魏晓妍.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明代松江书派研究[D]. 廖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6]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傅山书学思想研究[D]. 刘瑞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D]. 金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2)
  • [9]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10]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标志设计中国书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