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

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

一、通过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论文文献综述)

朱霞[1](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田凡凡[2](2021)在《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消耗殆尽,不少煤矿已转入深部开采,矿井所面临的水害也更加复杂。苗庄煤矿属于华北型煤田,目前采掘部署集中在下组深部煤层,其开采条件不仅面临底板奥灰高承压水的威胁,而且存在着顶板采动裂隙沟通上组煤采空区积水的危险。本文以苗庄煤矿15-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进行煤层采动裂隙发育预测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采动裂隙破坏隔水层的观点,对15-3号煤层存在的顶板采空区积水和底板奥灰承压水水害进行危险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在分析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含(隔)水层及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对15-3号煤层主要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进行了探讨,认为由采动裂隙形成的贯穿式导水通道是诱发突水的主要因素。(2)运用FLAC3D建立了煤层开采数值模型,分析了工作面不同推进步距下的覆岩塑性区、应力以及位移动态演化特征,得出当工作面推进320m,煤层达到充分采动,覆岩裂隙带高度达到稳定;结合数值模拟、经验公式以及相邻矿井开采实测值,确定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95m,裂采比为25.2。(3)分析了底板破坏深度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权重分析,最后对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和冗余度进行处理,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最终得出15-3煤层和上组煤采空区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分别为23.22m和20.04m。(4)结合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钻孔数据和顶板采空积水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绘制了 15-3号煤层与顶板采空区有效隔水层等值线图,得出15-3号煤层顶板采动裂隙不能沟通顶板采空区积水;结合钻孔数据、突水系数法和15-3号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对15-3煤层底板进行了突水危险性预测,绘制了 15-3号煤层底板综合危险性分级分区预测图,将15-3号煤层底板分为8个相对突水风险区。研究成果可为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现阶段下组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研究内容。

于天洋[3](2021)在《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广、地震强度大,发震频率高,大地震对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程度并控制风险。所以,研究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基础数据和震害资料为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宏观数据的区域供水系统和具有精细化数据的城市供水系统,按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建模思路,围绕供水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源化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震害资料数据库,分析了BP神经网络场地分类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利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和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绘制了每个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曲线。(2)针对区域供水管网管材的占比差异性,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网、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人口、GDP等多源化的宏观数据,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模型和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因子、自身抗震能力因子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立了区域综合抗震能力模型和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突破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差异难以评估的技术瓶颈。(3)分析了基于熵值法进行区域供水管网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指出了原有风险熵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评估模型和综合风险熵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风险熵指数,利用ArcGIS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和陕西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风险熵评估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4)研究了各类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基于震害资料给出了不同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损失率期望指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建立了分级评估标准,并与风险熵指数和评估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地震损失率期望和地震灾害风险熵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评估单元的风险级别基本一致,利用ArcGIS分别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不同时间尺度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分类图。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超越概率模型,以德阳市为例计算了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害损失,通过与实际地震损失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5)针对供水管网精细化数据和水力分析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全局收敛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低压水力模拟,解决了牛顿迭代在管网渗漏分析中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管网节点水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水力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评估分级标准,以意大利Apulian供水管网为例,编制Monte Carlo流分析程序,对给定不同烈度的供水管网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通过供水管网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合理性。(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精细化数据和各子系统组成特点,进行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模型,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为例,对该市供水系统进行总体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本文提出的各种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熵模型、损失率期望模型、损失超越概率模型适合区域和城市风险评估,精细化的城市管网数据支持水力分析模型、风险传播模型和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适合城市风险评估,且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多元化需求。

李海君[4](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张历峰[5](2020)在《滨湖煤矿湖下-深部区域16煤开采水情探测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认为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向下延伸,开采难度逐渐提高,矿井水害问题尤为严峻。近年来,华北型煤田受底板奥灰水威胁,突水事故时有发生。山东滕州煤田滨湖煤矿为典型的华北型煤田,其开采受底板奥灰承压水影响,曾多次发生突水现象,影响了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因此,深入研究滨湖煤矿深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工作,对华北型煤田开展矿井水害防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以滕州中西部滨湖煤矿湖下-深部区域为研究对象,对161西采区湖下-深部区域奥灰富水情况以及16煤开采底板突水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与评价。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补径排条件,总结了 16煤开采充水因素,分析了矿井涌水特征,并综合采用了大井法及比拟法对涌水量进行了预计;针对研究区地面条件复杂、深度大的特点,利用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滨湖煤矿161西采区进行了构造探测;综合瞬变电磁探测、井下高密度二维、三维电法勘探等多种物探方法进行了奥灰水情探测,圈定了多个巷道、工作面底板的富水异常区。综合分析含水层富水性、有效隔水层厚度以及断层等突水影响因素,采用“突水系数法”和“突水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突水评价及危险性分区,工程实践证明分区分级结果较为准确。

胡彦博[6](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提出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郭吉葵[7](2020)在《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科学的的利用水资源。然而,陕西省纬度跨越大,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难免诱发地质灾害。因此,为科学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了损失,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开展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和区划研究存在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对区内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各类地质灾害展开充分的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数据,详细分析了有关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并借助GIS技术平台对各项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进行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的风险性等级划分,并对研究区水利水电相关地质灾害风险性做出评价。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分析了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发育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经研究: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主要受地理环境因素和诱发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渭河流域,陕北及陕南水利工程设施周围也有少量集中分布。(2)研究水利水电地质灾害在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比例,对比地质灾害发生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坡度、高程、岩性、地貌、构造、河流、灾点密度七项为易发性评价指标,结合水利工程活动和降雨两项诱发性因素,构成九项危险性评价指标。(3)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时对周围资产及资源带来的经济损失,确定以水库、引调水工程以及土地损失为评价指标,构成易损性评价体系;结合危险性完成风险评价。(4)基于GIS与层次分析模型,易发性分区中:低易发占59.45%,中易发占33.64%,高易发占6.92%;危险性分区中:低危险占56.37%,中危险占35.15%,高危险占8.48%;易损性分区中:低易损占98.20%,中易损占0.67%,高易损占1.13%;风险性分区中:极低风险占98.50%,低风险占0.51%,中风险占0.76%,高风险占0.23%。(5)基于GIS与分形理论模型,易发性分区中:低易发占63.45%,中易发占25.09%,高易发占11.46%;危险性分区中:低危险占47.44%,中危险占37.46%,高危险占15.10%;易损性评价分区与层次分析法一致;风险性分区中:极低风险占98.51%,低风险占0.43%,中风险占0.84%,高风险占0.22%。

徐晨阳[8](2019)在《基于GIS的北京市房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文中指出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地处河北省与北京市接壤处,西部和北部为太行山余脉。山地和丘陵占全区面积的2/3,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规模也较大,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评价,对本区域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野外勘测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本文以房山区810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出房山区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等相关情况,获得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及其主要的发育特征,运用GIS软件,结合突变级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完成了房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以房山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为研究背景,分析归纳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工程地质条件。(2)选取灾点密度、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坡度、植被覆盖、降水量、工程活动、河流密度等8个指标建立房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GIS软件进行叠加计算,把房山区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得到房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3)选取人口密度、耕地密度、道路密度、GDP密度四个指标进行易损性评价。以街道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GIS软件,把房山区地质灾害进行易损性分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得到房山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图。(4)基于本文危险性和易损性的评价结果,运用风险性(R)=危险性(H)×易损性(V)计算模型,结合GIS计算分析功能,把房山区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分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得到房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图。(5)根据风险性分区评价结果,将房山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治区,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区提出不同的防治措施。

郝东青[9](2019)在《观音堂煤矿奥灰含水层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煤矿华北奥陶系灰岩突水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淹头淹面,重则淹没矿井,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底板奥灰含水层已成为制约矿井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论文在综合分析观音堂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底板奥陶系灰岩水综合防治的机制机理,综合应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突水分区理论、实践工程验证及综合评价分析等方法,对奥陶系底板灰岩含水层综合防治进行了技术研究。对25采区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评价,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和突水系数计算,将其划分为安全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并对其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结合25050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进行实例工程验证,对工作面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采取了井下瞬变电磁、槽波地震、无线电波透视等综合物探措施探查异常区,对富水异常地段进行了钻探查证和注浆加固,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降低矿井水害治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论文研究结果为受底板奥灰水威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找到了科学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该论文有图15幅,表6个,参考文献67篇。

崔显岳[10](2019)在《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文中指出狼山断裂是阿拉善地块东缘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的边界断裂,也是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常被当成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然而有关狼山断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东段,以致狼山断裂有何几何学特征?如何形成演化?形成演化,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隆升和东部的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事件是否有关系?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如何?对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有何影响?等等,都成为待解科学问题。针对上述实际和科学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阿拉善东缘、南缘下古生界物源、变形及构造归属》(41172198)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狼山儿驼庙幅、巴彦哈拉幅1∶5万构造填图全国典型示范试点》(12120115069601)等共同资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勘查和必要取样测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区域地质演化、构造几何学、盆地构造、古构造应力场、构造热年代学等方面,对狼山断裂进行较全面研究,进而结合历史地震研究,对狼山断裂地震进行预测,并以震害为主线,开展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完善了狼山断裂研究并构建了新的多阶段与分段差异运动形成演化模型。通过补充前人欠缺的狼山断裂西南段研究工作和全面综合研究,指出狼山断裂为新生代向南东倾中陡的铲状正断层,具沿倾向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向盆地内部、沿走向由北东向南西逐步发展趋势,以及多阶段、多分段、差异运动特点;构建了狼山断裂的形成演化模型,提出(1)狼山断裂发育始于始新世(约50~45 Ma)构造热事件后,在青藏高原扩展挤压影响为主、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阶段性局部影响下,于中新世(约10 Ma)强烈活动,形成现代构造地貌雏形;(2)现代构造地貌由青藏高原扩展和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本身的阶段性和多期交互性影响决定。基于断裂研究对狼山断裂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指出狼山断裂有全段(整体)和乌兰拜兴-达巴图庙段两种可能发震方式,预测震级为M=7.5~8.0级和M≈7.5级。按就大不就小原则,对狼山断裂预测地震发震背景下的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狼山断裂预测地震震害影响范围约13.14万km2,包括震害不稳定区和震害复合不稳定区两大类,细分为6类、8级、11分区;对震害范围涵盖的包头、乌海、巴彦淖尔等三个地级市,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等两个县城,临策铁路,甘临(G242)、京新(G7)、京藏(G6)、白固(G211)等4条高速公路,海五S212、青乌S213、乌横S311等三条省道的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区域防灾减灾建议。以本文研究为载体,形成一套可行的活断层形成演化研究-地震预测-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强调以活断裂形成演化机制研究为基础,抓住活动断裂可能发震关键事实,进行活断层地震预测;抓住决定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的震害关键因素,关注地震与其他种类地质灾害的触发、加剧辩证关系,从单项因素评价入手,通过多因素空间叠合,对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分类分级分区评价,并重点关注重要城市/城镇、重大线状工程的场地稳定性。

二、通过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3 减灾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 自然地理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水文
        2.3.3 植被状况
    2.4 人类工程活动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2.1 崩塌发育特征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4.1.3 层次分析法(AHP)
        4.1.4 信息量法
        4.1.5 组合赋权法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因子分析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 地质灾害减灾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5.3.1 建立应急机制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研究现状
        1.2.2 采动覆岩破坏研究现状
        1.2.3 矿井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交通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矿井生产概况
    2.5 地层和可采煤层
        2.5.1 地层
        2.5.2 可采煤层
    2.6 地质构造
        2.6.1 断层
        2.6.2 褶皱
    2.7 主要含(隔)水层
        2.7.1 含水层
        2.7.2 隔水层
3 15~(-3)煤层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3.1 充水水源分析
        3.1.1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3.1.2 主要含水层水
        3.1.3 顶板采空区积水
    3.2 主要充水通道分析
        3.2.1 顶底板采动裂隙
        3.2.2 采动裂隙和断层组合式导水通道
        3.2.3 陷落柱
        3.2.4 封闭不良钻孔
    3.3 本章小结
4 15~(-3)煤层覆岩采动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概述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工作面概况
        4.2.2 单元模型参数和边界
        4.2.3 模型地层物理参数
        4.2.4 数值模型模拟过程
    4.3 模型结果分析
        4.3.1 覆岩塑性变化特征分析
        4.3.2 覆岩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4.3.3 覆岩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4.4.1 煤层开采两带发育高度理论计算
        4.4.2 相邻煤矿导水裂隙带实测值
        4.4.3 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5.2 模型原理
        5.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5.2.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2.3 PCA-GA-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5.3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选取和分析
        5.3.1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
        5.3.2 样本数据获取
        5.3.3 数据归一化
    5.4 数据优化
        5.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5.4.2 因素相关性分析
        5.4.3 因素权重分析
        5.4.4 因素冗余度处理
        5.4.5 主成分变量可行性分析
    5.5 BP神经网络的优化和训练
        5.5.1 BP神经网络参数优化
        5.5.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和训练
        5.5.3 BP神经网络的检验
    5.6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7 本章小结
6 15~(-3)号煤层顶板和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6.1 顶板采空区水害危险性预测
        6.1.1 安全性分区原则
        6.1.2 煤层顶板隔水层分析
        6.1.3 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
        6.1.4 顶板有效隔水层
        6.1.5 顶板采动冒裂安全性分析
    6.2 底板奥灰含水层水害危险性预测
        6.2.1 煤层带压范围
        6.2.2 评价准则
        6.2.3 评价参数
        6.2.4 突水系数法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2.5 底板有效隔水层
        6.2.6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分级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3)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灾害系统
    1.3 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1.3.1 风险与灾害风险
        1.3.2 灾害风险评估
    1.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类与研究进展
        1.4.1 评估模型分类
        1.4.2 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1.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1.6 本文技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1.6.1 技术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数据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2.1 引言
    2.2 基础数据
        2.2.1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2.2.2 供水系统震害资料数据库
        2.2.3 有关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说明
    2.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分析
    2.4 地震危险性分析
        2.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
        2.4.2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
        2.4.3 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3.1 引言
    3.2 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的可行性
    3.3 供水管网脆弱性分析
        3.3.1 脆弱性及影响因素
        3.3.2 管道材质区域差异性
    3.4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3.4.1 供水管网自身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3.4.2 城市基础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3.4.3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数
        3.4.4 评估指标体系
    3.5 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5.1 突变理论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6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3.7 抗震能力分级分类标准
        3.7.1 基础抗震能力分级标准
        3.7.2 综合抗震能力分类等级标准
    3.8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3.8.1 模型验证
        3.8.2 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1 引言
    4.2 熵值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4.3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4.3.1 熵的基本理论模型
        4.3.2 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4.3.3 供水管网严重性程度指标
        4.3.4 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的特性
        4.3.5 与原有供水管网风险熵模型的比较
        4.3.6 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计算步骤
    4.4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等级分类标准
    4.5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4.5.1 模型验证
        4.5.2 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损失率期望的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5.1 引言
    5.2 基于损失率期望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5.2.1 地震灾害损失(率)期望评估模型
        5.2.2 地震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模型
    5.3 基于损失率期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分级标准
    5.4 供水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
        5.4.1 供水系统设施和地震易损性分类
        5.4.2 震害矩阵模拟
        5.4.3 地震易损性函数模型
    5.5 供水系统暴露性分析
        5.5.1 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构成
        5.5.2 区域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分布
    5.6 地震灾害风险的时空区段特征分析
    5.7 算例
        5.7.1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风险分布
        5.7.2 地震损失(率)期望和风险熵比较分析
        5.7.3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预测和超越概率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力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6.1 引言
    6.2 水力分析参数用于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6.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6.3.1 管线震害率模型的选取
        6.3.2 管道漏点形式与漏点确定
        6.3.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6.3.4 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6.3.5 改进的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6.4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6.4.1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6.4.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
        6.4.3 供水管网地震暴露性分析
        6.4.4 供水管网地震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分析
        6.4.5 震后供水管网评估等级标准
    6.5 算例
        6.5.1 震后管网供水率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6.5.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考虑风险传播的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实例研究
    7.1 引言
    7.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
        7.2.1 供水系统组成分析
        7.2.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路径
        7.2.3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基本模式和数学模型
    7.3 供水子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指标
    7.4 基于震害率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7.5 实例研究
        7.5.1 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概况
        7.5.2 各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
        7.5.3 各子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7.5.4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7.5.5 基于震害率和易损性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比较
        7.5.6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超越概率评估结果
        7.5.7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总体风险评估
    7.6 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7.6.1 区域风险评估
        7.6.2 城市风险评估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滨湖煤矿湖下-深部区域16煤开采水情探测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
    2.3 地质构造
3 深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 深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2 充水因素分析
    3.3 采区涌水量预计
    3.4 本章小结
4 深部区域构造及奥灰水情探测
    4.1 湖-陆区域深部构造探测
    4.2 161集中运输巷及材料巷底板奥灰水情探测
    4.3 工作面底板奥灰水情探测
    4.4 本章小结
5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水灾害分区分级划分
    5.1 采区16煤底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5.2 利用“突水系数”法进行煤层底板水灾害分区分级划分
    5.3 利用“突水指数”法进行煤层底板水灾害分区分级划分
    5.4 采区防治水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3.3 本章小结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象条件
        2.1.2 水文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水文地质
        2.2.4 断裂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3 水利水电工程活动
第三章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数据编录
        3.1.1 资料收集分析
        3.1.2 地质灾害数据编录
    3.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3.2.1 滑坡
        3.2.2 崩塌
        3.2.3 泥石流
    3.3 陕西省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特征
        3.3.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3.3.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3.4 水利水电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3.4.1 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3.4.2 灾害形成种类分析
    3.5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分析
    3.6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对生态的影响
第四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
    4.1 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分形理论模型
    4.2 建立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指标因子的赋值
        4.2.2 评价栅格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建立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指标因子的赋值
        4.3.2 评价栅格的建立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4 基础数据与评价单元的选择
        4.4.1 基础数据
        4.4.2 评价单元的选择
    4.5 灾害易发性评价
        4.5.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易发性评价
        4.5.2 基于分形理论易发性评价
    4.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6.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4.6.2 基于分形理论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4.6.3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地质灾害易损性与风险性评价
    5.1 评价理论与方法
        5.1.1 易损性评价方法
        5.1.2 风险性评价方法
    5.2 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因子的赋值
        5.2.3 评价栅格的建立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 基础数据
    5.4 灾害易损性评价
    5.5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5.5.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风险性评价
        5.5.2 基于分形理论模型的风险性评价
        5.5.3 风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GIS的北京市房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覆盖
        2.2.4 地层岩性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地质构造
        2.2.7 人类工程活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1 地质灾害类型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1 崩塌
        3.2.2 滑坡
        3.2.3 泥石流
        3.2.4 地面塌陷
        3.2.5 不稳定斜坡
    3.3 地质灾害规模、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3.3.1 地质灾害规模
        3.3.2 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3.4 工程地质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危险性评价体系指标建立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1.2 评价因子选取结果
    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4.3 基于GIS危险性评价指标量化
    4.4 房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4.1 评价方法
        4.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3 评价模型的选择
    4.5 根据GIS危险性分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5.1 易损性评价单元
    5.2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 评价方法
    5.4 基于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5.4.1 易损性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5.4.2 易损性评价计算
    5.5 易损性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6.1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及模型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结果及分区评价
        6.2.1 风险性分区结果
        6.2.2 风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6.3 房山区防治分区建议
        6.3.1 防治原则
        6.3.2 防治目标
        6.3.3 防治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9)观音堂煤矿奥灰含水层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矿井简介
    2.2 矿井开发概况
    2.3 区域水文地质
    2.4 主要含水层
    2.5 主要隔水层
    2.6 矿井充水条件
3 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
    3.1 奥灰含水层水位
    3.2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3.3 突水危险性分区
    3.4 地面物探分析法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井上下物探方法
    4.2 井下防治水工程措施
    4.3 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5 综合应用实例
    5.1 工作面概况
    5.2 突水危险性评价
    5.3 综合物探措施
    5.4 钻探措施
    5.5 效果评价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狼山断裂及其地理概况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3 论题确定
    1.2 研究思路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2.3 方法技术
    1.3 完成工作量
    1.4 主要成果认识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2.1 狼山断裂及周缘构造单元
        2.1.1 鄂尔多斯地块
        2.1.2 阴山-燕山造山带
        2.1.3 阿拉善地块
    2.2 狼山断裂及周缘主要地层单元
    2.3 狼山断裂及周缘主要断裂带
    2.4 狼山断裂及周缘区域地壳稳定性
        2.4.1 狼山断裂及周缘强震时空特征
        2.4.2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第3章 狼山断裂特征及分析
    3.1 断裂带总体特征
    3.2 断裂带特征构造地貌
        3.2.1 断层崖
        3.2.2 断层三角面
        3.2.3 断裂台地
        3.2.4 洪积扇群
        3.2.5 河流裂点与埋藏裂点
    3.3 断裂带结构特征
        3.3.1 近平行正断层构成断裂带
        3.3.2 强制褶皱和生长褶皱
        3.3.3 断层涂抹
        3.3.4 沉积超覆
        3.3.5 小型堑-垒构造
        3.3.6 阶步和擦痕
    3.4 断裂带分段特征
        3.4.1 断裂带分段性及狼山断裂分段
        3.4.2 狼山断裂第一段特征
        3.4.3 狼山断裂第二段特征
        3.4.4 狼山断裂第三段特征
        3.4.5 狼山断裂第四段特征
        3.4.6 狼山断裂第五段特征
        3.4.7 狼山断裂分段总体特征
    3.5 断裂带分段连接方式
        3.5.1 断裂带分段连接方式
        3.5.2 狼山断裂分段连接方式
第4章 狼山断裂形成与演化
    4.1 正滑断裂带属性
    4.2 正滑断裂带的形成
    4.3 构造几何学对断裂带扩展的约束
    4.4 断裂带演化的年代学约束
        4.4.1 光释光定年对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的约束
        4.4.2 磷灰石构造热年代学对断裂带形成演化的约束
    4.5 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的再认识
    4.6 断裂形成演化模式
        4.6.1 断裂形成演化约束
        4.6.2 断裂形成演化模型
    4.7 狼山断裂为具发震危险的活动性断裂
第5章 狼山断裂致灾危险性分析
    5.1 地震危险性分析
        5.1.1 历史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5.1.2 分段连接方式的致震可能性
        5.1.3 断裂带地震震级评价
        5.1.4 预测地震震灾分区评价
    5.2 非震害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5.2.1 狼山断裂及邻区InSAR影像制作
        5.2.2 狼山断裂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评价
        5.2.3 狼山断裂区域岩质边坡崩塌-滑坡危险区评价
        5.2.4 狼山断裂区域土质边坡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
        5.2.5 狼山断裂区域采空区塌陷危险区评价
    5.3 狼山断裂及邻区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评价
        5.3.1 综合评价思路与原则
        5.3.2 综合评价方法程序
        5.3.3 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
        5.3.4 重要城市和重要线状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
        5.3.5 区域防灾减灾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通过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 田凡凡.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于天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滨湖煤矿湖下-深部区域16煤开采水情探测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 张历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郭吉葵.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GIS的北京市房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D]. 徐晨阳.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9]观音堂煤矿奥灰含水层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郝东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10]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D]. 崔显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分区分析预测华北地震危险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