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耐高温耐盐乳化降粘剂

稠油耐高温耐盐乳化降粘剂

一、稠油开采用耐高温抗盐乳化降粘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龙[1](2021)在《pH响应型耐高温Pickering乳液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文中认为常规油田储量日益枯竭,一些难开发利用的稠油、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已提上日程,这一点在我国尤为突出[1]。乳化降粘法是目前开采稠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选择性能优良的乳化降粘剂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关键[2]。在稠油热采过程中,由于蒸汽温度较高,所以注入的乳化降粘剂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高温耐受能力以确保在注入过程中不会因为高温分解,还需要具有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的能力[3]。Pickering乳状液在石油领域的应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而国内对Pickering乳状液的研究及相关文章还相对较少。由一些固体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能够形成良好的O/W体系,能够大大的降低油滴颗粒之间的摩擦,达到良好的降粘效果。一部分自身具有响应性及接枝改性后具有一定响应性的颗粒形成的乳状液在一定响应条件下能够进行循环破乳,方便后续的石油采收,这对稠油的开采与集输带来了便利的条件。稳定乳液的颗粒结构简单,化学键稳定,耐高温能力强。相对于传统降粘剂,颗粒降粘剂具有更好的耐温、环保、循环利用等优势。针对稠油热采过程中的高温等环境因素,研制出两种分别以壳聚糖和改性SiO2为稳定颗粒的新型乳化降粘剂-Pickering乳化降粘剂。本文通过使用天然壳聚糖颗粒与改性SiO2后制得的SiO2-B颗粒与原油和水制备成Pickering乳液,通过一系列实验与表征后发现,两种颗粒具有很强的耐温性,所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在拥有很好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具备pH响应性,通过酸碱调和能够进行循环破乳-乳化,最重要的一点是降粘效果显着。两种乳化剂最终参数选择为浓度0.1%,油水比1:1,其在此条件下原油降粘率达到99%以上。在不需要过高的温度下的稠油降粘工作,考虑到经济性问题,可选择壳聚糖乳化降粘体系。如果降粘过程需要试剂耐温性达到250℃以上,选择SiO2-B乳化降粘体系,因其相较于壳聚糖乳化降粘体系有着更好的耐温性。壳聚糖乳化体系的最大耐温值在200℃与250℃,250℃前后乳化体系开始失效,几乎无降粘效果。SiO2-B乳化降粘体系在300℃以前都保持着较高的活性与壳聚糖乳化降粘体系相比有着更好的耐温性。

赵士元[2](2021)在《稠油油藏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稠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稠油资源对于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稠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含量高,造成其粘度高,流动性能差,且我国的油田大多是高矿化度油藏,高盐高粘度的油藏环境使稠油的开采极其困难。常规的稠油油藏开采使用的乳化降粘剂一般选择性弱,耐温耐盐性能差。因此,设计一种耐温耐盐且具有普适性的乳化降粘剂会为稠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驱油乳化降粘剂在稠油乳化降粘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合成一种耐温耐盐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具体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原料种类(AEO-7,NP-10,OP-10)、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原料种类为AEO-7,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在此基础上,考察AEO-7合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与SOCl2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为1:1.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系统的研究了乳化降粘剂的浓度、油水比、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及矿化度对乳化降粘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乳化降粘剂的浓度的升高,乳化效果越好,最佳的乳化降粘剂浓度在0.6%~0.8%范围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可以耐温高达300℃,且可以在200℃条件下,老化10 d仍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在矿化度低于15000 mg/L且Ca2+和Mg2+小于3000 mg/L时,具有良好的乳化降粘性能。而后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与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C、CTAB、DTAC)复配对界面张力的影响,CTAC和CTAB可以将稠油的界面张力降低至10-2数量级。最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及其复配体系的驱油性能进行了评价,对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温度升高从100℃升高到300℃,驱油效率可以提高8.4%。当界面张力提高到10-2数量级时,温度为300℃时,驱油效率可以提高15.0%。

衣哲[3](2020)在《稠油乳化降粘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稠油油藏的不断开发,稠油降粘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稠油开采方法中的化学乳化降粘技术进行调研探讨。在论述稠油化学乳化降粘机理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化学乳化降粘剂及乳化降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为稠油化学乳化降粘技术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申雄[4](2020)在《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三塘湖油田M7区块储层物性差,具有中高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属于异常低温致密油稠油油藏。由于油藏埋藏深、地层异常低温、稠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前期开展的多元热流、氮气吞吐、雾化降粘等措施效果较差。乳化降粘技术因降粘效果好、工艺成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经成为高效开发稠油的重要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乳化降粘技术在M7区块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降粘剂CSY-1,配方为0.5%OP-10,1.8%SDBS,0.1%Tween80,1%NaOH。该型降粘剂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乳化能力。在50℃、油水比7:3条件下将酸值5.8 mg KOH/g、11600m Pa·s的M7区块稠油乳化成O/W型乳状液,降粘率可达99.44%,降粘效果优于油田其他三种常用的降粘剂。进一步研究了温度、油水比、降粘剂浓度、NaOH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CSY-1形成的O/W型乳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当油水比很大时,形成的W/O型乳状液增大了稠油粘度;当油水比达到转相含水率时,乳状液会反相成O/W型乳状液,粘度大大降低;当油水比继续减小时,乳状液的粘度进一步降低。随着降粘剂浓度的增加,降粘率先增大,后续趋于稳定。NaOH因与石油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从而能降低稠油粘度。通过在室内开展填砂管化学吞吐模拟实验研究了CSY-1降粘剂化学吞吐开采稠油的效果。结果表明,三个周期化学吞吐的采收率达到33.71%,较注水吞吐提高了24.42%。温度、矿化度和焖井时间等因素都对化学吞吐采油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注采比越小,产油量越高;矿化度越高,注采比越大,产油量越低;焖井24 h合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SY-1降粘剂的应用可使单井产量从3.74 t/d提高到8.12 t/d。降粘后的吨水成本和单位增油成本分别为90元/t和542元/t,经济效益良好。

李娟[5](2019)在《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大量、持续消耗,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稠油由于含有大量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集输难度高、资源利用率差,如何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成为打破限制其开发利用壁垒的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添加各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实现降粘目的,而其中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在油田应用中的表现最具吸引力,但其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种类较少、对稠油油藏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溶液性质与降粘机理间的联系探讨不足。研发更能满足稠油开发需求的新型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并深入分析其溶液性质与作用机理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功能单体的引入、降粘机理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型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溶液性质及稠油降粘应用性能的研究。1、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以得到可反应型共聚物,利用环氧基与氨基间的偶合反应,将氨基封端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元共聚物接枝于反应型共聚物侧链,得到具有长支链的水溶性两亲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旋转流变仪、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稠油乳化降粘性能评价。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为乳化降粘,长支链结构有利于稠油降粘性能的提高,适中的长支链结构含量下可取得最理想的稠油降粘率。2、以AM单体为主,引入具有较强耐温耐盐性的两亲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N-丙烯酰胺丙基)-N,N-二甲基,N-十六烷基溴化铵(ADC)合成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等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粘度计、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其可循环稠油降粘性能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表明,适中的表界面活性更适于实现可循环的耐盐稠油降粘,提高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含量能够增强其耐盐稠油降粘性能。3、选择AM、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丙烯酰吗啉(NAM)共聚完成了两亲性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选择AM、苯乙烯磺酸钠(SSS)与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进行自由基共聚完成了羟基封端的阴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这两种共聚物得到了一种复配型两亲共聚物稠油降粘剂。用共振光散射等研究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其表观粘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基于界面活性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分析了不同无机盐及盐浓度对其稠油降粘性能的影响情况。发现复配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方法,能够在较低的用量下取得较好的耐盐降粘效果。4、通过AM与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含氟疏水单体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MAc-6)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氟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的具有pH响应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进行了结构与性质表征。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法、粘度测试、表面张力测定等进行了溶液性质的研究,利用Zeta电位测试考察了 pH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情况,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溶液的界面活性不仅随着含氟单体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而且随着pH的减小而减弱,基于界面活性控制的乳化降粘机理,其在pH较高时能够乳化稠油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水包油乳液,实现稠油乳化降粘,而在酸化后又能够实现迅速的油水分离。5、以AM、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CO2响应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AEB,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基本性质表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观粘度、表界面张力、流体力学半径,并使用电导率仪测试了其对CO2的可逆响应性。利用接触角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度表征等手段考察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研究表明,BZMA单体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疏水缔合作用,有利于表界面活性、润湿性及稠油乳化降粘能力的提高,形成的稠油乳化液液滴粒径与界面张力正相关,与连续相粘度负相关,该系列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具有CO2响应性。6、对稠油中的重质组分沥青质、胶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合成并中试了一种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对其稠油降粘性能和降粘机理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所用油样中的沥青质、胶质含有多环芳香结构与大量极性基团,具有氢键作用下的致密的片层状缔合结构,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制备的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能够破坏沥青质、胶质中原有的缔合结构,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适当的剪切与老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稠油降粘效果,中试产品具有在高温、高剪切的油藏条件的应用潜力。

王梦[6](2019)在《粘多糖乳化降黏稠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油藏的逐渐枯竭,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油矿中的重质稠油,但是由于重质稠油的黏度极大,在采集、运输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该实验中,使用由兽疫链球菌分泌的胞外产物粘多糖来研究稠油的乳化降黏。其中主要包括粘多糖的制备及纯化、粘多糖作为油田驱替剂的性能研究、粘多糖对稠油乳化降黏实验三个部分。首先,使用5L发酵罐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培养兽疫链球菌以获得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多种串联的方法联合除去菌体和其他体积较大的不溶性杂质:乙醇脱色絮凝→硅藻土吸附→三次板框过滤,最终得到的溶液在600 nm处吸光度为0.002,可视为菌体基本除净;再运用冻融-Sevage联合法去除溶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蛋白除去率达72.89%,溶液中蛋白含量仅 0.0212 mg/ml。其次,为了更好地将该粘多糖推广应用到油田开采运输中,对粘多糖A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流变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粘多糖A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流变性、高抗盐性、抗剪切性,并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粘多糖浓度>酸碱度>温度>时间。综合证明粘多糖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能够推广应用于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油藏中的开采驱替剂,其发展潜力巨大。最后,利用粘多糖A对辽河重油进行乳化降粘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糖浓度75 mg/L,油水质量比6:4,25℃ 160 r/min的振荡器中反应7 h的情况下,其粘度从87000 mPa·s下降到180.3 mPa·s,降粘率为99.7%。降粘后的重油在25℃环境下放置一天后便能破乳,且反应后的多糖水溶液能够再利用两次,使成本显着下降。此多糖对重油采集和运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曹哲哲[7](2018)在《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稠油油藏储量丰富,稠油的开采利用对于解决石化资源的不足具重要意义。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开采困难,在开采中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复合采油,常用的方法为注蒸汽驱油和乳化降粘相结合的采油方法,要求乳化降粘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因此,耐高温乳化降粘剂的研制对稠油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乳化降粘剂具有针对性强,应用范围窄的特点,但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本质了解较少,本论文试图从稠油组成与乳化降粘的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以馆陶和LD2-2稠油为原料,通过对两种稠油进行四组分组成、组分元素组成、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油水界面张力、水包油乳状液滴粒径等一系列研究,发现沥青质的含量与结构是影响所研究稠油降粘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沥青质芳香度含量高的稠油较难乳化。本论文属于室内试验,以海上稠油为原料,对二十一种不同离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降粘初选;然后,根据各离子特点按照不同比例进行二元复配及性能评价,找到符合要求的耐温乳化降粘剂配方:AB2。该配方可在350℃处理12h后,仍保持降粘性能基本不变;能耐66000mg/L的矿化度值,其中Ca2+含量为6000mg/L,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350℃处理后,用量仅为270ppm(0.09%wt)时对海上稠油的降粘率达到99%以上,静置1h后脱水率达到80%以上。乳化降粘剂体系的适应性与乳状液的稳定性对稠油的开采运输及后期加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矿化度、pH值、温度、浓度、油水比等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界面张力及Zeta电位与乳状液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盐的加入利于乳状液稳定;随着矿化度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该配方在矿化度值为55000mg/L时,乳状液最稳定,且此时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7.74×10-2mN/m。乳状液在碱性范围内比酸性范围内稳定,这与油样具有较高的酸含量相一致。随着乳化剂加入量的减少,乳状液逐渐不稳定。温度对乳状液的影响较小,与配方为耐温型乳化降粘剂有直接关系。随着油水比的降低,乳状液逐渐不稳定。通过对油水界面张力与Zeta电位的测定可知,界面张力是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界面张力越大,体系的界面吉布斯自由能越高,体系稳定性越差;而Zeta电位不一定是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吴信朋,李燕,宋林花[8](2016)在《稠油开采中降粘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目前稠油降粘开采技术(包括加热降黏法、掺稀降粘法、化学降粘法、改质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法)的降粘机理、优缺点和研究进展。经过比较分析,油溶性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助剂的复合降粘开采具有较好的优势,应优先考虑。改质降粘和微生物降粘开采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稠油降粘开采的研究发展方向。

郝华睿[9](2013)在《乳化降粘剂对管输节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原油的管道运输因具有长距离、运量大、污染小、环保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原油运输中。随着石油资源不断被开发,原油由普通原油向稠油或重质原油转变,原油中胶质、沥青质、蜡等含量增加,使原油的粘度变高、密度增加,凝点变高,原油管输阻力和能耗增大。降低原油管输阻力的主要方法是降低粘度,有加热降粘、化学降粘、混输降粘等工艺方法。加热降粘输送,存在需要增设中间加热站,热能损耗,成本升高等问题。混输降粘只适合特定的场合。化学降粘其效果显着,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生产单位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原油管输过程和稠油的乳化降粘技术,提出向原油中添加乳化降剂来降低原油粘度进行输送。针对延长公司小河油田原油,测定了原油的颜色、状态、粘度、密度、凝点及含水率等物性。通过乳化降粘剂的实验筛选研究,研究了乳化剂的配伍性,对原油温度、含水率、降粘剂用量等对乳状液的乳化效率、降粘效率影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乳化剂的配伍性、乳化效率、降粘效率、破乳脱水等方面综合考虑,发现SDBS的乳化剂较好。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药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乳化降粘剂的加入使原油乳状液的凝点降低。原油乳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加药量的增大而减小。针对小河至榆炼原油管线,分析计算了在适合条件下加入降粘剂后,乳化降粘对管输节能的影响。原油的管道压降变小,夏天采用40℃输送,管道阻力降可以达到98%;冬天采用50℃输送,管道阻力降可以达到97.4%。乳化降粘实现了管道输送节能降耗的目的。

周文斌[10](2013)在《孔南富油区改善稠油地层流动性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能源减少,各油田的开采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常规原汕的可采储量逐步减少,稠汕将成为今后重要的能源之一。本文开发一种新的层内自生CO2气体系,利用地层自生CO2体系,使之在超临界条件下,进入许多溶剂不能进入的空间,达到既能降低原油粘度,又能降低界面张力和溶解气驱替原汕的作用。同时与化学降粘剂复合发挥驱替协同效应,提高降粘效果,有效改善稠油油藏地层流动性,为油田稠油的开采提供种新的方法途径。本文主要进行了对适合孔南富油区稠油油藏性质的化学降粘剂体系的分析、筛选与评价;地层层内自生CO2体系研究;化学降粘、自生CO2体系复合协同效应研究;自生CO2、化学降粘复合吞吐稠油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研究:对自生CO2、化学降粘复合吞开采稠密油地质及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正交法对收集的11种化学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所优选的降粘剂都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耐温和配伍性;研制开发的自生CO2气体系(DYSQ-Ⅲ)(?)有温度可控性、产气量大以及对地层冷伤害低等优点;自生CO2气体系(DYSQ-Ⅲ)吞吐采油产生的CO2的独特的增汕机理作用和驱油效率大于化学降粘剂吞吐采油;对自生CO2气体处理剂与化学降粘剂复合体系、GYS-1化学降粘剂吞吐开采稠油方式以及单液法自生CO2气体系(DYSQ-Ⅲ)吞吐采油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降粘剂引入自生CO2体系后,其驱油效率远高于后者。

二、稠油开采用耐高温抗盐乳化降粘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稠油开采用耐高温抗盐乳化降粘剂(论文提纲范文)

(1)pH响应型耐高温Pickering乳液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
        1.2.1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及其硏究进展
        1.2.2 稠油乳化降粘作用机理
        1.2.3 乳化降粘存在的问题
        1.2.4 乳化驱油机理
    1.3 Pickering乳液研究
        1.3.1 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
        1.3.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1.3.3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3.4 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研究进展
    1.4 Pickering稠油乳化降粘剂优势
第二章 壳聚糖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壳聚糖水溶液的配置
    2.4 壳聚糖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的稳定机理
    2.5 壳聚糖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6 pH可逆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7 结果与分析
        2.7.1 热重分析
        2.7.2 颗粒润湿性
        2.7.3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
        2.7.4 Pickering乳液pH响应性
    2.8 小结
第三章 SiO_2-B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SiO_2-B颗粒的制备
    3.4 SiO_2-B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的稳定机理
    3.5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6 结果与分析
        3.6.1 红外光谱
        3.6.2 颗粒润湿性
        3.6.3 热重分析
        3.6.4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
        3.6.5 Pickering乳液pH响应性
    3.7 小结
第四章 降粘效果评价
    4.1 引言
    4.2 原油粘度的测定
        4.2.1 实验过程
        4.2.2 原油的粘温曲线
    4.3 耐高温驱油降粘体系的性能评价
        4.3.1 不同老化温度下的降粘效果
        4.3.2 不同油水比下的降粘效果
        4.3.3 不同乳化剂浓度下的降粘效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稠油油藏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的分类
        1.2.2 常用稠油乳化降粘剂
        1.2.3 乳状液形成的条件
        1.2.4 乳化降粘作用机理
        1.2.5 乳化驱油机理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肪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及反应原理
        2.3.1 反应原理
        2.3.2 实验步骤
    2.4 性能测定
        2.4.1 原油粘度的测定
        2.4.2 乳化降粘剂的配制与老化
        2.4.3 粘度的测定
        2.4.4 界面张力的测定
        2.4.5 脂肪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产率的测定
        2.4.6 驱油性能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原油的粘温曲线
        2.5.2 稠油物性分析
        2.5.3 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
        2.5.4 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2.6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红外图谱表征
    2.7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热重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降粘性能研究
    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降粘性能
        3.1.1 不同浓度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1.2 不同老化温度下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1.3 不同老化时间下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1.4 不同油水比下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1.5 不同矿化度对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3.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表界面活性的研究
        3.2.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界面张力研究
        3.2.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复配
    3.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降粘性能的研究
        3.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降粘性能研究
        3.3.2 不同矿化度对脂肪醇聚氧乙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降粘性能研究
    3.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与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3.5 与不同类型乳化降粘剂的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驱油性能研究
    4.1 空白蒸汽驱驱油实验
        4.1.1 100℃空白蒸汽驱驱油实验
        4.1.2 200℃空白蒸汽驱驱油实验
        4.1.3 300℃空白蒸汽驱驱油实验
    4.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驱油实验
        4.2.1 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驱油实验
        4.2.2 2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驱油实验
        4.2.3 3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驱油实验
    4.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驱油实验
        4.3.1 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驱油实验
        4.3.2 2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的驱油实验
        4.3.3 300℃脂肪醇与氧乙烯醚磺酸钠复配体系
        4.3.4 不同驱油体系的比较
    4.4 稠油乳化降粘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3)稠油乳化降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化降粘机理
2 乳化降粘研究进展
    2.1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发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阴非表面活性剂
        (4)复配表面活性剂
        (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其他类型降粘剂
    2.2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
        (1)乳化降粘与掺稀稠油结合技术。
        (2)热采与化学复合降粘技术
        (3)自乳化降粘技术
        (4)掺污水技术
        (5)类乳化降粘技术
3 乳化降粘存在问题
4 结语

(4)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乳化降粘综述
        1.2.1 稠油分类
        1.2.2 稠油的特性
        1.2.3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
        1.2.4 水溶性降粘剂乳化降粘机理
    1.3 乳化降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乳化降粘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乳化降粘技术研究现状
        1.3.3 降粘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M7 区块稠油乳化降粘实验研究
    2.1 M7 区块稠油基本物性测定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2 降粘剂的评价实验研究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2.2 降粘剂筛选与评价实验方法
    2.3 复配乳化降粘剂
        2.3.1 M7 区块稠油的最佳乳化HLB值
        2.3.2 复配降粘剂的原则及思路
        2.3.3 正交实验初步确定降粘剂配方
        2.3.4 降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
    2.4 降粘剂的评价实验结果
        2.4.1 降粘剂的溶解性与配伍性实验结果
        2.4.2 降粘剂的降粘率实验结果
        2.4.3 降粘剂的沉降脱水率实验结果
    2.5 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5.2 实验方法
        2.5.3 实验结果
    2.6 降粘剂性能对比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降粘剂化学吞吐室内实验研究
    3.1 降粘剂化学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3 实验结果分析
    3.2 动态乳化降粘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乳化降粘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4.1 理论模型设计
        4.1.1 M7 区块基本概况
        4.1.2 构造储层机理模型
    4.2 各因素不同参数水平对降粘剂化学吞吐效果的影响
        4.2.1 乳化降粘剂体系注入速度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2.2 乳化降粘剂体系周期注入量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2.3 焖井时间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3 综合考虑降粘率、吨水成本和增油成本的方案选择
    4.4 经济效益的评估
    4.5 油田现场试验注入降粘剂的工艺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
        1.2.1 稠油的定义与分类
        1.2.2 稠油的组成与性质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1.3.1 常规加热降粘开采技术
        1.3.2 物理降粘开采技术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技术
        1.3.4 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1.4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
        1.4.1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分类
        1.4.2 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1.4.3 影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应用效果的外界因素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AAG共聚物的合成
        2.2.3 AS-N共聚物的合成
        2.2.4 AAGAS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分析
        2.3.3 核磁研究
        2.3.4 热稳定性
        2.3.5 静态光散射研究
        2.3.6 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3.7 AAGAS共聚物的增稠性能
        2.3.8 AAGAS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2.3.9 AAGAS共聚物的界面活性
        2.3.10 AAGAS共聚物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合成
        3.2.3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ANA的合成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结构表征
        3.3.2 水溶性聚合物ANA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ANA的组成分析
        3.3.4 聚合物ANA的静态光散射研究
        3.3.5 聚合物ANA的表面活性
        3.3.6 聚合物ANA的界面活性
        3.3.7 聚合物ANA的稠油降粘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配型两亲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ADN共聚物的合成
        4.2.3 ASO共聚物的合成
        4.2.4 ADN-ASO复配型两亲共聚物溶液的配制
        4.2.5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静态光散射研究
        4.3.4 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质
        4.3.5 复配体系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性含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pH响应性全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ADF的合成
        5.2.3 测试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ADF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5.3.3 ADF共聚物的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的构建与稠油降粘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AEB的合成
        6.2.3 测试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AEB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6.3.3 AEB聚合物的CO_2可逆响应性
        6.3.4 AEB聚合物的稠油降粘行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解缔合型水溶性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稠油沥青质、胶质的提取与分析
        7.2.3 测试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MAS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3.2 沥青质与胶质分析
        7.3.3 MAS降粘剂的降粘机理探索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粘多糖乳化降黏稠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稠油特征分析
        1.2.1 稠油特质
        1.2.2 稠油高粘度的实质
    1.3 稠油开采技术
        1.3.1 稠油物理降黏
        1.3.1.1 热采法降黏
        1.3.1.2 掺稀油降黏
        1.3.2 稠油改质降黏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
        1.3.4 化学降黏
    1.4 稠油乳化降黏的研究现状
    1.5 稠油乳化降黏的理论分析
        1.5.1 乳状液的特性
        1.5.2 乳化降黏剂的要求
        1.5.3 常用的稠油乳化降黏剂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粘多糖的制备及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粘多糖A的发酵生产
        2.3.2 絮凝发酵液
        2.3.3 硅藻土吸附菌体
        2.3.4 硅藻土板框过滤
        2.3.5 冻融-Sevage法联合除蛋白
        2.3.6 菌体含量的测定
        2.3.7 粘多糖A的含量测定
        2.3.8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各阶段菌体去除结果分析
        2.4.2 粘多糖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4.3 冻融-Sevage法蛋白去除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粘多糖作为油田驱替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内容
        3.3.1 粘多糖A的溶液性能
        3.3.2 粘多糖A溶液流变性能
        3.3.3 多因素正交法确定影响粘多糖A粘度的因素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粘多糖A的结构
        3.4.2 粘多糖A的溶液性能
        3.4.3 粘多糖A流变性能
        3.4.4 多因素正交法确定粘多糖黏度影响力大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多糖乳化降黏稠油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内容
        4.3.1 粘多糖乳化降黏稠油的影响因素
        4.3.2 正交实验测定多因素对稠油降黏的影响
        4.3.3 高温模拟蒸馏
        4.3.4 乳化和降粘后重油的破乳处理
        4.3.5 粘多糖A使用寿命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影响粘多糖A乳化和降粘重油的条件
        4.4.2 正交实验测定多因素对稠油降黏的结果
        4.4.3 粘多糖A乳化降黏稠油成分分析
        4.4.4 重油乳化和粘度降低后的破乳
        4.4.5 粘多糖A的使用寿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5.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附加课题 辣椒碱单体的抑菌、抗氧化效果研究
    第一章 辣椒碱单体的抑菌效果
        1.1 引言
        1.2 试验原料和仪器
        1.2.1 试验样品
        1.2.2 试验菌种
        1.2.3 试验仪器
        1.3 实验内容
        1.3.1 辣椒碱试样的制备
        1.3.2 菌悬液的制备
        1.3.3 辣椒碱抑菌特性试验
        1.4 结果与讨论
        1.4.1 辣椒素抑菌特性
        1.4.2 辣椒碱单体抑菌特性
        1.4.3 二氢辣椒碱单体抑菌特性
        1.4.4 降二氢辣椒碱单体抑菌特性
        1.4.5 三种单体抑菌特性比较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辣椒碱单体的抗氧化效果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2.2.1 实验样品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内容
        2.3.1 辣椒碱单体还原力测定
        2.3.2 辣椒碱单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3.3 辣椒碱单体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三种辣椒碱单体及辣椒素还原力测定
        2.4.2 三种辣椒碱单体及辣椒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4.3 三种辣椒碱单体及辣椒素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主要的降粘方法
        1.2.2 乳化降粘剂的组成与选择
        1.2.3 乳化降粘的机理及基本理论
        1.2.4 乳化降粘剂主要研制成果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1 稠油组成及流变性分析
        1.3.2 乳化降粘剂配方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1.3.3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稠油物性测定方法
        2.3.2 稠油乳化降粘方法
        2.3.3 乳化降粘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三章 稠油组成及流变性分析
    3.1 稠油流变性分析
    3.2 稠油的酸值与含水
    3.3 稠油四组分含量的测定
    3.4 沥青质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3.4.1 稠油组成与乳化降粘的关系
        3.4.2 沥青质结构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降粘配方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4.1 乳化降粘剂初选及性能评价
        4.1.1 乳化降粘效果初选
        4.1.2 阴离子及两性离子耐高温性能测试
        4.1.3 耐矿化度性能测试
        4.1.4 乳状液稳定性性能评价
        4.1.5 单剂界面张力测定
    4.2 表面活性剂复配
        4.2.1 阴离子-两性离子复配
        4.2.2 阴离子-非离子复配
        4.2.3 两性离子-非离子复配
        4.2.4 二元复配体系界面张力测定
    4.3 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4.3.1 耐矿化度性能测试
        4.3.2 耐温性能测试
    4.4 最优配方性能考察
        4.4.1 耐矿化度性能考察
        4.4.2 耐高温性能考察
    4.5 经济用量考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矿化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1.1 界面张力的测定
        5.1.2 Zeta电位的测定
    5.2 pH值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2.1 界面张力的测定
        5.2.2 Zeta电位的影响
    5.3 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4 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5 油水比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乳化降粘剂对管输节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稠油的物性分析
        1.1.1 稠油的分类
        1.1.2 稠油的分布
        1.1.3 稠油高粘的原因
        1.1.4 稠油的粘温特性
    1.2 稠油降粘技术的现状
        1.2.1 开采降粘
        1.2.2 管输降粘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稠油的乳化降粘技术
    2.1 乳化降粘机理研究
    2.2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的应用
        2.2.1 常用乳化剂的分类
        2.2.2 乳化降粘剂的选择
    2.3 乳化降粘的发展趋势
        2.3.1 稠油开采
        2.3.2 稠油输送
第三章 管输稠油乳化降粘技术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室筛选
        3.1.1 油样物性测定
        3.1.2 乳化降粘剂的选用
        3.1.3 乳状液的制备
    3.2 乳化降粘剂的筛选
        3.2.1 乳化剂的配伍性
        3.2.2 乳化剂的乳化效率
        3.2.3 乳化剂的降粘效率
        3.2.4 乳化降粘剂的破乳效率
        3.2.5 乳化剂对凝点的影响
        3.2.6 乳化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3.3 影响管输降粘效果的因素实验
        3.3.1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3.3.2 原油含水量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3.3.3 乳化剂加入量对粘度的影响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乳化降粘剂的性能评价
        4.1.1 乳化剂的配伍性
        4.1.2 乳化剂的乳化效率
        4.1.3 乳化剂的降粘效率
        4.1.4 乳化剂对破乳的影响
        4.1.5 乳化剂对凝点的影响
        4.1.6 乳化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2 影响乳化降粘效果的因素实验
        4.2.1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4.2.2 原油含水量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4.2.3 加药量对降粘的影响
第五章 乳化降粘对管输节能的影响
    5.1 管道阻力
    5.2 泵的节能
        5.2.1 泵的能耗分析
        5.2.2 节能的重要意义
        5.2.3 节能的途径
    5.3 管线流程的节能
    5.4 起输温度的节能
        5.4.1 输油参数的影响
        5.4.2 输油压力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孔南富油区改善稠油地层流动性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稠油分类及采油技术
        1.2.1 稠油定义及特点
        1.2.2 稠油的开采技术
    1.3 化学降粘
        1.3.1 降粘剂类型
        1.3.2 降粘剂的影响因素
        1.3.3 乳化降粘机理
    1.4 CO_2驱简介
        1.4.1 CO_2驱油机理
        1.4.2 CO_2混相驱与非混相驱
        1.4.3 CO_2驱国外发展情况
        1.4.4 CO_2驱国内发展情况
    1.5 自生 CO_2驱简介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稠油油藏化学降粘剂优选及评价
    2.1 稠油区块及稠油物性分析
    2.2 化学降粘剂筛选与评价
        2.2.1 试验方法
        2.2.2 降粘剂的筛选
        2.2.3 最佳降粘剂、油水比及加剂浓度的确定
    2.3 降粘剂的耐温、抗盐性试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内自生 CO_2体系研究与评价
    3.1 CO_2相态特征及降粘增油机理
        3.1.1 CO_2相态特征
        3.1.2 CO_2气降粘增油机理
    3.2 双液法地层自生 CO_2体系的研究
        3.2.1 反应机理
        3.2.2 室内试验及结果分析
        3.2.3 双液法气体系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3.3 单液法地层自生 CO_2新体系的研究
        3.3.1 反应机理
        3.3.2 室内试验及结果分析
        3.3.3 高压下自生气体系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生 CO_2体系/化学降粘提高采收率试验研究
    4.1 岩心模型驱替试验
        4.1.1 试验内容
        4.1.2 建立岩心物理模型
        4.1.3 试验方法
    4.2 自生 CO_2体系提高采收率驱替试验
        4.2.1 试验内容及目的
        4.2.2 岩心模型参数
        4.2.3 模型驱替试验及结果分析
    4.3 化学降粘剂提高采收率驱替试验
        4.3.1 试验内容及目的
        4.3.2 模型参数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自生 CO_2体系段塞+化学降粘体系段塞吞吐试验
        4.4.1 试验内容及目的
        4.4.2 模型参数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自生 CO_2处理剂与化学降粘剂复合体系吞吐试验
        4.5.1 试验内容及目的
        4.5.2 模型参数
        4.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6 自生 CO_2、化学降粘复合吞吐开采稠油地质及工艺因素
        4.6.1 影响 CO_2吞吐效果的油藏地质因素
        4.6.2 影响 CO_2吞吐效果的施工工艺参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生 CO_2、化学降粘复合吞吐先导试验
    5.1 施工目的
    5.2 施工井基本数据
    5.3 先导试验方案设计
    5.4 施工步骤
    5.5 效果分析评价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四、稠油开采用耐高温抗盐乳化降粘剂(论文参考文献)

  • [1]pH响应型耐高温Pickering乳液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 刘斌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稠油油藏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赵士元.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稠油乳化降粘研究进展[J]. 衣哲. 化工管理, 2020(12)
  • [4]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D]. 申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D]. 李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6]粘多糖乳化降黏稠油的研究[D]. 王梦.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D]. 曹哲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稠油开采中降粘技术研究进展[J]. 吴信朋,李燕,宋林花. 广东化工, 2016(04)
  • [9]乳化降粘剂对管输节能的影响研究[D]. 郝华睿.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10]孔南富油区改善稠油地层流动性工艺技术研究[D]. 周文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稠油耐高温耐盐乳化降粘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