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本课程评估

论校本课程评估

一、浅谈校本课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雷小云[1](2021)在《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以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M学校为例》文中认为

朱昕茹[2](2021)在《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如校本课程的现状、问题、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但由于校本课程自身以学校为研究开发主体的特殊性,形成的书面资料却不够完整和丰富,也缺乏系统性。其中关于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占比很低,具体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就更少。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实践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在梳理了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厘清了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理解。简述了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借鉴的理论模式,展现了以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包括课程开发环境分析、课程研究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估三大方面。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概况、开发队伍、学生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问卷调查重点对学生需求和教师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开发原则、课程开设形式和课程内容选择四点研究设计了校本课程,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三大方面的相关反思和展望。本研究直面剖析了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为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践的案例及策略分享,希望为教师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实践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许灵波[3](2021)在《太原市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地方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自主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于2017年9月通过采用校内外英语教师共同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校本课程实施初期受到了广大师生、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并且在促进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提高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推动学校的自主管理和发展教育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政策和制度中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其次,基于笔者在K小学全程参与了该学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工作流程,本文以K校为研究个案,详细描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为依托,结合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将从课程的筹备、课程方案的编制、课程实施、课程监督和评价四个阶段来分析。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课程管理者、部分家长进行调查和了解,从真实的情境当中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并从中探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理论与实践给出可以改善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反思和见解。通过实践研究发现K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当中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的设置较为宽泛;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管理者缺少专业指导;课程参与者和管理者仍然缺乏足够的课程参与意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结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理论,本研究从学校内部参与课程开发的管理者和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外部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完善K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出相应的问题反思和改善建议。

范东旭[4](2021)在《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哈尔滨市XX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落实新课改要求,更好的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并实施是十分有必要,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渴求,也是对新课标落实的要求,实施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也能提升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能力和课程理论理解能力。近几年来对于校本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简称PBL理念)理念开发的校本课程研究较少。本文着重研究结合PBL理念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该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并应用发现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流程进行探索。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将项目式学习法应用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项目主题、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在项目实施中具体为引入项目、制定方案、开展活动、成果展示、项目评价等。以哈尔滨XX高中为例,从六个维度使用调查问卷法对学生的校本课程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PBL理念的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施课程后从六个角度和四个方面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分析工具分析。通过基于PBL理念的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结果来验证是否达到有效教学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本研究课题验证了基于PBL理念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二)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后,核心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均有提升1.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提高2.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3.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科学实践精神得到发展4.基于PBL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有帮助(三)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

谭蒙[5](2021)在《高中数学E类选修课程中《初等数论初步》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高中数学教育愈加重视。近年来,我国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多次改革,寻求一种更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基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愈加深入,教育部门更是提倡各级各类学校开发、设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拓宽学生数学视野,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初等数论是数学学科的经典研究分支之一,具有教育性与经典性等特点。本研究尝试从初等数论的角度,基于重庆市万州Z中学的需求,开发《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开发《走进<初等数论>》校本教材。本研究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首先,对重庆市万州Z中学高一年级部分学生对于开设《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与分析,以此来阐释开发此门选修课的可行性,并得出开发《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是必要与可行的结论;其次,对高中数学E类选修课程中《初等数论初步》进行开发研究,主要从课程的目标分析、课程的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开发与设计,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最后,展示课程试验的三个教学案例,即“整除的概念及带余除法”、“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同余的概念及性质”,并得出设计的课程内容是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结论。

刘李珠[6](2021)在《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发展的微观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探究素养是中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的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求知创新等品质的结合。本研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以此丰富生物学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学探究素养,以生物学课程标准、校本课程开发及生物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选取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进行微观观察的微观生物学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昆明长城中学开展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确定了“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了课程内容;随机选择昆明长城中学七、八年级的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评价、反思和展望。研究表明,“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使教师个人能力不断得到充实与深化;还能够丰富学校特色课程,推进学校课程的发展与建设。

张书涵[7](2021)在《基于CIPP理论的地理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左洁[8](2020)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文中认为在国家倡导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鼓励高校“依校定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实现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院校着眼于本校理工特色,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以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选定的两所理工类院校(“南邮”和“南航”)英语专业相关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一、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从《大纲2000》到《国标》,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何种启示?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现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如何?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怎样?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份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大纲2000》和《国标》)进行了要素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放宽了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权限,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倡议将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拓展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等;同时,《国标》还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呼吁各高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并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校英语专业培养文件的梳理,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本课程设置体系建设、语言能力与本校理工特色知识的学习步调、“英语+专业方向”培养特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发现为其后的访谈研究等提供了初步的调研基础。接着,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法,借助校本课程实效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两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从两校的的对比调研来看,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与态度上,两校英语专业存在显着性差异;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等方面均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另一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校本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艰深,缺乏情境呈现和实际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本课程课堂氛围与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较为满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教学有待普及;当前校本课程的评估手段不合理,对阶段性测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等。最后,我们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对提升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构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凸显理工特色;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研究涉及面广,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启示。

沈姝均[9](2020)在《“走近植物”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政府颁布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多以校为本,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了许多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已悄然成为三级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小学没有专门的生物学课程,因此学生虽然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心生向往,却没有探索的方法。并且,在小学阶段,很少有生物科学领域的校本课程。本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对学生进行学习调查,利用校园资源,开发“走近植物”校本课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校本课程发展现状的分析。第二部分是相关的概念的定义以及校本课程发展模式的探索。第三部分是“走近植物”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包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课程开发的目的和内容。第四部分是对“走近植物”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估。第五部分总结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课程实施后的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表明,利用校园植物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关注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环境意识,促进绿色学校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都有着较好的作用。成果主要包括:第一、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拓宽了学生对植物学和生态学相关知识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显着提升。第二、提升了科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及科研能力,推动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形成。研究实施后对学科教师及校级领导的访谈结果表明,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推广性的校本课程案例,笔者在区级教研活动中对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汇报得到了区内科学教师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种子萌发》《叶脉书签的制作》等课例,可在区内其他学校的科学校本课程中直接使用。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是以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课程实施后的调查结果显示92.82%的学生表示喜欢这门课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收获很大。在课程实施后的访谈中了解到,学校领导对课程开发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认识到了科学教育对儿童学习发展的重要性。随着“走近植物”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的逐渐增加,课程的知识内容、教学案例及学生成果都变得更加丰富全面,为本课程的继续改进和开发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蒋丹[10](2020)在《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的旅游业已经转向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模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认同,生态旅游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生态旅游建设的需要和人才需求的激增。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地方旅游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深入挖掘地方生态元素,树立学校办学特色,从而维持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中职学校办学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校本课程为中职学校寻求特色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新方向。但是,目前面向生态旅游产业视角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却不多,这与生态旅游业良好发展态势不相匹配。为此,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安吉某中等职业学校《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一线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简述在安吉某中职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素。其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具体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设置、学习资源设计、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学环境创设等方面的设计过程。再次,对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开展分析,呈现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采用二次问卷与访谈,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开展课程实施成效评价。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提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和展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形成研究成果:(1)依托中职名校“两山”学院建设,借力“校政企”多方协同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由旅游专业和跨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各有侧重地开展课程开发工作;(2)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和理念,制定课程标准,挖掘安吉本地生态资源,汇编校本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设立项目任务——以梅园农家乐改造为实训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旅游产业下农家乐经营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素养;(4)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课程实施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形成客观的成效评估结论,以此促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提高课程的复用率。为更深入挖掘生态旅游元素以促进《农家乐经营实务》校本课程的实行,从而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学生专业成长实际拓宽专业适用范围、拓展校本课程内容;(2)关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多维度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率;(3)改进考核方式,在目前考核基础上,适当地将企业岗位和行规要求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当中,做到与实际岗位标准接轨;(4)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实训机会。由于在校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活动轨迹、课程时间的限制,建议开发便捷的实训模拟小游戏,降低实训成本的同时增强实训体验。

二、浅谈校本课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校本课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二) 关于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 校本
        (二) 课程
        (三) 校本课程
        (四)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二、理论基础
        (一) “目标模式”
        (二) “实践模式”
第二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一) 办学条件
        (二) 文化传统
    二、开发队伍
        (一) 领导小组
        (二) 教师小组
        (三) 开发指导小组
    三、学生情况
        (一) 认知水平
        (二) 学生需求
第三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研究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置
        (一) 知识与技能
        (二) 过程与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课程开发原则
        (一) 实践性
        (二) 自主性
        (三) 趣味性
    三、课程开设形式
    四、课程内容选择
        (一) 第一学段
        (二) 第二学段
        (三) 第三学段
第四章 小学《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估
    一、课程的实施
        (一) 实施对象
        (二) 实施时间
        (三) 实验案例及评析
    二、课程的评价
        (一) 评价主体
        (二) 评价内容
        (三) 评价方式
第五章 反思及展望
    一、反思
        (一)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环境的反思
        (二)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的反思
        (三) 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估的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附录三: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太原市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校本课程
        1.2.2 校本课程开发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工作
    2.1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介绍
    2.2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筹备
        2.2.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调研
        2.2.2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
    2.3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方案的制定
        2.3.1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2.3.2 组织校本课程内容
        2.3.3 明确课程评价的方式
    2.4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在确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1 校本课程目标不够具体
        2.4.2 校本教材的时效性缺乏评估
        2.4.3 学生管理不够完善
第三章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
    3.1 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3.1.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3.1.2 注重过程的原则
    3.2 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
    3.3 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实施方式
    3.4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3.4.1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参与者缺少专业指导
        3.4.2 参与者的课程开发意识有待提高
第四章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评价
    4.1 校本课程的评价
        4.1.1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及内容
        4.1.2 校本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2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监督
        4.2.1 校本课程的监督主体与内容
        4.2.2 校本课程在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5.1 K小学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取得的成效
        5.1.1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
        5.1.2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5.1.3 校本课程开发推动学校的自主管理
    5.2 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分析
        5.2.1 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5.2.2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哈尔滨市XX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 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的要求
        (三) 学科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校本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概述
        (一) 项目式学习
        (二) 校本课程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 发现学习理论
        (二) 多元智能理论
        (三) 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
        (四)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基于PBL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流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求分析
        (一) 社会需求分析
        (二) 学校需求分析
        (三) 学生需求分析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索的途径
        (一) 基于实验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二) 基于化学史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三) 基于生活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四) 基于新教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五) 基于化学前沿科技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四、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 基于PBL理念分析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二) 基于PBL理念分析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第四章 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一、基于PBL理念下《化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一) 调查问卷分析
        (二) 项目主题定位
    二、基于PBL理念下《化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一) 拟定项目教学主题
        (二) 拟定项目教学目标
        (三) 拟定项目评价目标
        (四) 项目实施
    三、基于PBL理念下化学校本课程评价
        (一) 化学教师课程评价
        (二) 学生项目学习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高中数学E类选修课程中《初等数论初步》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实施建议
        1.1.2 《初等数论初步》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1.1.3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统计分析法
        1.3.4 实验法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2.2 国内外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2.3 初等数论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4.1 文献评述
        2.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3章 高中数学《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分析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3.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4 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流程
    3.2 高中数学《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3.2.1 初等数论的特征
        3.2.2 高中数学课程中《初等数论初步》的现状
        3.2.3 探索高中课程改革新模式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4 拓宽学生数学视野并促进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
    3.3 高中数学《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3.3.1 国家政策分析
        3.3.2 重庆市万州Z中学校内资源分析
        3.3.3 重庆市万州Z中学学生需求分析
        3.3.4 重庆市万州Z中学家长需求分析
第4章 高中数学E类选修课中《初等数论初步》的开发
    4.1 《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目标分析
    4.2 《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组织
        4.2.1 《初等数论初步》的呈现形式
        4.2.2 《初等数论初步》的组织形式
        4.2.3 《初等数论初步》的内容选择
        4.2.4 《初等数论初步》的教学纲要
    4.3 《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实施
    4.4 《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评价
第5章 《初等数论初步》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5.1 案例一:“整除的概念及带余除法”
        5.1.1 教学设计
        5.1.2 课例分析
    5.2 案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5.2.1 教学设计
        5.2.2 课例分析
    5.3 案例三:“同余的概念及性质”
        5.3.1 教学设计
        5.3.2 课例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一年级学生对于开设《初等数论初步》课程的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发展的微观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二、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三、微观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开发的模式理论
        二、建构主义课程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校本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第三章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方案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预期效果
        一、研究思路
        二、预期效果
    第三节 前期准备
        一、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三、学生需求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第一节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
        一、“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依据
        二、“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
    第二节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内容的建立
        一、“神奇的微观世界”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神奇的微观世界”课程的具体内容
        三“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第三节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
        一、观察类教学案例:“多种多样的原生生物”
        二、探究类教学案例:“探究酵母菌发酵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类教学案例:“水中盛宴”
第五章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导向性原则
        三、多元化原则
    第二节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
        一、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结论
        一、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三、丰富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
    第二节 讨论
        一、问卷设计有待完善
        二、教师的能力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第三节 展望
        一、课程资源更深一层的发掘
        二、课程实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初中生物学“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附录 B《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本身评价量表
    附录 C《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附录 D《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附录 E《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前后测试卷
    附录 F《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学生表现评
    附录 G 《神奇的微观世界》校本课程部分讲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略词以及术语英汉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
        2.1.2 课程设置
        2.1.3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
        2.1.4 校本课程实效性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2.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2.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2.2.3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2.3.1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2.3.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2.3.3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5.2 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2.5.3 CIPP评估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3.1.1 物理环境分析
        3.1.2 心理环境分析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
        3.2.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3.2.2 校本课程定位分析
        3.2.3 校本课程课程设置
        3.2.4 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3.4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
    3.5 校本课程的评估
    3.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
    4.1总体现状
    4.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4.2.1 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发展概况
        4.2.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4.3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4.3.1 南邮英语专业发展概况
        4.3.2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4.4 南航与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对比分析
        4.4.1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培养目标对比
        4.4.2 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对比
        4.4.3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侧重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调查问题
        5.1.2 调查对象
        5.1.3 研究工具
        5.1.4 研究过程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5.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5.2.3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
        5.3.2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5.3.3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5.3.4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意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6.1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1.1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不明确
        6.1.2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未形成
        6.1.3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手段单一
        6.1.4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评估体系不完善
        6.1.5 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素养待提高
    6.2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6.2.1 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学理念
        6.2.2 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6.2.3 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
        6.2.4 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6.2.5 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9)“走近植物”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方案
    1.3 文献综述
2.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2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3.“走近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1 “走近植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3.3 课程目标
    3.4 校本课程内容
    3.5 课程实施
    3.6 评价课程
    3.7 课程价值观
4.“走近植物”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分析
    4.1 课程改进与再实施
    4.2 课程取得的成效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政策背景
        1.1.2 行业发展需求
        1.1.3 学校发展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案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要素分析
    2.3 旅游相关专业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设计与调查
        2.3.1 问卷调查目的
        2.3.2 问卷调查方法和对象
        2.3.3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2.3.4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2.4 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和学校访谈情况分析
        2.4.1 访谈目的
        2.4.2 访谈对象
        2.4.3 访谈情况分析
    2.5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2.5.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2.5.2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学特色的需要
        2.5.3 教师“旅游+”专业复合型发展的需要
        2.5.4 学生创新个性发展的需要
        2.5.5 企业本土旅游人才岗位的需要
    2.6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2.6.1 地方生态经济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开辟了空间
        2.6.2 政府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导向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2.6.3 学校”两山“文化建设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
        2.6.4 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2.6.5 师生本土特色专业元素发展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条件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3.1.1 适应性原则
        3.1.2 职业性原则
        3.1.3 实践性原则
        3.1.4 合作性原则
        3.1.5 科学性原则
    3.2 《农家乐经营实务》课程标准的开发
        3.2.1 课程标准开发的理念
        3.2.2 课程标准的制定
    3.3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资源的开发
        3.3.1 校本教材的开发
        3.3.2 活页学材的开发
        3.3.3 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
    3.4 《农家乐经营实务》教学环境的开发
        3.4.1 校内教学环境
        3.4.2 校外教学环境
第四章 校本课程实施与反思
    4.1 校本课程实施
        4.1.1 实施对象选择
        4.1.2 实施策略选定
        4.1.3 课程实施案例
    4.2 课程实施反思
        4.2.1 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4.2.2 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
第五章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评价
    5.1 评价原则
        5.1.1 多元性原则
        5.1.2 发展性原则
        5.1.3 广泛性评价
    5.2 教师层面
        5.2.1 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5.2.2 教师教学内容得以充盈
        5.2.3 教师教学方法得以丰富
        5.2.4 教师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5.2.5 其他意见
    5.3 学生层面
        5.3.1 学生主观评价
        5.3.2 学生学业评价
        5.3.3 学生能力的评价
    5.4 企业层面
        5.4.1 企业需求贴合度评价
        5.4.2 企业实习考核效果评价
        5.4.3 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 课程开发需多部门协调配合
        6.1.2 课程开发需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6.1.3 课程开发需符合岗位实际需求
        6.1.4 课程评估应实现规范化
    6.2 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6.2.1 教师负担和能力问题
        6.2.2 学生参与度和到课率问题
        6.2.3 课程内容量和专业覆盖问题
    6.3 研究展望
        6.3.1 拓展课程内容
        6.3.2 优化师资队伍
        6.3.3 改进考核方式
        6.3.4 丰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谈校本课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以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M学校为例[D]. 雷小云.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A学校《数学实验》课程为例[D]. 朱昕茹. 扬州大学, 2021(09)
  • [3]太原市K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个案研究[D]. 许灵波. 山西大学, 2021
  • [4]基于PBL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哈尔滨市XX高中为例[D]. 范东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数学E类选修课程中《初等数论初步》的开发研究[D]. 谭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发展的微观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刘李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CIPP理论的地理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 张书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D]. 左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走近植物”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D]. 沈姝均. 西南大学, 2020(05)
  • [10]面向生态旅游产业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农家乐经营实务》为例[D]. 蒋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论校本课程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