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世纪增光添彩,为新世纪献礼

为20世纪增光添彩,为新世纪献礼

一、为二十世纪添彩 向新世纪献礼(论文文献综述)

辛亚晨[1](2021)在《京剧“京派”“海派”艺术生态现象研究》文中指出

赵晓彤[2](2021)在《《人民日报》中国女排媒介记忆研究》文中指出

倪恺祺[3](2021)在《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文中指出姜朝皋是中国当代剧坛一位颇具创造力的戏曲剧作家,他的作品内蕴丰富、涵盖面广,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又有纷繁变幻的时代印记;既有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又有对英雄伟绩的深情讴歌,作品曾被十多种地方戏曲剧团搬上舞台,为新时期的戏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姜朝皋创作的戏曲剧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其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对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其创作历程进行划分,以求把握作品的整体风貌;第二部分探讨剧作的主题,分析其作品中的主旋律思想内涵、人生及社会层面的开掘出的哲理性;第三部分探究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包括道具线索的运用、现代戏与历史剧的改编策略、戏剧的语言以及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从中笔者得出,姜朝皋在戏剧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突破;主旋律题材的主题内涵中集中表现对战争、革命的胜利的坚定守望,以及对新时代的人和社会的多维表现。此外,部分作品对人生与社会意义有着思想性开掘,一方面通过新旧时代的嬗变来折射人们的精神风貌,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在剧中设置两难的人生处境,让人物在个人选择中凸显崇高的价值,进而以小见大地将主题从个人层面上升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的隐喻与哲理性。在戏剧的艺术特征上,姜朝皋选用独特的道具线索贯穿全剧,达到多样化的表现效果;现代戏的改编策略重在主题与人物的提纯,而历史剧的改编则是凸显了视角的转变与历史人物形象的革新;戏剧语言呈现出一唱三叹、性格化的特征;他借鉴现代派艺术表现方法,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运用荒诞、心灵外化、虚实结合等手法为作品增色。姜朝皋以积极进取的创作心态不断探索着戏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极大丰富了我国当代戏曲的创作。

侯景怡[4](2020)在《蒲剧艺术家赵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赵乙,国家一级导演,一生都贡献在了蒲剧事业上。在四十多年的导演艺术实践中,赵乙先后排导了六十多部戏。蒲剧五大名演员许多代表作品都出自他的指导,如王秀兰的《窦娥冤》《送女》,阎逢春的《徐策跑城》《出棠邑》,张庆奎的《舍饭》《芦花》,筱月来的《黄鹤楼》《古城会》等,他培育了建国后的两代蒲剧演员的辛勤劳苦功不可没。赵乙带领蒲剧院创办了《蒲剧艺术》杂志,为后人搭建了记录和保存蒲剧资料,评价与提高蒲剧表演,宣传和繁荣蒲剧艺术的重要平台。参与编纂了《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蒲剧部分”和《蒲州梆子志》,对蒲剧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保存。本文从其艺术素养养成、整理改编剧目、导演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养和蒲剧艺术贡献四个方面论述赵乙对于蒲剧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赵乙从小就生在蒲剧之乡运城,对蒲剧有着深厚的情感,即使“文革”中遭遇磨难也没有将他对蒲剧的热情打压,依旧义无反顾地奉献到蒲剧事业上,将蒲剧艺术创新传承。赵乙一生对六十余部蒲剧作品进行整理改编和排导,让《麟骨床》《拾玉镯》《烤火》《意中缘》《白沟河》《烟花泪》《窦娥冤》等成为蒲剧的经典剧目。赵乙在蒲剧导演实践过程中,逐步凝练出“不改不演”“精粹动作”“精微导演”“由内而外”“意象追求”“贵在创新”“继承发展”的编导理论。他主持组建了“文革”前后两个青年蒲剧团,精心挑选苗子,注重文化知识学习,用精品剧目培养演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蒲剧才俊,为蒲剧发展做出了多元的贡献。

刘中锦[5](2020)在《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这个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影视行业产业化造就了一大批导演和一大批影视作品,而从中仔细寻觅后发现真正能够称之为优秀导演的并不多。而孔笙作为电视剧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时代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影视人的独特美学思维方式,秉持艺术德性、坚守艺术底线、肩负文化传承成为其主要的美学诉求。孔笙一部部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涤荡着影视界的风气与氛围,更引领着受众的价值观与导向。然而,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导演学术界对于其研究却停留在较浅层面。对于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其执导的影视作品为依托,以美学机理为核心,阐明孔笙的独特美学思维。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此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则是全文主要论述的开始,全面详细的从全局的视角把握孔笙的美学概观,并从其执导历程入手梳理其作品,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探寻其美学诉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溯源。并且在前述基础上阐明孔笙导演在主题表达与题材选择等方面表现出的美学思维与表达特点,进而阐述其主题表达与题材选择的意义。通过以上阐述为后续论证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该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讨造就孔笙美学思维的本质根源。以艺术真实为核心,分别探讨生活真实、历史真实、情感真实、历史真实的内涵及其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阐明了孔笙导演的美学机理,同时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即第三、四、五章,该部分通过作品、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总结了孔笙在镜头、叙事、表演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思维。镜头美学方面:从孔笙导演作品中分析其镜头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并以此为依托展开孔笙在镜头方面展现出的美学思维。叙事美学方面:从孔笙导演之于影视作品开局、激励事件、高潮和结局设计的美学诉求以及对孔笙在作品中展现的对开局、激励事件、高潮、结局设计的主要类型的分析,来探讨其叙事美学思维。表演美学方面:论述孔笙导演在指导表演方面的独特性,而非孔笙本身的表演。从明星美学、动作美学、表情表演三个部分综合分析,并讨论孔笙在以上三方面的美学诉求,进而阐明孔笙导演在指导表演方面所展现的独特性与审美性。第四部分也就是结语部分。本文在该部分客观辩证的指出了孔笙在执导作品中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较大程度实现了对孔笙的全面关照。同时,以期能更好的为影视发展提供借鉴。

曾飘[6](2019)在《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文中提出龙舟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已成为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各类单项比赛风生水起,也逐渐参与到国际综合型赛事中,对现代竞技体育体系形成冲击;在武术入奥未获成功后,更是引发热议。为深入了解龙舟发展状况、剖析现存困境、探索发展出路,笔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以第13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梳理龙舟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特征;以新功能主义的方法原理为基础,分析构建龙舟发展出路要素图,并得出以下结论:1、龙舟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主体性、文化性,因其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承载了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代表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意志,从而有别于国外其他舟船类运动,独具魅力。龙舟在内外发展交流中,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在中国龙舟协会、国际龙舟联合会等的管理下,龙舟逐步发展壮大,也开始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近40年间发展成为现代大众体育运动,已有80余国家或地区开展。3、龙舟所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正逐渐向“两种维度、三种模式”发展,纵向注重理论研究与后备力量的现代化进程,横向在于生存空间与实力对比的国际化拓展,表现在民俗、竞技、市场领域的价值开发,也与我国当前群众体育“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方针契合。4、龙舟文化依旧面临历史遗留问题,“龙”形象因文化差异被西方一些民族误解,龙舟文化失衡又表现在人口性别上的男多女少、地域参与范围上的差距悬殊。5、龙舟运动欠缺规范科学,活动竞赛对环境和物资有较高的依赖性,器材、技术、规则更新迟缓,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上安全风险,竞赛成绩也趋于稳定。6、龙舟组织管理和执行存有隐患,人才队伍供不应求,素质能力差强人意;世界各龙舟相关组织间缺乏沟通,利益冲突严重,龙舟国际化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建议龙舟发展按照“申遗、申奥、社团组织和产业市场的全面开发”的模式,从文化自信、政策布局、社会互动和利益增值入手,实现龙舟发展的最大国际化。但又须避免全球一体化的走向,应保证中国在龙舟运动发展中的权威地位、掌握制度规则制定主导权、全面提高社会效益和世界影响力。

王晓丽[7](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任军[8](2017)在《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题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之内两个具体的研究领域:历史题材文学研究与巴蜀作家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历史文学视阈下探讨现当代巴蜀作家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色与得失,同时以巴蜀作家的创作实践为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对历史文学的某些理论问题作出新的阐释。正文包括导论、主体、结语三大部分。其中,论文主体共5章。导论。界定基本概念、确定研究对象。概述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创新点、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的渊源与流变。首先探讨了巴蜀史志传统的地理文化诱因,然后指出,现当代巴蜀作家对巴蜀史志传统的继承主要体现为:“信史”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在历史观念的更新、文学性的自觉强化以及叙史体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表现出对传统的超越。本文将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分为五个发展时期,分别就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概述,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了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论析。第二章,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认识价值。对“历史真相”的发现并不是历史学专家的特权,作家也可以写出被史学家认可的“历史的真实”,文学家和史学家可以实现对史学意义上的“历史真相”的共创、共享。本文指出,巴蜀作家书写近现代历史之“真”有较可靠的前提和基础;他们对近现代一些历史真相的揭櫫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或极富地方特色的人事上:对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细节的描摹;对国民党的抗战史、溃败史的记述;对川边近现代历史的书写。第三章,巴蜀作家的叙史心态。首先探讨了“政治正确”意识对李劫人有限度的影响以及政治意识对阳翰笙修改旧作的主导作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正和补充;然后对邓贤、黄济人等在其作品中寄寓的身世之慨、历史之“痛”以及他们的“华胄心态”、崇祖意识进行了分析,具体阐释了作家的这些心态对其选题偏好、作品风貌的影响;同时论述了黄济人、马识途等作家的警世心态。本章还对阿来和李一清在历史文化挽歌情调中的两难困境进行了考察。第四章,巴蜀作家化史为“诗”的艺术机制。在文学语言层面,重点论析了巴蜀作家叙史语言的方言之“味”和诗性之美:李劫人作品中的方言体现了巴蜀文化“散漫”和“刚直”的特质,表现出从容优裕的美学品格;从“强烈的诗性抒情”“叙述语句的诗歌特质”“意境的营构”等角度考察了巴蜀叙史文学中诗化叙述的表现形态及其审美功能。在文本结构层面:对李劼人旧版大河三部曲“史情相间”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蕴涵进行了讨论;论析了阿来《瞻对》的结构匠心及其文化蕴涵;论述了邓贤《流浪金三角》“今昔交错回环”结构的深层意蕴。在人物形象层面,对巴蜀叙史文学中的“川妹子”系列形象的美学和文化蕴涵进行了阐释。第五章,从巴蜀作家创作实践看以“诗”叙史的有效性。在比较新旧版《大波》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压抑艺术真实的创作困境展开讨论;以巴蜀作家创作为例重新探讨叙史文学领域“历史真实”的涵义、“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以及对“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命题的理解和判定;最后对巴蜀作家把握历史真实的成功经验以及巴蜀叙史文学吸纳通俗文学元素之得与失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语。总结全文,并对本文所论及的现当代重要巴蜀叙史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文学史定位。

朱研[9](2016)在《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文中研究指明十八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社会生活日渐繁荣,文学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科学研究对感官经验的高度重视,哲学与伦理学对道德情感的特别强调,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卫斯理派、虔敬派等强调信仰体验的基督教派的深入人心,婚姻家庭观念的进步以及女权意识的觉醒,塑造了“情感时代”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一场打破理性主义的古典传统,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体现出新的情感中心的认识论,推崇高尚的道德情感,热衷表现细腻温柔又一触即发的内在感受的文学、文化思潮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推动了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思想领域对道德哲学的强烈关注,文学艺术中对“同情”与“仁爱”美德的推崇构成了英国情感主义思潮的主要基调,对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反抗与对理性绝对统治的批判则是法国情感主义思潮得以孕育的突出背景,而世俗化的虔敬主义运动则为德意志情感主义思潮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虽然这一思潮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在各国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是情感主义文学通过审美的形式承担起以往道德教化、宗教信仰的功能,并进一步争取独立的过程也表现出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共性。情感主义思潮还促使文学各主要文类产生了通俗化的发展趋向。感伤小说大量涌现,为了迎合普通市民趣味,形成了特定的人物类型、情节模式。情感戏剧则在题材上更关注普通人的恋爱婚姻、公众焦虑的社会问题,侧重选择能产生强烈情感冲击的情境,在体裁上打开了传统悲、喜剧的界限。而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诗歌题材的平民化倾向,诗歌结构的散文化趋势,以及诗歌语言的日常化追求也为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对于读者来说,通俗化的写情文学以“白日梦”的方式宣泄了市民阶层的感性欲望,其道德教化之外的娱乐功能逐渐彰显。一方面,对于这些作家来说,作品的畅销使其经济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甚至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职业作家;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艺术性与商品性的关系也成为更多作家反思争论的焦点。在诗学领域,情感主义诗学对“审美同情”的探讨使得文学批评转向主体的情感,关注审美感受的内在根源,由此迈出了审美现代性的重要一步:批评家们对文学艺术起源的探讨更是确立了情感表现的本源地位;而对文学作品情感效果的关注则打破了审美趣味的标准化,进而促进了刚刚兴起的美学对崇高、秀美、如画等多元审美范畴的研究。由对外在事件的关注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是写情文学的突出特征,而这种内在转向促使情感小说的叙事呈现出碎片化与对话性的独特面貌。在小说刚刚兴起的18世纪,其区别于传统叙事文学的这两大叙事特征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创新意义。在社会现代性初显的时代背景下,情感主义文学塑造了大量具有普遍意义的“自我”形象。现代性原则从根本上说就是主体性的自我确证或主体的自由,而情感主义文学从生命存在、社会价值、性别角色等角度展开的对“自我”的塑造,正是构建所谓“现代主体”的过程。重审十八世纪的这一思潮,其精神导向并非在感伤愁绪中沉溺沦落,而是在真情与泪水中真正回溯到现代人性中被日渐遗忘、掩盖甚至压抑了的道德根源。复归文学现代性的本源,还原十八世纪情感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赋予真情与美德应有的地位,重建本真性自我,在追根溯源中提振现代性的批判反思能力,显然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张英[10](2016)在《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文中研究说明东北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创作群体之一。他们的创作以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鲜明呈现,以及浓重的东北地域文化风情而高标于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到了当代,由于多种原因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群体走向了分化和衰微,进入以个体创作为主的"后东北作家群"时期。其实,早在中国现代文学后期的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就开始了分化,共和国以后,这种分化乃至衰微愈加明显,这些东北作家难再成"群"。当代以后,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等人经历了文学命运的变迁和创作道路的发展,他们与当代主流文学话语进行着艰难的融入。一方面,他们从主观上积极靠近当代主流文学,以贴近时代为主的题材选择、以塑造英雄人物为基准的创作方法、以歌颂为主的思想内容、以激越为主的感情基调,追随着主流文学话语。另一方面,主流文学话语对他们的融入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接纳、接受和积极的回应,这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史地位都不高。同时,他们的创作还有来自文艺政策的促动、冲击与制约以及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种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在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挣扎中,在追随与坚守之间的取舍中,导致"后东北作家群"对当代主流文学话语的融入效果并不理想。探寻后东北作家群当代创作之路,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中存在很多"碎片"式的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在现实主义、忧患意识、流浪与寻根等创作方法、创作主题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他们与现代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相比,在创作上的共性追求与整体风格的弱化乃至褪化。当代以后,后东北作家群群体意识弱化而个体意识突显是一个突出的现象。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的当代创作在某些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创作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我们不能轻视,不能视而不见,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后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当代创作中的一些不足与缺憾,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回避,不能避而不谈。而且,我们研究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寻踪他们的命运轨迹和心路历程,还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其他现代作家的当代命运、晚期创作提供一个典型的个案,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性。因此,笔者将研究的视点放在越过群体命运转折和时代变迁的双重分水岭之后的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上。以期分析建国以后,后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创作思想、创作走向、创作得失、价值估衡等问题。这也正是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

二、为二十世纪添彩 向新世纪献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二十世纪添彩 向新世纪献礼(论文提纲范文)

(3)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 相关研究成果及评析
    三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之路
    第一节 命途多舛的剧坛才子
    第二节 初露锋芒的80-90 年代
    第三节 多题材创作爆发的新世纪
第二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主题研究
    第一节 主旋律精神内涵的阐释
        一、对胜利的坚定守望
        二、新时代风貌的描绘
    第二节 人生与社会的深度开掘
        一、时代嬗变中的悲鸣
        二、两难选择凸显崇高价值
第三章 姜朝皋戏曲剧作的艺术特征研究
    第一节 独特的道具线索
    第二节 新颖的改编策略
        一、现代戏改编:主题与人物的提纯
        三、历史剧改编:视角的转变与人物形象的焕新
    第三节 多样化的戏剧语言
        一、一唱三叹的剧诗与性格化的语言
        二、帮腔的运用
    第四节 现代派手法的运用
        一、荒诞化
        二、心灵外化、虚实结合
结语
附录1:姜朝皋戏曲剧作创作年表
附录2:姜朝皋戏曲剧作剧情梗概
附录 3:姜朝皋访谈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蒲剧艺术家赵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1 赵乙生平与艺术经历
    1.1 艺术萌芽期
    1.2 投身革命期
    1.3 艺术积淀期
    1.4 艺术绽放期
    1.5 “文革”受难期
    1.6 老骥伏枥期
2 赵乙整理改编剧目
    2.1 传统戏《麟骨床》
    2.2 传统戏《拾玉镯》
        2.2.1 剧目概述
        2.2.2 改编创新
    2.3 传统戏《烤火》
        2.3.1 剧情简介
        2.3.2 人物出新
    2.4 传统戏《意中缘》
        2.4.1 剧情简介
        2.4.2 改编思路
    2.5 新编历史故事戏《白沟河》
        2.5.1 剧情概要
        2.5.2 《白沟河》改进
    2.6 蒲剧艺术片《烟花泪》
    2.7 戏曲影片《窦娥冤》
3 赵乙的导演理论与实践
    3.1 不改不演
    3.2 精粹动作
    3.3 精微导演
    3.4 由外而内
    3.5 意象追求
    3.6 贵在创新
    3.7 继承发展
4 赵乙对蒲剧的人才培养及其他贡献
    4.1 蒲剧人才管理
    4.2 赵乙对蒲剧发展的多元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赵乙改编导剧目表
附录 B 赵乙发表文章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孔笙导演美学概观
    第一节 孔笙的主要执导历程
    第二节 孔笙导演美学主导诉求
        (一)坚守艺术德性
        (二)现实主义创作
        (三)肩负文化传承
    第三节 孔笙导演美学思想溯源
        (一)文化根源
        (二)社会根源
    第四节 孔笙题材选择与主题表达
        (一)题材选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主题表达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厚重感
第二章 孔笙导演美学机理
    第一节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二节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三节 从情感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四节 从人性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三章 孔笙镜头美学探析
    第一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主要特征
        (一)历史剧中镜头语言的客观再现性
        (二)年代剧中镜头语言的含蓄隐喻性
        (三)多题材剧中镜头语言的创新性
    第二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静态美
        (一)教科书式的严谨构图
        (二)景别镜头的恰当转换
        (三)画面色调的相得益彰
    第三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动态美
        (一)运动镜头的多义性
        (二)场面调度的平衡性
        (三)画面组接的连贯性
第四章 孔笙叙事美学探析
    第一节 叙事开局设计美学
        (一)孔笙叙事开局设计的美学诉求
        (二)孔笙叙事开局设计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激励事件设计美学
        (一)孔笙激励事件设计的美学诉求
        (二)孔笙激励事件设计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叙事高潮美学
        (一)孔笙叙事高潮设计的美学诉求
        (二)孔笙叙事高潮设计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叙事结局美学
        (一)孔笙结局设计的美学诉求
        (二)孔笙叙事结局设计的主要类型
第五章 孔笙表演美学探析
    第一节 明星美学
        (一)明星美学之辨析
        (二)孔笙之于明星选择的美学诉求
    第二节 动作美学
        (一)孔笙作品表演中的动作策略
        (二)孔笙之于动作表演的美学诉求
    第三节 表情表演
        (一)孔笙作品表演中的表情表演
        (二)孔笙表情表演的美学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6)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背景
        1.1.2 依据
        1.1.2.1 研究的现实基础
        1.1.2.2 “国际化”而非“全球化”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2.1.1.1 民族传统体育内在文化
        2.1.1.2 民族传统体育外向交流
        2.1.1.3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和特征
        2.1.2 龙舟研究分类
        2.1.2.1 关于历史文化
        2.1.2.2 关于组织管理
        2.1.2.3 关于活动竞赛
        2.1.3 龙舟发展
        2.1.3.1 国际化方面
        2.1.3.2 青少年方面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2.1 历史研究法
        3.1.2.2 个案研究法
        3.1.2.3 访谈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4.1.1 概念界定
        4.1.1.1 龙舟
        4.1.1.2 民族传统体育
        4.1.1.3 国际化
        4.1.2 新功能主义
    4.2 龙舟的开展状况
        4.2.1 龙舟历史文化概述
        4.2.1.1 龙舟的内延外展
        4.2.1.2 国外舟船类概述
        4.2.2 龙舟发展的现行状态
        4.2.2.1 民俗活动
        4.2.2.2 体育竞赛
        4.2.2.3 新时期热议
        4.2.3 个案:第13 届世界龙舟锦标赛
        4.2.3.1 “群龙首”之中龙协
        4.2.3.2 “民俗竞技”之龙舟赛
        4.2.3.3 “国际大家庭”之国龙联
        4.2.3.4 “龙舟社会细节”之生活化
    4.3 龙舟发展的困境
        4.3.1 精神异化:西方“龙”形象黑化
        4.3.2 物质依赖:环境压力与设施问题
        4.3.3 赛况失衡:人员不均与成绩趋稳
        4.3.4 管理疲乏:活动风险与人才隐患
        4.3.5 组织羸弱:缺位失语与博弈抗衡
    4.4 龙舟发展的出路
        4.4.1 民俗文化的基石——申遗
        4.4.1.1 文化认同是根基
        4.4.1.2 活态传承是方式
        4.4.1.3 文化折扣要规避
        4.4.2 竞技体育的顶层——申奥
        4.4.2.1 官方指示是导向
        4.4.2.2 国际规范是难点
        4.4.2.3 青少龙舟为重点
        4.4.3 龙舟发展的保障——组织和市场
        4.4.3.1 协会发展要全面
        4.4.3.2 产业开发增效益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 专家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8)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一) 历史题材文学研究
        (二) 与“巴蜀作家”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一) 在历史题材文学研究的宏观层面
        (二) 在具体作家研究层面
        (三) 在历史题材文学的理论创新方面
    四、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的渊源与流变
    第一节 巴蜀史志传统与现当代史传文学
        一、引发巴蜀文人叙史冲动的地理文化因素
        二、现当代巴蜀作家对史志传统的继承与革新
        三、现当代史传文学在巴蜀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分期
        一、现代叙史文学发生期(1920—1930年代)
        二、历史剧兴盛时期(1940年代)
        三、革命史叙事热潮中的巴蜀小说(1950—1970年代)
        四、纪实文学发达时期(1980—1990年代)
        五、文体多元共生时期(新世纪以来)
第二章 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认识价值
    第一节 “诗”“史”关系及文学的认识价值
        一、“诗”“史”关系溯源
        二、文学的认识价值再探讨
        三、追问叙史文学之史学价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题材文学的史学贡献
        一、巴蜀作家书写近现代历史之“真”的基础
        二、巴蜀作家对近现代“历史真相”的发现
第三章 巴蜀作家的叙史心态
    第一节 “政治正确”意识与旧作修改
        一、李劼人有限度的“政治正确”转向
        二、阳翰笙对《天国春秋》的修改
    第二节 身世之感与历史理性反思
        一、历史之痛与对历史真相的执着
        二、“华胄心态”与崇祖意识
        三、针砭时事的警世心态
    第三节 文化批判与挽歌情调
        一、阿来的民族自我批判及其文化心态
        二、李一清《木铎》的文化视角及其挽歌情调
        三、历史文化挽歌中的两难困境
第四章 巴蜀作家化史为“诗”的艺术机制
    第一节 巴蜀叙史文学的方言之“味”与诗性之美
        一、文学语言:化史为“诗”的基本手段
        二、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方言之“味”
        三、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诗性之美
    第二节 结构的匠心及其审美蕴涵
        一、“结构”及其深层意蕴
        二、李劼人旧版“大河三部曲”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蕴涵
        三、阿来、邓贤纪实文学的结构匠心
    第三节 巴蜀作家叙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中的人物形象概况
        二、“川妹子”系列形象及其文化蕴涵
        三、“女强男弱”现象与巴蜀“惧内”文化
第五章 从巴蜀作家创作实践看以“诗”叙史的有效性
    第一节 历史事实对艺术真实的压抑
        一、新旧版《大波》艺术成就的比较
        二、新版《大波》在艺术上反而不如旧版的原因
        三、李氏“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真实”之辨
    第二节 以巴蜀叙史文学为例看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
        一、魏继新《辛亥风云路》的艺术失真
        二、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再讨论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之我见
    第三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得失片论
        一、巴蜀作家把握历史真实的成功经验
        二、巴蜀叙史文学吸纳通俗文学元素之得与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情感主义思潮的民族谱系
    第一节 英国:仁爱的时代
    第二节 法国:走出新古典主义
    第三节 德意志:世俗化的虔敬
第二章 情感文学的通俗化趋向
    第一节 情感文学与文学市场的兴起
    第二节 情感文学与各文类的通俗化发展
    第三节 情感文学与现代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三章 情感诗学的变革
    第一节 内在的“同情”与审美分化
    第二节 情感表现与文学起源
    第三节 情感效果与审美形态
第四章 情感叙事的创新
    第一节 情感小说叙事的碎片化
    第二节 情感小说叙事的对话性
第五章 情感主体的文学现代性意义
    第一节 善感自我与存在的体验
    第二节 真诚自我与分裂的灵魂
    第三节 私情与仁爱:公民自我的启蒙与追求
    第四节 美德与权利:女性自我的压抑与探寻
结论
附录 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情感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从东北作家群到后东北作家群
    一、东北作家群现代时期形成与发展梳理
    二、后东北作家群当代命运与道路分化
    三、后东北作家群难再成"群"的原因
第二章 后东北作家群与当代主流文学话语
    一、后东北作家群对当代主流文学的融入
    二、主流文学话语对后东北作家群的规约与影响
    三、后东北作家群融入主流文学话语中的纠葛
第三章 继承与弱化:后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传统
    一、继承: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趋同隐现
    二、弱化: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无奈显现
第四章 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个性表现
    一、悲剧的体验者与抗争者—萧军
    二、艺术的追求者与独立者—端木蕻良
    三、青春的表现者与温暖的呼唤者—舒群
    四、赤诚的追随者与表达者—骆宾基
第五章 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价值与缺憾
    一、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价值
    二、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缺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为二十世纪添彩 向新世纪献礼(论文参考文献)

  • [1]京剧“京派”“海派”艺术生态现象研究[D]. 辛亚晨.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2]《人民日报》中国女排媒介记忆研究[D]. 赵晓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姜朝皋戏曲剧作研究[D]. 倪恺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蒲剧艺术家赵乙研究[D]. 侯景怡.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D]. 刘中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 曾飘.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8]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D]. 任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D]. 朱研. 西北大学, 2016(04)
  • [10]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后东北作家群寻踪[D]. 张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为20世纪增光添彩,为新世纪献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