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与高级语言的连接应用研究

关系数据库与高级语言的连接应用研究

一、关系型数据库与高级语言联接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雁星[1](2021)在《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及存储容量的增大,其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处理数据的算法越来越复杂,使得计算机应用面越来越广泛,也显得计算机越来越具有智能,但实质上计算机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这一基本原理并没有改变。从软件智能化研究领域分析,计算机展现的智能体现在程序的自动执行上;人类的智能体现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上;人工智能应该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自动生成上。程序自动生成的研究目的要使计算机软件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够根据自身的当前状态和能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自动生成解决方案,并执行解决方案达成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首先,本文对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类解决问题的相关智能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智能结构和智能机制对程序的组成和人类的编程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AORBCO模型及其描述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用AORBCO描述语言对Ego的知识进行描述,为数据增加了语义,便于计算机对数据的理解和计算。要使Ego能够自动生成程序,就必须使Ego对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理解,使用形式语义学中的公理语义对模型中过程性知识的语义进行了描述,即通过对动作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的描述来定义动作的语义。其次,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是Ego利用自身的信念和能力达成愿望的一个过程,即Ego规划过程。智能规划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过程的研究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启发式搜索方法和规划模型设计方法上,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启发式函数仍然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总结了人类程序设计时对问题进行描述、分解、合成的过程,对计算机的能力进行了语义描述、层次划分、组织,并提出更新与演化理论。此外,采用Java编程语言对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设计路径规划实验对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了验证实验。类比人类解决问题的场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能求解问题时,具有自我意识的Ego能够通过与信念中的熟人进行通信来解决该问题,当Ego与熟人或熟人间产生冲突通过协商处理问题。Ego与信念中的熟人通信求解问题时,双方之间通过协商请求数据的格式、请求的方式以及规划结果的形式来处理问题。针对传统的智能规划问题中协商冲突与欺骗行为,本文提出规划质量(Quality of Planning,QoP)校验来解决,并对协商结果以及权值进行更新与演化。最后,使用Java GUI、JADE、图数据库相关的技术对智能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设计规划系统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验证。通过求解图形面积问题对人类求解问题的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系统自动规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陈伟明[2](2020)在《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思想在社会各行各业逐渐渗透和发展,保险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保险行业在互联网线上保险交易的分析,针对线上交易时效慢、支持并发少的两个突出问题,提出对应解决方案,设计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并研究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互联网时代,人寿保险公司的线上交易显着增加,急需大幅提升线上承保能力。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相关保险业务系统的建设情况,确定了以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为研究对象。其次,调研了与构建中台系统相关的市场成熟技术,并从中确定了实现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所需要的技术、工具和系统。第三,分析了老的保险线上交易系统的缺陷以及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并从技术架构、应用架构和数据流同步架构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了总体架构设计。整个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包括中台新契约子系统、中台数据交互平台子系统。在关键技术的研究上,本文优化了两大关键技术。首先,针对交易时效慢的问题进行技术研究及优化。老系统在完成一个线上交易需要经历30多个串行执行的步骤,经过梳理新系统,将这些步骤优化整合成若干独立的服务单元,通过微服务的架构进行联接;将时效性要求不高的服务单元,从需要实时高时效响应的交易微服务中分拆出,独立成后续微服务,两类单元以异步消息队列的方式进行通信;同时整合缓存技术及算法优化,提升交易时效。其次,针对并发高的业务场景需求,新系统对数据库及应用服务的架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之可以根据业务交易量的并发大小,做到动态的弹性扩展,即当交易量增大时,及时扩展至预估能承受的交易服务所需服务器数量,当业务高峰过后,再缩减服务机器数量。最后,本文从高时效和弹性扩展两个需求目标角度出发,对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进行了基于功能的非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测试结果充分说明了本系统在满足业务交易功能正确的前提下,交易性能也符合预期目标要求。

艾迪[3](2020)在《计算机数据挖掘领域论文摘要翻译实践报告 ——以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期刊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为翻译实践报告。本次翻译实践选取的文本是国外计算机数据挖掘领域论文的摘要。所选文本来自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期刊,总计44篇论文摘要。笔者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人工翻译此类文体的研究现状,并通过词汇、句法两方面对论文摘要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计算机数据挖掘论文摘要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为切入点,结合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完成了翻译任务,力求实现翻译内容的一致性、规范性、专业性。并从本次翻译任务所涉及的国外计算机数据挖掘领域论文的文本内容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例子,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展开分析,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选择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最后,笔者说明了在翻译数据挖掘领域的论文摘要时,运用目的论是有优势的,并对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希望这能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

胡浩捷[4](2020)在《冲渣阀系列化产品参数化模型研究及SFV-3DCAD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冲渣阀是冶金企业高炉出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应用广泛。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冲渣阀的通径在DN200-DN800之间变化,每个零件的尺寸会发生变化,但整个阀门的主体零件组成和每个零件的结构相同,是典型的系列化产品。生产企业需要采用快速修改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以适应不断缩短的设计、制造周期。目前,冲渣阀的快速修改设计均采用修改2D工程图样或3D模型等方式,普遍存在尺寸协调困难、重复设计、过程繁琐和主要零件无法准确计算等问题,导致设计效率低下、设计质量不稳定等情况,为下一步的生产制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基于特征的建模理论基础上,本课题提出了基于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系列化机械产品参数化建模方法;针对传统快速修改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某企业冲渣阀设计的实际需求,在企业现有冲渣阀系列化产品设计方案基础上,通过大量现场调研,获取了冲渣阀产品的系列化需求和变化规律,掌握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数据和设计数量;结合阀门的设计原理,建立了冲渣阀零件参数化模型、装配体参数化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核心算法,为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以Solid Works系统为平台,通过API函数接口调用系统功能,利用VBA语言编程,开发出冲渣阀系列化产品三维快速修改设计系统(SFV-3DCAD);结合编程技术和CAD平台的特性,研究并获取了“机械产品自动3D建模、自动装配、自动出图和自动有限分析技术”、“产品设计及工艺数据的存储、提取、编辑技术”、“系统交互技术与各模块集成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本课题提出的基于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的冲渣阀系列化产品的参数化模型,进一步丰富了阀门产品参数化建模理论,为该类产品3DCAD快速修改设计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核心算法和基础理论支撑;基于3DCAD平台进行特定产品快速修改设计的关键开发技术成果,为类似机械产品3DCAD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支持,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对促进机械产品参数化3DCAD系统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SFV-3DCAD系统的成功开发,为冲渣阀系列化产品的快速修改设计与分析提供了完整、有效的工具,实现了设计参数的自动协调,避免了设计错误,实现了自动建模、自动装配、自动成图和自动有限元分析,消除了修改设计的大量重复工作,极大地简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关键零件的计算精度,全面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满足了企业的设计需求,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侯佩余[5](2019)在《多租户模式下云数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软件即服务(SaaS)是一种在线软件交付模式,允许第三方提供商提供软件服务,供租户在互联网上按需使用,而不是在其场所安装和维护。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这种模式提供基于Web的业务应用程序。多租户是SaaS的主要特征,它允许SaaS供应商运行一个单实例应用程序,支持同一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上的多个租户。这个应用程序应该是高度可定制的,以满足租户的期望和业务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种可定制的数据库设计多租户应用程序,该设计引入了一个灵活扩展表(FET),它由公共租户表(CTT)、虚拟租户表(VTT)和扩展表(ET)组成。这种设计使租户能够在多租户应用程序运行时执行期间创建自己的弹性数据库模式,以满足其业务需求。基于所设计的多租户灵活扩展表,本文研究了一种多租户数据库访问服务。该服务将多租户关系表和虚拟关系表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每个租户的一个数据库。它允许通过简单地从中调用函数来检索租户数据,从而使租户不用花费金钱和精力编写SQL查询和后端数据管理代码,而是允许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并创建自己的Web、移动和桌面应用程序。然后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灵活扩展表的多租户数据管理服务。此数据管理服务通过创建、管理和组织大量结构化数据,来满足租户的不同业务需求。此外,它在单个数据库模式中将传统关系数据与虚拟关系数据结合在一起,并允许租户通过从该服务调用函数来管理该数据。该服务提出了其常用功能的算法以增进这些功能管理多租户数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接着本文设计了一种在软件应用程序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建立中间数据库层的体系结构设计,用于在灵活扩展表多租户数据库模式中存储和访问多租户的数据。这个数据库层结合了多租户关系表和虚拟关系表,使它们协同工作,为每个租户充当一个数据库。该体系结构设计适用于多租户数据库环境,该环境可以使用包含共享物理结构化表和虚拟结构化租户表的数据库模式组合来运行大多数业务域数据库。最后将灵活扩展表技术在实验室云平台上的应用和实现,并把灵活扩展表技术和其他常见的多租户数据库技术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李任[6](2016)在《基于MVCC的NoSQL事务机制的研究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NoSQL数据库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其数据结构简单、海量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库高可扩展高可用等优点很受各大公司的欢迎。但是NoSQL由于缺乏对事务管理机制的支持,在强一致性领域目前还没有崭露头角。论文对如何为NoSQL数据库增加事务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研究了各种传统型数据库关于事务管理的实现机制,比如Oracle、MySQL以及Postgre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然后参照PostgreSQL基于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的实现方式,生成了一套数据库事务管理模型,该模型实现了两种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和Serializable,基本上弥补NoSQL数据库在强数据一致性领域的不足,使NoSQL数据库系统除了在云计算平台等领域之外,也能发挥其高并发读写,海量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库高可扩展高可用性等方面的优势。论文以MongoDB数据库为例,将基于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的Read Commintted模型,应用于MongoDB数据库。根据本事务的操作,只有当提交后才能被其它事务可见的原则,来验证基于MVCC的Read Committed事务模型的正确性。在事务开始前,首先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为Read Committed,然后观察在事务操作的过程中,包括插入、删除、更新各个阶段的操作,其余事务都没有查询到数据的变化,只有当事务提交后,其余事务才能查询到数据的变化,验证了Read Committed事务级别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该事务模型在MongoDB数据库中是可行的。该事务模型可以水平迁移至其它类似NoSQL数据库,并为后续实现更高的隔离级别提供了依据和准备。

张宝权[7](2015)在《海量关系型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系型数据具有明确的类型和结构并且易于使用,因此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关系型数据库是当前处理关系型数据的主要工具。各大企业往往把诸如员工信息、交易记录、订单信息等关键数据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和记录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并采用标准数据查询语言SQL执行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也面临着许多诸如体量大、数据种类多样和数据量增长迅速等新特性。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检索性能方面逐渐无法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处理技术正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许多科研工作者提出新的技术以满足结构化大数据的需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将MPP并行查询引擎同分布式文件系统相结合结构化大数据解决方案。然而,基于以上解决方案的各种应用的数据处理效率仍然较为低下,性能仍存在较大优化空间。论文针对当前结构化大数据应用性能低下的问题,结合结构化大数据查询任务的特点,提出多种优化技术,以提高结构化数据查询任务的执行效率。首先,论文针对真实应用场景中查询请求高并发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共享查询请求机制,将面向相同数据的原始查询请求合并为共享查询请求。由共享查询请求从硬盘中将数据读取到内存中,原始查询请求从内存中获取各自数据。其次,论文针对当前各应用中对节点间性能差异考虑不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预测模型的I/O调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来对各节点任务完成时间进行大致预测,并按照预测结果对I/O请求进行调度。最终使得集群内各节点负载更加均衡,以此减低整个集群任务执行的时间。最后,论文针对数据重复查询问题,提出了一种相似查询行为结果复用方法。相似的查询行为可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有效避免了在硬盘中重复读取数据的过程。经过测试对比,论文提出的查询优化技术克服了当前应用的诸多缺陷,再带来可接受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开销的同时,对结构化数据查询任务性能提升明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海波[8](2014)在《数据访问方法分析及相关设计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据访问方法是指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其核心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数据库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ESQL、ODBC、JDBC、ADO.NET、O/R Mapping、LINQ等为主的上百种数据访问方法。当前数据访问方法种类繁多,各自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同一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访问同一个数据库,同一系统可能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数据访问方法,所以在实际项目中关于数据访问方法的技术选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一方面,出于竞争需要,数据库厂商推陈出新,数据库和数据访问方法版本迅速更迭,文档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并且往往带有厂商自己的观点(不够客观)。另一方面,由于数据访问方法的技术选型不具备值得深挖的科研价值,学术界没有动力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以致于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教科书中缺乏对此系统介绍和深入分析。所以,分析数据访问方法的发展轨迹,系统地、中立地梳理各种主要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对典型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数据访问方法的技术选型提供指导,在当前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在分析数据访问方法的研究意义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三方面内容。第二章对各种数据访问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在广泛查阅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将数据访问方法重新划分为四大类,用概述图的形式描述了数据访问方法近4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主流数据访问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第三章对三种主要的数据访问方法进行了实验和定量分析,这三种方法在实践中应用最多,我们相信这种定量分析对实践者具有更加明确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是关于数据访问模式的研究,设计模式(Pattern)是关于特定环境下解决特定问题的系统化经验,本文将模式概念引入数据访问领域,探讨了数据访问模式的分类与建立,并初步归纳了一些数据访问模式,结合作者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说明了模式的应用。我们相信,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考虑到相关资料比较分散,本文或许还有资料价值。

赵小飞[9](2013)在《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研究》文中指出虚拟装配是现代企业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一切活动和过程均离不开装配信息的支持。装配信息的完整性、集成性直接影响虚拟装配的质量,是虚拟装配系统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发了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系统,实现了对虚拟装配系统所需信息的管理并将装配信息应用于装配序列规划,建立面向装配序列规划的装配信息模型。本文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定义并阐述了各组成模块的结构功能。通过对虚拟装配系统中信息需求、信息来源和获取方式的分析,利用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和装配树的先序遍历算法,实现了对装配信息的提取。采用数据库相关技术,以Microsoft Access为数据库平台,实现对装配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为虚拟装配的后续功能,包括装配工艺规划、装配仿真等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了信息的重用。在提取装配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装配信息模型的几种典型表达方法,建立了面向装配序列规划的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该模型将装配体层次信息引入到装配联接图中,实现了装配联接图的化简。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中一些关键数据结构,最终实现了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及其对应邻接矩阵的自动生成。该模型为复杂装配体的割集法序列生成提供了模型支持。最后本文以柴油机输油泵为例,分析了其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的生成过程并对开发的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系统进行了验证。将生成的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应用于装配序列规划中,介绍了基于割集法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验证了生成模型的有效性。

施峰[10](2013)在《基于GIS的区县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预见,社会对矿产资源需求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矿政管理部门能够更富创造性地进行矿政管理。矿政管理信息化水平被国内外广泛地认为衡量一个矿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化能够满足现代化矿政管理对高效组织、动态更新、有效管理矿政数据的要求。目前,我国矿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开展基于GIS的区县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在分析专项矿政管理系统、矿政管理特点和系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一套基于SuperMap Objects组件GIS和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的兼具高可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该矿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SuperMap Objects+PostgreSQL的客户端-服务器的架构,经前期的分析研究,该架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开放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能够满足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对处理海量数据的性能要求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对于区县级矿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可推广性。②本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考虑到矿政管理的特点,利用SuperMap组件平台的通用性和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数据集中管理的特点,将矿政管理业务与复杂的技术实现细节和专业的分析挖掘功能进行分离,最大程度地调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能动性,提高了矿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③在分析了矿政管理工作中各项标准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为主,结合其它各项相关工作所涉及的标准,探索建立了矿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标准。④针对不同的GIS软件往往采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本矿政管理信息系统以注记信息为例介绍了在不同GIS软件间表示同一信息采用异构空间数据模型的处理方法,并编制了转换插件,实现了异构空间数据模型间转换工作的自动化。⑤以矿政管理信息系统为辅助,编制了第二轮区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了利用规划成果更新矿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对于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利用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二、关系型数据库与高级语言联接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系型数据库与高级语言联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Agent研究现状
        1.2.2 自我意识研究现状
        1.2.3 程序理解与程序生成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于唯识学的人工智能(AI)理论
        2.1.1 自我意识理论
        2.1.2 唯识学与人工智能
    2.2 智能规划(AI Planning)理论
        2.2.1 规划描述语言
        2.2.2 规划方法
    2.3 AORBCO模型及其描述语言
        2.3.1 AORBCO模型
        2.3.2 AORBCO描述语言
    2.4 程序生成相关理论
        2.4.1 程序的组成
        2.4.2 程序生成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AORBCO模型中的规划
    3.1 AORBCO模型与智能规划
    3.2 描述性知识与问题分解
        3.2.1 运行的进程实体——Ego(我)
        3.2.2 客体的组成与描述
        3.2.3 熟人的描述
        3.2.4 愿望的描述
        3.2.5 愿望的分解过程
    3.3 过程性知识的描述与组织
        3.3.1 过程性知识的描述
        3.3.2 过程性知识的层次
        3.3.3 过程性知识的组织
    3.4 过程性知识的使用及演化
        3.4.1 过程性知识的使用
        3.4.2 过程性知识的更新与演化
    3.5 AORBCO模型规划相关试验
    3.6 本章小结
4 AORBCO模型中的协商规划
    4.1 通信交互
        4.1.1 通信协议与通信语言
        4.1.2 协商规划
    4.2 通信协商规划
        4.2.2 Ego调用熟人的能力
        4.2.3 Ego发送愿望请求熟人规划的过程
    4.3 Ego筛选策略与信任机制
        4.3.1 筛选参数设计
        4.3.2 规划结构与参数计算
    4.4 协商规划相关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AORBCO模型中的规划验证实验
    5.1 实验环境与配置
    5.2 方案及相关技术
        5.2.1 实验方案
        5.2.2 相关技术
    5.3 实验过程
        5.3.1 系统的类图设计
        5.3.2 规划过程设计与实现
        5.3.3 协商规划交互过程
    5.4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2)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相关技术
    2.1 时效提升
        2.1.1 异步消息队列技术
        2.1.2 共享缓存技术
        2.1.3 保费计算算法工具
    2.2 弹性扩展
        2.2.1 数据库弹性扩展技术
        2.2.2 应用微服务化技术
    2.3 本章小结
3.系统需求及设计
    3.1 老系统优劣势分析
    3.2 新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3.1 技术架构
        3.3.2 应用架构
        3.3.3 数据流同步架构
    3.4 本章小结
4.高时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4.1 系统交易功能解耦与精简
    4.2 异步消息拆分非实时服务
    4.3 常用数据缓存设计
    4.4 保险业务算法计算能力提升
    4.5 本章小结
5.弹性扩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5.1 数据库弹性热扩容
    5.2 应用弹性扩展
        5.2.1 全局唯一序列号
        5.2.2 出错码设计
        5.2.3 异常处理机制
    5.3 本章小结
6.系统测试和评估
    6.1 高时效性能测试
    6.2 弹性扩展能力测试
    6.3 本章小结
7.总结
    7.1 本文工作小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计算机数据挖掘领域论文摘要翻译实践报告 ——以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Journal
    1.2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2.1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1.2.2 Data mining in China
        1.2.3 About the author
        1.2.4 Stylistic features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ext specific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bstracts
    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abstracts of academic papers
    2.3 Abstract translation in Data mining field
3. Process description
    3.1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3.2 Theoretical Basis
        3.2.1 Skopos theory
        3.2.2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3.2.3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abstract translation of data mining papers
    3.3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4.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Level
        4.1.1 Technical terms
        4.1.2 Word formation
        4.1.3 Word addition
        4.1.4 Word reduction
    4.2 Syntactic Level
        4.2.1 Attributive shifting
        4.2.2 Adverbial shifting
        4.2.3 Parenthesis shifting
    4.3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4.3.1 Passive voice
        4.3.2 Long attributive clauses and long participial phrases
        4.3.3 Appositive clauses
        4.3.4 Comments
        4.3.5 'Including' and 'Such as'
5. Conclusions
    5.1 Experience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Acknowledgements

(4)冲渣阀系列化产品参数化模型研究及SFV-3DCAD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产品系列化
    1.3 系列化产品3DCAD系统开发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基于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2.1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理论
        2.1.1 特征
        2.1.2 形状特征的分类
    2.2 基于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2.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2.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2.3 基于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系列化产品参数化建模方法
    2.3 本章小结
3.冲渣阀零件三维参数化模型建立
    3.1 阀体参数化建模
        3.1.1 体筒参数化建模
        3.1.2 大法兰参数化建模
        3.1.3 阀座参数化建模
        3.1.4 轴座(一)参数化建模
        3.1.5 轴座(二)参数化建模
        3.1.6 轴端筋板(一)参数化建模
        3.1.7 轴端筋板(二)参数化建模
        3.1.8 体筋板参数化建模
    3.2 蝶板参数化建模
        3.2.1 轴套管参数化建模
        3.2.2 轴套管筋板参数化建模
        3.2.3 盖板参数化建模
        3.2.4 横筋板参数化建模
        3.2.5 门板参数化建模
        3.2.6 密封圈参数化建模
    3.3 联接套参数化建模
        3.3.1 联接套参数化建模
        3.3.2 联接法兰(二)参数化建模
        3.3.3 联接套筒参数化建模
        3.3.4 联接筋板参数化建模
    3.4 其余零件参数化建模
        3.4.1 对开环参数化建模
        3.4.2 后压盖参数化建模
        3.4.3 阀轴(一)参数化建模
        3.4.4 锥销参数化建模
        3.4.5 填料压盖参数化建模
        3.4.6 配套法兰参数化建模
        3.4.7 阀轴(二)参数化建模
        3.4.8 轴套参数化建模
    3.5 本章小结
4.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
    4.1 二次开发技术综述
        4.1.1 基于Solid Works系统的二次开发
        4.1.2 平台功能的调用与API
        4.1.3 VB编程
    4.2 参数化模型的程序表达
        4.2.1 特征草图的程序化
        4.2.2 设计意图贯彻与特征程序化
        4.2.3 系统功能的实现
    4.3 设计参数的数据管理
        4.3.1 数据库的选择
        4.3.2 建立数据库
        4.3.3 连接数据库
        4.3.4 数据管理
    4.4 系统的人机交互与模块集成
        4.4.1 用户界面设计
        4.4.2 用户操作行为引导
        4.4.3 系统模块集成
        4.4.4 系统的容错机制
    4.5 本章小结
5.系统开发
    5.1 系统总体设计
    5.2 用户界面设计
        5.2.1 用户登陆模块界面
        5.2.2 主参数选择界面
        5.2.3 零件建模主界面
        5.2.4 有限元分析界面
        5.2.6 工程图输出主界面
        5.2.7 装配体主界面
    5.3 系统功能的实现
        5.3.1 自动建模
        5.3.2 自动装配
        5.3.3 自动成图
        5.3.4 核心零件的自动有限元分析
    5.4 系统运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零件建模程序节选
附录 B 有限元分析节选
致谢
作者简介

(5)多租户模式下云数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多租户数据存储模式
        2.1.1 独立数据库模式
        2.1.2 共享数据库独立模式
        2.1.3 共享数据库共享模式
    2.2 多租户数据库模式映射技术
        2.2.1 私有表
        2.2.2 扩展表
        2.2.3 通用表
        2.2.4 透视表
        2.2.5 块表
        2.2.6 块折叠
        2.2.7 XML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租户灵活扩展表技术
    3.1 灵活扩展表技术
        3.1.1 扩展表
        3.1.1.1 “ext_db”扩展表
        3.1.1.2 “ext_column”扩展表
        3.1.1.3 “ext_row”扩展表
        3.1.1.4 “ext_primary_key_column”扩展表
        3.1.1.5 “ext_relation”扩展表
        3.1.1.6 “ext_index”扩展表
        3.1.2 公共租户表
        3.1.3 虚拟租户表
    3.2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访问服务
        3.2.1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访问模型
        3.2.2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访问策略
        3.2.2.1 查询访问控制
        3.2.2.2 选择索引
        3.2.2.3 数据统计
        3.2.2.4 查询
        3.2.3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访问算法
        3.2.3.1 单表检索算法
        3.2.3.2 多表检索算法
    3.3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管理服务
        3.3.1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管理方法
        3.3.1.1 数据表管理
        3.3.1.2 列管理
        3.3.1.3 行管理
        3.3.1.4 关系管理
        3.3.1.5 主键管理
        3.3.1.6 索引管理
        3.3.2 基于灵活扩展表模式的数据管理算法
        3.3.2.1 创建行算法
        3.3.2.2 更新行算法
        3.3.2.3 删除行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租户云数据管理体系架构
    4.1 云平台架构
    4.2 云平台数据架构层
        4.2.1 多租户体系架构特点分析
        4.2.2 云平台数据架构层的设计
        4.2.2.1 灵活扩展表
        4.2.2.2 FET数据访问服务
        4.2.2.3 FET数据管理服务
        4.2.2.4 数据访问对象
        4.2.2.5 对象关系映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租户云数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验证
    5.1 多租户云数据管理模式的实现
        5.1.1 灵活扩展表技术的实现
        5.1.2 数据访问服务的实现
        5.1.3 数据管理服务的实现
        5.1.4 数据访问对象的实现
        5.1.5 对象关系映射的实现
    5.2 灵活扩展表技术性能测试
        5.2.1 实验过程
        5.2.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MVCC的NoSQL事务机制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NoSQL与事务概述
    2.1 NoSQL的定义和特性
    2.2 事务的定义和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VCC的 NoSQL事务机制原理分析和设计
    3.1 基于MVCC的事务模型原理分析
        3.1.1 PostgreSQL事务模型原理分析
        3.1.2 Oracle事务模型原理分析
    3.2 基于MVCC的 NoSQL事务模型设计
        3.2.1 Read Committed事务模型设计
        3.2.2 Serializable事务模型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VCC的 Read Committed事务模型实现
    4.1 整体架构
    4.2 Read Committed事务模型实现
    4.3 Read Committed事务CRUD实现
        4.3.1 Insert
        4.3.2 Remove
        4.3.3 Update
        4.3.4 Find
    4.4 Read Committed事务API实现
        4.4.1 事务创建
        4.4.2 事务开始
        4.4.3 事务提交
        4.4.4 事务回滚
    4.5 锁服务器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VCC的 Read Committed事务模型验证
    5.1 验证环境说明
    5.2 Insert操作验证
    5.3 Delete操作验证
    5.4 Update操作验证
    5.5 混合操作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海量关系型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MPP并行数据库系统
    2.2 Hadoop关系型数据处理平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查询优化技术
    3.1 优化技术总体概述
    3.2 高并发环境下共享查询请求机制
        3.2.1 共享查询请求机制总体设计
        3.2.2 共享查询请求机制实现
    3.3 基于时间预测模型的I/O调度方法
        3.3.1 一般I/O调度过程
        3.3.2 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3.3.3 时间预测的实现
    3.4 相似查询行为结果复用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与分析
    4.1 关键性能测试与分析
    4.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数据访问方法分析及相关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数据访问方法的系统性梳理
    2.1 数据访问方法分类
        2.1.1 嵌入式 SQL
        2.1.2 数据库专用查询语言
        2.1.3 使用调用层接口
        2.1.4 集成查询编程语言
    2.2 数据访问方法的发展历程
    2.3 主流数据访问方法的对比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三种重要的数据访问方法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3.1 实验总体方案的设计
        3.1.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1.2 实验环境和工具
    3.2 实验场景的设置
    3.3 实验数据的获取
        3.3.1 基于 ESQL 的实验数据的获取
        3.3.2 基于 ADO.NET 的实验数据的获取
        3.3.3 基于 LINQ 的实验数据的获取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访问模式的研究
    4.1 设计模式与数据访问模式
        4.1.1 设计模式
        4.1.2 数据访问模式
    4.2 数据访问模式的分类与建立
    4.3 数据访问模式的使用案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的总结
    5.2 本文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虚拟装配信息模型
    2.1 虚拟装配系统的信息需求
        2.1.1 管理信息
        2.1.2 零部件信息
        2.1.3 装配关系信息
        2.1.4 装配工艺相关信息
        2.1.5 装配资源信息
    2.3 装配信息模型的表达
        2.3.1 联接图模型
        2.3.2 关系模型
        2.3.3 层次模型
        2.3.4 装配模型矩阵表达
    2.4 面向装配序列规划的装配信息模型
        2.4.1 装配模型拓扑信息
        2.4.2 装配层次联接图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装配信息获取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3.1.2 系统的总体设计
    3.2 虚拟装配信息的获取
    3.3 基于CAD软件的信息提取
        3.3.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
        3.3.2 装配模型遍历算法
        3.3.3 装配信息的提取
    3.4 人工交互信息的获取
    3.5 装配工艺相关信息获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信息管理与信息建模
    4.1 数据库相关技术
        4.1.1 数据库的选取
        4.1.2 数据库访问技术
    4.2 装配信息存储管理的实现
        4.2.1 数据表的建立
        4.2.2 建立数据表关联
        4.2.3 装配信息的存储
    4.3 面向序列规划的装配信息模型实现
        4.3.1 关键数据结构
        4.3.2 装配层次联接图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实例
    5.1 柴油机输油泵模型
    5.2 虚拟装配信息与建模系统的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割集法的装配序列规划
    6.1 割集法装配序列规划
        6.1.1 装配联接图的割集分解
        6.1.2 邻接矩阵的分割
        6.1.3 装配通道函数
        6.1.4 基础零件的选择
    6.2 装配序列的生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GIS的区县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1.2.2 国内外矿政管理制度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1 空间数据模型
    2.2 空间数据的管理
        2.2.1 基于文件系统的方式
        2.2.2 基于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的混合组织管理方式
        2.2.3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的管理
    2.3 组件式 GIS
        2.3.1 组件技术
        2.3.2 组件式 GIS
    2.4 SUPERMAP OBJECTS 开发技术
        2.4.1 Suerpmap GIS
        2.4.2 SuperMap Objects
        2.4.3 SuperMap SDX+
    2.5 POSTGRESQL 数据库
        2.5.1 PostgreSQL 数据库的起源
        2.5.2 PostgreSQL 数据库的特点分析
        2.5.3 PostgreSQL 数据库的运行平台
        2.5.4 PostgreSQL 数据库基本原理
    2.6 本章小结
3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设计原则
    3.2 需求分析
    3.3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3.3.1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硬件平台
        3.3.2 软件平台
        3.3.3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服务启动
    3.4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概述
        3.4.1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默认界面
        3.4.2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主菜单
        3.4.3 高级查询功能
        3.4.4 web 发布功能
    3.5 数据输入输出
        3.5.1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输出特点
        3.5.2 数据输入
        3.5.3 数据输出
        3.5.4 制图输出
    3.6 数据备份
        3.6.1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备份级别
        3.6.2 备份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建库依据
    4.2 数据库设计
        4.2.1 空间数据的组织
        4.2.2 用户及安全性
        4.2.3 数据库结构
        4.2.4 索引设计
        4.2.5 SuperMap SDX+ 优化参数的设置
    4.3 客户端缓存模式
    4.4 数据处理
        4.4.1 数据来源
        4.4.2 资料校正
        4.4.3 数据输入
    4.5 本章小结
5 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
    5.1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5.2 数据导出
    5.3 规划成果的输入
    5.4 成果展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关系型数据库与高级语言联接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ORBCO模型中的程序生成研究[D]. 冯雁星.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互联网+人寿保险中台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 陈伟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计算机数据挖掘领域论文摘要翻译实践报告 ——以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期刊为例[D]. 艾迪.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4]冲渣阀系列化产品参数化模型研究及SFV-3DCAD系统开发[D]. 胡浩捷.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5]多租户模式下云数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现[D]. 侯佩余.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MVCC的NoSQL事务机制的研究和实现[D]. 李任.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2)
  • [7]海量关系型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研究[D]. 张宝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8]数据访问方法分析及相关设计模式的研究[D]. 刘海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9]虚拟装配信息管理与建模研究[D]. 赵小飞. 东北大学, 2013(05)
  • [10]基于GIS的区县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施峰. 重庆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关系数据库与高级语言的连接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