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G的制备及性能

PETG的制备及性能

一、PET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举[1](2021)在《PETG共混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不同聚合物与PETG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聚合物和扩链剂条件下PETG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指出其改性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黄程[2](2021)在《基于IM与FDM的PETG/ABS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提高,塑料类产品的更新速度变快,传统的注塑成型(IM)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因而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应运而生。实际生产中,若要对某些塑料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处理,采用修改模具的方法则生产成本高昂且设计周期漫长,模具设计对于造型特别复杂的制品来说也很困难。而运用FDM技术能够生产复杂的零部件,从而实现个性化,相比之下,IM的产品样式比较简单但力学性能好。本论文基于IM和FDM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PETG打印+ABS打印”以及“PETG打印+ABS注塑”的复合试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IM和FDM结合制备试样,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SEM观察。拉伸性能在打印速度是50mm/s时较好,速度过快易产生拉丝等缺陷,导致粘结力减弱,速度较慢,层间温差变大,内部残余应力和变形均增大。强度随分层厚度增大而增强,层厚0.1mm时喷嘴出丝不流畅,拉伸强度变差。而弹性模量随层厚0.1mm增大到0.25mm过程中逐步减小,表明刚度减弱。打印角度为45°/-45°时拉伸强度最佳,原因是打印细丝方向与拉伸方向呈45°时剪切力最大,此时的剪切力方向又和打印细丝的方向相同。填充率则与拉伸强度呈近似正比例关系。(2)基于IM和FDM结合制备试样,利用单因素实验中的参数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对于PETG/ABS复合试样的拉伸强度来说,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会有:IM+FDM>IM>FDM。由极差分析知,强度的最优组合为:分层厚度0.20mm,填充率100%,打印角度为60°/-60°,打印速度为50 mm/s,拉伸弹性模量的最优组合是:分层厚度为0.20mm,填充率为50%,打印角度为30°/-30°,打印速度为70mm/s,力学性能均有所提升。构建了关于拉伸强度的多元回归方程,验证了可靠性。由SEM分析知PETG是韧性断裂,ABS为脆性断裂。(3)基于FDM的“纯打印”PETG/ABS复合试样以成型时间、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为优化指标,设计了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得出拉伸强度最优组合是打印速度为30mm/s,分层厚度为0.10mm,填充率为100%。而弹性模量的最优组合是打印速度为25mm/s,层厚为0.10mm,填充率为100%。通过综合平衡法分析,最终确定了复合打印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是打印速度为30mm/s,分层厚度为0.1mm,填充率为75%,此时拉伸强度为44.73MPa,弹性模量为758.12MPa,成型时间为113min。通过优化参数,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李鹏飞[3](2021)在《基于层压法的隐形正畸用膜片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隐形正畸领域对膜片的性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且膜片材料基本被国外垄断,因此,研发国产隐形矫治膜片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两种国外正畸膜片进行了全性能剖析,制定了隐形正畸用膜片性能参考指标。选取了热塑性聚氨酯(TPU)、环己二醇共聚聚酯(PETG)和聚碳酸酯(PC)三种材料,通过层压复合的方式进行了正畸膜片的制备,并对膜片进行了全面的性能测定,结论如下:(1)根据Biolon膜片和Erkodur膜片的性能测试参数,制定了隐形正畸用膜片的性能参考指标:拉伸强度50-60 MPa,弯曲强度20-28 MPa,拉伸模量 1700-2100 MPa,弯曲模量 1700-2400 MPa,透光率>85%,雾度<4%,应力松弛速率<20 kPa/min、应力松弛百分比<20%,冲击强度 22 kJ/m2,吸水量<15 mg/cm3。(2)PC片材对TPU膜片的透明性影响甚微,复合膜片的透光率基本在90%左右。PC片材增强了 TPU片材的力学强度,双层TPU/PC复合膜片的拉伸强度基本在50 MPa以上,拉伸模量在1800 MPa以上,弯曲性能优异。此外,复合膜片256 h的吸水量不超过10 mg/cm3,4 h应力松弛速率低于15 kPa/min,松弛百分比在20%以下。但是双层TPU/PC复合膜片的雾度高于制定的指标,需要进一步降低复合膜片的雾度才能满足正畸要求。(3)PC片材的引入改善了 PETG膜片的应力松弛性能,在增强PETG膜片力学性能的同时几乎不影响膜片材料的透明性。且PETG/PC复合膜片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当PC片层的厚度为0.2 mm时,层压PETG/PC复合膜片的4 h应力松弛速率和松弛百分比分别为16.7 kPa/min、19.3%,拉伸应力 51 MPa、模量 1860 MPa,弯曲应力 26 MPa、模量2140 MPa,冲击强度为33 kJ/m2,吸水量为7.7 mg/cm3,细胞存活率为89%,溶血率为3.1%,可用于制备隐形矫治器。(4)将综合性能最佳的双层PETG/PC2858(0.9 mm/0.2 mm)复合膜片按照隐形矫治牙套的制备工艺成型,制备出了能与国外矫治器相媲美的隐形矫治器。

乔雯钰,王晨蕾,胡浩[4](2020)在《FDM用PETG系列耗材的改性研究》文中提出对市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丝材及原材料进行研究,选用PETG 2012作为制备熔融堆积成型技术(FDM)用PETG丝材的基体树脂。选用聚碳酸酯(PC)对基体PETG进行增韧增强改性,并制成3D打印高分子丝材进行打印测试,探讨了PC含量对PETG耗材及制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PC含量下,PETG与PC的相容性较好,PETG与PC制件未出现明显的分层,分布比较均匀;共混物的流动性随着P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打印件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随着PC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PC材料的加入使得PETG打印件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打印件的拉伸强度随着PC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缺口冲击强度却随着PC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ETG/PC的配比为1∶1时,可制得力学性能优异的3D打印耗材。

李洋洋[5](2019)在《基于聚醚硫脲的硬质自修复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致病菌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了预防病菌的侵害,能够抑制病菌生长繁殖的抗菌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抗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损伤、破裂等情况,病菌沿损伤处侵入,导致抗菌材料失去保护功能,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针对材料损伤的问题,人们在生物体自修复功能的启发下开始了对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自修复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动修复机械损伤的一类材料。将自修复功能引入到抗菌材料中可以有效和及时地解决抗菌材料的损伤问题,显着提高抗菌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如何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抗菌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目前为止,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大都还存在着机械强度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所以,制备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抗菌材料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高分子抗菌材料,考察其抗菌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合成了一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聚醚硫脲PETG,并以PETG为本体材料,在其合成过程中将少量具有抗菌性能的有机阳离子抗菌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亚胺(PEI)引入PETG中,制备了一类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自修复抗菌材料。表征结果表明有机阳离子抗菌剂的引入并不影响PETG材料的成功制备,CTAB和PEI在PETG材料中混合均匀,未出现相分离的现象。所制备的自修复抗菌材料与PETG相比,机械强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杨氏模量值均可达800 MPa以上,拉伸强度的最大应力仍达到1.5 MPa左右,最大应变仍在350%以上。同时,拉伸实验还表明,与PETG相比,所制备的自修复抗菌材料仍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自修复4 h后,其自修复率达到9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本论文中制备的自修复抗菌材料均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能达到99.9%以上。通过自修复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机理研究发现,本文制备的自修复抗菌材料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进而导致其死亡。细胞毒性和溶血实验表明,本论文制备的自修复抗菌材料均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有着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向宇虹[6](2019)在《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医院的隐形正畸材料以进口材料为主,价格昂贵;现有国产隐形正畸材料矫治效果弱于进口材料,并且缺乏相关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对市用材料性能分析,制定了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指标。选用聚氨酯(TPU)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作为基材,熔融共混改性制备隐形正畸材料,系统研究了正畸用材料的关键性能:应力松弛。主要结论如下:(1)对市用进口产品Bilon、Erkodur和国产产品山地爱得,实验室自制隐形正畸用材料进行应力松弛性能测试,8h应力松弛率分别为4.3 0%,8.4%,5.8%,9.6%,实验室自制材料的应力松弛率与市用产品接近。(2)隐形正畸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透光率>80%,雾度<20,8h应力松弛率<10%,弯曲应力20MPa-25MPa,弯曲模量1800MPa-2400MPa,拉伸强度 50MPa-65MPa,拉伸模量 1500MPa-2000MPa,冲击强度>20kJ/m2,吸水率<3%。(3)聚碳酸酯(PC)能有效改善PETG的应力松弛,对PETG的力学强度有增强作用,不影响PETG透明性。PC含量为30%时,材料的8h应力松弛率9.60%,弯曲应力25MPa,弯曲模量2287MPa,拉伸强度50MPa,拉伸模量1500MPa,冲击强度24kJ/m2,透光率89%,雾度6,吸水率1.5%,溶血率1.4%。向PETG/PC共混物中加入不同硬度的TPU改性制备三元共混物,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加,但应力松弛率也增大。(4)将PETG/PC:70/30材料注塑成直径120mm,厚1.00mm的圆片,在真空热成型机上成型,制备的隐形矫治器综合性能与进口矫治器相似。

吕胜男[7](2019)在《透明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调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室内作为人们每天主要的活动场所,其空气质量的提高成为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室外环境是室内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窗户作为连接室内外最大的通风口,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使用纳米纤维纱窗材料阻止室外颗粒物的入侵,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方法。本文立足于提高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透光性能,以及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对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性能进行提升,主要内容有:论文针对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使用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技术制备了PAN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在PAN纳米纤维中原位生成1,3,2,4-二亚苄基-D-山梨糖醇(DBS)纳米线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DBS纳米线的添加量为7 wt%时,力学性能比PAN纳米纤维提高了 1.47倍;同时DBS的添加改变了纤维的表面形态,提高纤维膜的蓬松性,并提高了纤维膜的过滤效果及透气性。当材料的透光率~75%时,材料对PM2.5的过滤效果达到~100%,其过滤阻力为60 MPa。为提高纳米纤维膜透光性能,选用了具有良好透光性的PMMA作为纳米纤维的基质,并利用复合立构聚乳酸(sc-PLA)作为纳米纤维的力学增强材料,研究了 sc-PLA的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c-PLA的使用使得纳米纤维表现为粗/细纤维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同时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当sc-PLA含量为5 wt%时,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增加140%;纤维膜透光度~83%时,对PM2.5的过滤效果可以达到99.5%。为提高材料的透光性以及力学性能,利用静电纺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直径与纳米纤维膜厚度对纳米纤维膜的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透光性能~83%时,PETG纳米纤维膜对PM2.5的过滤效率达到99.9%,实现了PM2.5的高效过滤。

田蔚然[8](2018)在《聚酯基隐形正畸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隐形正畸口腔矫治材料,临床上用于牙齿矫正领域,其不仅外形较传统牙齿矫正器更加能让使用者接受,且具有较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市场巨大。不过由于相关材料均是从国外进口,因此其成本极高,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的普及化。本研究选定的基体材料是热塑性聚酯PETG,基于共混性研究完成新型正畸口腔矫正材料的研制,以改变正畸材料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本课题依次选定的改性剂有TPU以及PC,针对其展开影响PETG性能的系统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PETG/TPU共混物中,TPU所占比例在15%以内时,所得二元PETG/TPU共混物高度透明,透光率超过86%;数据显示,当TPU占比为15%时,共混体系拉伸强度达37MPa,出现大幅降低,无法实现产品所需矫治力的需求;(2)PETG/PC共混物中,配比不会对共混物的透明度造成显着影响,不过共混物拉伸强度、刚度、粘度以及熔融指数均同PC含量成正相关,而应力松弛率与吸水量则与之成负相关。实验数据显示,当按60/40对PETG/PC进行配比时,所得共混物高度透明,透光率高达92%,拉伸强度为55MPa,应力松弛率为0.0409N/s,吸水量为0.40%,硬度为84.6(邵氏D),与进口材料的性能接近;(3)PETG/PC/TPU三元共混体系中,以60/40作为PETG/PC的固定配比,实验表明,当添加10%TPU时,共混体系高度透明,透光率超过85%,拉伸强度58MPa,应力松弛率0.0354N/s,吸水量0.43%,性能不亚于进口材料,在一些性能指标方面甚至优于进口材料。

池哲明[9](2018)在《改性PETG 3D打印线材的制备及其FDM工艺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作为研究基材,利用熔融共混原理,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研究,从而制备PETG高性能化、低成本3D打印线材,并利用正交试验筛选FDM成型工艺、确定最优工艺参数。首先,选取聚碳酸酯(PC)作为增强材料与PETG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ETG/PC 3D打印线材,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SEM、FI-IR、TG、旋转流变仪、DSC等手段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流变性能、成型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随PC含量增加,PETG/PC体系的FDM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增加,其中PETG/PC=80/20时,体系拉伸强度较纯PETG提高7.41 MPa,并且具有较好成型性;SEM表明,随PC增加体系相容性先增后降,其中PETG/PC=80/20体系相容性较好,酯交换抑制剂(NaH2PO4)使得体系相形态变清晰,表明PETG/PC相容性变差。流变性能表明,随PC含量增加,体系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及复数黏度(η*)都增加;体系随角频率增加,有“类液体”向“类固体”转变;Cole-cole图表明PETG/PC体系相容性较差,和松弛谱图说明界面松弛也向长时区移动,即分子链缠绕加剧,运动变困难。其次,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作为高抗冲增韧改性剂,对PETG/PC进行增韧改性并制备PETG/PC/MBS 3D打印线材。通过对不同含量MBS研究发现,体系缺口冲击强度随MBS含量增加而增加,其中PPM-10相对于PP-82体系从1.75 kJ/m2显着上升至17.55 kJ/m2,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有所下降。SEM表明,MBS既可以作为PETG/PC的增韧剂也可做相容剂。流变性能表明,随MBS含量增加,体系G’、G"上升,而η*在低频区上升,在高频区下降;另外,Cole-cole和DMA图表明相容性增加。对比FDM制品,发现MBS改性后PETG/PC线材成型性能较好,成型温度更低。最后,对PPM-10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3))、四因素四水平(L16(44))设置正交试验,运用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FDM的缺口冲击强度、悬空结构变形量(h)及表面粗糙度(Ra)。实验结果表明,在(L16(44))中,打印层厚对缺口冲击强度影响最显着,显着值0.037(<0.05,即有95%与层厚有关),其中方差分析最佳工艺参数A1B2C4D1,并且缺口冲击强度达13.9 kJ/m2;在(L9(33))中,打印温度和打印层厚分别对h和Ra影响显着,显着值分别为0.015和0.004,方差分析得出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A1B3C3、A3B3C1,实验得h=2.01 mm,Ra=10.6μm。

何智浩[10](2018)在《隐形矫治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隐形矫治技术自发明以来,深受广大牙病患者和正畸医师的喜爱,但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保密,口腔医院多使用国外进口材料,国内对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原料研究较少,缺少适合隐形正畸材料的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外进口材料Erkodur热压膜片性能分析,制定了隐形矫治器材料的性能指标;选用共聚酯PETG为基体材料,加入PC(聚碳酸酯)和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的透明性、唾液吸收率、硬度性能、力学性能等,真空热压成型制备出隐形矫治器。主要工作如下:(1)对进口膜片Erkodur热压膜片进行性能分析,研究了其力学性能、透明性、唾液吸收率、硬度等性能,制定了隐形矫治器用材料性能指标;(2)采用PC与PETG共混,随着PC含量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屈服应力和拉伸弹性模量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透光率均高于82%,唾液吸收率降低,硬度增大。当PETG/PC为80/20时,共混物的透光率为88.9%,雾度4.3%,拉伸屈服应力51.2 MPa,断裂伸长率为123%,拉伸弹性模量1631 MPa,唾液吸收率为0.445%,硬度为84.7D,接近矫治器用材料指标;(3)固定PETG/PC质量比为80/20,分别加入5、10、15、20份TPU。当TPU用量为10份时,PETG/PC/TPU共混物的透光率为87.9%,雾度是5.2%,拉伸屈服应力47.8 MPa,断裂伸长率为132%,拉伸弹性模量1588 MPa,唾液吸收率为0.479%,硬度为84.3D,可用于制作隐形正畸矫治器;(4)采用注塑机成型PETG/PC/TPU(80/20/10)共混物圆形膜片,使用ERKOFORM3D+压膜机,真空热压成型隐形矫治器,制得外观和性能基本与进口材料相近的矫治器。

二、PET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T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ETG共混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研究进展
    2.1 ABS/PETG共混改性
    2.2 PC/PETG共混改性
    2.3 PS/PETG共混改性
    2.4 PBT/PETG共混改性
    2.5 PET/PETG共混改性
    2.6 PLA/PETG共混改性
3 结语

(2)基于IM与FDM的PETG/ABS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3D打印技术简介
        1.2.1 3D打印技术分类
        1.2.2 3D打印技术优势
        1.2.3 3D打印技术应用
    1.3 IM与FDM技术简介
        1.3.1 IM技术介绍
        1.3.2 FDM技术介绍
    1.4 IM与FDM材料概述
        1.4.1 材料要求介绍
        1.4.2 常用材料及特点
    1.5 IM与FD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成型设备发展现状
        1.5.2 成型工艺发展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概述
        1.6.1 研究的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实验设计及试样制备
    2.1 主要材料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重要参数设定
    2.4 试样制备
        2.4.1 正交试验介绍
        2.4.2 打印与注塑结合的PETG/ABS试样制备
        2.4.3 双喷头3D打印PETG/ABS试样制备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5.1 力学性能测试
        2.5.2 微观形貌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单因素实验设计对PETG/ABS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打印参数的选择及影响分析
        3.2.1 打印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分层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3 打印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4 填充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打印参数对试样微观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IM与 FDM的PETG/ABS工艺参数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成型工艺对PETG/ABS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力学性能指标结果分析
    4.4 多元回归分析与验证
    4.5 微观形貌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FDM的 PETG/ABS工艺参数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成型时间指标结果分析
    5.3 力学性能指标结果分析
    5.4 综合平衡分析
    5.5 验证实验
    5.6 微观形貌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3)基于层压法的隐形正畸用膜片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口腔正畸矫治的背景
        1.1.1 活动可摘矫治方法概述
        1.1.2 固定有托槽矫治方法概述
        1.1.3 隐形无托槽矫治方法概述
    1.2 隐形无托槽矫治材料概述
        1.2.1 隐形无托槽矫治膜片的基本性能
        1.2.2 隐形无托槽矫治器的力学分析
    1.3 隐形矫治器基体材料的选取及改性材料
        1.3.1 PETG材料简介及应用研究
        1.3.2 PC材料简介及应用研究
        1.3.3 TPU材料简介及应用研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2.2 隐形正畸用层压复合材料的制备
        2.2.1 TPU/PC层压复合膜片的制备
        2.2.2 PETG/PC层压复合膜片的制备
    2.3 层压复合膜片的测试与表征
        2.3.1 光学性能测试
        2.3.2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
        2.3.3 力学性能测试
        2.3.4 流变性能测试
        2.3.5 红外光谱测试
        2.3.6 电镜测试
        2.3.7 吸水性能测试
        2.3.8 生物相容性测试
第三章 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指标和基材选取
    3.1 国外正畸膜片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3.1.1 国外膜片红外分析
        3.1.2 国外膜片DMA分析
        3.1.3 国外膜片光学性能分析
        3.1.4 国外膜片力学性能分析
        3.1.5 国外膜片材料吸水性能测试
    3.2 隐形正畸矫治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
    3.3 基体材料及层压复合片材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PU和PETG材料的层压复合改性研究
    4.1 PC与TPU的层压复合改性研究
        4.1.1 PC与TPU层压复合膜片的光学性能测试
        4.1.2 PC与TPU层压复合膜片的力学性能测试
        4.1.3 PC与TPU层压复合膜片的吸水性能测试
        4.1.4 PC与TPU层压复合膜片界面SEM测试
        4.1.5 本节小结
    4.2 PC与PETG的层压复合改性研究
        4.2.1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光学性能测试
        4.2.2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力学性能测试
        4.2.3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4.2.4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流变性能测试
        4.2.5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吸水性能测试
        4.2.6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SEM测试
        4.2.7 PC与PETG层压复合膜片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4.2.8 本节小结
    4.3 层压PETG/PC复合膜片隐形矫治器的制备
        4.3.1 隐形正畸用层压复合膜片的制备
        4.3.2 口腔扫描及牙颌模型的获取
        4.3.3 层压复合膜片的真空热成型
        4.3.4 本节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4)FDM用PETG系列耗材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1.3 样品制备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PETG丝材及原材料的表征
        2.1.1 IR分析
        2.1.2 H1-NMR分析
        2.1.3 DSC分析
        2.1.4 MFR分析
    2.2 PETG/PC丝材测试与分析
        2.2.1 IR分析
        2.2.2 MFR分析
        2.2.3 DSC分析
        2.2.4 耐热性能分析
        2.2.5 SEM分析
        2.2.6 力学性能分析
        2.2.7 打印测试分析
3 结论

(5)基于聚醚硫脲的硬质自修复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抗菌功能材料概述
        1.3.1 天然抗菌剂
        1.3.2 无机抗菌剂
        1.3.3 有机抗菌剂
    1.4 自修复功能材料
        1.4.1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
        1.4.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1.5 自修复抗菌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2.2.1 硬质自修复材料PETG的制备
        2.2.2 anti-bacteria PETG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及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
        2.3.2 核磁共振波普表征(NMR)
        2.3.3 偏光显微镜表征
        2.3.4 有机元素分析(OEA)
        2.3.5 杨氏模量测试
        2.3.6 拉伸性能表征
        2.3.7 自修复性能测试
        2.3.8 抗菌性能测试
        2.3.9 共聚焦显微镜表征
        2.3.10 扫描电镜表征
        2.3.11 材料细胞毒性测试
        2.3.12 材料溶血测试
第3章 硬质自修复抗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的制备与表征
        3.2.1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的制备
        3.2.2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的表征
    3.3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材料的机械性能
        3.3.1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杨氏模量测试
        3.3.2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拉伸强度表征
    3.4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材料的自修复性能表征
        3.4.1 自修复能力测试
        3.4.2 修复后的拉伸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质自修复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4.1 引言
    4.2 anti-bacteria PETG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4.2.1 anti-bacteria PETG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测试
        4.2.2 anti-bacteria PETG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测试
        4.2.3 anti-bacteria PETG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机理分析
    4.3 PETG与 anti-bacteria PETG材料生物安全性实验
        4.3.1 细胞毒性实验
        4.3.2 溶血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口腔正畸背景
        1.1.1 可摘活动矫治方法
        1.1.2 固定托槽矫治方法
        1.1.3 无托槽隐形矫治方法
    1.2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概述
        1.2.1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
        1.2.2 无托槽隐形正畸材料生物力学分析
    1.3 隐形正畸基体材料与改性材料
        1.3.1 PETG材料
        1.3.2 PC材料
        1.3.3 TPU材料
        1.3.4 Nano-SiO_2材料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
        2.2.1 隐形正畸用材料制备过程
        2.2.2 TPU/SiO_2共混试样制备
        2.2.3 PC改性PETG共混试样制备
        2.2.4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试样制备
    2.3 测试方法
        2.3.1 光学性能测试
        2.3.2 力学性能测试
        2.3.4 差式扫描量热(DSC)测试
        2.3.5 电镜观察
        2.3.6 流变测试
        2.3.7 红外光谱测试
        2.3.8 吸水测试
        2.3.9 急性溶血测试
第三章 隐形正畸材料基本性能指标和基材选取
    3.1 市用产品的基本性能测试
        3.1.1 市用产品原材料剖析
        3.1.2 市用产品的DSC测试
        3.1.3 市用产品的光学性能
        3.1.4 市用产品的力学性能
        3.1.5 市用产品的吸水性
    3.2 隐形正畸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
    3.3 实验基材选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PU和PETG材料的改性研究
    4.1 TPU/SiO_2共混改性研究
        4.1.1 SiO_2红外光谱测试
        4.1.2 TPU/ SiO_2共混物的SEM测试
        4.1.3 TPU/ SiO_2共混物的DSC测试
        4.1.4 TPU/ SiO_2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4.1.5 TPU/ SiO_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本节小结
    4.2 PETG和PC的共混改性研究
        4.2.1 PETG和PC共混物的SEM测试
        4.2.2 PETG和PC共混物的DSC测试
        4.2.3 PETG和PC共混物的流变测试
        4.2.4 PETG和PC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4.2.5 PETG和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4.2.6 PETG和PC共混物的DMA测试
        4.2.7 PETG和PC共混物的吸水性能
        4.2.8 PETG和PC共混物的急性溶血测试
        小结
    4.3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研究
        4.3.1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SEM测试
        4.3.2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DSC测试
        4.3.3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流变测试
        4.3.4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4.3.5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4.3.6 不同硬度TPU改性PETG/PC共混物的吸水性能
        小结
    4.4 PETG/PC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制备
        4.4.1 隐形正畸用热成型膜片制备
        4.4.2 口内扫描和牙颌模型获取
        4.4.3 虚拟生物力学矫治分析
        4.4.4 真空热成型和后处理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透明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调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室内环境中的PM_(2.5)颗粒物概述
        1.2.1 室内环境中PM_(2.5)的来源
        1.2.2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1.3 纳米纤维的空气过滤应用及其制备技术
        1.3.1 纳米纤维过滤机理及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
        1.3.2 纳米纤维制备技术
    1.4 透明聚合物材料
        1.4.1 聚合物透明性的影响因素
        1.4.2 常用的透明性聚合物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DBS/PAN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2.2 纺丝溶液配置及纳米纤维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维形态分析
        2.3.2 结晶性能分析
        2.3.3 力学性能分析
        2.3.4 透光性能分析
        2.3.5 过滤性能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sc-PLA/PMMA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3.2.2 纺丝溶液配置及纳米纤维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c-PLA在PMMA纳米纤维中的形成
        3.3.2 sc-PLA/PMMA纳米纤维膜的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PETG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4.2.2 纺丝溶液配置及纳米纤维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TG纳米纤维膜的透光性能
        4.3.2 过滤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致谢

(8)聚酯基隐形正畸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共混
        1.1.1 聚合物共混发展史
        1.1.2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意义
        1.1.3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1.1.4 聚合物通过共混进行透明改性
    1.2 PETG的相关介绍
    1.3 PC的相关介绍
    1.4 TPU的相关介绍
    1.5 课题背景
        1.5.1 隐形正畸矫治发展史
        1.5.2 隐形正畸矫治材料需具有的特性
    1.6 研究的目的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需要的测量仪器与制备设备
    2.2 实验原材料
    2.3 试验工艺流程
    2.4 制备试验所需聚合物
        2.4.1 制备PETG/TPU共混物
        2.4.2 制备PETG和PC共混物
        2.4.3 制备PETG/TPU/PC共混物
    2.5 表征
        2.5.1 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2.5.2 共混物的吸水性能
        2.5.3 共混物的热性能
        2.5.4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2.5.5 用扫描电镜测试共混物的性质
        2.5.6 用红外测试共混物的性质
        2.5.7 测定共混物的硬度
第三章 相关材料的选择
    3.1 进口样品分析
    3.2 PETG的深入研究
        3.2.1 不同型号PETG材料的筛选
        3.2.2 不同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筛选
    3.3 改性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制备并研究PETG/TPU共混物的性质
    4.1 对共混物透明性能进行测试
    4.2 扫面电镜显微镜观察
    4.3 PETG/TPU共混物力学性能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制备并研究PETG/PC共混物的性质
    5.1 对PETG/PC共混物透明性进行测试
    5.2 对PETG/PC共混物吸水性进行测试
    5.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PETG/PC共混物进行热性能测试
        5.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
        5.3.2 热重分析
    5.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ETG/PC共混物进行测试
    5.5 测试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5.5.1 测试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与拉伸强度
        5.5.2 测试共混物的应力松弛
    5.6 测试二元共混物的熔融指数
    5.7 测试PETG/PC共混物的硬度
    5.8 小结
第六章 制备并研究PETG/PC/TPU混合物的性质
    6.1 测试PETG/PC/TPU共混物的透明性
    6.2 测试PETG/PC/TPU共混物的吸水性
    6.3 测试PETG/PC/TPU共混物的热性能
        6.3.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共混物进行测试
        6.3.2 共混物的热重分析
    6.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ETG/PC/TPU共混物进行测试
    6.5 PETG/PC/TPU共混物的红外测试
    6.6 测试PETG/PC/TPU三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6.6.1 拉伸强度
        6.6.2 测试共混物的应力松弛
    6.7 测试PETG/PC/TPU三元共混物的熔融指数
    6.8 测试PETG/PC/TPU共混物的硬度
    6.9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改性PETG 3D打印线材的制备及其FDM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概述
    0.2 熔融沉积成型(FDM)
        0.2.1 熔融沉积成型(FDM)简介
        0.2.2 应用于FDM材料性能要求
    0.3 PETG 3D打印材料
        0.3.1 PETG简介
        0.3.2 PETG在FDM上的应用
        0.3.3 PETG 3D打印耗材缺点
        0.3.4 PETG改性研究
    0.4 FDM工艺优化研究
    0.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0.5.1 目的和意义
        0.5.2 创新点
第一章 PETG/PC 3D打印线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1.2.2 试验配方
        1.2.3 样品制备
        1.2.4 工艺流程图
        1.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力学性能分析
        1.3.2 FI-IR分析
        1.3.3 SEM分析
        1.3.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1.3.5 流变性能分析
        1.3.6 热性能分析
        1.3.7 FDM效果分析
    1.4 结论
第二章 MBS增韧改性PETG/PC 3D打印线材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2 试验配方
        2.2.3 样品制备
        2.2.4 实验流程图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力学性能分析
        2.3.2 SEM分析
        2.3.3 DMA分析
        2.3.4 流变性能分析
        2.3.5 热性能分析
        2.3.6 FDM效果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PETG/PC/MBS体系FDM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2.4 性能测试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四因素四水平(L_(16)(4~4)正交试验及其微观结构结果分析
        3.3.2 三因素三水平(L_9(3~3))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隐形矫治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传统托槽正畸方法
        1.1.2 自锁托槽矫治方法
        1.1.3 隐形正畸方法
    1.2 隐形正畸用热压膜材料
        1.2.1 热压膜技术简介
        1.2.2 热压膜材料的性能特点
    1.3 隐形正畸用基体材料与改性材料的概述
        1.3.1 基体材料PETG概述
        1.3.2 PC概述
        1.3.3 TPU概述
    1.4 口腔正畸力学分析
        1.4.1 口腔正畸生物力学的概述
        1.4.2 口腔正畸力的分析概述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设备
    2.2 隐形矫治器材料的制备
        2.2.1 隐形矫治器的制备流程与工艺
        2.2.2 制备PETG/PC共混物
        2.2.3 PETG/PC/TPU共混试样的制备
    2.3 性能测试
        2.3.1 透光性能测试
        2.3.2 力学性能
        2.3.3 热性能测试
        2.3.4 唾液吸收性能测试
        2.3.5 SEM测试
        2.3.6 红外测试
        2.3.7 硬度测试
第三章 国外进口产品的分析和基材的选择
    3.1 国外进口产品的性能分析
        3.1.1 Erkodur膜片的红外分析
        3.1.2 Erkodur膜片的透光性能测试
        3.1.3 Erkodur膜片的力学性能分析
        3.1.4 Erkodur膜片的唾液吸收性能测试
        3.1.5 Erkodur膜片的硬度性能分析
    3.2 隐形正畸材料的性能指标
    3.3 透明PETG基体材料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含量PC与PETG的共混改性研究
    4.1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透光性能测试
    4.2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4.3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热性能测试
        4.3.1 DSC分析
        4.3.2 TG分析
    4.4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唾液吸收性能测试
    4.5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红外测试
    4.6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硬度测试
    4.7 不同PC含量的PETG/PC共混物的SEM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含量TPU与PETG/PC的共混改性研究
    5.1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透光性能测试
    5.2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5.3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热性能测试
        5.3.1 DSC分析
        5.3.2 TG分析
    5.4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唾液吸收性能测试
    5.5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硬度测试
    5.6 不同含量TPU对PETG/PC共混物的SEM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压膜成型PETG基隐形正畸矫治器
    6.1 制备PETG基热压膜片
    6.2 牙颌印模获取与石膏模型制作
    6.3 隐形正畸矫治器真空热压成型
        6.3.1 热压温度对成型矫治器的影响
    6.4 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后加工处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隐形矫治器的生物力研究
    7.1 下颌牙列CT扫描图像的获取
    7.2 建立下颌牙列的三维模型
    7.3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
    7.4 模型求解和后处理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PET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ETG共混改性研究进展[J]. 王亚举. 山东化工, 2021(16)
  • [2]基于IM与FDM的PETG/ABS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 黄程.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层压法的隐形正畸用膜片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鹏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FDM用PETG系列耗材的改性研究[J]. 乔雯钰,王晨蕾,胡浩. 中国塑料, 2020(10)
  • [5]基于聚醚硫脲的硬质自修复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洋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隐形正畸用材料的制备[D]. 向宇虹.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透明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调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D]. 吕胜男.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8]聚酯基隐形正畸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 田蔚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9]改性PETG 3D打印线材的制备及其FDM工艺优化[D]. 池哲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10]隐形矫治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何智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PETG的制备及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