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受体与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阿片受体与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一、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司坤[1](2021)在《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内源性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参与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过程,在此我们探讨非肽类孤啡肽受体(ORL1)拮抗剂J-113397,SB-612111和compound-24(C-24)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并且寻找其各自的最佳有效浓度。探讨三种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否与炎症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有关。方法:11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6-8周龄,质量250-30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实验,本实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只大鼠分为11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该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冠脉结扎组(CAO组,该组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和三个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组(J组、S组、C组,这三组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结扎前按照分组经尾静脉按1ml/kg负荷量注射相应浓度药物),根据拮抗剂的浓度梯度,将三组拮抗剂组内各分为三个亚组,即J组(J-113397)分为J-Ⅰ组(1×10-7mol/l)、J-Ⅱ组(1×10-9mol/l)、J-Ⅲ组(1×10-11mol/l),S组(SB-612111)分为S-Ⅰ组(1×10-9mol/l)、S-Ⅱ组(1×10-11mol/l)、S-Ⅲ组(1×10-13mol/l),C组(C-24)分为C-Ⅰ组(1×10-9mol/l)、C-Ⅱ组(1×10-11mol/l)、C-Ⅲ组(1×10-13mol/l),每组10只。每组大鼠按规定处理后,记录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心功能数据。第二部分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心率变异度及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实验第一部分动态监测了大鼠15 min内的心电信号,使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析心率变异度数据。所有大鼠均在冠脉结扎15分钟后处死,取大鼠心肌组织研磨后取上清液在-20℃中冷冻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的浓度。对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与炎性因子TNF-α及IL-1β的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CAO组、J组、S组和C组VEB次数明显增加(P<0.05);CAO组VT+VF次数,持续时间和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增加(P<0.05)。C-Ⅲ组VT+VF次数和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增加(P<0.05),J-Ⅲ组、S-Ⅲ组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增加(P<0.05)。与CAO组比较,J组、S组、C组VEB次数明显下降(P<0.05);C-Ⅰ组VT+VF次数,持续时间和心律失常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于VEB发作次数各亚组间的比较,与J-Ⅰ组比较,J-Ⅱ组,J-Ⅲ组,S-Ⅲ组,C-Ⅱ组,C-Ⅲ组VEB发作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J-Ⅱ组比较,J-Ⅲ组,S-Ⅲ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S-Ⅰ组,S-Ⅱ组,C-Ⅰ组,明显减少(P<0.05)。与J-Ⅲ组比较,S-Ⅰ组,S-Ⅱ组,C-Ⅰ组,C-Ⅱ组明显减少(P<0.05)。与S-Ⅰ组比较,S-Ⅲ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S-Ⅱ组比较,S-Ⅲ组,C-Ⅱ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C-Ⅰ组比较,C-Ⅱ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C-Ⅱ组比较,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C-Ⅰ组比较,C-Ⅲ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P<0.05)。冠脉结扎后各组心功能指标变化较小,与Sham组比较,J-Ⅲ组HR明显减少(P<0.05),各组LVSP,LVEDP,+dp/dtmax H和-dp/dt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后15分钟内心率变异度及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CAO组、J组、S组、C组的SDNN、RMSSD均明显降低(P<0.05)。对于RMSSD,与CAO组比较,J-Ⅱ组、S-Ⅰ组、S-Ⅲ组、C-Ⅱ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C-Ⅰ组比较,S-Ⅰ组、C-Ⅲ组明显增加(P<0.05)。与CAO组比较,J组、S组、C组的LF/HF明显降低(P<0.05)。其余两组指标LFnorm和HFnorm,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J组、S组、C组的TNF-α和IL-1β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AO组比较,J-Ⅰ组、J-Ⅱ组、S-Ⅰ组、S-Ⅱ组、C-Ⅰ组、C-Ⅱ组的TNF-α和IL-1β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CAO组比较,J-Ⅱ组的TNF-α浓度明显下降(P<0.05)。与S-Ⅱ组比较,J-Ⅲ组、S-Ⅰ组、S-Ⅲ组、C-Ⅲ组TNF-α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S-Ⅱ组比较,J-Ⅲ组、C-Ⅲ组TNF-α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C-Ⅰ组比较,C-Ⅲ组IL-1β浓度明显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J组:TNF-α和IL-1β的浓度呈正相关(r=0.668,P<0.01);TNF-α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616,P<0.01);IL-1β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614,P<0.01)。S组:TNF-α和IL-1β的浓度呈正相关(r=0.560,P<0.01);TNF-α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634,P<0.01);IL-1β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652,P<0.01)。C组:TNF-α和IL-1β的浓度呈正相关(r=0.503,P<0.01);TNF-α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485,P<0.01);IL-1β浓度和VEB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11,P<0.01)。结论使用三种拮抗剂预处理可有效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且心肌组织中TNF-α及IL-1β的浓度明显降低。其各自的最佳有效浓度分别是J-113397(1×10-7mol/l),S-612111(1×10-11mol/l)与C-24(1×10-9mol/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与交感神经活性调节及炎症的发生有关。

陈安莉[2](2021)在《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和致死的首位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心律失常。因此,寻找一种预防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价值。针刺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同时,针刺能够明显的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研究也表明,针刺预处理可降低心律失常评分。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电针能抑制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而有关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迄今鲜有人涉足。现代医学研究提示:κ-阿片受体(κappa opoid receptor,κ-OR)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针刺镇痛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节阿片受体表达、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然而,阿片受体系统在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效应机制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介导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表明:电针可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而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可以部分阻断电针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效应,提示电针极有可能通过调节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而将阿片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路径的探讨引入到针刺改善心律失常的机制中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研究目的及意义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同时确定κ-OR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干预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的完成不仅对于针刺防治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亦将为系统探讨针刺心血管效应作用规律及其机制找到一条新思路或新的切入点。研究方法本实验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阻断剂组通过观察心律失常评分。第二部分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在再灌注结束后,取大鼠心脏左心室做western Blot检测κ-OR、Gq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cAMP)含量的变化;Forskolin(AC 激动剂)、8-Br-cAMP(PKA激动剂)、BayK-8644(L-Ca2+激动剂)、PMA(PKC激动剂)等κ-阿片受体后信号转导成分在激动剂的作用下,观察单个心肌细钙离子变化。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上哪些信号分子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结果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的确定与NC组相比,M组再灌注时的和EA组心律失常评分显着性升高(P<0.01),而经过电针干预后,EA组较M组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与M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1),而在电针前给与κ-OR特异性拮抗剂——Nor-BNI,其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组较与NC组和EA组比较均有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增加(P<0.05或P<0.01)。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1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κ-OR蛋白的影响M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考虑是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应激保护性反应;而EA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更为明显地增加(P均<0.01)。2.1.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Gq蛋白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Gq蛋白的表达略有增加(P<0.05);而EA组Gq蛋白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进一步的增加(P均<0.01)。2.1.3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IP3的影响M组IP3的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1);而EA组IP3的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4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DAG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DAG的表达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DAG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5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C反应性的影响2.1.5.1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情况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的影响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1.5.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0%,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3.73%(P<0.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1.79%,明显低于M组。2.2 κ-阿片受体后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2.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AC反应性的影响2.2.1.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作用下均有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1.2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1.16%,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7.91%。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EA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0.50%,明显低于M组。2.2.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cAMP的影响M组cAMP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cAMP与M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2.2.3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A反应性的影响2.2.3.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的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3.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8.72%,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90.87%。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0.63%,明显低于M组。2.2.4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反应性的影响2.2.4.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4.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1%,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6.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5.11%,明显低于M组。研究结论:1、电针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κ-OR特异性阻断剂nor-BNI能够部分阻断电针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效应。提示:κ-OR可能参与介导了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引发心律失常的保护效应。2、电针干预的具体作用机制一方面可能是通过增加κ-OR含量,继而作用于κ-OR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系统相关站点,即增强Gq、IP3及DAG的表达、抑制PKC的过度激活;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间接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站点即下调cAMP含量、抑制AC、PKA、L-Ca2+通道的过度激活,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杨光[3](2019)在《内源性孤啡肽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类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含量的变化以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对心律失常和Cx43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0025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共24只,分为三个亚组,即冠状动脉结扎后15min亚组、冠状动脉结扎后60min亚组、冠状动脉结扎后120min亚组,每组8只),孤啡肽受体拮抗剂组(U组,共24只,分为三个亚组,即冠状动脉结扎后15min亚组、冠状动脉结扎后60min亚组、冠状动脉结扎后120min亚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共16只,分为两个亚组,即冠脉只穿线不结扎15min亚组、冠脉只穿线不结扎60min亚组,每组8只)。U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 10-9 mol/L)1μl/g,通过尾静脉向C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Na Cl溶液。C组、U组大鼠在给药5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S组冠脉只穿线不结扎。分别记录C组、U组大鼠从给药前10 min到冠状动脉结扎后15、60、120 min的ECG数据,分析统计各类室性心律失常。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标本中磷酸化Cx43(p-Cx43)蛋白以及总Cx43蛋白的含量。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后15 min时,与C组比较、U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联律的发生次数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5)。冠状动脉结扎后60 min时,与C组比较、U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联律的发生次数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生次数明显下降(P<0.05)。冠状动脉结扎后120 min时,与C组比较,U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联律的发生次数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生次数明显下降(P<0.05);p-Cx43蛋白表达:冠状动脉结扎后15 min时,与S组比较,C组p-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U组p-Cx43表达明显升高(P<0.01)。冠状动脉结扎后60 min时,与S组比较,C组与U组p-Cx43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内源性孤啡肽拮抗剂UFP-101通过促进Cx43蛋白发生磷酸化而减少大鼠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王圆圆[4](2018)在《K阿片受体介导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MS)为心肌缺血后心功能障碍,常见于不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发作后及各种心脏介入术后等,严重时可引发心衰甚至死亡。因此,寻找MS的有效防治手段已成全球热点课题。以往研究显示针刺可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但因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病情凶险,患者较少来针灸科治疗,针灸很难发挥作用;而心肌缺血后出现的MS采用针灸治疗却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而有关针刺改善MS的工作迄今无人涉足。针刺镇痛领域的研究表明,针刺可增加体内阿片类物质并激活阿片受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肌细胞膜和血管壁存在大量以阿片肽κ型受体(K-opioid receptor,κ-OR)为主的阿片受体系统,相关研究还发现:κ-OR外源性激活具有抗心肌梗塞或心肌顿抑的作用;κ-OR激动剂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改善缺血性心肌损害,而κ-OR抑制剂可以阻断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应,提示:κ-OR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介导了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因此,针刺极有可能通过作用于心脏κ-OR系统而改善MS的心肌功能障碍。然而,迄今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及意义明确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引发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κ阿片受体是否参与介导了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保护效应。本研究不仅将为针刺防治心肌顿抑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系统探讨针刺改善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找到一条新的思路或切入点,由此进一步为临床上采用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开辟一条操作性强的新途径,更好地发挥其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顿抑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测、在体血流动力学分析等技术方法,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并结合κ-OR特异性阻断剂进一步探讨κ-OR受体是否参与介导了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作用。实验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心肌顿抑模型组(M组)、电针预处理组(EA组)、nor-BNI+电针预处理组(nor-BNI组)。EA组于心肌顿抑造模前电针双侧内关穴30min(电针参数:强度0.5mA,频率2/15 Hz);nor-BNI组于电针开始前10min从大鼠左股静脉推注nor-BNI(2mg/kg)。通过心电图ST段检测以及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心室每搏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以明确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引发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结合κ-OR特异性阻断剂nor-BNI的应用,探讨κ-OR受体是否参与介导了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作用。研究结果1.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效应的确定1.1心电图ST段变化:各组TO时间点ST段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N组ST段在各时间点相对较稳定。M组ST段幅值在结扎后各时间点与自身T0数值比较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均<0.01),在T2后各时间点的ST段幅值与N组相应各时间点ST段幅值比较亦均有显着抬高(P<0.05,P<0.01)。EA组自T2后各时间点其ST段逐渐回归至N组相应水平,与M组相应时间点ST段幅值比较均明显减低(P<0.05,P<0.01)。1.2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1.2.1左心室内压变化:各组左心室内压初始状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N组左心室内压在各时间点均无较大波动;M组结扎后左心室内压虽然从T3开始略有回升,但是整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与自身T0数值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均<0.01),且与N组相应各时间点左心室内压比较亦均有显着下降(P<0.05,P<0.01);EA组结扎后虽有下降趋势,仅在T1、T2和T3与自身TO数值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P<0.01);另一方面,其左心室内压从T2时间点后持续上升并逐渐回归至N组水平(P均>0.05),且在T3后各时间点其左心室内压与M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有显着升高(P均<0.05)。1.2.2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各组T0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N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在各时间点相对较稳定;M组在结扎后各时间点与自身T0时间点数值比较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均<0.01),且与N组相应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亦均有显着减低(P均<0.01);EA组结扎后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在T2时间点后逐步提升,与N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且在T2时间点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与M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均<0.01)。1.2.3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变化:各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初始状态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N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在各时间点均无较大波动;M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在结扎(T1)后持续下降,与自身T0以及N组相应各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有显着降低(P均<0.01);EA组结扎后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从T2开始逐渐回升,与N组比较虽仍有所下降,但在T5时间点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与M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有明显提升(P<0.05)。1.2.4左心室每搏功变化:各组T0时间点左心室每搏功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N组左心室每搏功在各时间点相对较稳定。M组左心室每搏功在结扎后各时间点与N组相应各时间点数值比较亦均有显着降低(P均<0.01);EA组自T2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每搏功持续上升逐渐回归基础值,且与M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有显着提升(P均<0.01)。2.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保护效应的影响2.1心电图ST段变化:EA组和nor-BNI组ST段初始状态无明显差异(P均>0.05)。nor-BNI组结扎后各时间点ST段均处于较高水平,与自身T0数值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均<0.01),且自T2以后各时间点ST段水平与EA组相应数值比较均有显着升高(P均<0.01)。2.2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2.2.1左心室内压变化:nor-BNI组结扎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内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自身T0数值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均<0.01),且自T3时间点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内压与EA组相应数值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2.2.2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nor-BNI组结扎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亦处于较低水平,与自身静息位点(T0)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均<0.01),另一方面,其T2时间点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与EA组相应时间点数值比较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2.2.3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变化:nor-BNI组结扎后各时间点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明显减低,与自身静息状态比较均有显着下降(P<0.05,P<0.01),而自T3时间点后各时间位点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与EA组相应数值比较虽有下降趋势,但两者并未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2.4左心室每搏功变化:nor-BNI组结扎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每搏功处于较低水平,与TO数值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P<0.01),另一方面,其T2以后各时间位点左心室每搏功与EA组相应数值比较亦均有显着下降(P<0.05,P<0.01)。研究结论1.电针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心肌顿抑引起的ST段异常抬高,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强左心室收缩力,并明显改善左心室的做功,对心肌顿抑引发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nor-BNI可以部分阻断上述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保护效应,尤其对再灌60min后各时间点ST段、左心室内压、左心室每搏功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四项指标抑制效果明显,提示:κ阿片受体可能参与介导了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引发的缺血性损伤效应。

杨光,韩毅,杨建新[5](2018)在《孤啡肽受体的功能可塑性决定其激动剂的镇痛性质》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就在μ、δ、κ阿片肽受体被克隆不久以后,一些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种与阿片受体同源性较高的G蛋白偶联受体[1],不过这种G蛋白偶联受体对阿片类配体的亲和力却很低,因此,这种受体被暂时命名为阿片受体1(ORL1)。1年后,两个研究团队各自确定了阿片受体1的配体,它是一种十七肽物质[2],被命名为孤啡肽(NOP)。后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将其纳入阿片肽受体家族的一个子范畴。本文

苏剑瑶[6](2017)在《全外显子测序发现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新的致病基因PDYN突变》文中指出背景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PCC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起源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通常伴有家族聚集性。与其他类型的遗传性心脏疾病相比,对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相当有限。有研究报道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相关,最常见的是SCN5A基因,以及SCN1B、GJA5和TRPM4。此外,已经报道了几种与结构和调节相关的基因的突变与伴有或不伴有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传导异常有关,如LMNA、DES和Nkx 2.5。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通常是进展性的,因此家系中心电图正常的年轻成员可能处于患心律失常的风险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猝死的风险就越大。遗传病的基因检测在对识别隐匿性阳性突变携带者起重要作用,即携带的基因缺陷与有临床表现的家系成员的基因缺陷相同,但目前无临床症状的个人。遗传测试结果阴性的患者则可以得到一定保证。研究表明很多基因与心脏传导障碍有关。现在已经明确的是心脏传导缺陷不仅与老化相关,而且许多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也参与房室和心室内阻滞的发生。许多基因都与心脏的电生理活动相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并很可能仅鉴定了这些遗传缺陷疾病中相关遗传基因的一小部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在未来将可以确定更多更全面的致病的遗传学改变,并进而确定由于遗传缺陷导致的心脏传导障碍的实际比例。而且遗传学分析和检测将成为PCCD患者常规临床评估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心脏传导障碍的出现是随时间呈进行性改变的缓慢过程,遗传学检查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确定心脏传导缺陷发展的风险,并且因此确定起搏器植入的最佳时机。从长远上来看,早期识别出有可能发展为心脏传导障碍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存在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可以预防性应用能够延缓这些潜在致命性疾病发展的药物。目的探讨一个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家系的遗传机制。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一个包含4代34人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家系。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并结合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在遗传性心脏传导疾病家系中选取3名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筛选该家系的致病突变基因。然后对所筛选到的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且应用SIFT、Poly Phen-2和Mutationtaster评分对突变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对以上得到的候选突变位点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HRM)和SNa PShot测序在家系外健康人中进行检测,用Sanger测序法在家系成员内检测。对筛选出的致病基因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突变后的功能研究。结果该家系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的遗传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过全外显子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公共数据库筛查及突变功能预测筛选出8个候选突变位点。对家系内以及家系外验证,发现有PDYN上的两个杂合突变位点PDYN(c.581A>T,p.D194V)(c.580G>C,p.D194H)与心脏传导疾病发生共分离。PDYN未被报道过与PCCD相关,且PDYN的两个突变位点是未被报道过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转染HEK293T细胞72小时后,PDYN mRNA表达量没有变化。IL-6、IL-8、CRP和TNF-α的表达在突变组均有升高,但突变组间没有差异。ROS在突变组比对照组及野生组升高,但突变组间没有差异。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一个包含7名患者34人的PCCD家系。在该PCCD家系中除传导阻滞外同时还合并窦房结病变及房早、房速和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2.本研究发现了PDYN上两个新的杂合突变PDYN(c.581A>T,p.D194V)(c.580G>C,p.D194H)可能为该PCCD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3.PDYN(c.581A>T,p.D194V)(c.580G>C,p.D194H)两个位点突变后,PDYN mRNA水平没有变化,但IL-6、IL-8、CRP及TNF-α表达量升高,ROS水平升高。

张玲[7](2014)在《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选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作类痛经大鼠模型,全身冷冻法制备寒凝证模型,二者结合制成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选用三阴交穴,采用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用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测定治疗前后子宫收缩强度,以红外热像技术测定三阴交和血海穴区的左右侧温度变化,检测子宫和脊髓的κ-受体和μ-受体以及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评价不同的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得气”的客观评价指标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为“得气”对经穴特异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分别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除盐水组外均给予大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2U/只,并于第1天至第5天放入-25℃冰柜冷冻,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和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以不同刺激量进行针刺治疗。记录子宫收缩波个数、峰峰值及子宫活动度;以红外热像技术测定三阴交和血海穴区的左右侧的基础温度和治疗后60分钟内的左右侧温度;以RealTime-PCR法测定子宫和脊髓的κ-受体和μ-受体以及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研究结果1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子宫收缩强度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加(P<0.01),子宫收缩波峰峰值显着升高(P<0.01),子宫活动度显着增加(P<0.01);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显着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5);与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比较,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5)。2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左右三阴交和血海穴区温度的影响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三阴交穴区的左右体表温度失衡,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可显着调节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温度失衡的状态,且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针刺后20-40min调节作用较为显着。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无明显改变。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海穴区的左右温度在各个时间点均未见明显异常。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子宫和脊髓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子宫μ受体的表达明显升高(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P<0.01,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P<0.05)。各组间子宫κ受体、脊髓μ受体与κ受体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4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各组间海马NMDA受体NR1亚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寒凝证类痛经大鼠表现为子宫痉挛收缩状态,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可明显缓解子宫痉挛状态,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未见此效应,提示刺激量A组针刺效应强于B组。2红外热成像结果表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体表温度失衡;针刺强刺激介入后,可调节大鼠三阴交穴区左右温度失衡的状态,该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针刺20-40min后调节作用较为显着。而较小的刺激量介入未见明显改变。根据中医理论“气至而有效”论述认为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的模型动物处于较强“得气”状态。3中枢与外周阿片受体基因表达的结果显示,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可调节外周子宫组织μ受体的表达,提示得气状态下针刺效应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靶器官μ受体的表达而实现的。而中枢μ、κ及NMDA受体基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可能与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机体内环境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其深入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揭示。

夏沛格[8](2014)在《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及目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严重颅脑损伤,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严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大大提高,ICH的发生率有增无减。ICH的发生与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此外,许多炎性反应和内源性介质等也可诱发,其中内源性神经介质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增加能加重这种损伤。近年来,神经肽与脑血管疾病机理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阿片肽及阿片受体系统在成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有着相同危险因素的早产儿ICH的发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基因遗传学背景是造成个体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PAF-AH基因Val279Phe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产儿ICH具有相关性,我们在此基础上探索ICH发生的其他易感基因。μ阿片受体(μ opioid receptor,OPRMI)A118G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及药物反应的差异性有关,而其与新生儿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选择被大家广泛认可的与精神神经因素密切相关的OPRMIA118G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其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关联性,探讨ICH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ICH提供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选取2011.7至2013.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汉族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颅内出血早产儿视为颅内出血组,同期因早产要求住院观察的非颅内出血早产儿视为非颅内出血组。并对颅内出血进行分度。2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技术,对OPRMI基因Al18G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 PCR产物直接测序验证基因型检测方法的可靠性。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胎龄、出生体质量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构成的比较检验、Hard-Weinberg平衡法则检验、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比较、性别及出血程度与颅内出血的关联性比较检验均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一般情况颅内出血组167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8例,平均胎龄(33.59±1.95)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849±578)g;非颅内出血组163例,男性91例,女性72例,平均胎龄(33.98±1.63)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939±472)g。两组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OPRMI基因A118G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OPRMI基因A118G位点共有两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G,三种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颅内出血组:野生型纯合子A/A,73例(43.7%),突变杂合子A/G,82例(49.1%),突变纯合子G/G,12例(7.1%);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68.3%、31.7%;非颅内出血组:野生型纯合子A/A,89例(54.6%),突变杂合子A/G,68例(41.7%),突变纯合子G/G,6例(3.7%);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75.5%、24.5%;两组基因型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839,P=0.089),但是比较颅内出血组与非颅内出血组野生型(A/A)和突变型(A/G+G/G)的阳性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48),两组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4,OR=1.549,95%CI:1.003~2.391),提示OPRMI基因118G等位基因的携带与ICH的发生呈正相关,该突变可能会增加ICH的发病风险。颅内出血组男、女性别OPRMI基因A118G多态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P=0.58;χ2=0.843,P=0.358);颅内出血组不同出血程度OPRMI基因A118G多态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8,P=0.342;χ2=0.160,P=0.689)。结论1. OPRMI基因A118G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具有相关性。2. OPRMI基因A118G多态性可能是ICH发病的一个潜在的易感位点,等位基因G的携带与ICH的发生呈正相关,该突变可能会增加ICH的发病风险。3. OPRMI基因A118G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在颅内出血发生中无性别差异性。4. OPRMI基因A118G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对颅内出血程度无影响。

冯娜[9](2013)在《κ阿片受体通过调节内皮素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参与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而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阐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策略,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一种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类物质,由21个氨基酸组成,是迄今所知最强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内皮素不仅存在于血管内皮,而且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在维持基础血管张力及心血管系统稳态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内皮素参与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外源性ET-1对心肌有直接的致缺血和致心律失常作用,而心肌缺血时内源性ET-1合成与释放的增加又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ET-1可通过激活其受体,进一步激活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引起心肌主要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功能发生改变。而后者可引起缝隙连接的电脱耦联现象,导致折返性电活动的发生,最终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通过激活心脏κ阿片受体能够显着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律失常。我们近期的实验结果表明,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显着下调血浆ET-1的水平,我们推测κ阿片受体介导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T及其受体系统的作用有关。本课题旨在证明激活κ阿片受体是否可以抑制ET及其受体系统,进而抑制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并通过调节Cx43以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为揭示κ阿片受体介导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学术见解,也可为临床应用阿片类物质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依据。【目的】研究κ阿片受体兴奋是否可以抑制ET及其受体系统,进而抑制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调节Cx43并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50±30g),随机分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记录股动脉压、左心室内压、收缩、舒张功能和心电图,统计心律失常,根据后续试验留取相应组织标本。(2)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ET-1含量。(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T-1和ET受体(ETRA)mRNA表达。(4)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TRA、c-Src、Cx43蛋白表达。(5)应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心肌Cx43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变化。【结果】(1) κ阿片受体兴奋对ET-1引起的正常大鼠及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ET-1可导致正常大鼠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预先给予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可显着抑制ET-1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缺血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缺血组比较,给予ET-1后心律失常评分显着升高,U50488H可抑制ET-1引起的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上U50488H的作用部分可被κ阿片受体阻断剂nor-BNI所阻断。结果提示,κ阿片受体介导了抗ET-1引起的心律失常作用。(2) κ阿片受体兴奋对ET-1及其受体的调节作用心肌缺血可引起大鼠ET-1水平升高,而U50488H可显着抑制正常大鼠和缺血大鼠ET-1水平,并下调其mRNA表达,此作用可被κ阿片受体阻断剂nor-BNI所阻断。缺血/再灌注2h时,ET受体表达增多,U50488H可抑制其表达。结果提示,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抗ET-1和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ET-1水平进而抑制ET受体的作用而实现的。(3) 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缺血会引起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给予ET-1后,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进一步增多,而预先给予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激动κ阿片受体,可显着抑制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磷酸化水平。(4) 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Cx43的影响缺血可引起Cx43和p-Cx43表达减少,分布侧移,缺血同时给予ET-1时,Cx43进一步减少,而p-Cx43表达却异常增多,且由正常时的端端排列变化为呈簇状排列于细胞侧壁,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可升高Cx43的表达,恢复Cx43闰盘分布结构,并抑制Cx43异常磷酸化及分布侧移。【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κ阿片受体具有调节内皮素及其受体介导的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U50488H可通过激活κ阿片受体下调ET-1生成进而限制ET受体作用的发挥,抑制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并进一步通过稳定Cx43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罗云云[10](2012)在《DAMGO和Galantamine对铅暴露大鼠海马DG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和修复作用》文中指出慢性铅暴露引发多重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的损害。海马的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细胞模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包括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 LTP)和长时程压抑(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两种重要形式。去增强(Depotentiation, DP)是突触可塑性的另外一种形式。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铅暴露可以损伤海马CA1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的LTP/LTD诱导。本文用场电位记录方法研究了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对慢性铅暴露大鼠突触可塑性损伤的影响和Galantamine对慢性铅暴露大鼠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新生的Wistar大鼠从出生起到断乳通过饮用0.2%醋酸铅溶液染铅。在27-30日龄大鼠海马离体脑片齿状回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结果表明:DAMGO在铅暴露组和control组都诱导得到LTP幅度增加,并且铅暴露组比control组升高更明显。NMDA受体阻断剂AP5不能完全阻断DAMGO诱导的LTP。铅暴露损伤了高频刺激诱导的LTP,DAMGO对这种损伤没有明显的修复,对control组的HFS-LTP也没有明显的影响。结果说明,DAMGO可以在慢性铅暴露组诱导比control组更高的LTP,其机制部分来源于NMDA受体途径的参与;DAMGO对HFS-LTP组别没有明显作用,可能与铅神经毒理作用在两种LTP诱导过程中位点差异有关。新生的Wistar大鼠自出生到成年通过饮用0.2%醋酸铅溶液染铅。在成年大鼠(60-90日龄)的海马齿状回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群峰电位。进行实验前两周起通过腹腔注射为Galantamine组别动物给药(1 mg/100 g体重每天)。结果显示,慢性铅暴露损伤了大鼠海马DG区LTP/DP的诱导,而Galantamine可以显着的升高铅暴露大鼠LTP/DP的幅度,但是在非铅暴露组只有不明显的升高。这个结果提示Galantamine可以逆转铅导致的大鼠突触可塑性损伤,并且可能是有效的铅所致认知障碍治疗药物。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研究了DAMGO和Galantamine对慢性铅暴露造成的突触可塑性损伤的影响,了解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了解了铅的神经毒理机制,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支持。

二、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 分钟内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2.2 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情况
        2.3 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2.4 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后15 分钟内心率变异度及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1β浓度
        2.2 各组大鼠心率变异度情况
        2.3 VEB发作次数和炎性因子TNF-α、IL-1β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孤啡肽受体拮抗剂药理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 传统医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认识
        3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形成机制研究
        3.1 氧自由基假说
        3.2 钙超载
        4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4.1 通过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4.2 针刺改善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进展
        5 小结
    综述二 κ-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1 κ-阿片受体参与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1.1 κ-阿片受体直接通路相关站点
        1.2 间接通路调节β-肾上腺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
        2 结语与展望
前言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
        1.3 设备和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方法
        2.2.1 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2.2 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2.3 电针刺激及给药方法
        2.2.4 分离单个心肌细胞
        2.2.5 心肌细胞负载荧光探针Fura-2/AM
    3 检测指标
        3.1 心电图检测
        3.2 单个心肌细胞钙瞬变及收缩的检测
        3.3 心肌细胞内κ-OR、Gq含量的检测
        3.3.1 主要溶液的配置
        3.3.2 提取蛋白
        3.3.3 制胶
        3.3.4 加样及电泳
        3.3.5 转膜
        3.3.6 抗体孵育
        3.4 心肌细胞内IP3、DAG、cAMP含量的检测
        3.4.1 IP3/DAG/cAMP检验试剂盒的组成
        3.4.2 实验步骤
        3.5 单个心肌细胞对PKC激动剂--PMA、AC激动剂--Forskolin、PKA激动剂--8-Br-cAMP、L-Ca~(2+)激动剂-BayK-8644反应性的检测
    4 数据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定及κ-OR特异性介导作用
        5.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
        5.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5.2.2 κ-OR后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6 讨论
        6.1 κ-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6.2 κ-OR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6.2.1 κ-OR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6.2.2 κ-OR后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内源性孤啡肽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类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 UFP-101 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1.3 动物模型制备及给药方法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 结果
        2.1 ECG统计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 Cx43 含量的变化以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 UFP-101 对 Cx43 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1.3 动物模型制备及给药方法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4.1 Western blot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Western blot结果
        2.1.1 CAO 15min时p-Cx43 与总Cx43 比值比较
        2.1.2 CAO 60min时p-Cx43 与总Cx43 比值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K阿片受体介导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肌顿抑的研究进展及针刺干预改善心肌顿抑的新思路
        1 心肌顿抑的诊断
        1.1 心电图改变
        1.2 超声心动图及其相配合的影像学改变
        1.3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查
        1.4 多层螺旋CT检查
        1.5 左心导管术探查
        1.6 其他诊断方式
        2 心肌顿抑的可能发生机制
        2.1 钙超载假说
        2.2 氧自由基假说
        2.3 能量代谢障碍
        2.4 血管内皮及微循环挛缩
        3 针刺干预改善心肌顿抑的新思路
    综述二 κ阿片受体参与介导改善心肌缺血保护效应的研究进展
        1 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受体
        2 κ阿片受体参与对缺血心肌的调节作用
        3 κ阿片受体参与介导改善心肌缺血保护效应的相关作用机制
        3.1 IP3/Ca~(2+)和DAG/PKC/cAMP
        3.2 负性调节β肾上腺素受体
        3.3 触发ATP敏感性钾通道
实验部分
    前言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与试剂
        1.3 设备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麻醉
        2.3 手术操作
        2.3.1 颈动脉逆行心脏插管
        2.3.2 心肌顿抑模型制备
        2.3.3 左股静脉给药前制备
        2.3.4 TTC/依文思蓝双染色方法
        2.4 电针预处理和给药方法
        2.5 检测指标
        2.5.1 心电图指标
        2.5.2 血流动力学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各组大鼠经TTC/伊文思蓝染色后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
        2 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效应的确定
        2.1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
        2.2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2.2.1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收缩压的影响
        2.2.2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2.2.3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的影响
        2.2.4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每搏功的影响
        3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保护效应的影响
        3.1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的影响
        3.2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心肌顿抑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3.2.1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收缩压的影响
        3.2.2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3.2.3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的影响
        3.2.4 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大鼠左心室每搏功的影响
    讨论
        1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
        2 κ阿片受体介导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孤啡肽受体的功能可塑性决定其激动剂的镇痛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孤啡肽受体的结构
2 孤啡肽前体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
3 孤啡肽受体的分布及其组织功能
4 孤啡肽受体与N型钙离子通道的相互作用
5 孤啡肽受体与μ-阿片肽受体 (MOP) 的相互作用
6 孤啡肽受体及阿片受体系统在痛觉调控中的相互作用
7 孤啡肽受体的应用前景
8 结论

(6)全外显子测序发现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新的致病基因PDYN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一例遗传性心脏传导疾病家系的全外显子测序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阿片系统对心脏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技术路线图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1.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研究
        1.2 痛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2 中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2.1 痛经治疗的取穴
    综述二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1 针刺对传入神经的作用
        2 针刺对脊髓和脑的作用
        3 神经肽、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1 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2 5-HT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3.3 P物质(SP)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综述三 阿片受体的研究进展
        1 阿片肽受体的概念和结构
        2 阿片受体的分布和作用
        2.1 阿片受体的分布
        2.2 阿片受体的作用
    综述四 得气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1 得气的生物学机制
        2 得气的评价标准
        3 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针刺用具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取穴
        2.4 针刺方法
        2.5 大鼠子宫收缩强度
        2.6 红外热像仪检测
        2.7 取材与样品基础处理
        2.8 Realtime-PCR检测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子宫收缩强度
    2 三阴交穴区温度
        2.1 各时间点三阴交穴区左右两侧温度
        2.2 各时间点血海穴区左右两侧温度
    3 阿片受体表达
        3.1 子宫μ受体表达
        3.2 子宫κ受体表达
        3.3 脊髓μ受体表达
        3.4 脊髓κ受体表达
    4 海马NMDA受体表达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2 动物模型选择
        2.1 类痛经模型制备
        2.2 寒凝证模型制备
    3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3.1 古代医家对原发性痛经的理论认识
        3.2 穴位选择
    4 得气与刺激量
    5 冷应激对生物体的影响
    6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
    7 针刺镇痛
        7.1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7.2 针刺对阿片受体的影响
        7.3 针刺对NMDA受体的影响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1 红外热像图
    2 Realtime-PCR曲线图
查新报告

(8)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生儿疾病与μ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
致谢

(9)κ阿片受体通过调节内皮素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参与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κ阿片受体兴奋对 ET-1 引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和分组
        2.2 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3 心律失常的评分标准
    3 结果
        3.1 U50488H 对 ET-1 引起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3.2 U50488H 对 ET-1 引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部分:κ阿片受体兴奋对 ET-1 及其受体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和分组
        2.2 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3 ELISA 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 ET-1 含量
        2.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ET-1 和 ETRAmRNA 表达
        2.5 Western Blot 检测 ETRA蛋白表达
    3 结果
        3.1 U50488H 对正常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 ET-1 的作用
        3.2 U50488H 对正常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 ET-1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3.3 U50488H 对正常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 ET 受体(ETRA)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部分: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 C-SRC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和分组
        2.2 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3 Western Blot 检测 c-Src 酪氨酸蛋白激酶及磷酸化 c-Src 酪氨酸蛋白激酶的蛋白表达
    3 结果
        3.1 κ阿片受体兴奋对正常大鼠心肌 c-Src 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3.2 心肌缺血时,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 c-Src 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3.3 心肌缺血时,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磷酸化 c-Src 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部分:κ阿片受体兴奋对大鼠心肌 CX43 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和分组
        2.2 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2.3 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心肌 Cx43 的变化
        2.5 Western Blot 检测 Cx43 蛋白表达
    3 结果
        3.1 κ阿片受体兴奋对心肌缺血时 ET-1 引起的 Cx43 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DAMGO和Galantamine对铅暴露大鼠海马DG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和修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海马与学习记忆
        1.1.1 海马的基本结构
        1.1.2 海马与学习记忆
        1.1.3 海马和突触可塑性
    1.2 铅的神经毒理
        1.2.1 人体中铅主要来源:
        1.2.2 铅的代谢分布及中毒症状
        1.2.3 铅对突触可塑性神经毒理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1.3 阿片系统与学习记忆
        1.3.1 阿片受体分类和生理功能
        1.3.2 内源性阿片物质与神经发育
        1.3.3 阿片系统和突触可塑性
        1.3.4 阿片成瘾的药物治疗和机制探讨
    1.4 胆碱系统与学习记忆
        1.4.1 胆碱系学习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
        1.4.2 胆碱酯酶
        1.4.3 胆碱酯酶抑制剂
        1.4.4 Galantamine 治疗 AD 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DAMGO对铅暴露损伤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试剂和仪器
        2.1.3 大鼠海马离体脑片的制备
        2.1.4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铅含量的测定
        2.2.2 DAMGO 对慢性铅暴露大鼠海马脑片 DG 区 fEPSPs 的影响
        2.2.3 NMDA 受体阻断剂对 DG 区 DAMGO-LTP 的作用
        2.2.4 DAMGO 对铅鼠 DG 区 HFS-LTP 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Galantamine 对铅暴露损伤大鼠海马 DG 区突触可塑性的修复作用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来源和处理
        3.1.2 海马组织铅浓度测定
        3.1.3 刺激和记录
        3.1.4 反应波形的测定
    3.2 测定参数
        3.2.1 输入输出曲线(I/O 曲线)
        3.2.2 双脉冲反应(PPR)
        3.2.3 长时程增强(LTP)和去增强效应(DP)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海马铅含量
        3.3.2 I/O 曲线
        3.3.3 双脉冲反应
        3.3.4 铅暴露对 LTP 和 DP 效应的影响
        3.3.5 Galantamine 对 control 组和铅暴露组动物的影响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肽类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D]. 陈司坤.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D]. 陈安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内源性孤啡肽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影响[D]. 杨光.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4]K阿片受体介导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顿抑的效应研究[D]. 王圆圆.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5]孤啡肽受体的功能可塑性决定其激动剂的镇痛性质[J]. 杨光,韩毅,杨建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5)
  • [6]全外显子测序发现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新的致病基因PDYN突变[D]. 苏剑瑶.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7]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温度及相关疼痛因子影响的研究[D]. 张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D]. 夏沛格. 郑州大学, 2014(03)
  • [9]κ阿片受体通过调节内皮素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参与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研究[D]. 冯娜.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3)
  • [10]DAMGO和Galantamine对铅暴露大鼠海马DG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和修复作用[D]. 罗云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阿片受体与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