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潜力巨大

矿场潜力巨大

一、矿区园林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罗昱[1](2021)在《螯合剂及有机酸强化凤尾鸡冠花修复Pb、Cd污染土壤研究》文中指出花卉作为集观赏和经济性于一体的草本植物,其来源广泛、无食物链侵入性,做到土壤重金属修复与美化环境的兼顾。基于此,论文从市场上常见16科21种花卉植物中筛选对Pb、Cd重金属具有较强耐受性和高富集性的品种,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研究单一、复合重金属的胁迫对所筛选花卉凤尾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耐性、生理生化特征和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施用EDTA和柠檬酸,探讨不同活化剂对强化筛选花卉修复Pb、Cd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以找到合适配比的EDTA和柠檬酸混合溶液,使其对Pb、Cd重金属富集效果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对能富集重金属,生物量大、兼具经济效益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1种花卉植物集中种植区域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花卉种植基地土壤Cd、Pb、Cr、Cu、Zn、As、Hg的含量分别高于云南土壤背景值,6种重金属平均数均低于风险管制值,Cd的平均值高于筛选值且存在超标现象。Cd高于土壤背景值占比最大,其次为Pb,与云南Pb、Cd污染严重的特点一致,因此,论文选择Cd、Pb两种重金属进行富集花卉的筛选。21种花卉植物Cd、Pb总含量检测结果显示:(1)植物体Cd总含量由高到低前三依次为小飞燕>金鱼草>水仙,地上部分含量最高为小飞燕,地下部分最高为凤尾鸡冠花;(2)植物体Pb总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凤尾鸡冠花>水仙>小飞燕,地上部分含量最高为凤尾鸡冠花,地下部分最高为水仙。对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发现,凤尾鸡冠花较其它20种植物更优,具有较强的从土壤中吸收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能力,吸收总量超过50%,分布于茎、叶、花便于收割的地上部分且生物量最大,因此,论文以凤尾鸡冠花为花卉研究对象。2、单一与复合Pb、Cd胁迫下,凤尾鸡冠花耐性、生理生化特征及对Pb、Cd的富集特征表现为:(1)单一Cd浓度从0增加为25mg.kg-1时,对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影响较大,对地下部分影响较小,对花的部位影响较为明显。Pb浓度从0增加为2000mg.kg-1的过程中,凤尾鸡冠花的根、茎、叶生物量变化均不显着,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凤尾鸡冠花的花、叶、茎、根对Cd、Pb的吸收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根系的积累量最大,叶次之。低浓度的单一重金属Cd的加入有利于其SOD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增强,Pb的加入对其SOD活性和根系活力也有一定的增强效果,总体来说,Cd对其SOD活性影响较大,而Pb对其根系活力的影响较大。(2)复合Pb-Cd污染其富集能力产生协同作用。凤尾鸡冠花的各部分对Pb、Cd的吸收都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根系的积累量最大,叶次之。植株各部位的重金属积累量有所提高。在较高浓度的铅、镉重金属污染(Cd:25mg/kg,Pb:2000mg/kg)时,根、茎、叶、花的生物量和株高分别不同程度下降,说明在较高浓度Pb、Cd复合污染下其生长受到抑制;Cd、Pb复合污染下对其SOD的活性增强效果大于单一重金属,对根系的不利影响基本大于单一重金属,且Pb、Cd复合胁迫下Pb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大于Cd。Pb、Cd加入对其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而Pb的不利影响大于Cd的影响,但Pb的加入有利于叶绿素b的提高;鸡冠花内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在Pb-Cd混合体系胁迫下的不利影响总体高于单一重金属的影响。3、添加EDTA和柠檬酸条件下,凤尾鸡冠花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实验表明:(1)单一、复合活化剂的添加,有利于其生长、提高其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对重金属的富集,当EDTA单一施加量为6.0mmol/kg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5.3%、28.34%,当柠檬酸单一施加量为10mmol/kg时,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无论是EDTA和柠檬酸的单独施用,还是配合施用,其对Cd、P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未添加活化剂的对照组,表明在EDTA和柠檬酸的施用下,其对Cd、Pb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重金属富集实验中,单一EDTA的添加对富集量的有利影响优于单一添加柠檬酸。柠檬酸和EDTA单独加入,均使其根系活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2)高浓度柠檬酸和中等浓度EDTA混合液有利于对重金属的富集。Cd富集量最优的添加组为I3:E3组,地上部分对于Cd的富集量为35.65±0.67mg.kg-1,地下部分对于Cd的富集量为10.57±0.83mg.kg-1,且在此浓度下对Pb、Cd的富集效果较好;I3:E2组对促进Pb的富集效果最优。柠檬酸和EDTA加入,使其SOD活性下降,柠檬酸对其SOD活性影响大于EDTA;对于根系活力变化规律不显着;高浓度混合组添加有利于植物叶绿素的合成,低浓度混合组分有利于其类胡萝卜素的提高。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韦玥[3](2020)在《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景观资源的调查评价是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基于国内外风景道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的总结综述,以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为例,对大新段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建立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模型,对大新段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景观规划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将大新段风景道景观要素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主类,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城乡景观等6个亚类、25个基本类型;共收集到路段120个景观资源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大新段风景道的景观资源特点为:景观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度高,喀斯特自然山水风光优美,边关历史文化厚重,壮族乡村田园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从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土地覆被三个方面,结合景观调查情况将大新段风景道划分为河谷峰丛、峡谷瀑布、洼地峰林、乡村田园四个景观区段。(2)建立包括综合评价层4项指标、项目评价层18项指标、因子评价层17项指标的三级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模型,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的各指标权重。(3)基于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大新段风景道的河谷峰丛、峡谷瀑布、洼地峰林、乡村田园四个景观段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物元可拓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四个景观区段的评价等级——峡谷瀑布景观段为“优等”,洼地峰林景观段、乡村田园景观段评价为“良等”,河谷峰丛景观段评价为“中等”,综合分析后得到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整体评价等级为“良好”。(4)根据对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的景观调查及评价,总结出大新段风景道景观现状存在风景道景观资源挖掘不足、资源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城乡景观风貌有待提升、沿线游憩服务设施欠缺、风景道景观亟待整体规划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系统分析评价、准确把握风景道景观价值,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挖掘风景道景观资源,加强资源保护、做好沿线环境景观的修复,突出地域特点、强化自然山水和壮乡风情,建设美丽乡村、梳理整治沿线的城乡风貌,完善服务设施、提高风景道接待服务水平,科学规划设计、提升风景道的整体吸引力七项建议。

容怀钰[4](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张子砚[5](2019)在《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文中指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塑路径。从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的论述,梳理议题建构的相关文献,并确定此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来探究古交地方媒体是如何建构生态议题的,具体而言,首先是从宏观层面把握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的全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媒体报道的社会语境、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生态议题报道进行了分析;其次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国家、市场和社会视阈下环境议题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并以此反观环境议题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勾连;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这一章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着重分析了媒介议题建构的深层逻辑,对生态议题建构背后的三种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效益、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的情感结构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媒体生态议题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生态议题建构的启示。通过对三十年来地方媒体生态环境相关报道的历史性考察研究可以发现,地方媒体在生态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意见各种观点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古交地方媒体建构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是非常复杂的,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议题,而是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并且其中还融合着整个社会的情感结构变迁的生态议题。在议题建构过程中媒体要想扮演好观点交流平台的角色,就需要平衡好多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否则生态议题的建构将会出现偏差。研究发现古交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建构就存在环境正义性、公共性、地方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彰显,媒体报道对科学技术被过度强调造成了生态科学性的扭曲的问题。因此,在多媒介语境下媒体要想通过对生态议题的建构来重塑受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平衡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赵扬[6](2019)在《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型工业,区域性的煤炭工业生产必然衰亡,但煤炭生产中的工业遗产却可以长久保留。煤炭工业遗产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情感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解构研究,并以徐州煤炭工业遗迹开发利用为例,分析当前中国煤炭工业遗产开发状况,探寻更多再生设计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首先提出煤炭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利弊分析,通过价值判断,提出面对的挑战。然后对工业遗产、城市功能分区、再生设计的相关概念明确面对的保护范围。第二章,研究西方国家的工业遗产改造的案例,分析中国本身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对比差距,总结设计、决策、施工、评估出现问题,找到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按照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社会功能类型,通过徐州的项目举例分类表述徐州煤炭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开发利用形态及现状。第四章,详细阐述工业遗产保护的景观再生设计的方案。第五章结束语,归纳总结煤炭工业目前的开发主流情况,及设想未来再生设计的可能发展方向。通过本文希望更多地人深入去关注煤炭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开发,既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又能体现经济价值,为保护提供更多的思路。

刘国辉,孙勇[7](2018)在《弘扬石油精神 建设绿色大美油田》文中提出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园林绿化公司作为油田绿化建设的主力军,继承和弘扬石油精神,秉承"美化环境,健康生活"的企业方针,充分发挥绿化专业化优势,做专做强油田绿化产业,逐步走上了"供(供苗)、建(绿地建植)、养(养护)"一体化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多年来,园林绿化公司先后承建大庆油田各类绿化工程230余项,绿化养护总面积达到1500多万平方米,优质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到100%。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大庆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绿化专业公司。

唐可[8](2018)在《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文中研究指明今天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可追溯至原重庆大学1937年成立的建筑组。1952年原重庆大学等西南6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合并组建为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并迁入现址,历经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等时期延续至今,成长为国内建筑学科的主要教学力量之一,其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成为研究现代中国建筑教育学术史的重要线索。其中,1952-1966年这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全新开端与独立探索时期,这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历经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教学遗产资源,对后世奠定了完备的建筑教育体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口述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查询档案馆、整理学院内部文献、走访历史事件亲历者,挖掘出一部分有价值的一手史实资料,与时代环境相互佐证,尝试梳理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1952至1966年建筑教育的主要历程,初步归纳其教学主要特色及研究设计等成果。论文以“背景—史实—史论—总结”为逻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限定了建筑教育的范围,即普遍意义上的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狭义建筑教育(不含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提出研究框架后,参考中国现代编年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建筑教育史分期标准,结合对象建筑系的关键事件,将1962-1966年进行初步的阶段分期;第二部分。第2章按前文的阶段分期进行了整体历史梳理,并引入1952年之前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组)的相关情况介绍,期望构建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1952-1966年成体系的、连贯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第35章以专题研究方式,详细阐述了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与设计成果三个层面的特色成果。理论教学从宽口径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步演化为多方向的专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则受全国建筑设计思潮影响,出现了多倾向的设计思路。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科研实践均出现了对山地环境、西南气候、人文传统的关注研究,地域建筑体系初步萌芽;第四部分。第6章对1952-1966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梳理分析,1952-1966年期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多元深入的教学体系;在科研领域,对西南地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特征进行了初步保护与整理;在人才培养领域,为全国建筑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几经风雨,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

王洪涛[9](2017)在《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努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切实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尽管国企改革从1978年至今历经了放权放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改革也在不同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效,但解决国有企业之前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转变企业办社会承担社会职能方面,并未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成效,一直没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成为困扰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和做大做强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成因、现状及特点;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成效与问题分析;解决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路与借鉴;解决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途径设计以及需要配套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构建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度效果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实施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政策后的情况优于实施前的情况,即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中国石油下属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三供一业”、医疗卫生、学前教育、离退休管理、新闻宣传和政府管理职责等企业办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四种途径设计,并分析提出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应向国家、政府争取的政策建议以及企业自身需要制定的政策。

黄振饶[10](2016)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以后,表明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率已经接近了80%,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我国城镇化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广西为例,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三五”末期,也就是2020年,广西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广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了近10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考察现代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明确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深入分析广西城镇化的演进特点及其现实发展状况,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推进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运用计量检验的方法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及其战略任务,合理设计与广西区情相适应的多元协调发展路径,并予以相应的制度保障,更快更好地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总体进步。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和现代经济学关于城镇化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考察广西城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分析广西城镇化取得成就、面临的问题和和影响要素,为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广西新型城镇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基本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城镇化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概述。这一章首先说明相关概念,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论,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为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打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演变及成就。这一章主要分析1978年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从城镇建设质量、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空间分布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化发展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仍将大有可为。第四章主要对广西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比较。本章通过设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级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对广西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广西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做好沿海沿江沿边城镇化布局奠定基础。第五章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进行研究。这一章阐述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重大机遇,对影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六章分析制约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这一章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发展动力、人的城镇化、市场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等方面分析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广西城镇化发展落后的原因。第七章主要是论述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这一章不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经验和举措,还介绍了广西周边贵州省、广东省、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和兄弟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和经验,可为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第八章主要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这一章主要突出广西的特色,重点对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布局,沿海地区发展国家级重点城市群、沿江地区发展多元特色城镇群,沿边地区发展民族特色城镇群的发展展开了研究。第九章阐述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这一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得与失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从新动力(产城一体)、新格局(城乡统筹)、新任务(以人为本)、新要求(和谐发展)等方面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相对落后,区内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这是由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抓住机遇,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利用好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2.广西是西部边疆省份,也是少数民族自治省份,还是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和沿海、沿江、沿边的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推进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推进始终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广西的发展战略相一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泛珠三角经济区化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多区域合作,使得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让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结构,通过两者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传统城镇化已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要求,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要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国家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发展方式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新任务、新要求、新格局。

二、矿区园林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区园林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螯合剂及有机酸强化凤尾鸡冠花修复Pb、Cd污染土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2.2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2.3 植物修复技术原理
        1.2.4 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现状
        1.2.5 花卉植物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1.2.6 添加剂对植物修复的强化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工作执行情况
    1.5 预期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5.1 预期研究目标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确定及富集型花卉品种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花卉及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花卉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
        2.3.2 花卉中重金属含量
        2.3.3 花卉重金属含量的聚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一及复合Pb、Cd胁迫对凤尾鸡冠富集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土壤样品
        3.2.2 供试植物
        3.2.3 实验设计
        3.2.4 样品处理及测定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d、Pb单一污染对凤尾鸡冠花生长的影响
        3.3.2 Cd、Pd复合污染对凤尾鸡冠花生长的影响
        3.3.3 Cd、Pb单一及复合处理下凤尾鸡冠花的富集能力
        3.3.4 Cd、Pb胁迫下对凤尾鸡冠花SOD活性、根系活力的影响
        3.3.5 Cd、Pb胁迫下对凤尾鸡冠花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螯合剂和有机酸添加对凤尾鸡冠花富集Pb、Cd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土壤样品
        4.2.2 供试植物
        4.2.3 实验设计
        4.2.4 样品处理剂测定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EDTA和柠檬酸对凤尾鸡冠花生物量的影响
        4.3.2 EDTA和柠檬酸对凤尾鸡冠花Cd、Cd富集量的影响
        4.3.3 EDTA和柠檬酸对凤尾鸡冠花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4.3.4 EDTA和柠檬酸对凤尾鸡冠花SOD活性、根系活力的影响
        4.3.5 EDTA和柠檬酸对凤尾鸡冠花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3)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风景道
        2.1.2 风景道景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景观三元论
        2.2.2 风景道景观生态学
    2.3 风景道及其景观评价研究实践综述
        2.3.1 风景道研究综述
        2.3.2 风景道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风景道实践典型案例
    2.4 小结
第三章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调查研究
    3.1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概况
        3.1.1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
        3.1.2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
    3.2 大新县概况
        3.2.1 自然环境概况
        3.2.2 人文环境概况
        3.2.3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3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调查研究
        3.3.1 研究范围
        3.3.2 调查方法
        3.3.3 景观要素分类
    3.4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资源调查结果及分析
        3.4.1 地文景观
        3.4.2 水域景观
        3.4.3 植物景观
        3.4.4 城乡景观
        3.4.5 历史古迹
        3.4.6 古今建筑
        3.4.7 景观资源特点
    3.5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区段划分
        3.5.1 高程分析
        3.5.2 坡度分析
        3.5.3 土地覆被分析
        3.5.4 景观区段划分
第四章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4.2 风景道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获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初拟
        4.2.3 评价指标筛选及确定
        4.2.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5 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第五章 实例研究—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评价
    5.1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评价数据获取
        5.1.1 游客、居民问卷调查
        5.1.2 样本人群组成分析
        5.1.3 信度检验
    5.2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物元可拓评价
        5.2.1 建立系统物元
        5.2.2 确定物元的经典域R_j和节域R_p
        5.2.3 构建待评物元矩阵R_o
        5.2.4 确定待评物元的关联度
        5.2.5 物元可拓评价结果分析
    5.3 大新段风景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5.3.1 风景道景观资源挖掘不足
        5.3.2 资源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
        5.3.3 城乡景观风貌有待提升
        5.3.4 沿线游憩服务设施欠缺
        5.3.5 风景道景观亟待整体规划
    5.4 大新段风景道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5.4.1 系统分析评价,准确把握风景道景观价值
        5.4.2 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挖掘风景道景观资源
        5.4.3 加强资源保护,做好沿线环境景观的修复
        5.4.4 突出地域特点,强化自然山水和壮乡风情
        5.4.5 建设美丽乡村,梳理整治沿线的城乡风貌
        5.4.6 完善服务设施,提高风景道接待服务水平
        5.4.7 科学规划设计,提升风景道的整体吸引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表1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指标筛选专家问卷
    附表2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指标权重专家问卷
    附表3 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景观评价游客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理论梳理与概念界定
        (一) 理论基础:议题建构理论
        (二) 相关概念界定:生态议题、生态议题报道
    三、文献综述
        (一) 议题建构相关研究现状
        (二) 生态议题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样本选择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报道的总体概况
    一、生态议题报道的社会语境分析
        (一) 工业建设时期(1988年——1997年)
        (二)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1998年——2001年)
        (三) 煤业发展“黄金十年”时期(2002年——2011年)
        (四) 矿业转型时期(2012年——2018年)
    二、生态议题报道的信源分析
        (一) 信源渠道:政府部门为主要信源
        (二) 信源类型:单一型信源
    三、生态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 报道领域:多维度的“生态”主题
        (二) 报道地域:地域特征弱化
    四、生态议题的报道角度: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的变迁
    一、工业建设时期:笼罩在工业发展下的“生态”
        (一) 工业欢呼下的“生态遮蔽”
        (二) 致富驱动下的“生态妥协”
        (三) 充斥现代化色彩的生态共识制造
    二、结构调整期:强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一) 平衡的实现:媒体塑造下的“环保型产业”
        (二) 平衡的强化:城市生态品牌的打造
    三、“黄金十年”时期: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
        (一) 共赢的实现:媒体报道中的“科学”诉求
        (二) 共赢的延伸:新农村议题中“生态”的内涵扩张
        (三) 共赢的质疑:媒体报道中的“环境正义”诉求
    四、矿业转型时期:生态的本位回归
        (一) 生态价值观的回归:工业时代的反思
        (二) 生态情感的回归:田园生活的怀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与重塑
    一、议题建构:多重主体的博弈与冲突
        (一) 从“工业强市”到“生态城市”:国家政策的导向
        (二) 从“自然生态”到“产业生态”:市场效益的驱动
        (三) 从“城市欢呼”到“田园怀旧”:情感结构的表达
    二、冲突与共谋: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
        (一) 生态议题公共性的遮蔽
        (二) 生态议题正义性的搁置
        (三) 生态议题地方性的缺失
        (四) 生态议题科学性的扭曲
    三、路径选择:生态议题的重塑
        (一) 生态议题报道的伦理层面
        (二) 生态议题报道的策略层面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6)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煤炭工业遗产的发展状况及相关概念
    1.1 煤炭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
        1.1.1 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
        1.1.2 煤炭工业遗产存在的利弊
    1.2 煤炭工业遗产的价值判断
    1.3 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1.4 相关概念
        1.4.1 城市功能分区
        1.4.2 工业遗产和煤炭工业遗产
        1.4.3 再生设计与景观设计
        1.4.4 景观设计在工业遗产改造中的作用
        1.4.5 工业遗产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类型
第二章 国内外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实践
    2.1 国外改造方案
        2.1.1 德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2.1.2 美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2.1.3 英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2.2 国内改造方案
        2.2.1 沙地的开发利用
        2.2.2 积水塌陷地的开发利用
        2.2.3 设备制造区的开发利用
        2.2.4 生产及生活场地的开发利用
    2.3 我国工业遗产与西方的差异
        2.3.1 工业发展阶段的差异
        2.3.2 土地产权的差异
        2.3.3 设计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2.3.4 污染治理技术差异
    2.4 我国工业遗产改造中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2.4.1 决策者的定位及连续性不准
        2.4.2 设计师在了解煤炭工业遗产方面的缺点
        2.4.3 生态修复的评估缺失
        2.4.4 技术与管理的问题
第三章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实践
    3.1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
        3.1.1 以文化旅游为特征的案例
        3.1.2 以住房条件改善为特征的案例
        3.1.3 以生态修复为特征的案例
        3.1.4 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特征的案例
        3.1.5 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案例
    3.2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利弊
        3.2.1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的利弊
        3.2.2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发展方向意见
第四章 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项目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规划范围
        4.1.2 规划原则
        4.1.3 主题定位
    4.2 重点问题
    4.3 公用工程与环境整治
        4.3.1 道路系统规划
        4.3.2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4.3.3 环卫设施规划
    4.4 生态环境整治
        4.4.1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
        4.4.2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4.4.3 生态环境保护
    4.5 景观绿化规划
        4.5.1 绿化景观
        4.5.2 道路景观
        4.5.3 建筑风貌
        4.5.4 夜景观
        4.5.5 水景观
        4.5.6 人文景观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网络信息
    图片来源
附录A 新河矿再生设计作品展示

(7)弘扬石油精神 建设绿色大美油田(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以油田生态建设为己任,注重发挥绿化专业化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一)加强绿化建设顶层设计
    (二)充分发挥绿化专业化优势
    (三)不断加大绿化市场开发力度
二、牢固树立“永远做油田精品”的观念,倾力打造节点景观和靓点路段,油田城区绿化生态建设得到全面提升
    (一)不断加大重要景观节点资金投入
    (二)注重提升绿化景观品位
    (三)科学运用五色草造型推陈出新
    (四)加大现代科技引进力度
三、注重依托“四个优势”,倾力打造绿化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公司绿色持续健康发展
    (一)注重依托科技研发优势
    (二)注重依托人才队伍优势
    (三)注重依托自主创新优势
    (四)注重依托土地资源优势

(8)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对建筑教育演变历程的整理保护
        1.1.2 对建筑教育发展触因的挖掘研究
        1.1.3 对建筑教育阶段成果的初步总结
    1.2 研究范围及框架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限定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口述历史研究法
        1.3.3 实例与阐述结合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现况
        1.4.1 对中国建筑现代教育的宏观研究
        1.4.2 对重庆大学建筑系教师的学术思想研究
        1.4.3 对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各阶段或机构的研究
    1.5 发展阶段分期的基础依据
        1.5.1 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1.5.2 基于建筑学科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1.5.3 基于研究对象的主要节点事件
2 建筑系(组)教育发展历程(1952-1966)
    2.1 历史沿袭与时代背景简述(1952年及其之前)
        2.1.1 原重庆大学的建筑教育
        2.1.2 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
        2.1.3 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2.2 恢复调整期(1952-1954年):教学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2.2.1 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成立概况
        2.2.2 与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的继承关系
        2.2.3 学生编制工作与培养方向的确定
        2.2.4 原有培养模式的沿袭
        2.2.5 教学机构的初步组建与发展
    2.3 苏联影响期(1954-1958年):“学习苏联经验”的兴起与消退
        2.3.1 全国建筑学统一课表的下放与执行
        2.3.2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高潮
        2.3.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消退
        2.3.4 “双百方针”下开始自发探索
        2.3.5 教师外派与新兴专业的筹备
    2.4 封闭探索期(1958-1962年):专业初步分化与地域特色萌芽
        2.4.1 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整体影响
        2.4.2 建筑实践基地的诞生与发展
        2.4.3 建筑历史方向的研究与发展
        2.4.4 建筑物理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2.4.5 城市(乡)规划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2.4.6 城市绿化小组的成立与影响
    2.5 政治介入期(1962-1966年):简单实用主义的滥觞与干扰
        2.5.1 《高教六十条》下的专业调整
        2.5.2 主干课程内容的重新修订
        2.5.3 “设计革命化”运动的影响
        2.5.4 “两种教育制度”的教学试点
3 理论教学的主要特征与发展
    3.1 建筑理论教学发展概述
        3.1.1 “学院派”理论教学的发祥与演变(1954年前)
        3.1.2 基于统一大纲的理论教学模式基本定型(1954-1958)
        3.1.3 理论教学系统的后期延续与调整(1958-1965)
        3.1.4 劳动环节对理论教学时长的挤压(1958-1966)
        3.1.5 建筑学课程学时的整体变动趋势
    3.2 建筑设计基础及启蒙类课程
        3.2.1 美术绘画类课程的占比情况
        3.2.2 建筑启蒙类课程的开设与取消
    3.3 建筑历史类课程
        3.3.1 历史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3.3.2 与美学艺术类课程的互相渗透
        3.3.3 建筑历史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3.3.4 对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关注
    3.4 建筑技术类课程
        3.4.1 技术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3.4.2 技术方向专业与建筑学技术方向课程的异同
        3.4.3 建筑物理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3.4.4 对西南地区物理环境的关注
    3.5 城市规划类课程
        3.5.1 规划类课程学时的具体变动情况
        3.5.2 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规划课程的异同
        3.5.3 城乡规划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3.5.4 对西南地区山地环境的关注
    3.6 本章小结:重技务实、多元深入的理论教学
        3.6.1 理论课程体系之间的彼此滋养
        3.6.2 重视技术、指导设计的思想内核
4 设计教学的主要倾向与发展
    4.1 建筑设计教学发展概述
        4.1.1 早期民族复古主义思潮对设计教学的影响
        4.1.2 “反浪费”运动与国庆“十年献礼”的插曲
        4.1.3 “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开启的现代主义尝试
        4.1.4 “产、学、研三结合”口号下的建筑课程设计
    4.2 古典折衷主义的设计倾向
        4.2.1 地区经济条件对纯粹复古主义的天然限制
        4.2.2 师生设计作品中古典折衷主义的体现
    4.3 重视功能效率的设计倾向
        4.3.1 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早期关注
        4.3.2 部分现代主义概念在设计教学中的引入
        4.3.3 重视功能效率在设计教学中的直接体现
    4.4 重视地域特征的设计倾向
        4.4.1 早期山地建筑设计手法的相关研究
        4.4.2 “因地制宜”理念对规划设计教学的渗透
        4.4.3 西南地区自然气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5 部分教师及校友在设计领域的基本共识
        4.5.1 部分在校教师的建筑创作思路
        4.5.2 部分重要校友的建筑创作思路
    4.6 本章小结:根生本土、英撷域外的设计教学
        4.6.1 创作环境对先锋设计理论的开放兼容
        4.6.2 对“民间”与“地域”的人文关怀
5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成果
    5.1 建筑创作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5.1.1 对西方前沿建筑理论的译介研究
        5.1.2 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研究与归纳
        5.1.3 山地建筑创作手法的早期萌芽
        5.1.4 山地建筑群组规划的早期萌芽
    5.2 建筑历史领域理论的相关研究
        5.2.1 对中国建筑历史编撰的学术贡献
        5.2.2 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整理调研
        5.2.3 西南传统民居的研究及其成果
        5.2.4 西南古典园林的研究及其成果
    5.3 建筑技术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5.3.1 对先进建筑技术理论的译介研究
        5.3.2 对西南地区建筑物理环境的研究
        5.3.3 新兴施工技艺与构造理论的研究
    5.4 建筑设计及规划领域的部分典型实践
        5.4.1 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校区为代表的校园建筑设计
        5.4.2 以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为代表的观演建筑设计
        5.4.3 以沙坪坝区住宅大楼为代表的居住建筑设计
        5.4.4 以江陵机器厂车间为代表的工业类建筑设计
        5.4.5 以重庆市中区总体规划为代表的规划类设计
6 早期教学的成果总结与后期影响
    6.1 早期理论教学的特色成果
        6.1.1 创建了西南地区首个正规的建筑理论教学系统
        6.1.2 形成了基本完备的二级学科等专门化方向
        6.1.3 促进了地域性建筑理论在西南地区的萌芽与建立
    6.2 早期设计教学的特色成果
        6.2.1 奠定了真题真做、结合实践的设计教学传统
        6.2.2 开辟了立足西南、客观务实的建筑创作普适性思路
    6.3 早期研究实践的主要特色
        6.3.1 研究成果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验证研究成果
        6.3.2 研究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全程协同参与
    6.4 对后期建筑学科的影响与启示
        6.4.1 为西南乃至全国建筑事业及学科后续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6.4.2 为西南山地建筑创作与地域建筑理论的正式提出积蓄力量
        6.4.3 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6.5 本次阶段性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部分人员访谈记录整理
    B.建筑系教学计划整理
    C.部分档案资料检索及校友提供资料的整理清单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与解决现状
    2.1 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现状
    2.2 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成因
        2.2.1 历史原因
        2.2.2 行业属性原因
        2.2.3 外界条件原因
    2.3 中国石油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特点
        2.3.1 企业负担沉重
        2.3.2 内外环境复杂
        2.3.3 矛盾问题突出
    2.4 中国石油企业解决办社会问题的总体状况
        2.4.1 中小学教育和公检法业务
        2.4.2 矿区服务业务
        2.4.3 矿区社会治理
        2.4.4 “三供一业”业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3.1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效果评价
        3.1.1 评估指标系统建立
        3.1.2 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3.1.3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效果评价结果
    3.2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取得的成效
        3.2.1 夯实了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基础
        3.2.2 助推了企业主营业务健康发展
        3.2.3 提升了矿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2.4 改善了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3.2.5 奠定了矿区服务改革持续深化的基础
    3.3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仍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自身难以承担过重的办社会职能
        3.3.2 诸多业务因循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3.3.3 现有体制机制僵化缺乏灵活与创新
        3.3.4 个别问题特别突出难以继续生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思路与借鉴
    4.1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面临的机遇
        4.1.1 国家宏观政策的方向性
        4.1.2 深化国企改革的紧迫性
        4.1.3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
    4.2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目标和原则
        4.2.1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目标
        4.2.2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原则
    4.3 其他国有大型企业解决办社会问题的实践借鉴
        4.3.1 对后勤服务以公司方式运作管理
        4.3.2 通过灵活的形式来提供合理的补助
        4.3.3 采取有效措施真正解决公司冗员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途径及建议
    5.1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点领域选择
        5.1.1 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涉及的领域
        5.1.2 数据来源与收集
        5.1.3 描述性统计
        5.1.4 信度和效度检验
        5.1.5 结构方程运算结果
    5.2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途径设计
        5.2.1 分离移交途径
        5.2.2 转型升级途径
        5.2.3 改革改制途径
        5.2.4 萎缩退出途径
    5.3 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
        5.3.1 需要向国家和地方政府争取的政策
        5.3.2 需要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制定的政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基本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二、基本框架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农村和城市
        二、城市化、城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第二节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城镇化动力源方面的基本观点阐释
        二、关于城乡分离关系的相关观点
        三、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及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第四节 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城市化发展理论
        三、城乡统筹理论
        四、社会保障理论
        五、生态环境理论
        六、制度创新理论
第三章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特点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缓慢发展时期
        二、快速发展时期
        三、加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一、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二、城市的承载能力显着增强
        三、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四、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
        一、行政区域变化较大
        二、行政推动的城镇化
        三、贯穿绿色发展理念
第四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必要性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三、评价指标的分解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方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过程
    第三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一、数据无量钢化处理
        二、质量测评结果
        三、测评结果分析
第五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优势和机遇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享受叠加的政策优势
        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
        四、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
        五、赶超跨越的后发优势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分析
        一、宏观政策调整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二、产业格局变化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三、外向经济发展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四、战略发展定位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第六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新型城镇化中二元结构非常突出
        四、新型城镇化的体系结构还有待完善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的思想观念因素分析
        四、新型城镇化的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五、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因素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有关国家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美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英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日本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贵州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江苏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广东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三节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政府作用
        二、必须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尊重发展规律
        三、必须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强化工业带动
        四、必须坚持多元城镇体系,提升承载能力
        五、必须坚持守住生态底线,注重绿色低碳
        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重视农村发展
        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共建共享城市
第八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探讨
    第一节 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设计
        一、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二节 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三节 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九章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
        一、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走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合理布局城镇产业
        二、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三、强化产业人才支撑
    第三节 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二、加快建设县域城镇体系
        三、突出重点发展小型城镇
    第四节 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二、多种途径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走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关系
        二、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三、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四、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矿区园林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螯合剂及有机酸强化凤尾鸡冠花修复Pb、Cd污染土壤研究[D]. 罗昱.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大新段)景观调查与评价[D]. 韦玥. 广西大学, 2020(02)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D]. 张子砚. 西南大学, 2019(05)
  • [6]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D]. 赵扬. 东南大学, 2019(05)
  • [7]弘扬石油精神 建设绿色大美油田[J]. 刘国辉,孙勇. 创新世界周刊, 2018(11)
  • [8]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D]. 唐可. 重庆大学, 2018(04)
  • [9]中国石油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途径研究[D]. 王洪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黄振饶.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矿场潜力巨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